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体颗粒脂肪注射填充技术在整形外科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陈俊男 吕晓杰 +1 位作者 刘虎仙 田孝臣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1年第10期1504-1505,共2页
目的:总结探讨自体颗粒脂肪注射移植的治疗经验。方法:2009年12月~2010年12月,共实施自体颗粒脂肪注射移植填充术12例,男1例,女11例。年龄18~45岁,平均31.5岁。本组7例一次注射充填术后形态满意,4例行二次注射,1例注射三次。结果:术... 目的:总结探讨自体颗粒脂肪注射移植的治疗经验。方法:2009年12月~2010年12月,共实施自体颗粒脂肪注射移植填充术12例,男1例,女11例。年龄18~45岁,平均31.5岁。本组7例一次注射充填术后形态满意,4例行二次注射,1例注射三次。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1年,12例患者移植脂肪大部存活,改善满意,无明显术后并发症。手术效果满意。结论:自体颗粒脂肪是较为理想的软组织填充材料。只要求美者属于适应证范围,采用正确的抽吸及注射技术,方法简单,安全有效,患者愿意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颗粒脂肪 注射器脂肪抽吸术 注射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总皂苷对严重烧伤大鼠心肌力学损害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4
2
作者 胡晓春 黄跃生 杨宗诚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157-160,共4页
目的 观察三七总皂苷 (PNS)对大鼠烧伤后心肌力学损害的防治作用。方法  70只wister大鼠随机分成伤前对照组、30 %Ⅲ°烧伤组和 30 %Ⅲ°烧伤后PNS治疗组 ,分别测定烧伤和治疗组伤后 1、3、6、12、2 4h以及伤前对照组的心肌... 目的 观察三七总皂苷 (PNS)对大鼠烧伤后心肌力学损害的防治作用。方法  70只wister大鼠随机分成伤前对照组、30 %Ⅲ°烧伤组和 30 %Ⅲ°烧伤后PNS治疗组 ,分别测定烧伤和治疗组伤后 1、3、6、12、2 4h以及伤前对照组的心肌力学参数 ,观察其心肌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 同烧伤组比较 ,PNS治疗组的心肌力学各项指标在烧伤后 12h开始显著改善 ,心肌形态学改变较烧伤组明显减轻。结论 PNS具有明显改善严重烧伤大鼠心肌力学和减轻心肌损害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力学损害 防治作用 烧伤 三七总皂苷 心肌力学 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重烧伤患者转送途中的护理配合
3
作者 刘立然 罗翠英 《现代护理》 2007年第08Z期2213-2213,共1页
目的探讨危重烧伤转送途中的护理配合。方法对近年来6批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后送期的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结果强调充分的准备阶段、正确合理的护送过程,能够提高抢救效率和抢救成功率。结论做好后送过程的护理,是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治疗的... 目的探讨危重烧伤转送途中的护理配合。方法对近年来6批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后送期的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结果强调充分的准备阶段、正确合理的护送过程,能够提高抢救效率和抢救成功率。结论做好后送过程的护理,是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治疗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护理 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小汗腺螺旋腺瘤一例 被引量:1
4
作者 陈俊男 陈亮 杨东运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3年第14期1509-1511,共3页
小汗腺螺旋腺瘤是一种罕见的向小汗腺真皮内导管和分泌部分化的良性肿瘤。国外首先由King圆于1930年报道。1956年,Kersting和Helwingc3对本病的临床表现及病理改变进行了综合描述。国内最早由任太于1964年报道了l例,迄今仅见12例报道... 小汗腺螺旋腺瘤是一种罕见的向小汗腺真皮内导管和分泌部分化的良性肿瘤。国外首先由King圆于1930年报道。1956年,Kersting和Helwingc3对本病的临床表现及病理改变进行了综合描述。国内最早由任太于1964年报道了l例,迄今仅见12例报道,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汗腺螺旋腺瘤 多发性 良性肿瘤 病理改变 临床表现 内导管 年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型肉毒毒素临床应用现状 被引量:7
5
