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层医院开展业务训练的做法及体会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成英 敬思猛 +2 位作者 王毅 郑发展 吴玲娥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77-78,共2页
关键词 医院管理 继续医学教育 网络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病大鼠模型的建立和比较评估 被引量:4
2
作者 权卓 郑发展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9年第10期1854-1856,F0003,共4页
目的:动态观察运用不同方法建立的两种实验性大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并比较评估两组模型的特点。方法:分别采用单纯被动吸烟(单一组)和被动吸烟与细菌内毒素(LPS)气管注入的复合方法(复合组)制造大鼠COPD模型,运用HE染色及半定... 目的:动态观察运用不同方法建立的两种实验性大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并比较评估两组模型的特点。方法:分别采用单纯被动吸烟(单一组)和被动吸烟与细菌内毒素(LPS)气管注入的复合方法(复合组)制造大鼠COPD模型,运用HE染色及半定量图像分析法对比研究两组模型肺组织及小支气管的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建立的COPD大鼠模型均符合人类COPD的病理形态学特点;复合组的气道慢性炎症、重塑改变及气流阻塞情况均较单一组严重;单一组、复合组模型各时间段管壁及平滑肌层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厚(P<0.01),第20天时复合组管壁及平滑肌层均较单一组显著增厚(P<0.01),而第40天及60天时复合组仅管壁较单一组显著增厚(P<0.01)。结论:COPD模型的形成是由于慢性气道炎症的反复刺激引起管壁纤维性增生增厚及平滑肌层增厚,即气道重塑,最终导致气流受限;复合组COPD模型的气道炎症及气道重塑均较单一组COPD模型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被动吸烟 大鼠 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