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研究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3
1
作者 段素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5期51-52,共2页
目的研究在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中联合应用血常规与全血C反应蛋白检验的价值。方法 200例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血常规组,各100例。血常规组进行血常规检查,观察组进行血常规与全血C反应蛋白联合检验,同时将观察组... 目的研究在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中联合应用血常规与全血C反应蛋白检验的价值。方法 200例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血常规组,各100例。血常规组进行血常规检查,观察组进行血常规与全血C反应蛋白联合检验,同时将观察组患儿根据白细胞计数从低到高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诊断结果的准确率以及全血C反应蛋白浓度与白细胞计数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诊断结果的准确率(81.0%)明显高于血常规组诊断结果的准确率(5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全血C反应蛋白浓度与白细胞计数进行统计学处理,发现全血C反应蛋白浓度与白细胞计数呈正相关(P<0.05)。结论在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中,联合应用血常规与全血C反应蛋白检验能够有效提高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血C反应蛋白 诊断价值 血常规 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检验在控制医院内感染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
作者 张红祥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5期97-98,共2页
目的对在控制医院内感染中微生物检验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评价分析。方法随机抽取在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临床患者病例578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在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接受微生物检验,而对照组则不予以检验,而... 目的对在控制医院内感染中微生物检验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评价分析。方法随机抽取在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临床患者病例578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在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接受微生物检验,而对照组则不予以检验,而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和感染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且感染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控制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控制 微生物检验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脏病患者发生肺动脉高压的影响因素
3
作者 刘玉闪 《中国民康医学》 2025年第2期1-3,共3页
目的:分析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发生肺动脉高压(PAH)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该院收治的227例CKD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统计CKD患者PAH发生情况,并根据是否发生PAH将其分为发生组与未发生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CKD患... 目的:分析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发生肺动脉高压(PAH)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该院收治的227例CKD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统计CKD患者PAH发生情况,并根据是否发生PAH将其分为发生组与未发生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CKD患者发生PAH的影响因素。结果:227例CKD患者中,发生PAH 36例,发生率为15.86%(36/227);两组性别、年龄、原发疾病、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体质量指数、病程、合并症、行血液透析、吸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组CKD分期为4~5期、血小板计数(PLT)>300×109/L、血红蛋白(Hb)<112 g/L占比均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KD分期为4~5期、PLT>300×109/L、Hb<112 g/L均为CKD患者发生PAH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CKD分期为4~5期、PLT>300×109/L、Hb<112 g/L均为CKD患者发生PAH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肺动脉高压 血红蛋白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乳头瘤病毒DNA分型联合血清miR-4687-5p、miR-501检测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
4
作者 汪丽萍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5年第2期76-79,共4页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DNA(HPV-DNA)分型联合血清miR-4687-5p、miR-501检测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7月~2023年7月我院收治的50例宫颈癌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5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DNA(HPV-DNA)分型联合血清miR-4687-5p、miR-501检测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7月~2023年7月我院收治的50例宫颈癌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5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miR-4687-5p、miR-501水平及HPV-DNA分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HPV-DNA分型联合血清miR-4687-5p、miR-501水平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清miR-4687-5p水平较低,miR-501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HPV-DNA阳性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DNA分型与血清miR-4687-5p、miR-501水平联合诊断宫颈癌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95,约登指数为0.758,敏感度为89.13%,特异度为86.67%,联合诊断的AUC优于各指标单独诊断(P<0.05)。结论HPV-DNA分型、血清miR-4687-5p、miR-501水平对宫颈癌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可作为诊断宫颈癌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V-DNA分型 miR-4687-5p miR-501 宫颈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糖联合尿微量蛋白检验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5
作者 米兰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18期3338-3339,共2页
