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地区2家医院临床分离革兰阴性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性特征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耿荣华 陈素明 +5 位作者 张树永 蔡珍 郭娇 张嫘 郭雷涛 曲芬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12-416,I0001,共6页
目的探讨头孢哌酮/舒巴坦对不同部位临床分离革兰阴性菌的耐药特点,为临床治疗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北京两家医院2017年1月—2020年12月的耐药监测数据,使用Whonet 5.6软件分析不同感染部位的病原菌特点及头孢哌酮/舒巴坦对常见... 目的探讨头孢哌酮/舒巴坦对不同部位临床分离革兰阴性菌的耐药特点,为临床治疗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北京两家医院2017年1月—2020年12月的耐药监测数据,使用Whonet 5.6软件分析不同感染部位的病原菌特点及头孢哌酮/舒巴坦对常见革兰阴性菌的耐药率,并与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酶抑制剂合剂以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进行比较,CHISS统计学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泌尿道感染、血流感染及腹腔感染的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占绝对优势分别为56.5%、36.5%和40.2%,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以鲍曼不动杆菌为主(31.9%);临床常见病原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整体耐药率:大肠埃希菌11.9%(37/310)、铜绿假单胞菌24.1%(71/295)、肺炎克雷伯菌24.6%(70/285)和鲍曼不动杆菌51.2%(348/680);对临床治疗棘手的MDR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及碳青霉烯类耐药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率分别为:62.7%(256/409)、46.4%(55/119)、19.3%(30/155)、52.7%(71/135)、73.3%(6/8)和94.7%(59/62),耐药率均显著低于第三代头孢菌素及其他加酶抑制剂复合抗生素(P<0.05);研究的4种革兰阴性病原菌近4年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增高明显。结论临床常见革兰阴性病原菌不同菌种间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差异较大,可作为泌尿道感染、血流感染、腹腔感染及脑脊液感染经验用药的首选;但需加强监测,采取策略防止其耐药率的快速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哌酮/舒巴坦 酶抑制剂 革兰阴性菌 多重耐药 治疗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特征及临床意义
2
作者 汪海燕 鲍春梅 +8 位作者 冯芷倩 王静 李亚群 李静 王红敏 唐莉莉 杨涛 徐若男 王福生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11-518,共8页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B细胞)亚群的变化特征,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22年7-10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就诊的37例CHB未治疗患者的外周血标本,同时收集18名接种过乙肝疫苗的健康人外周血标本作为健...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B细胞)亚群的变化特征,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22年7-10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就诊的37例CHB未治疗患者的外周血标本,同时收集18名接种过乙肝疫苗的健康人外周血标本作为健康对照(HC),并收集研究对象的年龄、HBV DNA病毒载量、HBsAg定量、HBeAg半定量、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AST/ALT比值等临床指标。