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近海海域台风浪模拟试验 被引量:17
1
作者 闻斌 汪鹏 +1 位作者 万雷 张芳苒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6,共6页
以经验台风公式和NCEP再分析风场资料为基础,通过一个权重系数构造了西北太平洋海域台风风场,并以此作为一个第三代海浪模式WAVEWATCHⅢ的输入风场,模拟了2005年的麦沙(Matsa)台风浪场。由于风场的改善,模拟结果显著地提高了海浪模式的... 以经验台风公式和NCEP再分析风场资料为基础,通过一个权重系数构造了西北太平洋海域台风风场,并以此作为一个第三代海浪模式WAVEWATCHⅢ的输入风场,模拟了2005年的麦沙(Matsa)台风浪场。由于风场的改善,模拟结果显著地提高了海浪模式的后报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浪 台风风场模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三维动态温盐场重构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8
2
作者 毛庆文 储小青 +6 位作者 严幼芳 齐义泉 王东晓 龚建忠 蔡东明 吴忠鼎 潘长明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8,共8页
文中利用海面温度和高度的卫星遥感数据,结合实测温、盐剖面数据,运用多种统计分析和数据同化方法,构建了南海海域动态三维温盐场。通过与实测独立样本温盐数据比较发现,构建的动态温盐场与实测温盐场吻合性较好。为了使其投入业务化运... 文中利用海面温度和高度的卫星遥感数据,结合实测温、盐剖面数据,运用多种统计分析和数据同化方法,构建了南海海域动态三维温盐场。通过与实测独立样本温盐数据比较发现,构建的动态温盐场与实测温盐场吻合性较好。为了使其投入业务化运行,利用MATLAB平台开发研制了一套南海海域三维动态温盐场构建系统的人机交互软件,通过该软件简洁的界面操作,可以方便地构建海洋各标准层上空间分辨率为0.25°×0.25°的准实时(时间滞后约1—2d)的南海海域三维温盐场,同时实现了混合层深度、海水密度、声速等关键海洋环境参数的计算、查询及分析等功能,对保护南海权益、保障南海船只安全具有重要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温盐场 动态构建系统 南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求解传感器网络生存时间优化问题的设计及比较 被引量:5
3
作者 潘晏涛 刘作伟 张强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65-869,共5页
首先对传感器网络生存时间优化问题进行了形式化描述,然后设计和比较了3个遗传算法编码方案,最后给出了其中部分方案的实验结果。这些结果证明了借助遗传算法可以考虑更多约束,如接收功耗、数据融合和QoS等,从而使模型更好地符合传感器... 首先对传感器网络生存时间优化问题进行了形式化描述,然后设计和比较了3个遗传算法编码方案,最后给出了其中部分方案的实验结果。这些结果证明了借助遗传算法可以考虑更多约束,如接收功耗、数据融合和QoS等,从而使模型更好地符合传感器网络的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系统结构 传感器网络 最大生存时间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3年汛期淮河流域降水的集合预测试验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徐广阔 赵思雄 +1 位作者 王业桂 杨玉震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81-488,共8页
利用并行化全球中期数值预报模式MPGM,对2003年夏季淮河流域特大降水作了集合预报试验。试验中提出一种繁殖循环初始扰动生成方法,产生9个集合成员的初值场,利用该初值集合对这次降水过程进行了集合模拟,然后对集合预报试验的结果同对... 利用并行化全球中期数值预报模式MPGM,对2003年夏季淮河流域特大降水作了集合预报试验。试验中提出一种繁殖循环初始扰动生成方法,产生9个集合成员的初值场,利用该初值集合对这次降水过程进行了集合模拟,然后对集合预报试验的结果同对照试验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降水期间的物理量场及降水情况的模拟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集合预报试验的结果优于不加扰动的对照试验的结果,说明集合预报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小甚至消除数值预报中的不确定性,提高数值预报的精度;集合预报试验较好地模拟出了降水期间的物理量场与天气形势,并对此次降水情况作了较好的预报,可以对降水预报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合预报试验 增长模繁殖法 淮河流域 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