目的探讨尿糖联合尿微量蛋白检验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中的应用及临床价值。方法将许昌市中心医院2014年8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62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入院体检的62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 目的探讨尿糖联合尿微量蛋白检验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中的应用及临床价值。方法将许昌市中心医院2014年8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62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入院体检的62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尿糖和尿微量蛋白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的尿糖和尿微量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两者的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尿糖联合尿微量蛋白检验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进行诊断,可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减少误诊、漏诊的发生,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糖 尿微量蛋白 糖尿病 早期肾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问题探讨 被引量:5
6
作者 张红祥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第10期78-79,共2页
目的对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措施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116例血液细胞检验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不同温度及不同比例的稀释浓度下,血液细胞检验血样参数项目的结果。结果不同稀释比例血液标本检测过程中,正常比例与比例不准血液标本结果... 目的对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措施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116例血液细胞检验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不同温度及不同比例的稀释浓度下,血液细胞检验血样参数项目的结果。结果不同稀释比例血液标本检测过程中,正常比例与比例不准血液标本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室温条件下,不同时间的检验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温条件下,检验结果会随着检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血液细胞检验过程中,检验数据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应对血液细胞检验中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为临床提供准确和可靠的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细胞检验 质量控制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量不确定度在临床生化检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张红祥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4期241-242,共2页
目的对在临床生化检验中测量不确定度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评价分析。方法随机抽取在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行生化检验的临床患者病例98例,抽取其静脉血展开各项生化检验,并统计各检测指标的不确定度。结果经统计发现,各生... 目的对在临床生化检验中测量不确定度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评价分析。方法随机抽取在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行生化检验的临床患者病例98例,抽取其静脉血展开各项生化检验,并统计各检测指标的不确定度。结果经统计发现,各生化检测指标的不确定度存在明显的差异,本组患者γ-谷氨酰转移酶的不确定度为13.8,尿酸为13.69,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为13.1,Na+为1.33,K+为2.41。结论在生化建议侧中不确定度的应用能够充分反映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分散性,对于降低检测误差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生化检验 测量不确定度 应用价值 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其易感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2
8
作者 赵璐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17期1-4,共4页
目的:分析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RE)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其易感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该院收治的172例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采集患者痰液、尿液、血液等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并收集患者... 目的:分析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RE)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其易感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该院收治的172例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采集患者痰液、尿液、血液等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并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根据CRE感染情况将其分为CRE感染组与非CRE感染组,分析CRE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和标本分布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CRE易感的影响因素。结果:172例感染患者中CRE感染86例,占50.00%(86/172);86例CRE感染患者共检出86株病原菌,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占60.47%,其次是大肠埃希菌,占12.79%;CRE感染标本主要来源于痰液,占67.44%,其次为尿液,占17.44%;两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感染前行外科手术、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RE感染组感染前机械通气、感染前抗菌药物使用种类≥2种、感染前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血清白蛋白<35 g/L占比均高于非CRE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感染前机械通气、感染前抗菌药物使用种类≥2种、感染前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血清白蛋白<35 g/L均为CRE易感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CRE菌株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CRE标本主要来源于痰液,感染前机械通气、感染前抗菌药物使用种类≥2种、感染前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血清白蛋白<35 g/L均为CRE易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 病原菌分布 抗菌药物 感染 影响因素 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对策 被引量:12
9
作者 王丽平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8年第9期1086-1088,共3页