采用多色流式细胞术检测并比较两组外周血B细胞及各亚群的频率、表型及功能标志物的变化特征,并探究其与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B细胞各亚群频率分析显示,与HC组比较,CHB组整体B细胞、过渡B细胞及幼稚B细胞频率均降低(P<0.05),而成熟B细胞、记忆B细胞、非典型记忆B细胞及激活记忆B细胞频率均升高(P<0.01);两组静息记忆B细胞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细胞各亚群功能分析显示,与HC组比较,CHB组整体B细胞、成熟B细胞、记忆B细胞、幼稚B细胞、激活记忆B细胞、非典型记忆B细胞及静息记忆B细胞的CD79b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此外,CHB组非典型记忆B细胞的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表达水平也高于HC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CHB组整体B细胞频率与年龄呈负相关(r=-0.39,P<0.05),且整体B细胞、成熟B细胞、过渡B细胞、记忆B细胞、幼稚B细胞的PD-1表达水平与年龄均呈正相关(r>0.36,P<0.05)。结论慢性HBV感染导致CHB患者外周血部分B细胞的频率及功能发生耗竭,而年龄是导致CHB患者体液免疫功能下降的潜在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 慢性 B-淋巴细胞 免疫 体液 外周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0例HBsAg阳性产妇对新生儿乙肝血清学模式和HBV DNA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8
3
作者 卞成蓉 刘超 +9 位作者 宋英伟 刘佳 赵静 宋丽娟 张岚 赵利利 刘乐 李想 毛远丽 李伯安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0年第11期1852-1856,1861,共6页
目的针对母婴垂直传播,分析300例HBsAg阳性乙肝产妇所产新生儿的乙肝血清学标志物的表现模式及HBV DNA拷贝数,探讨其对宫内胎儿的影响及临床意义;同时,根据婴儿出生7个月后的随访结果,进一步探讨抗病毒药物对乙肝产妇母婴阻断的效果。... 目的针对母婴垂直传播,分析300例HBsAg阳性乙肝产妇所产新生儿的乙肝血清学标志物的表现模式及HBV DNA拷贝数,探讨其对宫内胎儿的影响及临床意义;同时,根据婴儿出生7个月后的随访结果,进一步探讨抗病毒药物对乙肝产妇母婴阻断的效果。方法回顾300例HBsAg阳性孕妇及其所生婴儿的血清乙肝标志物和HBV DNA拷贝数,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对出生7个月后新生儿进行随访,收集其乙肝五项和HBV DNA检测结果,对结果进行汇总和统计学分析。结果300例HBsAg阳性乙肝产妇所产新生儿的乙肝五项模式共有13种。其中,179例HBsAg(+)HBeAg(-)产妇所产新生儿的乙肝五项模式有9种,121例HBsAg(+)HBeAg(+)产妇所产新生儿的乙肝五项模式有11种。新生儿血清中的HBeAg水平与其母亲的HBV DNA高拷贝数和强传染性有关。在HBsAg阳性母亲中,血清HBV DNA阳性的母亲所生婴儿被感染的危险度高于血清HBV DNA阴性的母亲所生婴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BV DNA阳性的产妇自28周起开始服用药物(替比夫定/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组(69例)和未服药组(127例)其所产新生儿HBV DNA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BsAg阳性孕妇所生婴儿的乙肝血清学标志物模式具有多样性。孕妇HBeAg和HBV DNA阳性是宫内胎儿HBV感染的高危因素。乙肝孕妇怀孕28周服用抗病毒药物可显著降低新生儿感染HBV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母婴传播 血清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方法的临床验证
4
作者 纪金玲 李永利 +2 位作者 夏丽芳 刘亚楠 郭桐生 《当代医学》 2020年第22期25-27,共3页
目的验证基于实时荧光PCR技术对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临床诊断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MERS-CoV的E基因上游区域(up-E)和N2基因保守区作为扩增靶区域,设计特异性引物探针,通过实时荧光PCR扩增体系对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 目的验证基于实时荧光PCR技术对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临床诊断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MERS-CoV的E基因上游区域(up-E)和N2基因保守区作为扩增靶区域,设计特异性引物探针,通过实时荧光PCR扩增体系对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核糖核酸的up-E和N2基因进行定性检测,对203例模拟阳性样本、175例阴性和干扰样本进行检测验证。结果203例模拟阳性样本和175例阴性和干扰样本检测结果与对照方法完全一致,符合率为100%。结论初步验证MERS-CoV核酸检测方法可靠、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东呼吸综合征 实时荧光定量PCR 核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的实验室生物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 被引量:13
5
作者 鲍春梅 李波 +5 位作者 王欢 李小溪 洪玮 张树永 李伯安 毛远丽 《传染病信息》 2020年第1期90-95,共6页
