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9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京某大型三甲医院急诊抢救室中毒患者的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孙宝迪 孙兆瑞 +5 位作者 杨志洲 张炜 任艺 陈鑫 刘红梅 聂时南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88-293,共6页
目的 分析南京某大型三甲医院急诊抢救室内中毒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为指导中毒患者抢救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01-01~2017-06-30收住我院急诊抢救室的急性中毒患者446例,收集患者性别、年龄、职业、学历、毒物种类、中毒方... 目的 分析南京某大型三甲医院急诊抢救室内中毒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为指导中毒患者抢救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01-01~2017-06-30收住我院急诊抢救室的急性中毒患者446例,收集患者性别、年龄、职业、学历、毒物种类、中毒方式、中毒剂量、中毒原因、抢救时间、患者转归及其预后等病例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基本情况:年龄在12-94岁之间,平均年龄(42.23±16.75)岁,其中男性270例(60.5%),平均年龄(41.61±16.38)岁,女性176例(39.5%),平均年龄(43.17±17.32)岁,男女比例为1.53。毒物情况:毒物种类共有93种,其中单一中毒429例(96.20%),混合毒物中毒17例(3.80%);最常见的毒物类型为酒精174例(39.00%);中毒途径主要为经消化道中毒346例(77.60%);中毒原因以饮酒过量导致酒精中毒为多见(39.00%)。治疗情况:洗胃治疗114例(32.90%),导泄治疗79例(22.80%),血液净化治疗27例(7.80%)。转归及预后:抢救室出院的患者356例(79.80%),收住急诊病区住院的患者85例(19.10%),抢救室宣布死亡的患者5例(1.10%)。结论 急诊抢救室患者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提示中毒以中年男性为主,酒精中毒为主要中毒类型,虽然酒精中毒的预后均良好,但急诊医师应加强对酒精中毒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甲医院 抢救室 流行病学 中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病历质控体系构建的创新思路与实践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永昌 方钱 +1 位作者 王小峰 茅建华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40-42,共3页
分析了当前各医院病历质控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病历质控体系设计应当遵循随机化、公开化和责任化3个原则。从6个方面介绍了医院构建基于两级随机盲态设计的病历质量控制体系的创新思路与具体实践。在体系中围绕"能够负责、... 分析了当前各医院病历质控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病历质控体系设计应当遵循随机化、公开化和责任化3个原则。从6个方面介绍了医院构建基于两级随机盲态设计的病历质量控制体系的创新思路与具体实践。在体系中围绕"能够负责、敢于负责、必须负责"3个方面建立了科学严谨的责任落实保证机制,确保了新的体系高质量的常态化运作。用公平、公正、公开以及具有刚性和辅以适当奖惩措施的质控结果,有效促进了病历质量和医疗服务质量的持续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历质量 质量管理 质控体系 内涵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经营管理理念在医院建设发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5
3
作者 赵宁志 郭爱勇 赵仲坤 《东南国防医药》 2004年第6期460-463,共4页
关键词 医院建设 就医需求 疾病谱 导医 病种 家庭病床 门诊 收容 行动 常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14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住院患者皮肤撕裂伤的现状调查 被引量:8
4
作者 郭艳侠 蒋琪霞 梁珣 《护理学报》 2017年第22期42-45,共4页
目的了解我国皮肤撕裂伤的现患率、发生现状及预防护理措施落实现状,为临床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全国9个省、11个城市的14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19 010例住院患者实施横断面调查,使用前期通过Delphi... 目的了解我国皮肤撕裂伤的现患率、发生现状及预防护理措施落实现状,为临床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全国9个省、11个城市的14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19 010例住院患者实施横断面调查,使用前期通过Delphi法研制并经过预调研验证具有良好效度和可行性的调查工具。结果 19 010份问卷中获得有效问卷18 806份,18 806例患者中有199例计238处皮肤撕裂伤患者,现患率为1.058%,均发生于住院期间。238处皮肤撕裂伤患者中,1a级48处(20.2%),1b级34处(14.3%),2a级26处(10.9%),2b级14处(5.9%),3级116处(48.7%)。最常见的发生部位是双上肢,发生皮肤撕裂伤的前3位原因依次为跌倒(29.0%)、钝力损伤(23.1%)、医用敷料(19.7%)。199例皮肤撕裂伤患者中有164例患者有皮肤撕裂伤发生史,占82.4%,不同时间皮肤撕裂伤发生史的患者,其皮肤撕裂伤现患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836,P<0.001)。199例皮肤撕裂伤患者中,9项预防措施仅有2项护理措施落实率>50%。结论14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住院患者的皮肤撕裂伤现患率为1.058%,最常见的皮肤撕裂伤发生部位为双上肢,最常见的皮肤撕裂伤分级为3级,最常见的3个原因是跌倒、钝力损伤和移除医用粘性敷料。我国住院患者皮肤撕裂伤护理措施的实施情况较差,9项护理措施中仅有2项落实率>50%。临床医护人员需要加强对好发人群及部位的关注,加强对皮肤撕裂伤相关知识的学习,采用有针对的预防措施以减少皮肤撕裂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撕裂伤 现患率 预防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军队医院生存与发展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
