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乙酰半胱氨酸在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及机制
1
作者 杨晨 万文辉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0-195,共6页
缺血性脑卒中(CIS)是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其发病率在脑血管病中占据首位。氧气和营养供应的减少会导致神经元的严重丧失,并导致中风患者脑功能的缺陷。开发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方法仍... 缺血性脑卒中(CIS)是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其发病率在脑血管病中占据首位。氧气和营养供应的减少会导致神经元的严重丧失,并导致中风患者脑功能的缺陷。开发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方法仍然是临床医学的重要挑战。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是谷胱甘肽前体物质,缺血性脑卒中动物模型及一些临床研究的证据表明,NAC可以有效地保护大脑免受缺血损伤。本文从抗氧化、抑制炎症、保护脑神经和线粒体功能、稳定动脉斑块及溶栓功能等多方面阐述NAC在CIS中的作用机制,旨在从基础层面深入探究NAC与CIS的关系,为NAC进一步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乙酰半胱氨酸 缺血性脑卒中 氧化应激 炎症 溶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分布宽度对老年脓毒症患者临床转归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6
2
作者 杨晨 郭蕾 +4 位作者 黄方 陈阳希 严妤函 万文辉 刘瑜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74-480,共7页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对老年脓毒症患者临床转归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19年12月东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210例老年脓毒症患者,计算脓毒症期间最高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态评分Ⅱ(APACHEⅡ)及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根...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对老年脓毒症患者临床转归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19年12月东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210例老年脓毒症患者,计算脓毒症期间最高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态评分Ⅱ(APACHEⅡ)及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根据住院期间临床转归情况,将210例患者分为脓毒性休克组(n=93)与非休克组(n=117);根据治疗结局,将患者分为死亡组(n=60)与存活组(n=150);根据SOFA评分将患者分为重度器官功能障碍组(SOFA≥10分,n=79)及轻度器官功能障碍组(SOFA<10分,n=131)。比较各组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既往史、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RDW等指标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RDW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住院总时间、住ICU时间的相关性,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脓毒症患者发生脓毒性休克、重度器官功能障碍及死亡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RDW、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对老年脓毒症患者发生脓毒性休克、重度器官功能障碍的预测价值。结果脓毒性休克组RDW、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重度器官功能障碍及死亡的发生率均高于非休克组,重度器官功能障碍组RDW、APACHEⅡ评分、脓毒性休克及死亡的发生率均高于轻度器官功能障碍组,死亡组RDW、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脓毒性休克及重度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均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DW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住院总时间、住ICU时间呈正相关(P<0.001);RDW升高是脓毒性休克、重度器官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DW>20%的脓毒症患者发生脓毒性休克及重度器官功能障碍的风险明显升高(P<0.05);SOFA评分预测脓毒性休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58,敏感度为0.817,特异度为0.940,RDW联合SOFA评分的AUC为0.959,敏感度为0.968,特异度为0.676;APACHEⅡ评分预测重度器官功能障碍的AUC为0.973,敏感度为0.911,特异度为0.931,RDW联合APACHEⅡ评分的AUC为0.978,敏感度为0.972,特异度为0.668。结论RDW升高是预测老年脓毒症患者发生脓毒性休克及重度器官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RDW联合SOFA评分预测脓毒性休克及RDW联合APACHEⅡ评分预测重度器官功能障碍的敏感度均优于单个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分布宽度 老年脓毒症 脓毒性休克 重度器官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8
3
作者 杨晨 黄方 +4 位作者 刘瑜 郭蕾 陈阳希 严妤函 万文辉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1年第10期721-725,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空腹血糖(F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66例ACS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Gensini评分...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空腹血糖(F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66例ACS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Gensini评分评估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根据Gensini评分将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狭窄组。分析FPG及HbA1c与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Spearman及偏相关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重度冠状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结果轻度、中度及重度冠状动脉狭窄组FPG与HbA1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r=0.331,P<0.001)及偏相关性分析(r=0.379,P<0.001)均显示FPG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Spearman相关性分析中HbA1c与Gensini评分无明显相关性(P=0.096);控制相关影响因素行偏相关分析,HbA1c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191,P=0.04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PG和HbA1c均是ACS患者发生重度冠状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FPG和HbA1c预测冠状动脉发生重度狭窄的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637和0.581,FPG=7.0 mmol/L预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46.0%和86.6%;HbA1c=6.0%预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6.4%和62.5%,两者的预测价值无明显差异(P=0.534)。结论FPG和HbA1c均是影响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两者对重度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的预测价值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空腹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 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血小板计数比值对老年脓毒症患者临床转归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6
