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9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造影鉴别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性质的多中心研究
1
作者 贾丽刚 费翔 +16 位作者 经翔 李明星 聂芳 蒋栋 唐少珊 张巍 丁红 宋涛 周琦 张蓓 孙志霞 马晓娟 何年安 李芳 祝英乔 程文 罗渝昆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47-1154,共8页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对胆囊息肉样病变(直径≥10 mm)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前瞻性纳入2021年12月1日—2024年6月30日17家医院行胆囊切除术的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229例,分析患者一般情况、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特征与息肉性质的关系,采...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对胆囊息肉样病变(直径≥10 mm)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前瞻性纳入2021年12月1日—2024年6月30日17家医院行胆囊切除术的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229例,分析患者一般情况、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特征与息肉性质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肿瘤性息肉的独立危险因素,比较不同指标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胆固醇性息肉108例,腺瘤102例,息肉型胆囊癌19例。胆固醇性息肉和肿瘤性息肉患者年龄(Z=-4.476,P<0.001)、息肉数量(χ^(2)=15.561,P<0.001)、直径(Z=-8.149,P<0.001)、回声(χ^(2)=9.241,P=0.010)、血流信号(χ^(2)=23.107,P<0.001)、增强强度(χ^(2)=47.610,P<0.001)、增强模式(χ^(2)=6.468,P=0.011)、血管形态(χ^(2)=84.470,P<0.001)、胆囊壁完整性(χ^(2)=7.662,P=0.006)、基底部宽度(Z=-9.831,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腺瘤和息肉型胆囊癌患者年龄、息肉部位、直径、回声、增强模式、血管形态、基底部宽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333、-3.902、-5.042,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增强、分支型血管形态、基底部宽度是肿瘤性息肉的独立危险因素(OR=4.563、5.770、3.075,P均<0.001)。独立危险因素联合鉴别胆固醇性息肉和肿瘤性息肉优于单一指标和息肉直径(P均<0.01)。结论 超声造影可有效鉴别胆囊息肉样病变的性质,为选择治疗方式提供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息肉样病变 腺瘤性息肉 胆固醇息肉 超声检查 超声造影 诊断 鉴别 多中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管超声造影与静脉超声造影在鉴别诊断甲状腺癌颈部转移淋巴结中的应用
2
作者 李旭 万文博 +2 位作者 高天 苟涛华 张艳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22,共7页
目的探讨新型经淋巴管超声造影(LCEUS)与传统静脉超声造影(VCEUS)在甲状腺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怀疑甲状腺癌并拟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的患者行颈部淋巴结常规超声、VCEUS及LCEUS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 目的探讨新型经淋巴管超声造影(LCEUS)与传统静脉超声造影(VCEUS)在甲状腺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怀疑甲状腺癌并拟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的患者行颈部淋巴结常规超声、VCEUS及LCEUS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常规超声、VCEUS及LCEUS对颈部转移淋巴结的诊断能力。结果纳入44例患者,共52枚淋巴结,病理证实转移淋巴结38枚,未转移14枚。LCEUS诊断转移淋巴结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7.37%、71.43%、90.38%,VCEUS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2.11%、35.71%、76.92%,常规超声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4.74%、21.43%、75.00%。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LCEUS诊断甲状腺癌颈部转移淋巴结的曲线下面积明显高于VCEUS(P=0.020)及常规超声(P<0.001)。结论LCEUS可明显提高甲状腺癌患者颈部淋巴结的鉴别诊断能力,为临床精准治疗提供充足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超声 超声造影 淋巴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超声诊断甲状腺肿瘤 被引量:4
3
作者 罗渝昆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超声是诊断甲状腺疾病首选的影像学工具。基于常规超声的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的建立在甲状腺肿瘤诊断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弹性成像、超微血流成像、超声造影及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广泛应用于甲状腺疾病超声诊断。多模态... 超声是诊断甲状腺疾病首选的影像学工具。基于常规超声的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的建立在甲状腺肿瘤诊断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弹性成像、超微血流成像、超声造影及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广泛应用于甲状腺疾病超声诊断。多模态超声技术的应用大幅度提升了甲状腺恶性肿瘤的诊断准确度,为甲状腺癌患者个体化诊疗方案的制订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超声检查 甲状腺肿瘤 弹性显像技术 超声造影 多模态超声 微血流成像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持续观察对输尿管息肉和输尿管癌的鉴别诊断价值