5
作者 赵宁志 郭爱勇 赵仲坤 《东南国防医药》 2004年第3期217-220,共4页
关键词 军队医院 生存 发展 管理 医院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后营养支持治疗对呼吸重症病人医院获得性肺炎和病死率的影响 被引量:19
6
作者 孙辉明 陈晨 +3 位作者 王永萍 吴冠楠 徐小勇 赵蓓蕾 《肠外与肠内营养》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1-94,共4页
目的 :探讨幽门后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呼吸病人医院获得性肺炎和病死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调查呼吸重症病房(RICU)41例幽门后肠内营养支持的病人(幽门后喂养组,n=41),另配对调查同期呼吸重症病房41例行常规鼻胃管喂养病人(鼻胃管喂养组... 目的 :探讨幽门后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呼吸病人医院获得性肺炎和病死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调查呼吸重症病房(RICU)41例幽门后肠内营养支持的病人(幽门后喂养组,n=41),另配对调查同期呼吸重症病房41例行常规鼻胃管喂养病人(鼻胃管喂养组,n=41)。主要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医院获得性肺炎(HAP,不含VAP)发生率和RICU住院病死率。同时观察并比较两组呕吐、显性误吸、胃潴留、腹泻和终止肠内营养次数等重要临床表现。结果 :幽门后喂养组HAP发生率为2.4%,显著低于鼻胃管喂养组22.0%,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幽门后喂养组VAP发生率为16.7%,鼻胃管喂养组为8.7%,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幽门后喂养组RICU住院病死率为36.6%,与鼻胃管喂养组(41.5%)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呕吐、显性误吸、胃潴留、腹泻和终止肠内营养次数等重要临床观察指标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经鼻胃管喂养相比,幽门后喂养降低呼吸重症病人HAP的发生率,但对VAP发生率和RICU住院病死率均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后喂养 肠内营养 呼吸重症 医院获得性肺炎 病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足的相关因素总结及预防 被引量:9
7
作者 葛晶晶 黄迎春 《护士进修杂志》 2018年第18期1662-1665,共4页
肠内营养(Gastrointestinal nutrition,EN)是指经胃肠道提供代谢需要的营养物质及其他各种营养素的营养支持方式,是危重患者早期治疗的一项重要措施。肠内营养支持可减少患者体内蛋白质的消耗和降低患者营养不良的风险,以及维持机体... 肠内营养(Gastrointestinal nutrition,EN)是指经胃肠道提供代谢需要的营养物质及其他各种营养素的营养支持方式,是危重患者早期治疗的一项重要措施。肠内营养支持可减少患者体内蛋白质的消耗和降低患者营养不良的风险,以及维持机体重要脏器的功能,从而降低患者的死亡率^([1])。因此,EN的应用已是ICU患者的一项重要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 喂养不足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老年科药师应重视开展老年人用药健康教育 被引量:4
8
作者 潘卫民 《东南国防医药》 2004年第3期180-181,共2页
关键词 医院 药师 老年人 用药指导 健康教育 不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士主导的医院-家庭过渡期服药偏差管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潘凌蕴 吕桂兰 《护理学报》 2018年第3期34-37,共4页
目的阐述护士主导的医院-家庭过渡期服药偏差管理的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文献复习,归纳总结了慢性病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服药偏差的相关概念、分类标准、产生原因、护士主导的干预措施和评价指标等方面内容。结果医院-家庭过渡期服药偏差... 目的阐述护士主导的医院-家庭过渡期服药偏差管理的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文献复习,归纳总结了慢性病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服药偏差的相关概念、分类标准、产生原因、护士主导的干预措施和评价指标等方面内容。结果医院-家庭过渡期服药偏差管理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结论服药偏差管理是需要多学科、多专科合作的系统项目,应积极借鉴欧美国家成功经验,实现医院-家庭过渡期安全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药偏差 慢病管理 过渡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队医院护理人员组织公民行为现状的研究
10
作者 师晓辉 王迎晓 《全科护理》 2018年第2期138-140,共3页
