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眼科术后俯卧位患者非手术眼眼压升高的临床分析及护理对策
1
作者 张惠敏 马斌超 章艳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2年第S01期1113-1114,共2页
探讨眼科手术患者在采取俯卧位时非手术眼眼压提升的原因和护 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 2021 年 2 月到 2022 年 4 月我院接受眼科手术治疗的 100 例患者进行研究,基于术前眼压、前房角状况、前房深度、屈光状况、眼轴直径以 及角膜直径... 探讨眼科手术患者在采取俯卧位时非手术眼眼压提升的原因和护 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 2021 年 2 月到 2022 年 4 月我院接受眼科手术治疗的 100 例患者进行研究,基于术前眼压、前房角状况、前房深度、屈光状况、眼轴直径以 及角膜直径作为评价标准将患者划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 7 天的 高眼压发生情况。结果:术后当天两组患者的非手术眼眼压指标相当,P > 0.05;在 术后 1 周时实验组患者非手术眼的眼压值明显高于常规组且高眼压发生率明显高于 常规组,P < 0.05。结论:对于眼科手术患者在术后采取俯卧位期间,非手术眼眼 压提升风险较高,特别是术前眼压、前房角与前房深度异常患者应当作为重点,采 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减轻患者的眼压,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科手术 俯卧位 非手术眼 眼压提升 护理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性化护理在老年白内障患者手术护理中的应用对术后VAS评分的影响
2
作者 张惠敏 王备备 王宗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196-0198,共3页
研究分析人性化护理在老年白内障患者手术护理中的应用对术后VAS评分的影响。方法 研究选取我院2022年1月-12月收治的老年白内障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 研究分析人性化护理在老年白内障患者手术护理中的应用对术后VAS评分的影响。方法 研究选取我院2022年1月-12月收治的老年白内障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VAS评分、护理满意度好转,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白内障手术患者中应用人性化护理联合细节护理,能够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化护理 老年白内障 手术护理 术后VAS评分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我效能微信管理在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术后护理的应用
3
作者 张惠敏 王备备 王宗华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5期0156-0159,共4页
研究分析自我效能微信管理在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术后护理的应用。方法 研究选取我院2022年1月-12月收治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自我效能微信管理。分析比较两组... 研究分析自我效能微信管理在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术后护理的应用。方法 研究选取我院2022年1月-12月收治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自我效能微信管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好转,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护理期间通过予以积极有效自我效能微信管理具有改善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的作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护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效能 微信管理 青光眼合并白内障 术后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联合雷珠单抗治疗4a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被引量:3
4
作者 杨秀梅 张惠敏 +2 位作者 李秋平 王宗华 张卯年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45-1048,共4页
背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是早产儿视网膜血管增生性疾病,是导致儿童盲的主要原因之一。早期多采用激光或药物治疗,发展至晚期则以手术治疗为主。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ntivascular end... 背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是早产儿视网膜血管增生性疾病,是导致儿童盲的主要原因之一。早期多采用激光或药物治疗,发展至晚期则以手术治疗为主。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nti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抗-VEGF)联合激光治疗4a期伴有附加病变ROP的疗效。方法收集我中心2014年1月-2020年12月临床检查确诊为4a期伴有附加病变ROP并首次接受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联合激光治疗的连续性ROP患儿10例(12只眼)。所有患儿均采用间接检眼镜或儿童数字化广域成像系统行眼底检查及眼底摄像。患儿平均出生体质量为(1015.00±410.59)g,平均孕周为(28.30±1.83)周,治疗时矫正胎龄为(41.67±3.33)周,平均随访时间(868.36±804.85)d。治疗时玻璃体腔注射10 mg/mL的雷珠单抗0.025 mL,1周内行激光治疗。复查周期为1~3周,直至观察到视网膜继续血管化。若治疗后病情进展行巩膜外加压或玻璃体切割术。随访期主要观察ROP消退以及与治疗相关的眼部和全身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首次注药治疗后,附加病变均消退,病变嵴明显缩小,血管大部分消退,激光将无血管区及嵴前包绕后,随访期间9眼病情稳定无进展,3眼接受玻璃体切除手术。结论抗-VEGF联合激光治疗可有效稳定4a期伴有附加病变ROP病情,为进一步治疗争取时间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视网膜病 血管生成抑制剂 激光光凝 玻璃体腔注射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为基地的区域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治疗网络效果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李秋平 王宗华 +3 位作者 杨秀梅 陈海花 唐洪怡 封志纯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27-632,共6页