作者 陈俊男 李治桦 吕晓杰 《实用医药杂志》 2011年第4期367-369,共3页
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是第一个应用于临床的微生物毒素制品。肉毒杆菌毒素(botulinum toxin,BT)早在1897年被发现.1946年Schantz EJ提纯出A型肉毒毒索(BTA)结晶。
关键词 A型肉毒毒素 临床 应用 美容整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薄表皮片移植细胞异位的初步研究
6
作者 刘虎仙 贾赤宇 陶白江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7年第3期313-316,共4页
目的:了解超薄表皮片移植中干细胞的分化和分布的状况,初步探讨创面修复过程中细胞异位现象的存在。方法:超薄表皮片用中性蛋白酶分离自人环切术的包皮,反复冲洗使表皮干细胞脱落。分别用HE染色、免疫组化和DAPI标记后移植于8只裸鼠。第... 目的:了解超薄表皮片移植中干细胞的分化和分布的状况,初步探讨创面修复过程中细胞异位现象的存在。方法:超薄表皮片用中性蛋白酶分离自人环切术的包皮,反复冲洗使表皮干细胞脱落。分别用HE染色、免疫组化和DAPI标记后移植于8只裸鼠。第4天和第7天活杀取材,常规HE和石蜡与冰冻切片染色。用光学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观察皮片的形态学改变,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评估表达角蛋白19和14细胞的分化和分布。结果:染色显示未移植皮片有正常的层次结构,但移植的皮片细胞层次有松弛紊乱的迹象,免疫组化显示CK14和CK19阳性细胞有异位现象;冰冻切片荧光显微镜下在基底层之外亦见有孤立成团同时双染的CK19阳性细胞。这些现象在移植后的第4天最为显著。结论:表皮细胞在超薄表皮片移植中显示出CK14和CK19阳性细胞有异位现象,这种特异性细胞的异位可能参与了创面修复以及之后表皮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片 干细胞 移植 裸鼠 创面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批烧伤救治的组织与实施 被引量:10
7
作者 陶白江 曾丁 +4 位作者 孙可 吕广平 崔立龙 赵玉珊 海国梁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10年第6期12-14,共3页
目的总结成批烧伤的特点、救治的经验和组织实施中的内在规律。方法 回顾2002年4月至2010年9月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的10批56例烧伤患者的救治过程,根据危重烧伤的病理生理变化和可能发生的情况,作出完善的医疗、护理抢... 目的总结成批烧伤的特点、救治的经验和组织实施中的内在规律。方法 回顾2002年4月至2010年9月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的10批56例烧伤患者的救治过程,根据危重烧伤的病理生理变化和可能发生的情况,作出完善的医疗、护理抢救预案。结果 56例患者全部治愈,55例功能、外观良好,正常生活,恢复工作,1例继续康复治疗。结论 高效率的组织协调能够避免抢救工作中的忙乱、顾此失彼,使医疗程序更加顺畅,对提高抢救成功率非常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效率 组织
原文传递
危重烧伤患者74例的营养支持和免疫调节治疗体会 被引量:9
8
作者 陶白江 曾丁 +3 位作者 孙可 吕广平 海国梁 杨洪美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11年第5期41-43,共3页
目的探讨危重烧伤患者营养支持和免疫调节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Ⅱ度~Ⅲ度烧伤总面积50%~98%TBSA烧伤患者术后营养支持及免疫调节治疗情况。依据入院后是否予以营养支持及免疫调节治疗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6例,... 目的探讨危重烧伤患者营养支持和免疫调节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Ⅱ度~Ⅲ度烧伤总面积50%~98%TBSA烧伤患者术后营养支持及免疫调节治疗情况。依据入院后是否予以营养支持及免疫调节治疗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6例,伤后48h后及手术后3d开始实施营养支持和免疫调节治疗,包括适当比例的糖、脂肪和氨基酸;免疫调节的药物包括重组人生长激素、胰岛素、胸腺五肽以及谷氨酰胺等抗炎免疫营养素,20d为一个疗程。对照组38例按临床常规治疗。结果治疗20d时,治疗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及血钾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谷丙转氨酶降低的程度大于对照组(P<0.01)。两组平均治愈时间治疗组(36.23±3.16)d较对照组(43.31±8.54)d明显缩短(P<0.01)。结论对危重烧伤患者实施营养支持和免疫调节治疗,可缩短治疗时间,有利于危重烧伤患者的治疗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营养支持 免疫调节
原文传递