[目的]了解军队医院护理人员组织公民行为的现状,为军队医院提高护理人员公民组织行为提供依据。[方法]对江苏省南京市某军队医院500名护理人员组织公民行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工具包括护理人员一般资料问卷、组织公民行为量表。[结果]... [目的]了解军队医院护理人员组织公民行为的现状,为军队医院提高护理人员公民组织行为提供依据。[方法]对江苏省南京市某军队医院500名护理人员组织公民行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工具包括护理人员一般资料问卷、组织公民行为量表。[结果]军队医院护理人员组织公民行为总分为98.08分±14.76)分,5个因子均分分别为自我发展(17.94分±2.94分)、责任意识(26.86分±3.77分)、主动服务(21.88分±3.22分)、帮助同事(16.52分±2.88分)和组织认同(14.88±2.35分)。[结论]军队医院护理人员组织公民行为处于高等水平,但5个因子中自我发展、组织认同处于中等水平。管理者可以自我发展、加强组织认同为切入点,促进军队医院护理人员组织公民行为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队医院 护理人员 组织公民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spr敲除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脑损伤机制的实验研究
11
作者 邹炎 张冰涛 +4 位作者 简瑶 周晓明 吴琪 陈姝娟 张鑫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54-58,共5页
目的 探讨黏连蛋白相关蛋白(Caspr)敲除对小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早期脑损伤(EBI)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C57BL/6小鼠及Caspr敲除(Caspr^(+/-))小鼠,共分为4组:SAH模型组、假手术组、Caspr^(+/-)+SAH模型组和Caspr^(+/-... 目的 探讨黏连蛋白相关蛋白(Caspr)敲除对小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早期脑损伤(EBI)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C57BL/6小鼠及Caspr敲除(Caspr^(+/-))小鼠,共分为4组:SAH模型组、假手术组、Caspr^(+/-)+SAH模型组和Caspr^(+/-)组,采用视交叉前池注血法建立SAH模型。SAH发生24 h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和脑水肿检测。采用Western Blot和ELISA法检测Caspr、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Bax、Caspase-1、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IL-18的表达;采用TUNEL染色法观察SAH后神经元的凋亡。结果 Caspr敲除导致Bcl-2表达下降,Bax、Caspase-1、IL-1β和IL-18表达升高,促进神经元凋亡。结论 Caspr敲除通过激活神经细胞凋亡加重SAH后的EB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pr 细胞凋亡 蛛网膜下腔出血 早期脑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地上部分资源利用初探 被引量:16
12
作者 李汉保 王玉玺 +3 位作者 王曙东 赵仲坤 李克 周继红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16-17,共2页
本文报道了雷公藤地上部提取物的薄层扫描测定,结果显示叶的雷公藤甲素含量高达0.0178%,约比根高出3倍,为叶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雷公藤 资源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髋部骨折流行病学分布特点:单中心2859例分析 被引量:63
13
作者 翁蔚宗 李密 +9 位作者 周启荣 曹烈虎 王尧 陈晓 张军 汪琳 纪方 张建政 徐海栋 苏佳灿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15-420,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2 859例髋部骨折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为进一步完善老年髋部骨折的防治手段提供依据。方法收集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200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入院的所有髋部骨折患者病例资料,采集患者的年龄、性别、受伤机制、骨折类型... 目的回顾性分析2 859例髋部骨折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为进一步完善老年髋部骨折的防治手段提供依据。方法收集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200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入院的所有髋部骨折患者病例资料,采集患者的年龄、性别、受伤机制、骨折类型、受伤至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手术方法等信息,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髋部骨折的流行病学分布特点。结果 (1)本院的髋部骨折收治总数逐年增加,其中股骨颈骨折的占比最高(1 602/2 859,56.03%),股骨粗隆间骨折次之。(2)髋部骨折患者年龄52~104岁,年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71~80岁组最多,占37.39%(1 069/2 859)。(3)髋部骨折病例中女性所占比例(1 916/2 859,67.02%)高于男性(943/2 859,32.98%)。(4)受伤机制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走中自行摔伤导致骨折最多,占87.65%(2 506/2 859)。(5)骨折类型在不同性别之间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股骨颈骨折较多,男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比例较高。(6)所有患者中合并有糖尿病(765/2 859,26.76%)或心脑血管疾病(739/2 859,25.85%)的病例数最多。结论老年髋部骨折以股骨颈骨折和股骨粗隆间骨折多见,其在年龄、性别、受伤机制、合并症等方面均有一定的流行病学分布特征,这为进一步改善髋部骨折的防治策略提供了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骨折 老年人 流行病学 回顾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肌肉减少症对胃癌病人临床预后的影响: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田浩 周达 +5 位作者 叶晨 田锋 张颖 高学金 李国立 王新颖 《肠外与肠内营养》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66-170,175,共6页