目的分析基于新生儿转运网络(neonatal transport network,NTN)、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为基地的区域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治疗效果。方法对2008年7月至2014年12月在... 目的分析基于新生儿转运网络(neonatal transport network,NTN)、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为基地的区域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治疗效果。方法对2008年7月至2014年12月在外院确诊为ROP后依托区域型NTN转入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附属八一儿童医院治疗的406例患儿的转运、手术治疗及转归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及Mann-Whitney非参数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06例中,男性257例,女性149例;出生胎龄(29.5±1.9)周,范围为24周^+5~36周;出生体重(1 234.8±268.9)g,范围为580~2 400 g;转入时间为生后(48.9±18.5)d,范围为15~78 d;转运距离(216.5±78.6)km,范围为10~625 km;转运途中无患儿死亡。360例(88.7%)极早早产儿,335例(82.5%)极低出生体重儿。1区、2区、3区病变分别为98例(24.1%)、286例(70.4%)、22例(5.4%);1~5期病变分别为51例(12.6%)、156例(38.4%)、183例(45.1%)、12例(3.0%)、4例(1.0%);186例(45.8%)有Plus病变;252例(62.1%)达到治疗标准且接受了手术治疗,其中激光治疗165例(65.5%),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93例(36.9%),玻璃体切除16例(6.4%),巩膜环扎2例(0.8%)。最终共有18例患儿为视网膜结构不良,其中入院时已存在视网膜脱离者16例(4期12例、5期4例),仅2例为转入时无视网膜脱离但术后病情仍进展至4期。在本院接受激光和/或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患儿的视网膜结构不良发生率为0.9%(2/236)。而视网膜结构不良组(18例)转入时间明显晚于治愈组(234例)[80(38~270)与50(19~150)d,Z=3.387,P<0.001]。结论以NICU为基地,依托转运的区域型ROP治疗网络可使ROP患儿得到及时、有效救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视网膜病 重症监护病房 新生儿 病人转接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康柏西普和雷珠单抗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王宗华 李秋平 +1 位作者 杨秀梅 张惠敏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11期858-863,共6页
目的: 比较康柏西普和雷珠单抗治疗阈值前期1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儿科医学部住院治疗的阈值前期1型ROP且行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的患儿107... 目的: 比较康柏西普和雷珠单抗治疗阈值前期1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儿科医学部住院治疗的阈值前期1型ROP且行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的患儿107例(208眼), 其中行康柏西普治疗(IVC)45例(86眼)作为IVC组, 雷珠单抗治疗(IVR)62例(122眼)作为IVR组。IVC组中I区病变16例(32眼), Ⅱ区病变29例(54眼);IVR组中I区病变23例(46眼), Ⅱ区病变39例(76眼)。术后定期随诊观察眼内炎症反应、ROP病变消退情况、ROP病变复发再治疗率和复发再治疗间隔时间。组间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 2组间性别、出生胎龄、出生体质量、治疗时矫正胎龄、病变分区、急进型ROP构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IVR组和IVC组的复发再治疗率分别为45%和35%, 其中I区为61%、63%, Ⅱ区为37%、19%, 2组间Ⅱ区病变复发再治疗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14, P=0.024)。IVR组和IVC组Ⅱ区复发再治疗时间分别为注药后(8.8±2.5)周和(11.2±3.1)周,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和康柏西普治疗ROP均有效, 治疗后复发与病变分区有关, 且康柏西普治疗Ⅱ区病变复发再治疗率低于雷珠单抗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康柏西普 玻璃体腔注射
原文传递
EDI-OCT评估尾部悬吊大鼠视乳头周围视网膜和脉络膜厚度变化
7
作者 赵宏伟 吴斌 +9 位作者 阚广捍 张燕 宋飞龙 杨艳艳 黄泽民 王菲 石琳 宫玉波 赵军 罗灵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2年第3期134-139,共6页
目的评估尾部悬吊模拟失重大鼠视乳头周围视网膜和脉络膜厚度的变化。方法 60只大鼠分为对照组(15只)和尾部悬吊(简称尾悬)组(45只)。尾悬组采用-30°尾部悬吊建立模拟失重效应动物模型。分别在尾悬前及尾悬4、8周后采用光学相干断... 目的评估尾部悬吊模拟失重大鼠视乳头周围视网膜和脉络膜厚度的变化。方法 60只大鼠分为对照组(15只)和尾部悬吊(简称尾悬)组(45只)。尾悬组采用-30°尾部悬吊建立模拟失重效应动物模型。分别在尾悬前及尾悬4、8周后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增强深度成像(enhanced depth imaging-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EDI-OCT)测量两组大鼠视乳头周围视网膜厚度;分别在尾悬前及尾悬4、8、10、12周后采用EDI-OCT测量两组大鼠脉络膜厚度。结果尾悬组大鼠在不同时间点视乳头周围视网膜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0.89, P<0.001), 且随着尾悬时间延长, 其厚度呈下降趋势。尾悬8周后, 尾悬组视乳头周围视网膜厚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3, P<0.001)。尾悬组大鼠在尾悬4、8、10、12周后脉络膜厚度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32、12.78、9.69、6.39, P值均<0.001);不同时间点尾悬组大鼠脉络膜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1.08, P<0.001);随着尾悬时间延长, 脉络膜厚度及其与尾悬前的差值均呈上升趋势, 8周后达到峰值, 后略有下降。结论随着尾悬时间延长, 尾悬组大鼠的视乳头周围视网膜厚度总体呈下降趋势;脉络膜厚度变化值总体呈上升趋势, 达到峰值后略有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失重模拟 视网膜 脉络膜 体层摄影术 光学相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