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运动手环在老年人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2~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州总医院门诊行结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60岁)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给予相同的饮食建议,肠道准备...目的探讨运动手环在老年人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2~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州总医院门诊行结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60岁)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给予相同的饮食建议,肠道准备均选择聚乙二醇电解质散(PEG)等渗溶液3 L分次服用方案,检查前1天晚,服用1.5 L PEG(每10~15 min服用250 m L),当天检查前4~6 h,再以同样方式服用其余1.5 L。PEG服药期间,均鼓励适当走动。试验组要求每服用250 m L,至少走动200步以上,如条件允许,鼓励再增加走动;对照组按照现行肠道准备指南中意见,不做具体步数限制,只是鼓励适当走动。两组患者均佩戴运动手环监测服药期间走动步数,观察肠道准备过程中服药耐受情况,运用波士顿肠道准备量表(BBPS)评估结肠镜检查过程中肠道清洁质量。结果试验组服药期间走动步数、BBPS评分及肠道准备充分率(91.7%比76.7%)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相关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BBPS评分与服药期间走动步数呈正相关(r=0.547,P<0.05)。结论通过运动手环监测老年人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服药期间行走情况,可以量化步行运动,提高肠道准备质量和耐受性。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借助智能手机建立多功能教育平台对中青年人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我院门诊拟行结肠镜检查的中青年患者120例,随机分成手机组和常规组,每组各60例。手机组在预约肠镜时给予口头宣...目的:探讨借助智能手机建立多功能教育平台对中青年人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我院门诊拟行结肠镜检查的中青年患者120例,随机分成手机组和常规组,每组各60例。手机组在预约肠镜时给予口头宣教,后续通过智能手机多功能宣教平台进行:微信公众号多媒体教育,推送文字、图片和视频形式的肠道准备知识网页;微信公众号咨询指导,实时解答患者肠道准备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备忘录闹钟提醒服务,对饮食调整和肠道清洁剂服用的各个关键节点分别进行定时提醒。常规组在预约肠镜时给予口头宣教,并发放纸质说明材料由患者带回参阅。观察两组肠道准备方案的执行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教育指导满意度,波士顿肠道准备量表(BBPS)评分情况,肠道准备临床失败率(BBPS<6分),平均进镜时间。结果:与常规组比较,手机组饮食调整(22.5±2.1 vs 18.7±4.5,t=5.927,P<0.001)和缓泻剂服用(18.2±2.2 vs 15.4±3.3,t=5.469,P<0.001)的遵从执行程度提高,呕吐(8.3%vs 23.3%,χ~2=5.065,P=0.024)和腹胀(5.0%vs 16.7%,χ~2=4.227,P=0.040)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教育指导满意度提高(8.7±1.2 vs 7.9±1.7,t=2.978,P=0.004),BBPS评分改善(7.4±1.2 vs 6.6±1.5,t=3.226,P=0.002),肠道准备临床失败率降低(6.7%vs 21.7%,χ~2=5.551,P=0.018),进镜时间缩短(9.1±3.3 vs 10.6±4.2,t=2.175,P=0.03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借助智能手机建立多功能宣教平台,提高了中青年人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的依从性、安全性和满意度,改善了肠道准备质量,有助于结肠镜检查的成功顺利操作。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运动手环在老年人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2~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州总医院门诊行结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60岁)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给予相同的饮食建议,肠道准备均选择聚乙二醇电解质散(PEG)等渗溶液3 L分次服用方案,检查前1天晚,服用1.5 L PEG(每10~15 min服用250 m L),当天检查前4~6 h,再以同样方式服用其余1.5 L。PEG服药期间,均鼓励适当走动。试验组要求每服用250 m L,至少走动200步以上,如条件允许,鼓励再增加走动;对照组按照现行肠道准备指南中意见,不做具体步数限制,只是鼓励适当走动。两组患者均佩戴运动手环监测服药期间走动步数,观察肠道准备过程中服药耐受情况,运用波士顿肠道准备量表(BBPS)评估结肠镜检查过程中肠道清洁质量。结果试验组服药期间走动步数、BBPS评分及肠道准备充分率(91.7%比76.7%)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相关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BBPS评分与服药期间走动步数呈正相关(r=0.547,P<0.05)。结论通过运动手环监测老年人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服药期间行走情况,可以量化步行运动,提高肠道准备质量和耐受性。
文摘目的:探讨借助智能手机建立多功能教育平台对中青年人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我院门诊拟行结肠镜检查的中青年患者120例,随机分成手机组和常规组,每组各60例。手机组在预约肠镜时给予口头宣教,后续通过智能手机多功能宣教平台进行:微信公众号多媒体教育,推送文字、图片和视频形式的肠道准备知识网页;微信公众号咨询指导,实时解答患者肠道准备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备忘录闹钟提醒服务,对饮食调整和肠道清洁剂服用的各个关键节点分别进行定时提醒。常规组在预约肠镜时给予口头宣教,并发放纸质说明材料由患者带回参阅。观察两组肠道准备方案的执行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教育指导满意度,波士顿肠道准备量表(BBPS)评分情况,肠道准备临床失败率(BBPS<6分),平均进镜时间。结果:与常规组比较,手机组饮食调整(22.5±2.1 vs 18.7±4.5,t=5.927,P<0.001)和缓泻剂服用(18.2±2.2 vs 15.4±3.3,t=5.469,P<0.001)的遵从执行程度提高,呕吐(8.3%vs 23.3%,χ~2=5.065,P=0.024)和腹胀(5.0%vs 16.7%,χ~2=4.227,P=0.040)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教育指导满意度提高(8.7±1.2 vs 7.9±1.7,t=2.978,P=0.004),BBPS评分改善(7.4±1.2 vs 6.6±1.5,t=3.226,P=0.002),肠道准备临床失败率降低(6.7%vs 21.7%,χ~2=5.551,P=0.018),进镜时间缩短(9.1±3.3 vs 10.6±4.2,t=2.175,P=0.03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借助智能手机建立多功能宣教平台,提高了中青年人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的依从性、安全性和满意度,改善了肠道准备质量,有助于结肠镜检查的成功顺利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