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吡罗昔康对人γδT细胞和消化系统肿瘤细胞的作用比较 被引量:4
1
作者 刘军权 陈复兴 +4 位作者 朱斌 张颂 张娟 陶征中 李佚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107-1111,共5页
目的:探讨吡罗昔康对人γδT细胞杀伤消化系统肿瘤细胞株的影响。方法:用异戊烯焦磷酸法体外扩增人外周血γδT细胞。用不同浓度的吡罗昔康诱导γδT细胞和消化系统肿瘤SGC-7901、SW-1990、SW-480、SW-1116、LOVO细胞株,用MTT法检测吡... 目的:探讨吡罗昔康对人γδT细胞杀伤消化系统肿瘤细胞株的影响。方法:用异戊烯焦磷酸法体外扩增人外周血γδT细胞。用不同浓度的吡罗昔康诱导γδT细胞和消化系统肿瘤SGC-7901、SW-1990、SW-480、SW-1116、LOVO细胞株,用MTT法检测吡罗昔康对这些细胞的抑制率和用乳酸脱氢酶法测定γδT细胞的杀伤活性,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诱导前后的γδT细胞和SGC-7901、SW-1990、SW-480、SW-1116和LOVO细胞凋亡百分率。结果:γδT细胞培养10d时从扩增前4.21%增加到70.35%。吡罗昔康各种浓度对SGC-7901、SW-1990、SW-480、SW-1116和LOVO细胞株抑制率明显高于γδT细胞。0.01~0.04mmol/L吡罗昔康诱导24h后的γδT细胞对5种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最高,浓度超过0.04mmol/L时杀伤活性呈下降趋势;SGC-7901、SW-1990、SW-480、SW-1116和LOVO细胞经不同浓度的吡罗昔康诱导24h后γδT细胞对其的杀伤活性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变化。0.16mmol/L吡罗昔康诱导24h对SGC-7901、SW-1990、SW-480、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肿瘤/药物疗法 消化系统肿瘤/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甲素诱导人肝细胞凋亡的机制 被引量:6
2
作者 马嘉 吴新安 都兴东 《江苏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雷公藤甲素诱导人肝细胞L-02凋亡的机制。方法将L-02细胞分为对照组和雷公藤甲素50nM实验组,处理48h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活性氧(ROS)的荧光强度,试剂盒检测细胞色素C的浓度以及半胱天冬氨酸... 目的探讨雷公藤甲素诱导人肝细胞L-02凋亡的机制。方法将L-02细胞分为对照组和雷公藤甲素50nM实验组,处理48h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活性氧(ROS)的荧光强度,试剂盒检测细胞色素C的浓度以及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9(Caspase-9)和Caspase-3的活性,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和Bcl相关X蛋白(Bax)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细胞存活率下降,细胞凋亡率上升,Bcl-2表达下调,Bax表达、细胞色素C浓度、ROS荧光强度、Caspase-9和Caspase-3活性均明显上调(P<0.05或P<0.01)。结论雷公藤甲素可以抑制L-02细胞的存活,通过激活线粒体凋亡途径促进L-02细胞凋亡,下调Bcl-2与Bax比率,促进细胞色素C释放,诱导ROS生成,进一步破坏线粒体膜,增加细胞色素C的释放,激活Caspase-9和Caspase-3介导的细胞凋亡通路,最终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甲素 人肝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