湖北武汉暴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形势严峻,随着疫情的发展,在全国多地和境外蔓延。依据目前掌握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原学特点、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等信息,多个实验室已经开展新型冠状病毒的常规检测和核酸检测。为保障实验... 湖北武汉暴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形势严峻,随着疫情的发展,在全国多地和境外蔓延。依据目前掌握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原学特点、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等信息,多个实验室已经开展新型冠状病毒的常规检测和核酸检测。为保障实验室环境和人员的生物安全,针对检测前、中、后的工作流程以及实验室检测涉及的多要素、多环节,对标本、人员、试验流程、检测设备、废弃物处理和意外事件等进行风险评估,识别存在的风险因子,并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最大限度降低新型冠状病毒在医疗卫生机构内的传播风险,规范和指导生物安全实验室操作技术及个人防护,更好地保障医疗安全和质量,对下一步疫情防控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接触 气溶胶 生物安全 风险评估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检测灰区范围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赵静 卞成蓉 +1 位作者 李伯安 王晗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16期151-154,共4页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的灰区范围,提高梅毒实验室检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2016年2月~2018年5月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样品吸光度与临界值的比值(S/CO)为1~9(...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的灰区范围,提高梅毒实验室检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2016年2月~2018年5月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样品吸光度与临界值的比值(S/CO)为1~9(拟定灰区)的患者,以梅毒实验室逆向检测流程及免疫印迹法结果为金标准,评价化学发光法检测灰区的假阳性率。结果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患者25 190例,灰区患者462例(1.83%)。其中S/CO值1~3患者234例,假阳性率为0.74%;S/CO值>3~6患者109例,假阳性率0.27%;S/CO值>6~9患者119例,假阳性率0.12%,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选取假阳性率较低的S/CO值>6~9组患者比较,S/CO值>6~7时假阳性率为0.072%,S/CO值>7~8时假阳性率为0.024%,S/CO值>8~9时假阳性率为0.020%,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在拟定灰区范围内,假阳性率随S/CO值升高呈现降低趋势。灰区范围宜设定为S/CO值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法 梅毒螺旋体抗体 灰区 假阳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流行特点与趋势 被引量:9
7
作者 张昕 李小溪 +1 位作者 聂为民 黄磊 《传染病信息》 2020年第1期45-50,共6页
自2019年12月底以来,湖北省武汉市报告了一组与华南海鲜市场有关的病因不明的肺炎病例,现已经证实该疾病是由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引起的。疫情迅速蔓延,波及全国各地及23个国家,截至2020年2月8日,已造成34 955例感染,725例死亡... 自2019年12月底以来,湖北省武汉市报告了一组与华南海鲜市场有关的病因不明的肺炎病例,现已经证实该疾病是由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引起的。疫情迅速蔓延,波及全国各地及23个国家,截至2020年2月8日,已造成34 955例感染,725例死亡。本文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及SARS和MERS的流行病学研究,就2019-n Co V感染的流行特点作一综述,并对疫情发展趋势和防控策略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流行病学特点 新发传染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指肠乳头癌患者术前贫血与围术期输血情况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宋英伟 宋丽娟 +4 位作者 刘俊婷 卞成蓉 张宏飞 张婷 汪德清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1年第9期1006-1009,共4页