目的研究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对策。方法选取收治的976例实行尿常规检查患者,根据患者就诊的时间分组,将97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n=488)、对照组(n=488)。观察组采用抑制阴道分泌物流出尿液采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尿... 目的研究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对策。方法选取收治的976例实行尿常规检查患者,根据患者就诊的时间分组,将97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n=488)、对照组(n=488)。观察组采用抑制阴道分泌物流出尿液采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尿液采集方法,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9. 0,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检验结果的差异。结果两组尿常规检查(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亚硝酸盐、蛋白质p H值、比重、尿糖)指标比较,差异性均显著,P <0. 05。结论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会构成直接影响,建议尿常规检查时采用抑制阴道分泌物流出尿液采集方法处理,以此保证尿常规检查结果的可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分泌物 尿常规 检验结果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血液病52例医院感染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红祥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24期71-72,共2页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5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2例患者住院感染率64.3%,感染相关死亡率高达76%,与住院时间、是否缓解和白细胞数有关。结论发生院内感染支持治疗、改善机体的免疫状态...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5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2例患者住院感染率64.3%,感染相关死亡率高达76%,与住院时间、是否缓解和白细胞数有关。结论发生院内感染支持治疗、改善机体的免疫状态,显得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血液病 医院感染 病原体 白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前免疫检验项目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6
11
作者 许鸿昌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7年第12期1881-1882,共2页
目的:对产前免疫检验项目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从2014年9月起~2016年9月期间某院收治的所有预产期孕妇中随机选择其中的9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这90例孕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的孕妇进行产前常规检... 目的:对产前免疫检验项目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从2014年9月起~2016年9月期间某院收治的所有预产期孕妇中随机选择其中的9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这90例孕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的孕妇进行产前常规检查,研究组的孕妇在常规检查的基础上加上产前免疫检验项目的检查,对比两组孕妇高危妊娠事件的发生率和产前检查服务满意度。结果:两组孕妇均发生了高危妊娠现象,但是研究组孕妇经过免疫项目的检查后采取了适当措施给予有效控制,而对照组没有,研究组孕妇的高危妊娠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有意义;从产前检查服务满意度来看,研究组的45例孕妇的产前检查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对预产期孕妇进行产前免疫检验项目进行检查,能够有效的控制高危妊娠的发生,显著降低孕妇高危妊娠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验 产前检查 高危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多中心综合比较及评价
12
作者 张红祥 张夏玮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年第S1期153-153,共1页
目的:比较及评价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于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收治的30例ALL患儿于不同诊疗时间的120份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涂片,由2名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专职人员进行共同复检,由血液... 目的:比较及评价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于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收治的30例ALL患儿于不同诊疗时间的120份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涂片,由2名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专职人员进行共同复检,由血液专业临床医师进行原始检验报告与复检报告对比。结果:取材情况及骨髓增生程度方面、染色方面、检验结论方面髓细胞涂片的复检报告与原始报告判断基本吻合率分别为96.7%、97.5%、96.7%。复检报告与原始报告均存在中英文混用、缩略词或英文缩写使用不规范、专业术语使用不规范等问题。结论: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多中心综合比较对提高院方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为了提高检验的客观性和一致性,可以从统一专业术语,建立规范的检验模式,提高检验报告的相互认知程度等方面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 多中心综合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球蛋白/胆碱酯酶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临床预后的相关性
13
作者 朱君娜 刘璐 米兰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3期4327-4330,共4页
目的分析血清球蛋白(G)与胆碱酯酶(CHE)比值(G/C)与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8年5月至2022年5月许昌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7例初发MM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其随访12个月,根据患者临床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 目的分析血清球蛋白(G)与胆碱酯酶(CHE)比值(G/C)与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8年5月至2022年5月许昌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7例初发MM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其随访12个月,根据患者临床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患者入院时均检测血清G、CHE水平并计算G/C值,收集并比较患者入院时临床资料和其他实验室指标,分析G/C值与MM患者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随访12个月,87例MM患者中有31例患者预后不良,其中复发21例,进展10例,预后不良率为35.63%;两组年龄、国际分期体系(ISS)分期、G/C值、β2微球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他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ISS分期、血清G/C、β2微球蛋白均是MM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显示,年龄、ISS分期对MM患者临床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不高(曲线下面积<0.7),G/C值、β2微球蛋白水平预测MM患者临床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均>0.7,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且G/C值预测价值更高(曲线下面积为0.804)。结论初诊时G/C值较高提示MM患者预后不良,对MM患者早期疾病进展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血清球蛋白 胆碱酯酶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围手术期凝血指标连续监测对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14