4
作者 穆靓 陈浩 +3 位作者 南淑良 刘莉 管湘平 李秋洋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10-615,共6页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持续观察对输尿管息肉和输尿管癌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22年6月陕西省人民医院98例病理证实为输尿管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常规超声表现,并以同期151例输尿管癌患者作为对照,比较两组临床...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持续观察对输尿管息肉和输尿管癌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22年6月陕西省人民医院98例病理证实为输尿管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常规超声表现,并以同期151例输尿管癌患者作为对照,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特征,及常规超声检查中病变回声、血流、蠕动性等差异。结果两组患者输尿管病变是否蠕动、彩色多普勒血流分布、有无输尿管周围组织增厚、回声增高、有无患侧肾积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7.50、138.89、26.97、36.13,P均<0.05);两组均以低回声为主[67(68.37)比114(75.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2,P>0.05)。输尿管息肉组67例见于上段输尿管,89例持续观察息肉常见蠕动,73例彩色血流多为病变中央型血流;输尿管癌组85例见于中下段输尿管,148例持续观察几乎未见蠕动,122例彩色血流多为病变周边型血流。结论输尿管息肉和输尿管癌好发位置及是否存在肾积水等临床表现存在一定差异,二维超声检查中持续观察输尿管息肉常见蠕动现象,可以为鉴别输尿管癌提供诊断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息肉 输尿管癌 超声检查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诊断甲状腺髓样癌二例报告并经验总结
5
作者 李旭 张艳 《北京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60-163,共4页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thyroid cancer, MTC)术前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多次漏诊的MTC患者2例,回顾性分析其超声及其他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分析讨论并进行经验总结。结果 2例MTC患者多次...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thyroid cancer, MTC)术前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多次漏诊的MTC患者2例,回顾性分析其超声及其他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分析讨论并进行经验总结。结果 2例MTC患者多次超声检查提示结节良性,末次超声检查前实验室检查CEA及降钙素升高,常规超声怀疑恶性后超声造影呈现不规则环状高增强表现,患者术后病理回报MTC。结论 MTC常规超声表现不典型,易漏诊,当超声造影中呈现不规则环状高增强时应考虑恶性可能,同时伴随CEA及降钙素增高时应怀疑MTC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髓样癌 超声造影 CEA 降钙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超声辅助系统在不同超声参数下对甲状腺结节检测及诊断效能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孙斌 李盈盈 +4 位作者 阎琳 肖静 李欣洋 张明博 罗渝昆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3,27,共6页
目的研究人工智能超声辅助系统(AI系统)在不同超声参数下对甲状腺结节的检测定位准确度和良恶性诊断效能的差异。资料与方法前瞻性选取2023年3月30日—5月1日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外科准备接受甲状腺手术治疗的147例患者共289枚结... 目的研究人工智能超声辅助系统(AI系统)在不同超声参数下对甲状腺结节的检测定位准确度和良恶性诊断效能的差异。资料与方法前瞻性选取2023年3月30日—5月1日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外科准备接受甲状腺手术治疗的147例患者共289枚结节,调节不同的超声参数,在各参数下使用AI系统对甲状腺结节进行检测及良恶性诊断,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不同超声参数下甲状腺结节检测准确度及诊断效能的差异。结果在标准超声参数下,AI系统检测甲状腺结节的准确度为94.1%,良恶性诊断敏感度为90.9%,特异度为79.6%,准确度为86.6%。在检测准确度方面,与标准超声参数下相比,AI系统在低增益(χ^(2)=4.453,P=0.035)和高增益(χ^(2)=6.215,P=0.013)参数下准确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诊断效能方面,低增益的特异度(χ^(2)=4.620,P=0.032)、准确度(χ^(2)=7.521,P=0.006)、曲线下面积(Z=3.102,P=0.001)、高增益的敏感度(χ^(2)=6.170,P=0.013)、准确度(χ^(2)=4.127,P=0.042)、曲线下面积(Z=2.152,P=0.031)、高深度的准确度(χ^(2)=5.011,P=0.025)、曲线下面积(Z=2.420,P=0.015)相比标准超声参数下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AI系统辅助检查甲状腺结节时需要注意超声仪器参数调节,不恰当的参数调节可能会降低AI系统对甲状腺结节的检测能力和良恶性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超声检查 人工智能 病理学 外科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联合超声造影对乳腺病变的诊断效能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
7
