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体颗粒脂肪注射填充技术在整形外科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陈俊男 吕晓杰 +1 位作者 刘虎仙 田孝臣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1年第10期1504-1505,共2页
目的:总结探讨自体颗粒脂肪注射移植的治疗经验。方法:2009年12月~2010年12月,共实施自体颗粒脂肪注射移植填充术12例,男1例,女11例。年龄18~45岁,平均31.5岁。本组7例一次注射充填术后形态满意,4例行二次注射,1例注射三次。结果:术... 目的:总结探讨自体颗粒脂肪注射移植的治疗经验。方法:2009年12月~2010年12月,共实施自体颗粒脂肪注射移植填充术12例,男1例,女11例。年龄18~45岁,平均31.5岁。本组7例一次注射充填术后形态满意,4例行二次注射,1例注射三次。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1年,12例患者移植脂肪大部存活,改善满意,无明显术后并发症。手术效果满意。结论:自体颗粒脂肪是较为理想的软组织填充材料。只要求美者属于适应证范围,采用正确的抽吸及注射技术,方法简单,安全有效,患者愿意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颗粒脂肪 注射器脂肪抽吸术 注射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重烧伤患者转送途中的护理配合
2
作者 刘立然 罗翠英 《现代护理》 2007年第08Z期2213-2213,共1页
目的探讨危重烧伤转送途中的护理配合。方法对近年来6批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后送期的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结果强调充分的准备阶段、正确合理的护送过程,能够提高抢救效率和抢救成功率。结论做好后送过程的护理,是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治疗的... 目的探讨危重烧伤转送途中的护理配合。方法对近年来6批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后送期的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结果强调充分的准备阶段、正确合理的护送过程,能够提高抢救效率和抢救成功率。结论做好后送过程的护理,是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治疗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护理 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休克期切痂对烫伤大鼠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庞伟 帅秀蓉 +3 位作者 郭振荣 姚咏明 孙丹 杨立红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12期735-738,共4页
目的 :探讨烫伤大鼠伤后不同时间切痂对辅助性 T淋巴细胞亚群 Th1 / Th2细胞功能性极化的影响。方法 :1 6 0只健康雄性 Wistar大鼠制备背部 30 %总体表面积 度烫伤模型 ,随机分为单纯烫伤对照组以及伤后 8、2 4和 96 h切痂组。在伤后 4... 目的 :探讨烫伤大鼠伤后不同时间切痂对辅助性 T淋巴细胞亚群 Th1 / Th2细胞功能性极化的影响。方法 :1 6 0只健康雄性 Wistar大鼠制备背部 30 %总体表面积 度烫伤模型 ,随机分为单纯烫伤对照组以及伤后 8、2 4和 96 h切痂组。在伤后 4、1 2、2 4、4 8、96、1 2 0和 1 6 8h活杀动物采集血液和脾脏标本 ;酶联免疫吸附法 (EL ISA)检测血浆、脾脏匀浆中的γ干扰素 (IFNγ)和白介素 4 (IL 4 )含量。结果 :烫伤 4 h大鼠上述细胞因子均迅速上升 ,Th1型细胞因子 IFNγ在伤后 2 4 h达峰值 ,其后逐渐下降 ;Th2型细胞因子 IL 4进行性升高 ;伤后 7d出现明显偏向 Th2型反应的现象。切痂组两型 Th细胞因子的变化幅度小于单纯烫伤对照组 ,其中 8h切痂组变化最小 ,2 4 h和 96 h切痂组次之。结论 :休克期切痂有利于抑制严重烧伤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烧伤毒素 休克期切痂 TH1/TH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小汗腺螺旋腺瘤一例 被引量:1
4
作者 陈俊男 陈亮 杨东运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3年第14期1509-1511,共3页
小汗腺螺旋腺瘤是一种罕见的向小汗腺真皮内导管和分泌部分化的良性肿瘤。国外首先由King圆于1930年报道。1956年,Kersting和Helwingc3对本病的临床表现及病理改变进行了综合描述。国内最早由任太于1964年报道了l例,迄今仅见12例报道... 小汗腺螺旋腺瘤是一种罕见的向小汗腺真皮内导管和分泌部分化的良性肿瘤。国外首先由King圆于1930年报道。1956年,Kersting和Helwingc3对本病的临床表现及病理改变进行了综合描述。国内最早由任太于1964年报道了l例,迄今仅见12例报道,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汗腺螺旋腺瘤 多发性 良性肿瘤 病理改变 临床表现 内导管 年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型肉毒毒素临床应用现状 被引量:7
5