作者 朱君娜 刘璐 米兰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4期4488-4491,共4页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围手术期凝血指标变化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以2020年3月至2022年8月在许昌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均在完成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后...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围手术期凝血指标变化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以2020年3月至2022年8月在许昌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均在完成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后,接受为期6个月随访,以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定义患者临床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入院动态检查患者凝血指标,检测时点分别为入院时(T_1)、术后第1天(T_2)、术后第3天(T_3)、术后第7天(T_4),检测项目包括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使用重复测量检验不同时点凝血指标变化,并检验凝血指标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 入组120例患者随访期间失访3例,1例退出研究,剩余116例为实际研究对象,116例患者预后不良率为54.31%;两组TT、PT、APTT自T_2时点缩短,FIB、D-D自T_2时点开始升高,不同时点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T_1时点FIB、D-D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其他时点FIB、D-D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ROC曲线,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次日检测血浆FIB、D-D预测预后不良的AUC分别为0.796、0.873。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凝血功能在不同时间动态变化,血浆FIB、D-D表达量在重型颅脑损伤后持续增高,凝血时间也随之缩短,术后次日检测血浆FIB、D-D能够预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不良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 凝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OH)D3、Lp-PLA2、S100A12水平与周围血管病变及临床转归的关系探究
15
作者 刘玉闪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22期2749-2752,共4页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钙结合蛋白(S100A12)水平与周围血管病变及临床转归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许昌市中心医院收治的346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钙结合蛋白(S100A12)水平与周围血管病变及临床转归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许昌市中心医院收治的346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周围血管病变分为发生组(102例)及未发生组(244例)。对比两组患者入院时血清25(OH)D3、Lp-PLA2、S100A12水平,对比不同转归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月及2个月后血清各指标水平。分析入院时血清各指标与发生周围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治疗2个月后血清25(OH)D3、Lp-PLA2、S100A12水平联合检测对2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预后转归不良的预测价值及不同水平患者转归不良的危险度。结果:入院时,发生组患者血清25(OH)D3水平低于未发生组,Lp-PLA2、S100A12水平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及2个月后,转归不良患者血清25(OH)D3水平低于转归良好患者,Lp-PLA2、S100A12水平高于转归良好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血清25(OH)D3水平与周围血管病变呈负相关,Lp-PLA2、S100A12水平与周围血管病变呈正相关(P<0.05)。治疗2个月后,血清25(OH)D3、Lp-PLA2、S100A12水平联合预测2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转归不良的AUC为0.819。治疗2个月后血清25(OH)D3、Lp-PLA2、S100A12高水平患者转归不良的危险度是低水平的0.298倍、4.211倍、2.692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25(OH)D3、Lp-PLA2、S100A12水平对2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具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可为评估患者病情转归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周围血管病变 临床转归 25羟维生素D3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钙结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蛋白电泳联合IgG、IgA检测对肝癌的诊断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分析
16
作者 董事佳 贾二娟 刘俊莹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4年第10期1179-1182,共4页
目的分析血清蛋白电泳联合免疫球蛋白(Ig)G、IgA对肝癌的诊断价值,并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6例肝癌患者作为恶性组,收集同期106名健康对照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血清蛋白电泳、IgG、IgA... 目的分析血清蛋白电泳联合免疫球蛋白(Ig)G、IgA对肝癌的诊断价值,并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6例肝癌患者作为恶性组,收集同期106名健康对照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血清蛋白电泳、IgG、IgA,分析各指标联合诊断肝癌的价值;分析不同临床病理、预后肝癌患者血清蛋白电泳、IgG、IgA水平,观察肝癌患者各指标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恶性组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β2-球蛋白、IgG、IgA显著增加(P<0.05);血清蛋白电泳、IgG、IgA水平联合诊断肝癌的AUC值为0.867,大于各指标单独诊断的AUC值(P<0.05);不同分化程度、临床分期、肿瘤大小患者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β2-球蛋白、IgG、Ig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患者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β2-球蛋白、IgG、IgA高于预后良好患者(P<0.05);肝癌患者血清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β2-球蛋白、IgG、IgA与分化程度、临床分期、肿瘤大小、预后呈正相关(P<0.05)。结论肝癌患者血清蛋白电泳、IgG、IgA异常表达与分化程度、临床分期、肿瘤大小、预后密切相关,其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肝癌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蛋白电泳 免疫球蛋白G 免疫球蛋白A 肝癌 诊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HMGB1、IL-32水平变化及对预后的影响
17