作者 付乃芹 李俊康 +3 位作者 姜莹 李诗雨 牛瑞兰 王知力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7-72,共6页
目的探究超声联合超声造影(CEUS)对乳腺病变的诊断效能,分析诊断准确度的影响因素。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月—2023年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行乳腺超声、CEUS检查并有明确病理结果的7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超声图像。分析... 目的探究超声联合超声造影(CEUS)对乳腺病变的诊断效能,分析诊断准确度的影响因素。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月—2023年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行乳腺超声、CEUS检查并有明确病理结果的7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超声图像。分析超声、CEUS对乳腺病变良恶性的诊断效能,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诊断错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超声联合CEUS对乳腺病变良恶性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9.2%、84.4%和88.7%,曲线下面积为0.932。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变表现为非肿块型(OR=1.927,P=0.047)、囊实混合性(OR=3.729,P=0.000)、超声造影高增强(OR=1.937,P=0.023)时诊断错误率高,>1.0 cm病变(OR=0.688,P=0.004)及常规超声探及可疑淋巴结的病变(OR=0.143,P=0.011)时诊断错误率低。结论乳腺病变表现为非肿块型,囊实混合性及CEUS高增强时超声联合CEUS诊断错误率较高,需要进一步探索不同病变的增强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疾病 超声检查 超声造影 诊断 鉴别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在不同大小乳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付乃芹 李俊康 +4 位作者 姜莹 李诗雨 牛瑞兰 金志瑛 王知力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12-117,共6页
背景超声(ultrasound,US)和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是乳腺结节常用的诊断方法,US联合CEUS对不同大小的乳腺结节诊断效能不同,对<1.0 cm乳腺结节的诊断效能尚不清楚。目的分析US联合CEUS对不同大小乳腺结节的诊... 背景超声(ultrasound,US)和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是乳腺结节常用的诊断方法,US联合CEUS对不同大小的乳腺结节诊断效能不同,对<1.0 cm乳腺结节的诊断效能尚不清楚。目的分析US联合CEUS对不同大小乳腺结节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超声诊断科进行过乳腺US、CEUS检查并有明确良恶性病理结果的84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超声图像。按大小将结节分为3组:组1大小≤1.0 cm,组2大小1.0~2.0 cm,组3大小>2.0 cm。比较3组乳腺结节的CEUS特征以及US联合CEUS对乳腺结节的诊断效能。结果847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18~75岁,平均年龄45岁。所有病变的平均大小为1.9 cm,范围为0.3~13.9 cm。≤1.0 cm组194例(良性148例,恶性46例)、1.0~2.0 cm组358例(良性220例,恶性138例)、>2.0 cm组295例(良性135例,恶性160例)病变。恶性病变的CEUS特征表现为向心性增强、高增强、不均匀增强、边界不清晰、形态不规则、增强范围扩大和放射状增强。不同大小恶性乳腺病变的CEUS特征(增强均匀性、有无充盈缺损和消退时间)存在差异,US联合CEUS对3组乳腺结节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4、0.932、0.928,其中≤1 cm组的曲线下面积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不同大小的乳腺病变超声造影特征不同。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对不同大小的乳腺病变诊断效能存在差异,对>1.0 cm的病灶诊断效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结节 超声 超声造影 结节大小 良恶性结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症状银屑病患者早期关节病变的高频超声影像学特点及其诊断价值分析
9
作者 马冠毅 孙飞 +4 位作者 赵倩倩 饶玮 杜治民 赵华 王圣明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7期843-846,共4页
目的探讨无症状银屑病患者早期关节病变的高频超声影像学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收治的63例早期银屑病患者。根据关节是否有关节病变分为银屑病组31例和无症状银屑病关节炎组32例。收... 目的探讨无症状银屑病患者早期关节病变的高频超声影像学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收治的63例早期银屑病患者。根据关节是否有关节病变分为银屑病组31例和无症状银屑病关节炎组32例。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评估和高频超声影像学特点比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无症状银屑病早期关节病变高频超声影像学特点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高频超声对无症状银屑病患者早期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无症状银屑病关节炎组患者的关节疼痛、滑膜炎、骨侵蚀、韧带骨赘与银屑病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症状银屑病关节炎组格拉斯哥超声附着点炎评分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滑膜炎、骨侵蚀、韧带骨赘占比、格拉斯哥超声附着点炎评分升高是无症状银屑病关节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格拉斯哥超声附着点炎评分、骨侵蚀、滑膜炎、韧带骨赘联合对无症状银屑病关节炎发生预测的敏感度分别为83.87%、46.88%、50.00%、65.62%、90.62%,特异度分别为81.25%、83.87%、100.00%、64.52%、87.10%。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7、0.654、0.750、0.651、0.947。结论高频超声能够有效检测无症状银屑病患者的早期关节病变,对无症状银屑病关节炎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可作为无症状银屑病早期关节病变患者早期筛查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关节炎 高频超声 无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外泌体miR-21在乳腺肿瘤的表达及其联合超声造影的诊断价值研究
