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对2013年河北省细菌耐药性监测网(Hebarin)三级甲等成员单位临床分离细菌的菌种分布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谱型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Hebarin收集细菌药敏试验监测数据,采用K-B纸片法或微量肉汤稀释法药敏试验,判断标...目的对2013年河北省细菌耐药性监测网(Hebarin)三级甲等成员单位临床分离细菌的菌种分布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谱型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Hebarin收集细菌药敏试验监测数据,采用K-B纸片法或微量肉汤稀释法药敏试验,判断标准按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clinical an laboratory standard institute,CLSI)2012年版,数据分析采用WHONET 5.5软件。结果共收集细菌34 86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6 659株,占76.5%;革兰阳性菌8 206株,占23.5%。革兰阴性杆菌中前5位的细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革兰阳性球菌中前5位的细菌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屎肠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超广谱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beta-lactamase,ESBL)的检出率分别为62.4%和37.8%;肠杆菌属、沙雷菌属、枸橼酸菌属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小于5%,变形菌属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为9.9%、2.7%。金葡菌中甲氧西林耐药株所占比率为50.5%。未发现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耐药的葡萄球菌属细菌。成人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为11.1%,流感嗜血杆菌β内酰胺酶的阳性率为29.6%。结论细菌耐药性是不断变化的,细菌耐药性监测对准确掌握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动向和耐药性变迁,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的意义。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TIM-3介导免疫平衡失调与支气管哮喘发病的意义及机制。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本院呼吸科就诊并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患者及正常健康人设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收集外周血,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人群外周血中辅助性T细...目的:探讨TIM-3介导免疫平衡失调与支气管哮喘发病的意义及机制。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本院呼吸科就诊并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患者及正常健康人设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收集外周血,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人群外周血中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17,Th17)及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细胞)比例,并检测TIM-3表达改变,分析其与支气管哮喘发病的相关性;并阻断TIM-3表达,观察其对Th17及Treg细胞的影响。结果:Tim-3抑制前,实验组患者Th17、Treg细胞比例以及Th17/treg值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im-3抑制后,实验组患者Th17细胞比例和Th17/treg值仍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Treg细胞比例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别(P〉0.01);Tim-3抑制前后,实验组患者Th17、Treg细胞比例以及Th17/treg值均有显著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性分析的结果表明外周血中Th17细胞比例同Treg细胞为负相关关系(r=-0.436,P〈0.05)。实验组及对照组患者外周血中CD4+Tim3+细胞占CD4+细胞比例分别是(5.22±0.95)%和(2.20±0.41)%,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患者Th17细胞有少量Tim-3[(0.18±0.05)%]表达,实验组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基本无Tim-3表达,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哮喘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和Treg细胞比例失衡,可能为哮喘发生的重要诱导因素,Tim-3抑制后,实验组患者Th17细胞和Treg细胞比例有显著变化,暗示Tim-3的表达对这两种细胞数量有明显的调控作用。此外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TIM-3表达有显著增高。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对2013年河北省细菌耐药性监测网(Hebarin)三级甲等成员单位临床分离细菌的菌种分布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谱型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Hebarin收集细菌药敏试验监测数据,采用K-B纸片法或微量肉汤稀释法药敏试验,判断标准按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clinical an laboratory standard institute,CLSI)2012年版,数据分析采用WHONET 5.5软件。结果共收集细菌34 86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6 659株,占76.5%;革兰阳性菌8 206株,占23.5%。革兰阴性杆菌中前5位的细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革兰阳性球菌中前5位的细菌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屎肠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超广谱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beta-lactamase,ESBL)的检出率分别为62.4%和37.8%;肠杆菌属、沙雷菌属、枸橼酸菌属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小于5%,变形菌属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为9.9%、2.7%。金葡菌中甲氧西林耐药株所占比率为50.5%。未发现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耐药的葡萄球菌属细菌。成人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为11.1%,流感嗜血杆菌β内酰胺酶的阳性率为29.6%。结论细菌耐药性是不断变化的,细菌耐药性监测对准确掌握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动向和耐药性变迁,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摘目的:探讨TIM-3介导免疫平衡失调与支气管哮喘发病的意义及机制。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本院呼吸科就诊并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患者及正常健康人设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收集外周血,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人群外周血中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17,Th17)及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细胞)比例,并检测TIM-3表达改变,分析其与支气管哮喘发病的相关性;并阻断TIM-3表达,观察其对Th17及Treg细胞的影响。结果:Tim-3抑制前,实验组患者Th17、Treg细胞比例以及Th17/treg值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im-3抑制后,实验组患者Th17细胞比例和Th17/treg值仍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Treg细胞比例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别(P〉0.01);Tim-3抑制前后,实验组患者Th17、Treg细胞比例以及Th17/treg值均有显著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性分析的结果表明外周血中Th17细胞比例同Treg细胞为负相关关系(r=-0.436,P〈0.05)。实验组及对照组患者外周血中CD4+Tim3+细胞占CD4+细胞比例分别是(5.22±0.95)%和(2.20±0.41)%,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患者Th17细胞有少量Tim-3[(0.18±0.05)%]表达,实验组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基本无Tim-3表达,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哮喘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和Treg细胞比例失衡,可能为哮喘发生的重要诱导因素,Tim-3抑制后,实验组患者Th17细胞和Treg细胞比例有显著变化,暗示Tim-3的表达对这两种细胞数量有明显的调控作用。此外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TIM-3表达有显著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