目的:探讨胃癌病人术前存在肌肉减少症对术后病人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93例胃癌病人,使用生物电阻抗法检测骨骼肌质量,分为两组:肌肉减少症组和非肌肉减少症组,比较分析术前存在肌肉减少症对胃癌病人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住... 目的:探讨胃癌病人术前存在肌肉减少症对术后病人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93例胃癌病人,使用生物电阻抗法检测骨骼肌质量,分为两组:肌肉减少症组和非肌肉减少症组,比较分析术前存在肌肉减少症对胃癌病人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60天再入院及病死率等指标的影响。结果:术前存在肌肉减少症的病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总并发症发生率、总住院天数和术后住院天数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60天再入院率、60天病死率和总住院费用方面肌肉减少症组略高于正常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存在肌肉减少症及存在营养风险是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存在肌肉减少症可导致胃癌病人术后不良临床预后,肌肉减少症是胃癌病人术后并发症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应常规进行筛查与评估并及时纠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肌肉减少症 营养不良 生物电阻抗法 临床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后消除延迟的影响因素和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15
作者 朱婷婷 赵宇蕾 +2 位作者 封利颖 芮建中 周国华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7年第1期49-54,共6页
大剂量甲氨蝶呤(high-dose methotrexate,HD-MTX)化疗后可能出现消除延迟,并造成骨髓抑制、黏膜损伤、肝肾功能损害等严重不良反应。如何减少消除延迟的发生,并通过预防和解救措施,将患者的身体损害减至最小是HD-MTX化疗的关键问题之一... 大剂量甲氨蝶呤(high-dose methotrexate,HD-MTX)化疗后可能出现消除延迟,并造成骨髓抑制、黏膜损伤、肝肾功能损害等严重不良反应。如何减少消除延迟的发生,并通过预防和解救措施,将患者的身体损害减至最小是HD-MTX化疗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总结文献并结合临床实际,从患者生理状态、药物代谢酶、转运体、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探讨HD-MTX化疗后消除延迟的发生机制和解救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氨蝶呤 消除延迟 影响因素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充气装置与医用弹力袜预防腹腔镜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效果比较 被引量:37
16
作者 苗素琴 吕德珍 +1 位作者 段雅君 王刚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36-38,共3页
目的比较间歇充气装置与医用弹力袜预防腹腔镜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将腹腔镜胃肠道肿瘤切除手术患者200例按照时间顺序分组,对照组(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100例术中采用医用弹力袜预防深静脉血栓,观察组(2017年2月至2018... 目的比较间歇充气装置与医用弹力袜预防腹腔镜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将腹腔镜胃肠道肿瘤切除手术患者200例按照时间顺序分组,对照组(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100例术中采用医用弹力袜预防深静脉血栓,观察组(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100例术中使用间歇充气装置,观察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持续时间及手术前后凝血/纤溶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手术开始2 h PT、tPA-Ag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术后24 h PT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ATTP、tPA-Ag值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术中间歇充气可有效降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改善凝血/纤溶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间歇充气装置 医用弹力袜 预防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花生四烯酸释放及其对高血压病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9
17
作者 邹宝明 江时森 +1 位作者 李俭春 慈书平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1996年第3期149-151,共3页