10
作者 郑娇娇 王知力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924-930,共7页
背景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对预后至关重要,超声造影和miR-21水平均有助于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但miR-21联合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是否可以进一步提高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准确性尚不清楚。目的 分析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联合血浆外泌体miR-21在乳腺疾... 背景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对预后至关重要,超声造影和miR-21水平均有助于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但miR-21联合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是否可以进一步提高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准确性尚不清楚。目的 分析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联合血浆外泌体miR-21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22年12月—2023年5月于解放军总医院超声诊断科行乳腺常规超声、超声造影、miR-21检测并有明确病理结果的患者306例。对比分析常规超声、超声造影、miR-21及联合诊断对乳腺良恶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 乳腺良性病变182例,平均年龄(43.62±11.38)岁,恶性病变124例,平均年龄(51.98±10.56)岁,两组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恶性组血浆外泌体miR-21中位相对表达量为1.222(IQR:1.050~1.467),高于良性组的0.780(IQR:0.630~0.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常规超声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为0.701,特异度为0.835,准确度为0.781,AUC为0.803;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为0.815,特异度为0.874,准确度为0.850,AUC为0.898;miR-21联合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为0.911,特异度为0.857,准确度为0.879,AUC为0.948。miR-21联合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的诊断效能显著高于常规超声(P<0.001)和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P<0.001)。结论 超声造影联合血浆外泌体miR-21可以显著提高乳腺病变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常规超声 超声造影 血浆外泌体 micro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轮辐状血流结节的超声诊断价值
11
作者 李旭 林宇 +3 位作者 成一鸣 赵晓宇 苟涛华 张艳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0-376,共7页
目的探讨超声对甲状腺轮辐状血流表现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超声检查甲状腺结节血流呈轮辐状表现患者的病例资料,记录结节灰阶超声特征,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美国放射学会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ACR TI-RADS)和中国甲状腺影像... 目的探讨超声对甲状腺轮辐状血流表现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超声检查甲状腺结节血流呈轮辐状表现患者的病例资料,记录结节灰阶超声特征,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美国放射学会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ACR TI-RADS)和中国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C-TIRADS)及联合特异指标对甲状腺轮辐状血流结节的诊断效能。结果最终纳入患者64例,其中恶性结节47例,良性结节17例。除一般超声特征外,中央瘢痕多见于恶性结节(χ^(2)=5.968,P=0.015),而中央区粗钙化多见于良性结节(χ^(2)=10.899,P=0.001)。联合中央瘢痕和中央区粗钙化,ACR-TIRADS和C-TIRADS诊断甲状腺轮辐状血流结节的效能均明显提高(P均<0.001)。结论甲状腺结节超声呈轮辐状血流表现时应警惕恶性的可能,联合中央瘢痕及中央区粗钙化可提高超声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超声 瘢痕 轮辐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诊断膀胱阴道瘘1例
12
作者 吕艳婷 梁希 +3 位作者 姬永姣 许艳娜 秦思 徐虹 《转化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492-494,498,共4页