中大面积深度烧伤治疗策略及治疗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9
9
作者 陶白江 孙可 +4 位作者 曾丁 吕广平 崔立龙 赵玉珊 海国梁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11年第4期64-65,共2页
目的探讨在异体皮源匮乏的情况下如何有效地治疗中大面积烧伤。方法以深Ⅱ度为主的中大面积烧伤给予彻底清创后采用脱细胞异种皮覆盖,残余创面予以小皮片密植法封闭创面。以Ⅲ度为主的中大面积烧伤削痂后采用分次小皮片密植+脱细胞异种... 目的探讨在异体皮源匮乏的情况下如何有效地治疗中大面积烧伤。方法以深Ⅱ度为主的中大面积烧伤给予彻底清创后采用脱细胞异种皮覆盖,残余创面予以小皮片密植法封闭创面。以Ⅲ度为主的中大面积烧伤削痂后采用分次小皮片密植+脱细胞异种皮覆盖的手术方式完成烧伤创面修复。结果全部病例在伤后50d内一期治愈,功能及外观良好。经半月至3个月康复治疗后,全部自理生活、重返工作岗位。结论采用削痂后分次小皮片密植+脱细胞异种皮覆盖的手术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微粒植皮对异体皮源的过分依赖,避免了切痂手术损伤重、花费巨大以及外观差的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皮肤移植
原文传递
危重烧伤合并脓毒症一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曾丁 陶白江 +2 位作者 孙可 胡晓春 吕广平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85-285,共1页
患者男,15岁,体质量95kg。全身多处汽油火焰烧伤,伤后2h送往当地市级医院救治,伤后第7天行削痂异种皮覆盖术,伤后第14天行清创自体微粒皮移植术。术后创面感染严重,微粒皮成活不良,未行浸浴治疗。伤后36d转入我院。查体:体温39... 患者男,15岁,体质量95kg。全身多处汽油火焰烧伤,伤后2h送往当地市级医院救治,伤后第7天行削痂异种皮覆盖术,伤后第14天行清创自体微粒皮移植术。术后创面感染严重,微粒皮成活不良,未行浸浴治疗。伤后36d转入我院。查体:体温39.5℃,脉搏153次/min,呼吸32次/min,血压110/70mmHg(1mmHg=0.133kPa)。患者精神萎靡,食欲缺乏、腹胀,已行气管切开。烧伤总面积为95%TBSA。四肢末端可见黑色焦痂,其余均为感染肉芽创面,恶臭、有大量黄绿色脓性分泌物,部分异种皮溶解脱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烧伤 自体微粒皮移植术 脓毒症 感染肉芽创面 地市级医院 脓性分泌物 火焰烧伤 创面感染
原文传递
治疗Ⅳ度烧伤26例
11
作者 陶白江 曾丁 +4 位作者 杨军平 孙可 李桂水 田孝臣 胡小春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67-467,共1页
关键词 烧伤 Ⅳ度 治疗 移植组织瓣 修复创面
原文传递
创伤和烧伤的教育:一项全球调查(摘译)
12
作者 孙可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1期I0002-I0002,共1页
世界卫生大会最近通过了一项决议:督促各成员国通过对医学教育的改善,提高各国尤其是医学毕业生在创伤处理方面所具备的能力。在此背景前提下进行了一项全球性的调查,其对象是各国临近毕业的在校医学生,调查他们有关创伤的教育经历... 世界卫生大会最近通过了一项决议:督促各成员国通过对医学教育的改善,提高各国尤其是医学毕业生在创伤处理方面所具备的能力。在此背景前提下进行了一项全球性的调查,其对象是各国临近毕业的在校医学生,调查他们有关创伤的教育经历和相关能力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教育 创伤处理 调查 医学毕业生 摘译 烧伤 世界卫生大会 成员国
原文传递
儿童的创伤和烧伤(摘译)
13
作者 吕广平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1期I0002-I0003,共2页
创伤是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最常见于机动车事故或跌倒。在早期阶段一个全面正规协调的复苏对于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至关重要。严重受伤的儿童其治疗应包括初步调查和二次调查。采取初步调查的目的是确定和处理危及生命的因素,其涉及患... 创伤是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最常见于机动车事故或跌倒。在早期阶段一个全面正规协调的复苏对于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至关重要。严重受伤的儿童其治疗应包括初步调查和二次调查。采取初步调查的目的是确定和处理危及生命的因素,其涉及患者气道、呼吸和循环系统。二次调查的目的是对不太严重或更隐匿性损伤进行详细检查即对初步调查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死亡 创伤 初步调查 摘译 烧伤 机动车事故 隐匿性损伤 循环系统
原文传递
烧伤幸存者的认知康复(摘译)
14
作者 Yohannan SK Ronda-Velez Y +1 位作者 Henriquez DA 吕广平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3期8-8,共1页