目的了解十二指肠乳头癌行Whipple手术患者术前贫血及围术期输血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959例十二指肠乳头癌行Whipple手术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十二指肠乳头癌行Whipple手术患者术前贫血率为54.87%(1075/1959),从低到高3个年龄段患者贫血... 目的了解十二指肠乳头癌行Whipple手术患者术前贫血及围术期输血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959例十二指肠乳头癌行Whipple手术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十二指肠乳头癌行Whipple手术患者术前贫血率为54.87%(1075/1959),从低到高3个年龄段患者贫血发生率分别为44.92%(≤50岁,190/423)、52.82%(51~64岁,506/958)、65.57%(≥65岁,379/578)(P<0.05),贫血率最高的年龄段为65岁以上。不同身体质量指数(BMI)患者贫血发生率也有较大的差异(P<0.05)。中重度贫血患者相比轻度贫血患者围术期输注了更多的红细胞(P<0.05)。输血患者平均住院时长为27.25d,未输血组为22.22d(P<0.05)。腹腔镜、机器人手术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长均显著低于开腹手术患者(P<0.05)。住院期间单纯使用药物进行贫血干预的患者仅占24.09%(186/772),大部分患者通过输血来干预贫血(75.91%,586/772)。结论十二指肠乳头癌行Whipple手术患者术前贫血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BMI指数偏小、WBC异常、围术期输血均为住院时间延长的高危因素,而贫血则不会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前贫血 输血 十二指肠乳头癌 WHIPPLE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发和再发虫媒传染病 被引量:6
9
作者 李小溪 谭钧元 +2 位作者 张昕 曾锐 涂波 《传染病信息》 2020年第5期456-461,共6页
近几十年来节肢动物传播的病原体在全球范围内扩散,成为新的公共卫生威胁。气候变化、城市化、土地开垦、人口增长、生活习俗的改变以及便捷的交通等自然和社会因素正在推动它们广泛传播。本文对近年来新发和再发虫媒传染病的病原学、... 近几十年来节肢动物传播的病原体在全球范围内扩散,成为新的公共卫生威胁。气候变化、城市化、土地开垦、人口增长、生活习俗的改变以及便捷的交通等自然和社会因素正在推动它们广泛传播。本文对近年来新发和再发虫媒传染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防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传染病 虫媒传染病 人兽共患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突发传染病信息采集快捷数据库系统的构建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永利 李硕 +5 位作者 朱姗薇 侯俊 陈大为 孙丽君 王鈜 毕京峰 《传染病信息》 2019年第1期49-53,共5页
目的构建新突发传染病信息采集快捷数据库系统。方法基于B/S网络架构,以ASP.NET语言设计系统功能,结合SQL Server数据库技术,实现快速建模和快捷数据采集功能。结果通过模板自由快速创建系统,实现信息数据的快速采集和统计分析,以及为... 目的构建新突发传染病信息采集快捷数据库系统。方法基于B/S网络架构,以ASP.NET语言设计系统功能,结合SQL Server数据库技术,实现快速建模和快捷数据采集功能。结果通过模板自由快速创建系统,实现信息数据的快速采集和统计分析,以及为第三方统计分析软件提供数据源功能。结合临床试验标准操作规程对数据库的要求,实现了后台修改痕迹核查功能,双人双录入及自动核查功能,不同权限管理功能等。结论该系统可根据新突发传染病的疾病信息采集需求迅速建库,实现诊治信息的迅速采集、存储及分析,为循证诊治提供支持,并为临床医学研究提供安全、保密、规范的数据库支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 信息 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长距离PCR扩增国内肠道病毒流行株基因组方法的建立和评价 被引量:2
11
作者 姜棋予 冯帆 +4 位作者 柴燕涛 孙慧伟 貌盼勇 侯俊 伯晓晨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19年第3期326-331,共6页