膀胱阴道瘘(VVF)指因为膀胱与阴道之间存在异常的瘘道,导致尿液不受控制地从阴道流出,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及时准确地发现对于患者非常重要。常规经阴道超声对于膀胱与阴道之间瘘管较小者容易漏诊,超声造影能够更加清晰... 膀胱阴道瘘(VVF)指因为膀胱与阴道之间存在异常的瘘道,导致尿液不受控制地从阴道流出,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及时准确地发现对于患者非常重要。常规经阴道超声对于膀胱与阴道之间瘘管较小者容易漏诊,超声造影能够更加清晰、准确地显示瘘道的位置、粗细。本文探讨分析了1例就诊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的宫颈癌、膀胱肿瘤术后患者,患者因尿失禁,持续经阴道漏尿伴遗尿来诊,常规经阴道超声因阴道中段及直肠局部狭窄,探头无法置入,考虑VVF可能,随即经超声造影检查明确提示VVF,后经膀胱镜确诊,患者未进行治疗,持续随访。此病例提示超声造影可更有效、更精确的诊断VVF,对精准诊断VVF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阴道瘘 超声造影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声的Bosniak分级在诊断肾脏囊性病变中的应用
13
作者 陈子为 宋禄达 李秋洋 《中国研究型医院》 2024年第4期38-42,共5页
肾脏囊性病变(CRM)指病灶内以液体成分为主,强化的实性成分占比<25%的肾脏占位性病变,多为偶然发现且临床表现无特异性。2020年基于超声的Bosniak分级系统明确了超声诊断CRM的价值,根据超声特征可对CRM进行恶性风险预测。本文中将对... 肾脏囊性病变(CRM)指病灶内以液体成分为主,强化的实性成分占比<25%的肾脏占位性病变,多为偶然发现且临床表现无特异性。2020年基于超声的Bosniak分级系统明确了超声诊断CRM的价值,根据超声特征可对CRM进行恶性风险预测。本文中将对基于超声的Bosniak分级在诊断CRM中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展望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疾病 囊性 静脉造影术 超声检查 综述 BOSNIAK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特征的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肾透明细胞癌核分级
14
作者 宋禄达 赵萍 +3 位作者 姜波 李静波 陈子为 李秋洋 《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 2025年第1期130-137,共8页
目的构建一种基于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特征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可在术前鉴别诊断高级别或低级别的肾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7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收治的258... 目的构建一种基于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特征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可在术前鉴别诊断高级别或低级别的肾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7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收治的258例ccRC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种子的方法将患者分为训练集(n=180)和验证集(n=78),并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国际泌尿病理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Urological Pathology,ISUP)分级标准对肿瘤切片进行分析,将WHO/ISUPⅠ~Ⅱ级归为低核分级(低级别组),WHO/ISUPⅢ~Ⅳ级归为高核分级(高级别组),评估入组患者的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特征。预测模型构建利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采用似然比检验筛选ccRCC核分级为高分级的独立预测因子并构建风险概率列线图,分析曲线评估模型性能。结果训练集与验证集患者年龄、性别、位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训练集中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肿瘤最大径、回声强度、边界、形态、肿瘤是否凸向集合系统、有无高增强环、增强均匀性、实质期增强程度在低级别组与高级别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增强不均匀和无高增强环均为肿瘤细胞核分级为高级别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通过似然比检验,以年龄、肿瘤最大径、高增强环、增强均匀性为预测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在预测ccRCC核分级中性能较高,在训练集中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87、0.86、0.88、0.91,在验证集中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AUC分别为0.78、0.76、0.85、0.88。校准曲线显示,列线图预测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拟合良好。决策曲线分析表明,阈值概率为0.07~0.77时,列线图预测模型可获得较好的净收益。一致性分析表明,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特征在观察者间Kappa值范围为0.63~0.80,一致性良好。结论年龄、肿瘤最大径、增强不均匀、无高增强环为ccRCC细胞核分级为高级别的危险因素,基于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特征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可在术前有效区分高级别或低级别ccRCC,为临床决策制订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明细胞癌 常规超声 超声造影 核分级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诊断部分囊性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价值 被引量:62
15
作者 宋青 田晓琦 +4 位作者 兰雨 张颖 张艳 朱亚琼 罗渝昆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89-193,共5页
