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骨科康复一体化治疗尺骨鹰嘴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的远期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6年8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收治的尺骨鹰嘴骨折患者4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采用骨科康复一体化治疗模式,对照组...目的观察骨科康复一体化治疗尺骨鹰嘴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的远期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6年8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收治的尺骨鹰嘴骨折患者4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采用骨科康复一体化治疗模式,对照组术后行常规康复治疗。于术后3 d、24周、36个月随访并比较两组肘关节疼痛、关节活动度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术后39例无感染、血管神经损伤及其他并发症。所有患者远期随访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显著降低,两组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远期随访肘关节HSS(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评分显著提高,关节功能改善明显;术后24周,观察组肘关节HS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肘关节功能在术后24周趋于稳定。与术后3 d相比,组内术后24周屈曲、伸直、旋前、旋后角度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24周相比,组内术后36个月屈曲、旋前、旋后角度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周和36个月,观察组屈曲、旋前、旋后角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伸直角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肘关节骨折术后应尽早开展骨科康复一体化治疗,能改善和稳定肘关节术后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展开更多
关节置换手术,特别是全膝关节置换手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是治疗终末期髋膝骨关节疾病最有效的方法,被誉为“世纪手术”[1]。髋、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数量在世界范围内越来...关节置换手术,特别是全膝关节置换手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是治疗终末期髋膝骨关节疾病最有效的方法,被誉为“世纪手术”[1]。髋、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数量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多。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髋膝骨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据统计,截止2019年,我国髋膝关节置换手术量已超过95万例[2]。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手术技术的进步,患者对手术效果的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机器人辅助关节置换手术正以蓬勃之势兴起,其以微创化、精准化、个性化为特征的手术方式,为患者提供了更为安全、高效的手术效果。国内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在国家政策引导和支持下呈加速发展态势,多款髋、膝以及单髁关节置换机器人已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其中部分国产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的术后影像学和早期临床效果已得到验证[3-6]。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与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治疗全椎板切除术后复发性腰椎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6月—2021年1月,邯郸邯钢医院收治全椎板切除术后复发性LDH患者59例,其中31例采用M...目的探讨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与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治疗全椎板切除术后复发性腰椎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6月—2021年1月,邯郸邯钢医院收治全椎板切除术后复发性LDH患者59例,其中31例采用MIS-TLIF治疗(MIS-TLIF组),28例采用PLIF治疗(PLIF组)。记录并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3 d C反应蛋白(CRP)水平、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前、术后1个月、末次随访时腰痛和腿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效果。术后6、12个月复查腰椎正侧位X线评估内固定位置,采用Bridwell融合标准评价融合情况。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2组手术时间、早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S-TLIF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3 d CRP水平、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优于PLI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IS-TLIF组术中透视时间较PLIF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随访15~24(19.61±2.82)个月。2组术后腰痛和腿痛VAS评分及ODI较术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和ODI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均获得BridwellⅠ级和Ⅱ级融合,改良MacNab标准评价疗效均为优良,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MIS-TLIF和PLIF治疗全椎板切除术后复发性LDH均可获得良好疗效。MIS-TLIF具有手术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在术中出血量、卧床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更具优势;但MIS-TLIF操作难度大,对术者技术要求高,且术中医患辐射暴露增加问题同样不可忽视。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后的早期步态特征及临床结果。方法:自2023年2月到2023年7月采用TKA治疗单侧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26例,男4例,女22例;年龄57~85(67.58±6.49)岁;身体质...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后的早期步态特征及临床结果。方法:自2023年2月到2023年7月采用TKA治疗单侧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26例,男4例,女22例;年龄57~85(67.58±6.49)岁;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为18.83~38.28(26.43±4.15)kg·m^(-2);左膝14例,右膝12例;Kellgren-Lawrence分级,Ⅲ级6例,Ⅳ级20例;病程1~14(5.54±3.29)年。使用智能手机分别于术前、术后6周拍摄患者起立行走、行走侧拍、蹲起、仰卧屈膝的影像视频,通过人体姿势估计框架OpenPose分析步频、步长、步长时间、步速、膝关节主动屈膝角度、步幅、双下肢支撑相时间以及蹲姿中最大屈髋、屈膝角度。分别于术前及术后6周采用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Osteiarthritis Index,WOMAC)评分和美国膝关节协会(Knee Society score,KSS)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5~7(6.00±0.57)周。WOMAC总分由术前的(64.85±11.54)分,减少至术后6周的(45.81±7.91)分(P<0.001);KSS由术前(101.19±9.58)分,提高至术后6周的(125.50±10.32)分(P<0.001)。患侧步速、步频、步幅分别由术前的(0.32±0.10)m·s^(-1)、(96.35±24.18)步·分^(-1)、(0.72±0.14)m,提高至术后的6周的(0.48±0.11)m·s^(-1)、(104.20±22.53)步·分^(-1)、(0.79±0.10)m(P<0.05)。