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许昌方言音系 被引量:1
1
作者 冯颖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6期70-72,共3页
许昌方言属中原官话,根据语音的差异,可分为中、东、西三个音区,其中以中部音区为代表。从位于中部音区的许昌市区的语音情况来看,其语音面貌以及古今对应呈现出一定的规律。
关键词 许昌方言 音系 古今对应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许昌方言的语流音变 被引量:1
2
作者 冯颖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6年第4期9-11,共3页
许昌方言属中原官话,根据语音的差异,可分为中、东、西三个音区,以位于中部音区的许昌市区的语音情况为调查和描写分析对象,研究发现许昌方言中的语流音变现象主要表现在变调、轻声、合音三个方面。
关键词 许昌方言 中原官话 语流音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许昌地区历史名人旅游资源的开发
3
作者 秦楠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72-74,共3页
许昌历史名人旅游资源丰厚,通过研究历史名人旅游资源,为资源的开发提供理论支持。文章首先界定历史名人旅游资源的内涵,通过分析历史名人旅游资源开发的意义以及许昌历史名人旅游资源开发的背景,提出许昌历史名人旅游资源开发的产品策... 许昌历史名人旅游资源丰厚,通过研究历史名人旅游资源,为资源的开发提供理论支持。文章首先界定历史名人旅游资源的内涵,通过分析历史名人旅游资源开发的意义以及许昌历史名人旅游资源开发的背景,提出许昌历史名人旅游资源开发的产品策略及市场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昌地区 历史名人 旅游资源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意义及策略 被引量:7
4
作者 张志华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107-109,共3页
职业院校的校内实训环境条件、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与企业真实环境相差甚远,严重影响了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也阻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因此,职业院校要认识到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意义,从政策法规建设、校企合作、经济投... 职业院校的校内实训环境条件、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与企业真实环境相差甚远,严重影响了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也阻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因此,职业院校要认识到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意义,从政策法规建设、校企合作、经济投入、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师资队伍等方面入手,加强实训基础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实训基地建设 职业能力 校企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庄子是中国“梦象艺术”的创始人 被引量:6
5
作者 张兰花 白本松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90-194,共5页
在中国梦文化发展史上,梦描写经历了由带神学性质的梦象纪实到主观情感自由创设的梦文学之跨越式飞跃。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庄子对“梦象艺术”的开创是其转变的关键。庄子“以梦为文”,拉开了中国梦文学发展的序幕,在梦文学史上占有极其... 在中国梦文化发展史上,梦描写经历了由带神学性质的梦象纪实到主观情感自由创设的梦文学之跨越式飞跃。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庄子对“梦象艺术”的开创是其转变的关键。庄子“以梦为文”,拉开了中国梦文学发展的序幕,在梦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庄子是中国“梦象艺术”的创始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梦象艺术 开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庄子之梦的文化地位 被引量:7
6
作者 张兰花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100-103,共4页
庄子之梦承袭并突破了前人梦描摹时的梦魂宗教崇拜之神学性思维模式,将虚构的梦纳入作品,借梦象释理抒情,跨越了哲学常规的逻辑说理方式。他以梦为文所开创的梦象艺术,打通了入梦窥视心灵及社会隐秘的艺术渠道,使梦文学成为映射社会文... 庄子之梦承袭并突破了前人梦描摹时的梦魂宗教崇拜之神学性思维模式,将虚构的梦纳入作品,借梦象释理抒情,跨越了哲学常规的逻辑说理方式。他以梦为文所开创的梦象艺术,打通了入梦窥视心灵及社会隐秘的艺术渠道,使梦文学成为映射社会文化的特异窗口,从此正式拉开了中国梦文学艺术发展序幕,在文化史上有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梦文化 梦象艺术 文化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学视野下的幼儿园游戏 被引量:6
7
作者 张恩凯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7年第1期148-151,共4页
生态学视野下的幼儿园游戏更加注重人文关怀,倡导幼儿园游戏回归自然,追求教育的本真需求。幼儿园游戏活动应该与生活相联系,将游戏作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形式,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到多元化人际关系,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和个性化发展。