大量的数据表明烧伤幸存者的认知康复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烧伤后有效的干预措施和方法。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特定的烧伤治疗干预对于烧伤幸存者的认知康复的作用。烧伤幸存者的调查共164项。其中包括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居住地、种族... 大量的数据表明烧伤幸存者的认知康复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烧伤后有效的干预措施和方法。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特定的烧伤治疗干预对于烧伤幸存者的认知康复的作用。烧伤幸存者的调查共164项。其中包括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居住地、种族、烧伤位置、严重程度烧伤等。干预措施包括夹板、定位、压力服、透明面罩、运动治疗、物理治疗、职业疗法、团体治疗和非传统的治疗等。受访者还提供了他们在烧伤康复后对重返家庭,社会和职业角色的感受。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的受访者认为,经历了长期积极的烧伤康复干预对他们的身体和心理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抑制瘢痕增生,改善肢体功能等方面同样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结果这些发现为许多康复专家提供了另一种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康复 烧伤后 幸存者 摘译 干预措施 治疗干预 运动治疗 物理治疗
原文传递
机械应力条件下表皮干细胞的动力学变化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虎仙 陶白江 +4 位作者 贾赤宇 曾丁 李桂水 孙可 胡晓春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9-41,共3页
目的观察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后表皮干细胞的变化,探讨应力作用下细胞的动力学改变及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的力学机制。方法标本取自行头部扩张术Ⅱ期手术患者。根据所取标本位置将试验分为:(1)扩张器中心组,所取头皮距扩张器中心约3cm;... 目的观察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后表皮干细胞的变化,探讨应力作用下细胞的动力学改变及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的力学机制。方法标本取自行头部扩张术Ⅱ期手术患者。根据所取标本位置将试验分为:(1)扩张器中心组,所取头皮距扩张器中心约3cm;(2)扩张器侧壁组,所取头皮位于扩张皮肤的侧壁;(3)对照组,未扩张的头皮。各组标本行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其组织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角蛋白19(CK19)阳性细胞的分化与分布特征。结果HE染色可见两试验组表皮层凹凸不平,皱褶明显,表皮层相对增厚、层次增多,分布密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两试验组在基底层之外可见复层现象及少量的成团或散在分布的CK19阳性细胞,邻近有“镂空”结构形成。而对照组未见上述现象。结论机械扩张后表皮干细胞在分裂增殖的同时,出现异位分布并伴有“镂空”结构,其现象可能与表皮基底层细胞的动力学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 物理 干细胞 动力学 细胞结构
原文传递
皮肤扩张后表皮干细胞异位现象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虎仙 田孝臣 +2 位作者 贾赤宇 吕晓杰 李桂水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37-440,共4页
目的了解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后表皮干细胞(ESC)的分化和分布情况,初步探讨扩张皮肤组织的相关生长机制。方法取15例行Ⅱ期头、颈部皮肤扩张术患者扩张后(平均注水期45d)皮肤标本及正常皮肤标本,按取材部位分为:(1)头部近扩张器... 目的了解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后表皮干细胞(ESC)的分化和分布情况,初步探讨扩张皮肤组织的相关生长机制。方法取15例行Ⅱ期头、颈部皮肤扩张术患者扩张后(平均注水期45d)皮肤标本及正常皮肤标本,按取材部位分为:(1)头部近扩张器中心组:取与扩张器中轴线垂直距离为3cm处的扩张后头皮;(2)头部扩张器侧壁组:取与扩张器中轴线垂直距离为5-7cm的扩张后头皮;(3)颈部扩张皮肤组;(4)未扩张头皮对照组;(5)未扩张颈部皮肤对照组。各组皮肤标本行HE染色观察组织结构,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细胞角蛋白19(CK19)阳性细胞的分化及分布特征。结果与2个未扩张对照组比较,HE染色可见各扩张组表皮层凹凸不平且相对增厚,皱褶明显,细胞层次增多;细胞呈密集分布,以靠近基底层最为显著,但排列欠整齐,极性过度不明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各扩张组基底层CK19阳性细胞的连续性基本存在,基底层个别部位阳性细胞明显增多,呈复层排列;基底层之外亦有少量成团或散在分布的CK19阳性细胞。2个未扩张对照组未见上述现象。结论皮肤软组织扩张后,ESC在修复过程中增殖和分化加强,并出现异位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 扩张术 表皮干细胞 创面修复