作者 陈俊男 李治桦 吕晓杰 《实用医药杂志》 2011年第4期367-369,共3页
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是第一个应用于临床的微生物毒素制品。肉毒杆菌毒素(botulinum toxin,BT)早在1897年被发现.1946年Schantz EJ提纯出A型肉毒毒索(BTA)结晶。
关键词 A型肉毒毒素 临床 应用 美容整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薄表皮片移植细胞异位的初步研究
6
作者 刘虎仙 贾赤宇 陶白江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7年第3期313-316,共4页
目的:了解超薄表皮片移植中干细胞的分化和分布的状况,初步探讨创面修复过程中细胞异位现象的存在。方法:超薄表皮片用中性蛋白酶分离自人环切术的包皮,反复冲洗使表皮干细胞脱落。分别用HE染色、免疫组化和DAPI标记后移植于8只裸鼠。第... 目的:了解超薄表皮片移植中干细胞的分化和分布的状况,初步探讨创面修复过程中细胞异位现象的存在。方法:超薄表皮片用中性蛋白酶分离自人环切术的包皮,反复冲洗使表皮干细胞脱落。分别用HE染色、免疫组化和DAPI标记后移植于8只裸鼠。第4天和第7天活杀取材,常规HE和石蜡与冰冻切片染色。用光学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观察皮片的形态学改变,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评估表达角蛋白19和14细胞的分化和分布。结果:染色显示未移植皮片有正常的层次结构,但移植的皮片细胞层次有松弛紊乱的迹象,免疫组化显示CK14和CK19阳性细胞有异位现象;冰冻切片荧光显微镜下在基底层之外亦见有孤立成团同时双染的CK19阳性细胞。这些现象在移植后的第4天最为显著。结论:表皮细胞在超薄表皮片移植中显示出CK14和CK19阳性细胞有异位现象,这种特异性细胞的异位可能参与了创面修复以及之后表皮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片 干细胞 移植 裸鼠 创面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妙用小磁贴
7
作者 刘立然 罗翠英 《现代护理》 2007年第09Z期2452-2452,共1页
温馨的提示板,不但可以提示每日重要工作内容,更重要的是可让院领导及患者明确当日的值班医生和护士,以便查找。原来每日值班医护的名字都是手写的,但由于笔迹不同,字迹潦草,常引起一些小误会,我科采用小磁贴解决了这一问题。根... 温馨的提示板,不但可以提示每日重要工作内容,更重要的是可让院领导及患者明确当日的值班医生和护士,以便查找。原来每日值班医护的名字都是手写的,但由于笔迹不同,字迹潦草,常引起一些小误会,我科采用小磁贴解决了这一问题。根据科里的人数从市场上买来廉价小磁贴,把所有医护的名字分别打印好,用透明胶带分别贴在其上,放在小盒子里备用。每日的当班护士交班前把自己的和医生的贴在提示板相应位置即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贴 护士交班 字迹潦草 透明胶带 医生 值班 医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批烧伤救治的组织与实施 被引量:10
8
作者 陶白江 曾丁 +4 位作者 孙可 吕广平 崔立龙 赵玉珊 海国梁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10年第6期12-14,共3页
目的总结成批烧伤的特点、救治的经验和组织实施中的内在规律。方法 回顾2002年4月至2010年9月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的10批56例烧伤患者的救治过程,根据危重烧伤的病理生理变化和可能发生的情况,作出完善的医疗、护理抢... 目的总结成批烧伤的特点、救治的经验和组织实施中的内在规律。方法 回顾2002年4月至2010年9月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的10批56例烧伤患者的救治过程,根据危重烧伤的病理生理变化和可能发生的情况,作出完善的医疗、护理抢救预案。结果 56例患者全部治愈,55例功能、外观良好,正常生活,恢复工作,1例继续康复治疗。结论 高效率的组织协调能够避免抢救工作中的忙乱、顾此失彼,使医疗程序更加顺畅,对提高抢救成功率非常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效率 组织
原文传递
危重烧伤患者74例的营养支持和免疫调节治疗体会 被引量:9
9
作者 陶白江 曾丁 +3 位作者 孙可 吕广平 海国梁 杨洪美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11年第5期41-43,共3页
目的探讨危重烧伤患者营养支持和免疫调节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Ⅱ度~Ⅲ度烧伤总面积50%~98%TBSA烧伤患者术后营养支持及免疫调节治疗情况。依据入院后是否予以营养支持及免疫调节治疗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6例,... 目的探讨危重烧伤患者营养支持和免疫调节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Ⅱ度~Ⅲ度烧伤总面积50%~98%TBSA烧伤患者术后营养支持及免疫调节治疗情况。依据入院后是否予以营养支持及免疫调节治疗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6例,伤后48h后及手术后3d开始实施营养支持和免疫调节治疗,包括适当比例的糖、脂肪和氨基酸;免疫调节的药物包括重组人生长激素、胰岛素、胸腺五肽以及谷氨酰胺等抗炎免疫营养素,20d为一个疗程。对照组38例按临床常规治疗。结果治疗20d时,治疗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及血钾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谷丙转氨酶降低的程度大于对照组(P<0.01)。两组平均治愈时间治疗组(36.23±3.16)d较对照组(43.31±8.54)d明显缩短(P<0.01)。结论对危重烧伤患者实施营养支持和免疫调节治疗,可缩短治疗时间,有利于危重烧伤患者的治疗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营养支持 免疫调节