4
作者 郭蕾 杨晨 +4 位作者 陈阳希 严妤函 黄方 万文辉 刘瑜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2年第3期161-165,共5页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血小板计数(PLT)的比值(RPR)与老年脓毒症患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东部战区总医院(原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收治的174例老年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采集患者一般人...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血小板计数(PLT)的比值(RPR)与老年脓毒症患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东部战区总医院(原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收治的174例老年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采集患者一般人口学、实验室和辅助检查结果及临床转归等资料,计算诊断脓毒症后3 d内最大RPR值。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RPR与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住院总时间、住重症监护病房(ICU)时间、降钙素原、白介素-6的相关性。根据临床转归对患者进行分组,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RPR与老年脓毒症患者不同临床转归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RPR对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RPR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住院总时间、住ICU时间、降钙素原、白介素-6呈正相关(P<0.05)。死亡组RPR、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脓毒症休克和重度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存活组(P<0.001)。校正年龄、性别、吸烟饮酒状态、APACHEⅡ评分、是否发生脓毒症休克后,RPR升高是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3.22,95%CI 1.29~8.01,P=0.012)。RPR对死亡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81(P<0.001),最佳截断值为0.23,灵敏度为0.905,特异度为0.803,RPR>0.23者死亡风险是RPR≤0.23者的9.73倍(OR=9.73,95%CI 1.89~49.99,P=0.006)。RPR与脓毒症休克和器官功能障碍严重程度无明显相关性。结论RPR升高与老年脓毒症患者严重程度和不良预后相关,是预测老年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红细胞分布宽度 血小板计数 脓毒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急性胰腺炎临床转归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刘瑜 严妤函 +5 位作者 黄方 郭蕾 陈阳希 杨晨 张兴虎 万文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79-284,共6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多态性与急性胰腺炎(AP)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共纳入AP患者508例,采用上海天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改良的连接酶检测反应(imLDR)技术对VDR基因上14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s)进行检测。非条件Logistic回归...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多态性与急性胰腺炎(AP)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共纳入AP患者508例,采用上海天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改良的连接酶检测反应(imLDR)技术对VDR基因上14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s)进行检测。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吸烟/饮酒状态、APACHE II评分后,在不同遗传模式下分析各位点基因型与AP患者临床转归(脓毒症/重症AP/死亡)的相关性。结果rs12721375 GA/AA基因型较GG发生脓毒症风险低(P=0.02);A等位基因型发生脓毒症的风险较G低(P=0.009)。rs2853559 GA和GA/AA较GG发生脓毒症风险高(P=0.022、0.026)。rs11168287 AA较GG和GG/GA发生重症AP风险高(P=0.030、0.022)。rs2853559 AA基因型较GG和GG/GA发生重症AP风险高(P=0.022、0.021)。rs11168283 CT/TT基因型较CC型发生死亡风险低(P=0.046)。结论VDR基因多态性与汉族人群AP患者临床转归相关,VDR基因参与了AP的进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受体 基因多态性 急性胰腺炎 临床转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18例80岁以上老年人共病调查及特点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杨翔 陈阳希 +3 位作者 张瑗 史兆荣 万文辉 张兴虎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0年第4期363-367,共5页
目的了解高龄老年住院患者慢性病种类、慢性共病类型及其分布特点。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原解放军南京总医院老年病研究中心保障的918例干休高龄老年患者病历资料,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等一般人... 目的了解高龄老年住院患者慢性病种类、慢性共病类型及其分布特点。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原解放军南京总医院老年病研究中心保障的918例干休高龄老年患者病历资料,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等一般人口学特征以及慢性病检出情况等,筛选出25种慢性疾病,对慢性病类型及慢性共病特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5种慢性病中患病率最高的前5位疾病分别为高血压(75.97%)、脑血管病(61.76%)、冠心病(51.52%)、骨关节病(38.34%)及心功能不全(38.24%)。90.30%的高龄老人患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慢性疾病,平均慢性共病为(5.79±2.84)种。将慢性病两两组合成疾病对,特定疾病对的实际共同患病率较理论患病率高,高血压与脑血管病(OR=2.86,95%CI 2.12~3.92;P<0.01)、高血压病与冠心病(OR=6.67,95%CI 4.66~9.54;P<0.01)、冠心病与心功能不全(OR=27.20,95%CI 18.01~41.07;P<0.01)。结论高龄老年人群慢性病检出率较高,且慢性病共病检出率较高,多种慢性病存在相关关系。干预共病行为危险因素,可以改善高龄老年人生活水平,提高社区慢性病管理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老年共病 80岁以上老年人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对高龄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2
7
作者 贡歌 张兴虎 +3 位作者 张瑗 杨翔 周诗 万文辉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1年第10期745-748,共4页