关键词 幼儿游戏 生态教育 生活化 多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前赤壁赋》中箫的艺术功力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兰花 《文教资料》 2005年第18期58-59,共2页
苏轼《前赤壁赋》中箫的描写具有以箫生波,由乐转悲,吐露壮志难酬的幽怨;以箫生情,飘逸灵动,营造悲美的画境;以箫为媒,走进内心,开启抒发哲理的序曲等三方面的独特功效,由此探知苏轼在文学中用箫意象释理抒怀的艺术功力。
关键词 苏轼 前赤壁赋 洞箫音乐 艺术功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园欺凌现象的心理学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张恩凯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145-148,共4页
校园欺凌行为对受欺凌者的身心发展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同时也影响到欺凌者的人格发展走向。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产生校园欺凌现象既与欺凌者的同情心缺失、基本需求匮乏有关,也与家庭监管缺失、社会不良环境影响和惩罚机制不完善有关。... 校园欺凌行为对受欺凌者的身心发展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同时也影响到欺凌者的人格发展走向。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产生校园欺凌现象既与欺凌者的同情心缺失、基本需求匮乏有关,也与家庭监管缺失、社会不良环境影响和惩罚机制不完善有关。应从加强学生道德教育、满足儿童需求、纠正公众认知偏差、增加欺凌者的违规成本等着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 欺凌 心理学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导师”制度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恩凯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72-74,共3页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要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在学前教育专业实施"双导师"制度可以有效增强学生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参与主体要明确"双导师"制度的内涵以及其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借鉴学前教育实践基地...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要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在学前教育专业实施"双导师"制度可以有效增强学生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参与主体要明确"双导师"制度的内涵以及其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借鉴学前教育实践基地的优质教育资源,修订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方案,明确"双导师"制度中高职院校教师与幼儿园实践指导教师的责任和权利,合理设置"双导师"教育的培养目标,共同构建起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导师 高职 学前教育 实践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旅游实训教学 实现就业目标导向 被引量:1
11
作者 秦楠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第9期82-84,共3页
实训课程最能体现高职教学以就业为导向这一目标,通过分析高职旅游实训课程教学特点,总结高职学生学习规律,提高专业教师个人综合素质,实现旅游实训教学创新。
关键词 教学 客房 技能 实训 就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生古代文学教育困境解析与对策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兰花 《青海师专学报》 2007年第2期83-85,共3页
文化转型给高职古代文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具体实施文学教育时却面临诸多困境。文章在分析古代文学困境成因的基础上,提出走出古代文学教育困境及对策,以期引起学术界对古代文学教育的关注。
关键词 文学 教育 困境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暗夜独行——《七月和安生》的多重解读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亚美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37-40,共4页
文本的分层和多重解读形成多种意义,但这些意义之间的联系并不是分散的,而是有其交集之处,并且文本意义的多重性中暗含了契合的因素,所有的交集和契合都是以文本背后的生活世界为指向的。《七月和安生》中主人公家庭记忆中母爱的缺失,... 文本的分层和多重解读形成多种意义,但这些意义之间的联系并不是分散的,而是有其交集之处,并且文本意义的多重性中暗含了契合的因素,所有的交集和契合都是以文本背后的生活世界为指向的。《七月和安生》中主人公家庭记忆中母爱的缺失,成长过程中只能寻求同性情谊的温暖,成年后为了爱情而自我流浪完成生命的轮回。女性生命的历程正是黑夜中灵魂的独行,注定是一场痛苦孤独的旅行。这一女性主义创作的典型文本其主题是不言而喻的,但可以有更多的解读方式,仅仅用一种理论来解读是不完整的,其审美价值也无法得到真正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月和安生》 母亲 同性 流浪 轮回 虚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U过程的效用无差别定价和套期保值
14
作者 潘燕玲 杨继德 刘利敏 《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5-17,共3页
在交易资产服从O-U(Ornstein-Uhlenbeck)过程模型的假设下,研究指数效用函数的无差别定价和套期保值问题.利用动态规划方法得到了效用无差别定价满足的偏微分方程,同时得到对应的套期保值策略.