原文传递
纳米银敷料面膜联合药物导入治疗面部Ⅱ度烧伤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曾丁 孙可 +5 位作者 富斌 吕广平 杨洪美 海国梁 闫红 陶白江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15年第4期44-45,共2页
目的 探讨纳米银敷料面膜联合药物导入在治疗面部Ⅱ度烧伤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4年2月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烧伤科应用纳米银敷料面膜联合磺胺嘧啶锌软膏以及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rhEGF)治疗面部Ⅱ度烧伤126... 目的 探讨纳米银敷料面膜联合药物导入在治疗面部Ⅱ度烧伤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4年2月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烧伤科应用纳米银敷料面膜联合磺胺嘧啶锌软膏以及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rhEGF)治疗面部Ⅱ度烧伤126例,其中浅Ⅱ度烧伤74例,深Ⅱ度烧伤52例,根据创面渗出情况间隔1~2d换药1次,直至创面愈合.结果 本组126例患者面部创面全部治愈并出院,74例浅Ⅱ度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7.1±3.5)d,52例深Ⅱ度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12.3±4.1)d.结论 结合磺胺嘧啶锌以及rhEGF应用纳米银敷料面膜是一种治疗面部Ⅱ度烧伤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纳米银敷料 磺胺嘧啶锌 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 面膜
原文传递
中大面积深度烧伤治疗策略及治疗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9
11
作者 陶白江 孙可 +4 位作者 曾丁 吕广平 崔立龙 赵玉珊 海国梁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11年第4期64-65,共2页
目的探讨在异体皮源匮乏的情况下如何有效地治疗中大面积烧伤。方法以深Ⅱ度为主的中大面积烧伤给予彻底清创后采用脱细胞异种皮覆盖,残余创面予以小皮片密植法封闭创面。以Ⅲ度为主的中大面积烧伤削痂后采用分次小皮片密植+脱细胞异种... 目的探讨在异体皮源匮乏的情况下如何有效地治疗中大面积烧伤。方法以深Ⅱ度为主的中大面积烧伤给予彻底清创后采用脱细胞异种皮覆盖,残余创面予以小皮片密植法封闭创面。以Ⅲ度为主的中大面积烧伤削痂后采用分次小皮片密植+脱细胞异种皮覆盖的手术方式完成烧伤创面修复。结果全部病例在伤后50d内一期治愈,功能及外观良好。经半月至3个月康复治疗后,全部自理生活、重返工作岗位。结论采用削痂后分次小皮片密植+脱细胞异种皮覆盖的手术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微粒植皮对异体皮源的过分依赖,避免了切痂手术损伤重、花费巨大以及外观差的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皮肤移植
原文传递
危重烧伤合并脓毒症一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曾丁 陶白江 +2 位作者 孙可 胡晓春 吕广平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85-285,共1页
患者男,15岁,体质量95kg。全身多处汽油火焰烧伤,伤后2h送往当地市级医院救治,伤后第7天行削痂异种皮覆盖术,伤后第14天行清创自体微粒皮移植术。术后创面感染严重,微粒皮成活不良,未行浸浴治疗。伤后36d转入我院。查体:体温39... 患者男,15岁,体质量95kg。全身多处汽油火焰烧伤,伤后2h送往当地市级医院救治,伤后第7天行削痂异种皮覆盖术,伤后第14天行清创自体微粒皮移植术。术后创面感染严重,微粒皮成活不良,未行浸浴治疗。伤后36d转入我院。查体:体温39.5℃,脉搏153次/min,呼吸32次/min,血压110/70mmHg(1mmHg=0.133kPa)。患者精神萎靡,食欲缺乏、腹胀,已行气管切开。烧伤总面积为95%TBSA。四肢末端可见黑色焦痂,其余均为感染肉芽创面,恶臭、有大量黄绿色脓性分泌物,部分异种皮溶解脱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烧伤 自体微粒皮移植术 脓毒症 感染肉芽创面 地市级医院 脓性分泌物 火焰烧伤 创面感染
原文传递
治疗Ⅳ度烧伤26例
13
作者 陶白江 曾丁 +4 位作者 杨军平 孙可 李桂水 田孝臣 胡小春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67-467,共1页
关键词 烧伤 Ⅳ度 治疗 移植组织瓣 修复创面
原文传递