目的探讨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高龄老年多器官衰竭(MOFE)患者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东部战区总医院老年病房诊治的多器官功能衰竭3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存活时间是否超过15 d,分为存活组(1... 目的探讨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高龄老年多器官衰竭(MOFE)患者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东部战区总医院老年病房诊治的多器官功能衰竭3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存活时间是否超过15 d,分为存活组(18例)和死亡组(15例)。收集患者的年龄、衰竭器官数量、血生化指标、动脉血气、治疗方法及死亡时间等指标。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为股静脉置管,有4例发生导管感染。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的年龄、CVVH前的血尿素氮、肌酐、电解质、脑利钠肽前体、动脉血pH值、全血剩余碱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存活组与死亡组乳酸[(2.32±1.17)和(5.00±4.35)mmol/L]、24 h尿量[(501.17±229.62)和(220.33±191.68)ml]、衰竭器官个数[(3.33±1.14)和(4.33±1.15)个]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VVH治疗前后尿素氮[(34.27±13.54)和(15.77±9.15)mmol/L]、血肌酐[(347.57±170.22)和(165.55±89.32)μmol/L]、脑利钠肽前体[(2128.27±1416.08)和(1181.86±1305.17)pmol/L]、血钾[(4.78±1.03)和(4.12±0.56)mmol/L]、动脉血pH值[(7.28±0.12)和(7.33±0.1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后血钠、钙、磷、全血剩余碱及乳酸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CVVH治疗有助于改善高龄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预后,能明显减轻高龄患者心脏负荷、加快小分子毒素的清除、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度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 多器官功能衰竭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T3综合征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晨 黄方 +4 位作者 刘瑜 郭蕾 陈阳希 严妤函 万文辉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2年第4期241-245,共5页
目的探讨低T3综合征(LT3S)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19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204例ACS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甲状腺功能情况,排除甲亢、亚临床甲亢、甲... 目的探讨低T3综合征(LT3S)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19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204例ACS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甲状腺功能情况,排除甲亢、亚临床甲亢、甲减、亚临床甲减后,将其余189例患者分为甲状腺功能正常组(对照组,n=153)和低T3综合征组(n=36)。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或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与Gensini评分、支架个数及B型脑钠肽的相关性。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FT3与ACS患者重度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判断FT3对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预测价值。结果低T3综合征组Gensini评分、支架个数及主干病变≥50%比例明显高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均P<0.05)。FT3与糖尿病病史是影响ACS患者发生重度冠状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FT3预测冠状动脉发生重度狭窄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97,最佳截断值为4.195 pmol/L,灵敏度为69.8%,特异度为70.0%。结论低T3综合征与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FT3可以作为预测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独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低T3综合征 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X受体β基因多态性与肺炎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关联研究
9
作者 刘瑜 王立群 +4 位作者 黄方 陈阳希 郭蕾 万文辉 张兴虎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1年第4期343-345,共3页
目的探讨华东汉族人群肝X受体β(liver X receptorβ,LXRβ)基因多态性与肺炎脓毒症患者临床转归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194例肺炎脓毒症患者,对其LXRβ基因上6个常见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 目的探讨华东汉族人群肝X受体β(liver X receptorβ,LXRβ)基因多态性与肺炎脓毒症患者临床转归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194例肺炎脓毒症患者,对其LXRβ基因上6个常见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在不同遗传模式下,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各位点基因型与脓毒症临床转归的相关性。结果rs2695121在共显性和隐性遗传模式下与肺炎脓毒症患者死亡风险增加相关(P=0.0074、0.0099)。没有基因多态性与脓毒性休克和器官功能障碍相关。结论LXRβ基因多态性与肺炎脓毒症患者死亡风险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肝X受体β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在脓毒症病原体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10
作者 杨翔 郭兰骐 +1 位作者 谢剑锋 邱海波 《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 CSCD 2023年第3期292-297,共6页
脓毒症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早期、合理的抗生素使用是脓毒症治疗的重要环节。然而由于病原体种类繁多,快速、全面、精准的鉴定病原体是脓毒症诊疗过程中的难点。传统病原学检测手段因检测范围窄、目标单一、准确率低、阳性... 脓毒症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早期、合理的抗生素使用是脓毒症治疗的重要环节。然而由于病原体种类繁多,快速、全面、精准的鉴定病原体是脓毒症诊疗过程中的难点。传统病原学检测手段因检测范围窄、目标单一、准确率低、阳性率低、检测周期长等因素,常导致疾病治疗延误或抗菌药物滥用,难以满足临床确定严重感染病原体的需要。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以其高通量、广覆盖、高精度等优势,能无偏倚性直接分析出标本中的病原微生物谱、丰度和分布情况,在疑难重症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未知病原体的鉴定、耐药基因监测方面展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本文从mNGS对各类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应用、检测影响因素、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总结综述,以促进其在脓毒症病原体诊断方面更加合理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 脓毒症 病原体 诊断
原文传递
宏基因组学二代测序技术在重症感染早期抗感染目标性治疗中的一些思考
11
作者 杨翔 邱海波 《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 CSCD 2022年第4期289-290,共2页
早期有效、准确的抗生素治疗是降低重症感染患者病死率的关键,准确鉴别病原微生物是恰当的抗生素治疗最重要的前提条件。宏基因组学二代测序技术(mNGS)是一种新型的病原学诊断技术,其具有检测速度快、准确率高、覆盖广泛等特点,近年来... 早期有效、准确的抗生素治疗是降低重症感染患者病死率的关键,准确鉴别病原微生物是恰当的抗生素治疗最重要的前提条件。宏基因组学二代测序技术(mNGS)是一种新型的病原学诊断技术,其具有检测速度快、准确率高、覆盖广泛等特点,近年来已被用于某些特殊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诊断中。然而,该技术在重症感染早期抗感染目标性治疗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总结mNGS在重症领域使用过程中依然面临的几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基因组学二代测序 重症感染 目标性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