关键词 O-U过程 效用无差别定价 套期保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王维山水田园诗的审美意境 被引量:2
15
作者 邓丽娟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135-136,共2页
王维是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派的杰出代表,他以清新淡远、空灵流动的诗风在诗坛上独树一帜,其诗通过空美幽寂的禅意营造了物我相融的意境和相融相谐的禅趣。王维山水田园诗有着诗中有画、幽寂静谧、禅意盎然、朴素清丽的艺术特征,对后世... 王维是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派的杰出代表,他以清新淡远、空灵流动的诗风在诗坛上独树一帜,其诗通过空美幽寂的禅意营造了物我相融的意境和相融相谐的禅趣。王维山水田园诗有着诗中有画、幽寂静谧、禅意盎然、朴素清丽的艺术特征,对后世山水田园诗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感和诗歌所反映的客观物象的完美统一,也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范畴。从审美意境出发探究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特点,以求对王维山水田园诗有更深刻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维 山水田园诗 审美意境 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女员工心理健康维护与调适 被引量:1
16
作者 葛静霞 《企业研究》 2013年第8X期201-201,共1页
当今社会,各行各业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女员工承受着比男员工更沉重的工作、生活和精神负担,使她们在心理上出现不良症状的机会较多,诸如,失眠、焦虑、抑郁、暴躁等,心理健康状况比男员工要差一些。现实中企业女员工的心理困惑或者心理... 当今社会,各行各业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女员工承受着比男员工更沉重的工作、生活和精神负担,使她们在心理上出现不良症状的机会较多,诸如,失眠、焦虑、抑郁、暴躁等,心理健康状况比男员工要差一些。现实中企业女员工的心理困惑或者心理障碍是制约企业健康发展的绊脚石,因此企业女员工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应学会进行心理健康的维护与调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 女员工 心理健康 维护 调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件引入中国古代文学课的利弊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兰花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 2005年第Z1期70-71,共2页
文化转型期高职教育要求中国古代文学课必须进行改革,多媒体课件引入课堂教学取得了显著效果,但同时亦受诸多因素影响而处境尴尬。文章在具体分析课件引入中国古代文学课的利弊现状后,提出对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课 多媒体课件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曹叡崇文观儒学文化传播考论
18
作者 张兰花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1-5,共5页
在梳理曹魏三祖尊儒贵学惯常态度的基础上,文章选取曹魏青龙四年曹叡设立的崇文观为考察视窗,通过对崇文观主要成员文化思想的考辨,以及曹叡系列如新订明经课考选拔制度、组织儒生整理经学典籍、将经学与文学并重传播等诸多尊儒笃学活动... 在梳理曹魏三祖尊儒贵学惯常态度的基础上,文章选取曹魏青龙四年曹叡设立的崇文观为考察视窗,通过对崇文观主要成员文化思想的考辨,以及曹叡系列如新订明经课考选拔制度、组织儒生整理经学典籍、将经学与文学并重传播等诸多尊儒笃学活动,论证曹叡在树立儒学正统思想观和复兴儒学方面的诸多贡献,以此纠正学界有关因曹魏三祖不重儒学而导致儒学走向衰落的错误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曹魏 曹叡 崇文观 复兴儒学 文化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晋士族家族文化与文学
19
作者 石振平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44-47,共4页
家族文化是东晋士族对当时文学产生巨大影响的一个重要因素。首先,东晋士族渊深的家族文化传统是东晋士族能够在文学上取得丰硕成果的深层原因;其次,东晋士族家族文化中的尚文传统更是直接在文学人才的成长、文学创作及文学批评诸方面... 家族文化是东晋士族对当时文学产生巨大影响的一个重要因素。首先,东晋士族渊深的家族文化传统是东晋士族能够在文学上取得丰硕成果的深层原因;其次,东晋士族家族文化中的尚文传统更是直接在文学人才的成长、文学创作及文学批评诸方面于文学的发展有直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晋 士族 家族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呐喊》与《彷徨》中进步知识分子形象的命运探析
20
作者 朱玉红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72-73,共2页
鲁迅的《呐喊》与《彷徨》塑造了较多最先觉醒的进步知识分子。他们不仅真实地再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在辛亥革命前后和"五四"时期的精神面貌和生存状况,而且也表现了鲁迅本人对现代知识分子同时也包括他自己命运前途的深刻思考。
关键词 《呐喊》 《彷徨》 进步知识分子 形象 命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