目的:通过调查近年来我国肠道病毒EV-71型和柯萨奇病毒A16型流行株的全基因组序列,建立一种能够获得我国肠道病毒序列的通用扩增方法,为今后的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致病机理研究等打下基础。方法:收集我国近5年各地报道的肠道病毒流... 目的:通过调查近年来我国肠道病毒EV-71型和柯萨奇病毒A16型流行株的全基因组序列,建立一种能够获得我国肠道病毒序列的通用扩增方法,为今后的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致病机理研究等打下基础。方法:收集我国近5年各地报道的肠道病毒流行株全基因组序列作为参考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在保守区设计通用引物,利用3'RACE、长距离PCR扩增及简并引物扩增肠道病毒全基因组序列,采用IonTorrentPGM二代测序仪对扩增产物进行深度测序,以对扩增方法进行验证和评价。结果:通过比对肠道病毒流行株序列设计了通用扩增引物,经二代测序实验获得了肠道病毒全基因组序列;以系列比例模拟混合病毒感染,该扩增方法能够同时获得2株肠道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能够完整地揭示肠道病毒重组情况。结论:建立了针对我国近年来肠道病毒流行株的通用全基因组扩增方法,在病毒培养液中肠道病毒的提取与扩增中显示了较高的灵敏度,能够反映混合病毒感染、重组病毒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 二代测序 全基因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烷X受体配体结合结构域蛋白晶体的X线衍射结构解析
12
作者 冯帆 姜棋予 +4 位作者 孙慧伟 王祥喜 申立军 辛绍杰 李伯安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19年第3期365-370,共6页
目的:利用X线衍射技术解析孕烷X受体(PXR)配体结合结构域(LBD)蛋白晶体的3维结构。方法:对PXR蛋白LBD(130~434氨基酸残基)序列进行密码子优化并化学合成后克隆至pRSFDuet-1表达载体,再将载体导入大肠杆菌BL21(DE3),对PXR-LBD蛋白进行原... 目的:利用X线衍射技术解析孕烷X受体(PXR)配体结合结构域(LBD)蛋白晶体的3维结构。方法:对PXR蛋白LBD(130~434氨基酸残基)序列进行密码子优化并化学合成后克隆至pRSFDuet-1表达载体,再将载体导入大肠杆菌BL21(DE3),对PXR-LBD蛋白进行原核表达与分离纯化;采用晶体筛选试剂盒筛选蛋白结晶条件,采用悬滴法获得目标蛋白的晶体;对获得的蛋白晶体进行X线晶体衍射检测,并收集相关数据建立PXR-LBD的三维结构。结果:获得了PXR-LBD的高质量晶体并利用X线衍射解析了该蛋白质晶体的结构数据,使用Phenix.refine软件和COOT软件等对结构进行修正,最终获得了高分辨率的3维结构数据。结论:完成了孕烷X受体配体结合结构域蛋白晶体的X线衍射结构解析,为研究和开发PXR相关药物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烷X受体 X线衍射 蛋白质晶体 三维维结构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具有G418抗性筛选标记的慢病毒RNA干扰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应用
13
作者 赵思捷 朱文琦 +7 位作者 孙杰 侯俊 王友亮 李永利 李波 鲍春梅 张浩 李伯安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19年第4期528-532,共5页
目的:构建具有新霉素抗性筛选标记的RNA干扰慢病毒表达载体,并检测它对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HBx)mRNA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从pcDNA3.0载体中扩增新霉素抗性基因并插入删除嘌呤霉素编码序列的pLKO载体中;将改构的RNA干扰载体包装成慢病毒... 目的:构建具有新霉素抗性筛选标记的RNA干扰慢病毒表达载体,并检测它对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HBx)mRNA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从pcDNA3.0载体中扩增新霉素抗性基因并插入删除嘌呤霉素编码序列的pLKO载体中;将改构的RNA干扰载体包装成慢病毒后感染肝癌细胞HepG2,并检测感染细胞对G418的抵抗作用;为验证改构RNA干扰载体的有效性,设计了2条针对HBx的RNA干扰序列以及针对编码萤光素酶cDNA的干扰序列并插入该载体,将含新霉素筛选标记的HBx的RNA干扰载体与辅助质粒在293T细胞中包装成慢病毒并感染过表达HBx的HepG2(嘌呤霉素抗性)细胞,运用G418筛选出稳定混合克隆,提取细胞总RNA,运用RT-qPCR检测其在HepG2细胞中对HBx RNA表达的抑制作用。结果:构建的载体与辅助质粒包装出的慢病毒感染肝癌细胞后,细胞获得G418抗性;HBx RNA干扰序列克隆入该载体可有效抑制肝癌细胞中过量表达的HBx mRNA。结论:构建了具有新霉素抗性筛选标记的RNA干扰慢病毒表达载体,运用该载体可有效筛选出抑制目的基因表达的G418抗性的稳定细胞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418抗性 慢病毒载体 RNA干扰 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抗体检测在自身免疫病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波 刘爱霞 +1 位作者 李伯安 张江林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91-394,共4页
