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D打印解剖型钛合金胫骨假体重建胫骨下段骨缺损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1
作者 彭伟 黄迅悟 +2 位作者 徐洪伟 董志明 孙佳培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1531-1537,共7页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3D打印解剖型钛合金胫骨假体重建胫骨下段骨髓炎病灶清除术后骨缺损的初步疗效。方法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收治胫骨下段骨髓炎病灶清除术后骨缺损患者5例,采用3D打印解剖型钛合金假体重建胫...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3D打印解剖型钛合金胫骨假体重建胫骨下段骨髓炎病灶清除术后骨缺损的初步疗效。方法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收治胫骨下段骨髓炎病灶清除术后骨缺损患者5例,采用3D打印解剖型钛合金假体重建胫骨缺损。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随访12个月,采用VAS疼痛评分、膝关节HSS评分、AOFAS踝-后足评分、“起立-行走”时间、6 min步行距离、SF-36评分判定临床疗效。观察伤口愈合、并发症发生情况,监测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血沉。结果本组5例患者均按照术前计划重建胫骨下段骨缺损,手术时间(156.75±32.40)min,术中出血量(490.00±84.06)mL。术后随访12个月,VAS疼痛评分、HSS评分、AOFAS踝-后足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起立-行走”时间和6 min步行最长距离较术前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生活质量评分各项指标高于术前(P<0.05)。术后12个月随访白细胞计数、血沉、C反应蛋白均在正常范围内,伤口愈合良好,无窦道形成。结论应用3D打印解剖型钛合金胫骨假体重建骨髓炎术后胫骨下段骨缺损可获得良好的下肢功能,能够减轻术前疼痛,具有并发症少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缺损 胫骨 3D打印 假体 骨髓炎 病灶清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在关节外科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彭伟 孙佳培 乔娟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22年第8期1046-1050,共5页
目的探讨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在关节外科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实习的60名学生分为传统组(采用传统教学的方法)和自主学习组(采用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每组30名。比较两组学生一般情况... 目的探讨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在关节外科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实习的60名学生分为传统组(采用传统教学的方法)和自主学习组(采用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每组30名。比较两组学生一般情况、教学成绩(包括理论成绩和实践成绩)、能力评分(包括查阅文献能力、讲课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主观评分(学习兴趣、教学满意度),并进行研究。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自主学习组理论成绩[(87.63±7.01)vs.(79.56±7.08)]、实践操作成绩[(86.40±6.45)vs.(82.70±7.65)]、查阅文献能力[(16.33±2.45)vs.(14.50±2.27)]、讲课能力[(15.56±2.97)vs.(13.90±2.56)]、组织能力[(17.61±2.34)vs.(14.96±2.55)]、沟通能力[(17.06±1.91)vs.(14.53±1.96)]、团队合作能力[(16.23±1.71)vs.(14.76±2.32)],各项评分都高于传统组,学习兴趣各项指标和教学满意度(教学形式和教学效果)指标也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培养实习学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教学质量,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模式 自主学习 教学质量 关节外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