作者 葛晓萍 张会芬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17期2112-2114,2118,共4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白细胞介素-32(IL-32)水平变化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许昌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68例SL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6个月后是否出现永久性脏器...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白细胞介素-32(IL-32)水平变化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许昌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68例SL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6个月后是否出现永久性脏器损伤分为预后不良组(54例,出现永久性脏器损伤)和预后良好组(114例,未出现永久性脏器损伤),根据入院时SLE活动评分量表(SLEDAI)分为无活动(58例,0~4分)、轻度活动(43例,5~9分)、中度活动(35例,10~14分)、重度活动(32例,≥15分)4个亚组。比较不同活动程度患者入院时及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外周血HMGB1、IL-32水平,分析入院时外周血HMGB1、IL-32水平与SLEDAI评分的相关性,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外周血HMGB1、IL-32水平联合检测对SLE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危险度评价各指标对SLE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结果:治疗1个月、3个月后预后不良组外周血HMGB1、IL-32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486、25.838、13.067、26.499,P<0.05);无活动患者入院时外周血HMGB1、IL-32水平<轻度活动患者<中度活动患者<重度活动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7.793、201.076,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入院时外周血HMGB1、IL-32水平与SLEDAI评分均呈正相关(r=0.639、0.577,P<0.05);治疗1个月、3个月后外周血HMGB1、IL-32水平联合预测SLE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51、0.833,最佳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5.19%、64.91%)(96.30%、70.18%),均高于各指标单一预测;治疗1个月、3个月后外周血HMGB1、IL-32高水平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度分别是低水平的2.903、1.885、3.333、2.554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HMGB1、IL-32水平与SLE患者活动度及预后密切相关,在SLE诊断及预后评估中具有可靠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预后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白细胞介素-3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院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血流感染的发生情况及其病原学特征分析
18
作者 郑晓鸽 张莉萍 李展展 《抗感染药学》 2024年第5期534-537,共4页
目的:分析医院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血流感染(bloodstream infection,BSI)的发生情况及其病原学特征,为临床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BSI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7月医院收治的263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其血液标... 目的:分析医院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血流感染(bloodstream infection,BSI)的发生情况及其病原学特征,为临床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BSI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7月医院收治的263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其血液标本的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结果,分析患者化疗后BSI的发生情况及其病原学特点。结果:263例恶性肿瘤化疗患者BSI 87例(占33.08%),BSI患者血液标本中培养、检出94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57株(占60.64%,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为主)、革兰阳性菌34株(占36.17%,以粪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屎肠球菌为主)和真菌3株(占3.19%);药敏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氨苄西林、复方磺胺甲噁唑、头孢曲松、环丙沙星、头孢他啶的耐药率较高(均>70.00%),对氨曲南、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相对较低(均<20.00%);粪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屎肠球菌对红霉素、青霉素G、四环素、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较高(均>70.00%),对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利福平、利奈唑胺、呋喃妥因、头孢西丁耐药率较低(均<30.00%)。结论:医院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BSI发生率较高,其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多重耐药,临床应予以高度重视,并根据其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治疗,以确保其疗效和肿瘤的后续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化疗 血流感染 病原菌分布 耐药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不同肾损害期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测定 被引量:14
19
作者 刘新郑 毛红丽 毛淑清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95-997,共3页
目的:观察糖尿病不同肾损害期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C)的变化。方法:采用散射比浊法测定85例中老年糖尿病患者(肾功能正常35例,轻度异常28例,中度异常12例,重度异常10例)和50例健康人血清CysC水平,酶法测定肌酐(Scr)水平,放射... 目的:观察糖尿病不同肾损害期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C)的变化。方法:采用散射比浊法测定85例中老年糖尿病患者(肾功能正常35例,轻度异常28例,中度异常12例,重度异常10例)和50例健康人血清CysC水平,酶法测定肌酐(Scr)水平,放射免疫法测定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结果:糖尿病肾病轻、中、重度组血清CysC与β2-MG水平呈升高趋势,且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Scr水平仅有糖尿病肾功能中、重度异常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血清CysC水平可作为反映中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肾损害的良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胱抑素C Β2-微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OXA-1表达产物的纯化及复性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秦东春 任丽娟 +2 位作者 闫志勇 郭小兵 张钦宪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9期2341-2344,共4页
目的纯化、复性铜绿假单胞菌携带的OXA-1基因产物并分析其生物学活性。方法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sopropyl-β-D-thiogalactoside,IPTG)诱导OXA-1基因表达,超声处理法裂解包涵体,经低浓度尿素复性、透析纯化,将经过复性、纯化的... 目的纯化、复性铜绿假单胞菌携带的OXA-1基因产物并分析其生物学活性。方法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sopropyl-β-D-thiogalactoside,IPTG)诱导OXA-1基因表达,超声处理法裂解包涵体,经低浓度尿素复性、透析纯化,将经过复性、纯化的蛋白加于水解酪蛋白(Mueller-Hinton,MH)琼脂平板药敏纸片上判断蛋白活性。结果OXA-1编码基因产物有β-内酰胺酶活性。结论获得OXA-1活性蛋白,为进一步研究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广谱 Β-内酰胺酶 包涵体 复性 OXA-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