目的研究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对部分囊性甲状腺结节(PCTN)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恶性PCTN患者共50枚结节的临床及超声图像;选取同时期经病理证实为良性PCTN患者88例共109枚结节。比较两组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 目的研究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对部分囊性甲状腺结节(PCTN)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恶性PCTN患者共50枚结节的临床及超声图像;选取同时期经病理证实为良性PCTN患者88例共109枚结节。比较两组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图像特征,包括结节成分、边界、血流、晕环、钙化,实性部分回声、形态等。结果与良性PCTN比较,恶性PCTN病灶的成分、边界、是否存在微小钙化及实性成分的回声、形态、超声造影增强均匀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对PCTN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分别为96.3%、90.2%、89.0%、74.0%、89.3%,常规超声的上述指标分别为82.2%、58.0%、89.0%、70.7%、79.2%,其中特异度、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与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对甲状腺PCTN的良恶性具有鉴别诊断价值,有助于提高恶性PCTN的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肿瘤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造影剂 病理学 外科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超声在胰管修复外科中的应用:4例病例报道
16
作者 李昶田 唐文博 +3 位作者 高元兴 尹注增 赵之明 安力春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2年第5期391-395,共5页
胰腺手术一直是腹部外科最具挑战性的手术之一,这是因为胰腺深藏于腹腔脏器后方,位置隐匿,且毗邻的血管与器官众多,而胰腺手术常需对其周围的系膜进行大范围的解剖游离,容易造成副损伤;此外,胰管作为胰腺外分泌部的导管,是胰液的主要流... 胰腺手术一直是腹部外科最具挑战性的手术之一,这是因为胰腺深藏于腹腔脏器后方,位置隐匿,且毗邻的血管与器官众多,而胰腺手术常需对其周围的系膜进行大范围的解剖游离,容易造成副损伤;此外,胰管作为胰腺外分泌部的导管,是胰液的主要流出通道,而胰液具有强腐蚀性,因此胰瘘作为胰腺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还可能增加其他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风险,甚至导致死亡[1-2]。综合以上多种因素,与其他外科相比,胰腺外科起步较晚且发展较慢。目前,对于胰腺头部与体尾部的恶性肿瘤,公认的标准术式是规范化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与胰体尾切除术;而对于胰腺头部、体尾部的良性肿瘤,由于传统观念认为主胰管损伤后无法进行修复与重建,且胰腺难以进行端-端对拢缝合,因此,常用术式依然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腺中段切除术、胰体尾切除术[3]。这类手术对于胰腺良性肿瘤而言,不仅会医源性损伤过多的正常胰腺组织,还需行胰腺-消化道吻合完成肿瘤切除,破坏了胰液正常的生理性流出道,明显增加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腺手术 医源性损伤 术中超声 胰腺头部 肿瘤切除 胰腺外科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对腹膜后淋巴瘤与转移性淋巴结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妍洁 宋青 +6 位作者 李文 李欣洋 韩鹏 康林立 李秋洋 费翔 罗渝昆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40-244,共5页
目的 评估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CEUS)对腹膜后区域淋巴瘤和转移性淋巴结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2021年6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就诊的74例腹膜后区域淋巴结异常患者的常规超声及CEUS图像,根据病理结... 目的 评估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CEUS)对腹膜后区域淋巴瘤和转移性淋巴结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2021年6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就诊的74例腹膜后区域淋巴结异常患者的常规超声及CEUS图像,根据病理结果分为淋巴瘤组47例、转移性淋巴结组27例,评估常规超声淋巴结长径L和短径T之比、回声情况、是否可见网格或条索样结构,记录淋巴结的彩色多普勒血流形式;对异常淋巴结进行CEUS检查,分析淋巴结增强强度、增强方式、达峰时增强均匀度及有无坏死。结果 淋巴瘤组淋巴结长径L、短径S均大于转移性淋巴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99、2.478,P均<0.05)。两组均以低回声为主。淋巴瘤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主要表现为门型,转移性淋巴结组多为周边型。两组网格或条索状回声(χ^(2)=22.735)、血流形式(χ^(2)=31.528)、CEUS增强方式(χ^(2)=28.161)和达峰时增强均匀性(χ^(2)=17.34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腹膜后区域淋巴瘤和转移性淋巴结的常规超声及CEUS表现存在差异,常规超声联合CEUS可以为腹膜后区域淋巴瘤与转移性淋巴结的鉴别诊断提供一定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淋巴转移 腹膜后区域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造影剂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鉴别诊断涎腺腺样囊性癌与多形性腺瘤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18
作者 彭柳清 罗渝昆 +3 位作者 李楠 李秋洋 费翔 梁舒媛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2-176,共5页