原文传递
软骨细胞与脂肪基质细胞共培养体外构建软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吕晓杰 周广东 +4 位作者 刘霞 刘凯 刘虎仙 陈俊男 曹谊林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9-54,共6页
目的 探讨软骨细胞与脂肪基质细胞(adipose-derived stromal cells,ADSCs)共培养体外构建软骨的可行性,并阐明软骨细胞提供的软骨微环境能否诱导ADSCs向软骨细胞分化并形成软骨组织.方法 分别培养扩增人ADSCs与猪耳软骨细胞,将2种细胞... 目的 探讨软骨细胞与脂肪基质细胞(adipose-derived stromal cells,ADSCs)共培养体外构建软骨的可行性,并阐明软骨细胞提供的软骨微环境能否诱导ADSCs向软骨细胞分化并形成软骨组织.方法 分别培养扩增人ADSCs与猪耳软骨细胞,将2种细胞按7:3(ADSCs:软骨细胞)比例混匀,以5.0×107/ml的细胞终浓度接种于聚羟基乙酸/聚乳酸(PGA/PLA,直径8 mm,高2 mm)支架作为共培养组,以相同终浓度的单纯软骨细胞和单纯ADSCs分别接种相同支架作为阳性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以30%上述浓度(1.5×107/ml)的单纯软骨细胞接种作为低浓度软骨细胞对照组.每组各接种6例标本,每例接种细胞悬液200μl.全部标本均于体外培养8周时取材,通过大体观察、组织学、免疫组化及湿重、蛋白多糖定量检测等方法对新生软骨进行初步评价.多样本t检验统计分析各组湿重及蛋白多糖含量差异.结果 各组细胞均与材料粘附良好.共培养组及阳性对照组体外培养8周时基本保持了复合物初始大小和形状,大体观察2组均形成了较成熟软骨组织,组织学显示大量软骨基质和软骨陷窝形成,免疫组化显示软骨特异性细胞外基质Ⅱ型胶原分泌.定量测定结果表明,共培养组的平均湿重为(174±12) mg,平均蛋白多糖含量为(7.6±0.4) mg,两者分别达到阳性对照组的75% (P< 0.01)和79% (P< 0.01).阴性对照组(单纯ADSCs组)明显皱缩变形,组织学未见成熟软骨陷窝.低浓度软骨细胞组明显变薄,新生软骨平均湿重为(85 ±5) mg,是阳性对照组的37% (P< 0.01),只在局部形成了不连续的软骨组织.结论 软骨细胞与ADSCs共培养能够在体外构建较成熟的软骨组织,软骨细胞能够诱导ADSCs成软骨分化及体外形成软骨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软骨细胞 脂肪基质细胞 共同培养技术
原文传递
机械应力对皮肤细胞增殖分化影响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刘虎仙 陶白江 +1 位作者 贾赤宇 胡大海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4-76,共3页
在机械应力的作用下,受力细胞生长发生改变,细胞分裂增殖,这种现象在医学领域中很常见。如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牵张术,肢体、颅颌骨牵引术等等,均通过外力刺激因素获得“额外”组织。在一些病理变化中也有类似现象,如肾小球高血压... 在机械应力的作用下,受力细胞生长发生改变,细胞分裂增殖,这种现象在医学领域中很常见。如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牵张术,肢体、颅颌骨牵引术等等,均通过外力刺激因素获得“额外”组织。在一些病理变化中也有类似现象,如肾小球高血压对系膜细胞的反复压力刺激使之增生等。近年来,机械应力对组织细胞的作用机制已备受关注,现就此作如下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 细胞增殖分化 机械应力 细胞分裂增殖 医学领域 骨牵引术 刺激因素 病理变化
原文传递
藻酸盐敷料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摘译)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可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4期70-70,共1页
糖尿病患者足部溃疡是一种常见和严重的全球卫生问题。敷料的选择是治疗溃疡的关键问题,目前有包括藻酸盐敷料等许多不同类型的敷料供临床医师和患者选择。本文通过比较使用藻酸盐敷料、未用敷料或使用替代敷料在治疗糖尿病患者足部溃... 糖尿病患者足部溃疡是一种常见和严重的全球卫生问题。敷料的选择是治疗溃疡的关键问题,目前有包括藻酸盐敷料等许多不同类型的敷料供临床医师和患者选择。本文通过比较使用藻酸盐敷料、未用敷料或使用替代敷料在治疗糖尿病患者足部溃疡时对创面愈合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溃疡 藻酸盐敷料 治疗 摘译 足部溃疡 卫生问题 临床医师 创面愈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