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术治疗造成皮肤烧伤的创面修复一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文龙 富斌 +2 位作者 曾丁 孙可 张建华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15年第4期74-75,共2页
患者女,70岁,2013年6月出现右上腹胀痛不适,伴腹胀呃逆,就诊于当地医院行腹部CT检查提示:肝区占位,考虑“原发性肝癌”,在当地医院行“肝占位射频消融术”。
关键词 超声消融术 高强度聚焦 创面修复 皮肤烧伤 治疗 腹部CT检查 上腹胀痛 原发性肝癌
原文传递
创伤和烧伤的教育:一项全球调查(摘译)
15
作者 孙可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1期I0002-I0002,共1页
世界卫生大会最近通过了一项决议:督促各成员国通过对医学教育的改善,提高各国尤其是医学毕业生在创伤处理方面所具备的能力。在此背景前提下进行了一项全球性的调查,其对象是各国临近毕业的在校医学生,调查他们有关创伤的教育经历... 世界卫生大会最近通过了一项决议:督促各成员国通过对医学教育的改善,提高各国尤其是医学毕业生在创伤处理方面所具备的能力。在此背景前提下进行了一项全球性的调查,其对象是各国临近毕业的在校医学生,调查他们有关创伤的教育经历和相关能力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教育 创伤处理 调查 医学毕业生 摘译 烧伤 世界卫生大会 成员国
原文传递
儿童的创伤和烧伤(摘译)
16
作者 吕广平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1期I0002-I0003,共2页
创伤是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最常见于机动车事故或跌倒。在早期阶段一个全面正规协调的复苏对于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至关重要。严重受伤的儿童其治疗应包括初步调查和二次调查。采取初步调查的目的是确定和处理危及生命的因素,其涉及患... 创伤是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最常见于机动车事故或跌倒。在早期阶段一个全面正规协调的复苏对于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至关重要。严重受伤的儿童其治疗应包括初步调查和二次调查。采取初步调查的目的是确定和处理危及生命的因素,其涉及患者气道、呼吸和循环系统。二次调查的目的是对不太严重或更隐匿性损伤进行详细检查即对初步调查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死亡 创伤 初步调查 摘译 烧伤 机动车事故 隐匿性损伤 循环系统
原文传递
烧伤幸存者的认知康复(摘译)
17
作者 Yohannan SK Ronda-Velez Y +1 位作者 Henriquez DA 吕广平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3期8-8,共1页
大量的数据表明烧伤幸存者的认知康复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烧伤后有效的干预措施和方法。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特定的烧伤治疗干预对于烧伤幸存者的认知康复的作用。烧伤幸存者的调查共164项。其中包括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居住地、种族... 大量的数据表明烧伤幸存者的认知康复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烧伤后有效的干预措施和方法。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特定的烧伤治疗干预对于烧伤幸存者的认知康复的作用。烧伤幸存者的调查共164项。其中包括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居住地、种族、烧伤位置、严重程度烧伤等。干预措施包括夹板、定位、压力服、透明面罩、运动治疗、物理治疗、职业疗法、团体治疗和非传统的治疗等。受访者还提供了他们在烧伤康复后对重返家庭,社会和职业角色的感受。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的受访者认为,经历了长期积极的烧伤康复干预对他们的身体和心理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抑制瘢痕增生,改善肢体功能等方面同样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结果这些发现为许多康复专家提供了另一种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康复 烧伤后 幸存者 摘译 干预措施 治疗干预 运动治疗 物理治疗
原文传递
CD14^+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表达率与脓毒症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杨红明 于燕 +7 位作者 柴家科 胡森 雷树红 张冬青 陶白江 张国安 贺立新 姚咏明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72-275,共4页