自身免疫病是一类由基因和环境因素导致的免疫功能紊乱性疾病,目前,早期诊断、预后评价及疗效评估都存在一定的困难。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自身抗体被发现并证实其与自身免疫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准确的自身抗体检测有助于提... 自身免疫病是一类由基因和环境因素导致的免疫功能紊乱性疾病,目前,早期诊断、预后评价及疗效评估都存在一定的困难。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自身抗体被发现并证实其与自身免疫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准确的自身抗体检测有助于提高自身免疫病患者的诊断效率、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疾病 自身抗体 早期诊断 临床实验室技术
原文传递
常见慢性肝病实验室检测指标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波 李伯安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51-154,共4页
慢性肝病在我国有很高的发病率,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实验室检测是慢性肝病诊断和治疗效果评估的有效手段,但是不同病因导致的肝病病情复杂,检测项目的选择和结果分析存在差异。本文通过病因分类,以目前通用的临床诊治指南为参... 慢性肝病在我国有很高的发病率,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实验室检测是慢性肝病诊断和治疗效果评估的有效手段,但是不同病因导致的肝病病情复杂,检测项目的选择和结果分析存在差异。本文通过病因分类,以目前通用的临床诊治指南为参考,解读临床常见的慢性肝病实验室检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疾病 肝炎 慢性 临床实验室技术
原文传递
某地区变应性疾病体外变应原检测结果及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素明 王欢 +5 位作者 张鞠玲 庞君丽 张树永 贾天野 曲芬 鲍春梅 《人民军医》 2019年第4期323-325,共3页
目的:分析某地区常见变应原及变应性疾病特点,为临床预防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作者所在医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门诊初步诊断为变应性疾病1280例的血清样本,采用德国AllergyScreen体外变应原检测系统,检测患者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I... 目的:分析某地区常见变应原及变应性疾病特点,为临床预防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作者所在医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门诊初步诊断为变应性疾病1280例的血清样本,采用德国AllergyScreen体外变应原检测系统,检测患者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IgE)和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IgE)。结果:(1)变应性疾病1280例中,血清总IgE阳性975例,阳性率76.2%;sIgE阳性733例,阳性率57.3%。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率47.7%,非常显著高于食入性变应原的9.6%(P<0.01)。吸入性变应原以户尘螨的比例最高,占28.0%,其次为屋尘21.3%、矮豚草/蒿/葎草17.2%、蟑螂7.9%、狗/猫皮毛屑5.6%、其他3.3%;食入性变应原以牛奶的比例最高,占6.7%,其次为腰果/花生/黄豆3.8%、蟹2.7%、芒果/苹果/樱桃1.9%、虾1.2%、其他0.4%。过敏级别以高(33.9%)、显著增加(29.1%)和较高(24.0%)为主;sIgE阳性733例中,有51.3%的患者检出1种变应原,20.9%的患者检出2种变应原,16.4%的患者检出3种变应原,11.5%的患者检出4种及以上变应原。(2)sIgE阳性患者在不同年龄组分布不同,16~39岁组最高,占33.3%;40~59岁组为22.8%;9~15岁组为18.4%;≥60岁组为12.1%;3~8岁组为11.5%;0~2岁组最低,占1.9%。(3)sIgE在变应性疾病中的阳性率有一定差异,高低排序依次为变应性鼻炎、变应性哮喘、荨麻疹、变应性腹泻、变应性皮炎、变应性紫癜、湿疹。(4)不同年龄人群变应性疾病患病率存在差异,3~8岁组和9~15岁组变应性哮喘患病率高于16~39岁和40~59岁组人群,而变应性鼻炎和荨麻疹患病率低于16~39岁和40~59岁组人群;0~2岁组均为变应性腹泻。结论:该地区变应性疾病以吸入性变应原最为多见,sIgE阳性患者有48.7%检出2种及以上变应原,过敏程度集中于3~6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疾病 变应原 总IGE 特异性IGE
原文传递
2019新型冠状病毒的研究进展和实验室检测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雪 刘佳 李伯安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68-372,共5页
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所致疾病传染性强,严重危害了公共健康。本文从冠状病毒到2019新型冠状病毒的研究进展及其实验室检测方面进行阐述,旨在为检验科和检测机构开展工作提供相关依据。