双下肢支撑时间和主动屈膝角度由术前的(0.31±0.38)s、(125.21±11.64)°,减少至术后6周的(0.11±0.04)s、(120.01±13.35)°(P<0.05)。术前可以完成蹲起动作的11例,术后6周可以完成的13例,术前和术后6周同时可以完成的9例。9例蹲姿最大屈膝角度由术前的76.29°~124.11°提高至术后6周的91.35°~134.12°,最大屈髋角度由术前的103.70°~147.25°提高至术后6周的118.61°~149.48°。结论:基于人工智能影像识别步态分析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以定量识别出患者步态的变化。KOA患者在行TKA后膝关节疼痛缓解,功能得以改善,TKA术后患肢的支撑能力有所改善,患者的步频、步幅、步速得到了提升,双下肢整体运动节律更为协调。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观察骨科康复一体化治疗尺骨鹰嘴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的远期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6年8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收治的尺骨鹰嘴骨折患者4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采用骨科康复一体化治疗模式,对照组术后行常规康复治疗。于术后3 d、24周、36个月随访并比较两组肘关节疼痛、关节活动度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术后39例无感染、血管神经损伤及其他并发症。所有患者远期随访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显著降低,两组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远期随访肘关节HSS(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评分显著提高,关节功能改善明显;术后24周,观察组肘关节HS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肘关节功能在术后24周趋于稳定。与术后3 d相比,组内术后24周屈曲、伸直、旋前、旋后角度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24周相比,组内术后36个月屈曲、旋前、旋后角度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周和36个月,观察组屈曲、旋前、旋后角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伸直角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肘关节骨折术后应尽早开展骨科康复一体化治疗,能改善和稳定肘关节术后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文摘关节置换手术,特别是全膝关节置换手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是治疗终末期髋膝骨关节疾病最有效的方法,被誉为“世纪手术”[1]。髋、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数量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多。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髋膝骨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据统计,截止2019年,我国髋膝关节置换手术量已超过95万例[2]。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手术技术的进步,患者对手术效果的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机器人辅助关节置换手术正以蓬勃之势兴起,其以微创化、精准化、个性化为特征的手术方式,为患者提供了更为安全、高效的手术效果。国内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在国家政策引导和支持下呈加速发展态势,多款髋、膝以及单髁关节置换机器人已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其中部分国产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的术后影像学和早期临床效果已得到验证[3-6]。
文摘目的探讨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与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治疗全椎板切除术后复发性腰椎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6月—2021年1月,邯郸邯钢医院收治全椎板切除术后复发性LDH患者59例,其中31例采用MIS-TLIF治疗(MIS-TLIF组),28例采用PLIF治疗(PLIF组)。记录并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3 d C反应蛋白(CRP)水平、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前、术后1个月、末次随访时腰痛和腿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效果。术后6、12个月复查腰椎正侧位X线评估内固定位置,采用Bridwell融合标准评价融合情况。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2组手术时间、早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S-TLIF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3 d CRP水平、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优于PLI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IS-TLIF组术中透视时间较PLIF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随访15~24(19.61±2.82)个月。2组术后腰痛和腿痛VAS评分及ODI较术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和ODI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均获得BridwellⅠ级和Ⅱ级融合,改良MacNab标准评价疗效均为优良,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MIS-TLIF和PLIF治疗全椎板切除术后复发性LDH均可获得良好疗效。MIS-TLIF具有手术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在术中出血量、卧床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更具优势;但MIS-TLIF操作难度大,对术者技术要求高,且术中医患辐射暴露增加问题同样不可忽视。
文摘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后的早期步态特征及临床结果。方法:自2023年2月到2023年7月采用TKA治疗单侧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26例,男4例,女22例;年龄57~85(67.58±6.49)岁;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为18.83~38.28(26.43±4.15)kg·m^(-2);左膝14例,右膝12例;Kellgren-Lawrence分级,Ⅲ级6例,Ⅳ级20例;病程1~14(5.54±3.29)年。使用智能手机分别于术前、术后6周拍摄患者起立行走、行走侧拍、蹲起、仰卧屈膝的影像视频,通过人体姿势估计框架OpenPose分析步频、步长、步长时间、步速、膝关节主动屈膝角度、步幅、双下肢支撑相时间以及蹲姿中最大屈髋、屈膝角度。分别于术前及术后6周采用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Osteiarthritis Index,WOMAC)评分和美国膝关节协会(Knee Society score,KSS)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5~7(6.00±0.57)周。WOMAC总分由术前的(64.85±11.54)分,减少至术后6周的(45.81±7.91)分(P<0.001);KSS由术前(101.19±9.58)分,提高至术后6周的(125.50±10.32)分(P<0.001)。患侧步速、步频、步幅分别由术前的(0.32±0.10)m·s^(-1)、(96.35±24.18)步·分^(-1)、(0.72±0.14)m,提高至术后的6周的(0.48±0.11)m·s^(-1)、(104.20±22.53)步·分^(-1)、(0.79±0.10)m(P<0.05)。双下肢支撑时间和主动屈膝角度由术前的(0.31±0.38)s、(125.21±11.64)°,减少至术后6周的(0.11±0.04)s、(120.01±13.35)°(P<0.05)。术前可以完成蹲起动作的11例,术后6周可以完成的13例,术前和术后6周同时可以完成的9例。9例蹲姿最大屈膝角度由术前的76.29°~124.11°提高至术后6周的91.35°~134.12°,最大屈髋角度由术前的103.70°~147.25°提高至术后6周的118.61°~149.48°。结论:基于人工智能影像识别步态分析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以定量识别出患者步态的变化。KOA患者在行TKA后膝关节疼痛缓解,功能得以改善,TKA术后患肢的支撑能力有所改善,患者的步频、步幅、步速得到了提升,双下肢整体运动节律更为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