背景涎腺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是涎腺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复发率和转移率高,因形状和特点与良性多形性腺瘤(plemorphic adenoma,PA)相似,常被误诊为多形性腺瘤。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 背景涎腺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是涎腺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复发率和转移率高,因形状和特点与良性多形性腺瘤(plemorphic adenoma,PA)相似,常被误诊为多形性腺瘤。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在涎腺ACC与PA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2月因颌面部肿块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口腔外科就诊,后经病理证实的涎腺ACC及PA患者。患者术前均行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观察病灶常规超声特征、CEUS增强模式,同时运用超声造影定量分析软件分析各参数。结果共收集11例涎腺ACC和24例PA病例资料。涎腺ACC和PA在常规超声上表现类似。CEUS增强模式显示:涎腺ACC病例中9例(81.8%)增强时间为快进且增强后边界不清,8例(72.7%)增强后病灶范围扩大,而PA病例中22例(91.7%)为慢进,18例(75.0%)增强后边界清楚,22例(91.7%)增强后病灶范围无扩大。TIC定量参数显示:涎腺ACC达峰时间为(9.97±0.68)s,明显短于PA的(11.77±2.41)s,峰值强度减半时间为(35.62±4.93)s,明显高于PA的(23.68±7.58)s(P<0.05)。常规超声诊断ACC的敏感度、特异性、准确度分别为0.818、0.708、0.743;而超声造影的敏感度、特异性及准确度分别为0.909、0.833、0.857,优于常规超声。结论超声造影技术可为涎腺ACC和PA的鉴别诊断提供帮助,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涎腺 腺样囊性癌 多形性腺瘤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超声联合放射性核素对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术前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9
作者 谢东晴 沈智辉 +2 位作者 宋青 张颖 罗渝昆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54-658,664,共6页
背景手术切除是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主要的治疗方法,超声和放射性核素是术前最常用的定位诊断影像学方法,但最佳检查方案尚未明确。目的探讨在高频超声的基础上联合放射性核素对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术前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 背景手术切除是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主要的治疗方法,超声和放射性核素是术前最常用的定位诊断影像学方法,但最佳检查方案尚未明确。目的探讨在高频超声的基础上联合放射性核素对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术前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外科手术切除后经病理证实的103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高频超声和放射性核素检查,记录手术前后生化指标,包括血钙、血磷和甲状旁腺激素。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超声和放射性核素单独及两种影像联合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手术共切除115枚结节,其中甲状旁腺结节108枚。超声、放射性核素以及二者联合诊断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敏感度分别为88.0%、93.5%和98.1%、特异性分别为42.9%、57.1%和85.7%,准确率分别为85.2%、91.3%和97.4%,AUC分别为0.654、0.753和0.919。超声单独使用与金标准的关联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优势性差异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49);核素、超声核素联合使用与金标准的关联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优势性差异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高频超声基础上联合放射性核素可提高对甲状旁腺病灶的术前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结节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高频超声 放射性核素 术前定位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医疗单元急诊超声诊断技能培训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任柳琼 单雪霞 +18 位作者 吴盛正 林星禧 张冰琦 赵媛媛 黄钰清 胡剑秋 陈祥慧 赵诗月 冀波 宋姝 赵丽 刘晓晓 邵远坤 李柯研 武杜杜 林海丹 王立波 唐杰 吕发勤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153-1156,共4页
目的探讨基层医疗单元急诊超声诊断技能的培训技巧。方法对象是来自于基层医疗单元培训班学员89名,其中81名为超声零基础,8名为兼职超声专业,但完成超声数量不足100例/年;培训时间4 d;89名培训班学员接受培训后考核,并提供对培训的反馈... 目的探讨基层医疗单元急诊超声诊断技能的培训技巧。方法对象是来自于基层医疗单元培训班学员89名,其中81名为超声零基础,8名为兼职超声专业,但完成超声数量不足100例/年;培训时间4 d;89名培训班学员接受培训后考核,并提供对培训的反馈信息。对培训后理论知识、技能操作的掌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培训,89名学员培训的参与度为100%。培训后理论考核成绩为(93.82±4.90)分,81名零基础的学员平均成绩为(93.58±5.02)分,8名有超声基础的学员平均成绩为(96.25±2.71)分。技能操作优秀62名,占69.66%(62/89);良好27名,占30.34%(27/89)。其中81名零基础的学员中,优秀56名,占69.14%(56/81);良好25名,占30.86%(25/81)。8名有超声基础的学员中,优秀6名,占6/8;良好2名,占2/8。两种学员各项考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培训,受训者能够基本掌握急诊超声诊断技能的理论知识,完成基本的技能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超声 教学 技能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