对61例高血压病者血花生四烯酸含量变化及对TXB2、6ketoPGF1α含量及T/6比值的调节进行研究.结果:(1)血压:治疗各组均较治疗前下降(Ⅰ组P<0.05,Ⅱ组、Ⅳ组P<0.01);治疗后Ⅳ组较Ⅲ组血压下降显... 对61例高血压病者血花生四烯酸含量变化及对TXB2、6ketoPGF1α含量及T/6比值的调节进行研究.结果:(1)血压:治疗各组均较治疗前下降(Ⅰ组P<0.05,Ⅱ组、Ⅳ组P<0.01);治疗后Ⅳ组较Ⅲ组血压下降显著(P<0.01)。(2)血花生四烯酸、TXB2、6ketoPGF1α含量及T/6比值:①治疗前与对照组相比:花生四烯酸(P<0.05~P<0.01),TXB2含量(P<0.05)及T/6比值(P<0.05~P<0.01)均显著升高;6ketoPGFa1α含量下降不显著。②治疗后花生四烯酸(Ⅰ组、Ⅱ组P<0.05,Ⅳ组P<0.01)、TXB2(Ⅰ组P<0.05,Ⅱ组、Ⅳ组P<0.01)含量及T/6比值(Ⅱ组P<0.05,Ⅳ组P<0.01)均降低;6ketoPGF1α较前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无显著改变。表明血花生四烯酸和TXA2含量与血压变化趋势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花生四烯酸 促血栓素A2 前列环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栽培茅苍术挥发油及微量元素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玉玺 李汉保 +2 位作者 周继红 刘训红 徐有贵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7期36-37,共2页
茅苍术Atracty1odes lancea(Thunb.)D.C由于生长缓慢,加之无计划地采挖,野生资源枯竭.自1980年开始,南京地区进行了野生转家种的试验.从栽培情况看,生长速度比野生的快,产量比野生的高,但形态变异较大,其内在质量如何,能否作苍术入药是... 茅苍术Atracty1odes lancea(Thunb.)D.C由于生长缓慢,加之无计划地采挖,野生资源枯竭.自1980年开始,南京地区进行了野生转家种的试验.从栽培情况看,生长速度比野生的快,产量比野生的高,但形态变异较大,其内在质量如何,能否作苍术入药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茅苍术主含挥发油,人体内的元素与它们在自然界的丰度密切相关的记载,本文以野生茅苍术作为对照品,分析了栽培品中挥发油及微量元素的含量,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苍术 挥发油 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肠内营养制剂配伍反应观察 被引量:9
19
作者 陈静 黄迎春 王慧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313-1314,共2页
[目的]研究常用肠内营养制剂配伍用药反应情况。[方法]选择临床常用的纽迪希亚公司产品百普力、能全力、康全力及华瑞公司产品瑞素、瑞能、瑞先、瑞高、瑞代,在18℃~24℃、湿度50%~60%的层流环境下,将两种肠内营养制剂按相同比例混合... [目的]研究常用肠内营养制剂配伍用药反应情况。[方法]选择临床常用的纽迪希亚公司产品百普力、能全力、康全力及华瑞公司产品瑞素、瑞能、瑞先、瑞高、瑞代,在18℃~24℃、湿度50%~60%的层流环境下,将两种肠内营养制剂按相同比例混合,观察营养制剂反应情况,并按药典规定的方法测定有关溶液pH值。[结果]百普力(短肽型)与整蛋白制剂配伍时出现沉淀絮状物;瑞素(整蛋白制剂)与能全力(含膳食纤维制剂)配伍时也出现少量絮状物。[结论]百普力(短肽型)与pH值6以上的肠内营养制剂混合均发生沉淀絮状物;能全力与瑞素制剂混合发生少量絮状物,应引起临床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制剂 药物反应 配伍禁忌 PH值 用药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与脑小血管病负荷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7
20
作者 杜娟 陈念东 +1 位作者 张雪玲 肖露露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7年第12期1287-1290,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PSD)与脑小血管病(CSVD)负荷轻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01例,根据脑卒中后3个月PSD发生情况分为PSD组86例,非PSD组215例。所有患者根据TOAST分型标准进行病因分型、美国国立卫生...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PSD)与脑小血管病(CSVD)负荷轻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01例,根据脑卒中后3个月PSD发生情况分为PSD组86例,非PSD组215例。所有患者根据TOAST分型标准进行病因分型、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并于入院当日完善患者人口学和脑血管病相关危险因素等资料。结果 PSD组年龄、高血压、入院NIHSS评分、脑微出血、血管周围间隙增加和重度CSVD负荷评分明显高于非PSD组,轻度CSVD负荷评分和中度CSVD负荷评分明显低于非PSD组(P<0.05)。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中,首先矫正人口学因素(年龄和性别),以轻度CSVD负荷评分为参照,中度CSVD负荷评分(OR=1.32,95%CI:1.29~4.56,P=0.04)和重度CSVD负荷评分(OR=3.02,95%CI:1.35~7.07,P=0.01)与PSD的发生独立相关。将单因素分析中P<0.2的变量纳入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中,矫正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NIHSS评分、收缩压,仍以轻度CSVD负荷评分为参照,中度CSVD负荷评分对PSD失去了预测价值(OR=1.26,95%CI:0.96~4.16,P=0.65),重度CSVD负荷评分(OR=2.65,95%CI:1.11~6.92,P=0.04)与PSD联系依然存在。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CSVD负荷严重程度与患者3个月后PSD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抑郁 脑梗死 认知障碍 脑缺血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