关键词 冠状病毒属 基因组 病毒 毒力 临床实验室技术
原文传递
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对HCV相关分子检测的新需求 被引量:7
18
作者 纪冬 李伯安 陈国凤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55-159,共5页
丙型肝炎病毒是慢性肝病的致病因素之一,直接抗病毒药物(DAA)上市以来,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疗领域发生了迅猛变化,世界卫生组织提出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的目标。然而,目前全球特别是我国,现有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基数较大、未接受治疗者比例... 丙型肝炎病毒是慢性肝病的致病因素之一,直接抗病毒药物(DAA)上市以来,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疗领域发生了迅猛变化,世界卫生组织提出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的目标。然而,目前全球特别是我国,现有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基数较大、未接受治疗者比例高、已接受治疗者药物使用不规范、特殊人群有效率不佳、病毒耐药突变等问题的存在,使得在治愈病毒性肝炎的道路上仍然存在着各种困难。本文结合慢性丙型肝炎诊疗共识的演变,谈谈丙肝病毒相关实验室检测在抗病毒治疗中的作用及意义,以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为完成消除病毒性肝炎的目标提供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属 丙型肝炎 抗病毒药 临床实验室技术
原文传递
应用二代测序技术检测肝细胞癌组织样本中抑癌基因PTEN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 被引量:4
19
作者 荆潇宽 姜棋予 +5 位作者 李丛舒 张年荣 柴燕涛 冯帆 李伯安 李炎坤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220-1227,共8页
目的旨在采用二代测序(NGS)的技术平台检测肝细胞癌(HCC)组织样本中肿瘤抑制基因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等位基因(PTEN)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率,并对其与接受索拉非尼治疗患者预后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2019年6月至2020... 目的旨在采用二代测序(NGS)的技术平台检测肝细胞癌(HCC)组织样本中肿瘤抑制基因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等位基因(PTEN)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率,并对其与接受索拉非尼治疗患者预后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对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收集和保存的52例单纯接受索拉非尼治疗患者的HCC成对肿瘤组织与癌旁组织样本,提取样本中的总DNA样品;使用亚硫酸氢盐处理DNA样品并设计特异性引物对PTEN启动子区进行扩增,进一步对扩增产物进行二代测序分析。在对PTEN甲基化的临床意义分析中通过log-rank统计学分析方法计算患者组间生存期是否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肿瘤组织中PTEN启动子区甲基化率(29.17%±9.58%)显著高于癌旁组织(4.17%±2.86%)(t=19.970,P<0.05)。同时,在HCC组织中,PTEN启动子区甲基化率与其表达负相关(F=47.270,P<0.0001;Y=-1800×X+38.03),PTEN甲基化率与患者接受分子靶向药物索拉非尼治疗的预后负相关(χ^(2)=4.313,P<0.05)。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新型PTEN启动子区甲基化的检测方法,PTEN甲基化率可能是HCC诊断及靶向治疗的靶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化 肝细胞癌 下一代测序技术
原文传递
糖化血红蛋白的生物传感器检测技术及其床旁检测设备的现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波 李伯安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8-20,共3页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是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水平监控的重要指标。目前有超过300种方法用于HbA1c的检测,本文主要简述了基于生物传感器的HbA1c检测技术及目前市场上常见HbA1cPOCT检测设备使用情况。
关键词 血红蛋白A 糖基化 生物传感技术 参考标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