目的了解烧伤延迟复苏时CD14^+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HLA-DR)表达率的变化,分析其与脓毒症的关系。方法选择烧伤面积大于30%TBSA的25例烧伤延迟复苏患者,于伤后1、3、7、14、28 d取外周血,其中7例患者住院期间并发脓毒症,于脓毒症... 目的了解烧伤延迟复苏时CD14^+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HLA-DR)表达率的变化,分析其与脓毒症的关系。方法选择烧伤面积大于30%TBSA的25例烧伤延迟复苏患者,于伤后1、3、7、14、28 d取外周血,其中7例患者住院期间并发脓毒症,于脓毒症发生后连续2 d亦取其外周血。另取2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作为对照。流式细胞仪检测CD14^+单核细胞HLA-DR表达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浓度。结果非脓毒症患者伤后1、3、7、14、28 d CD14^+单核细胞HLA-DR表达率分别为(15±6)%、(7±5)%、(26±17)%、(28±16)%、(47±16)%,明显低于健康体检者[(92±10)%,P<0.01];脓毒症患者发生脓毒症后1、2d,该指标亦明显低于健康体检者及非脓毒症患者伤后1、7、14、28 d(P<0.01)。脓毒症患者TNF-α检出率及TNF-α、IL-10浓度,均高于非脓毒症患者和健康体检者(P<0.05或P<0.01)。伤后1、7、28 d,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HLA-DR表达率与IL-10浓度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9963、-0.7459、-0.8474,P<0.01)。结论烧伤延迟复苏患者免疫功能低下,促炎性介质释放量增加,并发脓毒症时则更为严重。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HLA-DR表达率可作为动态检测患者免疫功能状态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脓毒症 单核细胞 HLA—DR抗原 延迟复苏
原文传递
应用系列疗法治疗难愈性创面的探讨 被引量:12
19
作者 陶白江 曾丁 +5 位作者 孙可 吕广平 海国梁 杨红美 闫红 李昊昱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12年第4期48-49,共2页
目的探讨系列疗法在难愈性创面中的应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收治的各类难愈性创面患者75例,平均年龄(56±17)岁,共112处创面,大小为2cm×3cm~22cm×38cm,病程8周~4... 目的探讨系列疗法在难愈性创面中的应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收治的各类难愈性创面患者75例,平均年龄(56±17)岁,共112处创面,大小为2cm×3cm~22cm×38cm,病程8周~44年。在全身对症处理的基础上,应用UWI-海威超声清创机去除创面残存坏死组织,对于坏死干痂较为顽固的创面予以纳米银纱布混合磺胺嘧啶锌软膏进行软化溶痂后再行清创治疗,创面清洁后应用封闭负压疗法治疗,并选用FE复合酶及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溶液作为冲洗液,然后进行植皮或组织瓣修复创面。结果本组75例患者中通过应用2~12周的系列疗法治疗,25例经系列疗法治疗后创面直接上皮化愈合。28例治疗后肉芽组织生长良好经植皮愈合,16例骨或肌腱组织外露者采用皮瓣或肌皮瓣修复,4例好转出院,2例老年褥疮患者因原发病导致心肺功能衰竭死亡。结论本组系列疗法可使面积较小的难愈性创面自行愈合;对于复杂且面积较大的难愈性创面,可以缩小创面或封闭潜腔、窦道,为组织移植提供了适宜条件,降低手术风险和难度,提高了难愈性创面的治愈率,并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愈性创面 清创术 高能量冲击波 负压伤口疗法 纳米银敷料
原文传递
改良式封闭负压疗法在难愈性创面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18
20
作者 曾丁 孙可 +4 位作者 陶白江 吕广平 崔立龙 海国良 杨洪美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11年第6期46-47,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式封闭负压疗法在难愈性创面中的应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46例难愈性创面患者,针对常规负压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海绵板结、引流不畅等并发情况进行附加冲洗、改变吸引模式等改良化处理。观察创面愈合情况。结果本... 目的探讨改良式封闭负压疗法在难愈性创面中的应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46例难愈性创面患者,针对常规负压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海绵板结、引流不畅等并发情况进行附加冲洗、改变吸引模式等改良化处理。观察创面愈合情况。结果本组46例患者中,12例经治疗后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后经植皮愈合,6例感染控制后因骨或肌腱组织外露采用皮瓣修复,1例老年褥疮患者因原发病导致心肺功能衰竭死亡,其余27例经改良式封闭负压治疗后直接上皮化愈合。结论改良式封闭负压疗法可以在治疗过程中给予创面外用抗感染药物和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在促进创面愈合的同时可以有效地保护创面及周围皮肤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流术 负压创面疗法 难愈性创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