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牦牛的遗传多样性及其系统进化研究 被引量:22
1
作者 钟金城 柴志欣 +5 位作者 姬秋梅 赵尚娟 徐利娟 唐懿挺 张成福 信金伟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3期368-378,共11页
通过测定西藏11个牦牛类群的mtDNA D-loop区、cytb基因、COⅢ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及分析核基因组的RAPD多样性,研究了西藏牦牛的遗传多样性、类群间的亲缘关系和系统进化关系.结果表明:①西藏牦牛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且具有西藏东部地... 通过测定西藏11个牦牛类群的mtDNA D-loop区、cytb基因、COⅢ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及分析核基因组的RAPD多样性,研究了西藏牦牛的遗传多样性、类群间的亲缘关系和系统进化关系.结果表明:①西藏牦牛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且具有西藏东部地区的牦牛类群遗传多样性相对较高,而西部的牦牛类群遗传多样性相对较低的趋势,显示西藏东部地区可能是家牦牛的起源地之一.西藏牦牛的这些遗传多样性是西藏牦牛业持续发展和牦牛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物质基础,也是将来培育牦牛新品种或品系的重要基因资源,应加以妥善保护并进行合理开发利用.②西藏牦牛可分为两大类,有2个母系起源.③牦牛与美洲野牛的亲缘关系比与普通牛的近,作者认为将牦牛(家牦牛和野牦牛)划分为牛亚科中一个独立属——牦牛属(Poephagus)比将牦牛作为牛属中的一个亚属或一个种更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牦牛 遗传多样性 系统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牦牛的RAPD遗传多样性及其分类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柴志欣 赵上娟 +3 位作者 姬秋梅 张成福 信金伟 钟金城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380-1386,共7页
为了解西藏地区牦牛品种或类群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本研究从33个RAPD多态性引物中筛选出8个条带清晰且多态性丰富的引物对西藏地区的巴青牦牛、类乌齐牦牛、丁青牦牛、桑日牦牛、工布江达牦牛、江达牦牛、康布牦牛、桑桑牦牛、嘉黎... 为了解西藏地区牦牛品种或类群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本研究从33个RAPD多态性引物中筛选出8个条带清晰且多态性丰富的引物对西藏地区的巴青牦牛、类乌齐牦牛、丁青牦牛、桑日牦牛、工布江达牦牛、江达牦牛、康布牦牛、桑桑牦牛、嘉黎牦牛、帕里牦牛、斯布牦牛等11个类群的核基因组DNA进行了RAPD分析,并用Nei氏标准距离和UPGMA聚类法分析了类群间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1)西藏牦牛类群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变异范围在0.185 7~0.405 3之间,其中帕里牦牛最小(0.185 7),说明相对较纯,群体较整齐;而工布江达牦牛最大(0.405 3),显示该群体内部具有较多的遗传变异。(2)在11个类群中,其遗传多样性指数大小分别为:工布江达牦牛(0.405 3)>江达牦牛(0.353 6)>斯布牦牛(0.344 8)>康布牦牛(0.342 8)>嘉黎牦牛(0.332 3)>桑日牦牛(0.282 3)>巴青牦牛(0.279 3)>桑桑牦牛(0.269 8)>丁青牦牛(0.259 7)>类乌齐牦牛(0.224 1)>帕里牦牛(0.185 7),具有西藏东部牦牛类群遗传多样性相对较高,而西部牦牛类群遗传多样性相对较低的趋势,预示着西藏东部可能是牦牛的起源地之一。(3)遗传距离构建的分子聚类关系图表明:西藏11个牦牛类群可分为2大类,帕里牦牛(PL)为一类,其余10个牦牛类群为另一类。综上所述,西藏牦牛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品种或种群内的遗传分化显著,这是西藏牦牛业持续发展和牦牛适应外界环境的遗传基础,是将来培养牦牛新品种或品系的重要基因资源;西藏牦牛品种可分为2大类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牦牛 RAPD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岗巴绵羊的育肥效果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德庆卓嘎 洛桑崔成 +7 位作者 扎西 格桑加措 巴桑吉巴 平措班旦 旦增顿珠 边巴次旺 罗布桑布 晋巴桑姆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8年第9期3-4,共2页
在日喀则市康马县选择200只育成羯羊采取放牧+补饲的方式进行90天育肥试验,选择农户饲养的岗巴羊30只育成羯羊开展了岗巴绵羊育肥效果研究,其目的是为实际生产提供技术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岗巴羊成年羊育肥期每只羊平均增重15.31kg,日增... 在日喀则市康马县选择200只育成羯羊采取放牧+补饲的方式进行90天育肥试验,选择农户饲养的岗巴羊30只育成羯羊开展了岗巴绵羊育肥效果研究,其目的是为实际生产提供技术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岗巴羊成年羊育肥期每只羊平均增重15.31kg,日增重170g。可见,育肥是增加养羊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而且岗巴羊有很好的育肥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岗巴绵羊 育肥效果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牦牛ADD1基因第2外显子的PCR-SSCP检测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柴志欣 罗晓林 +4 位作者 赵尚娟 姬秋梅 张成福 信金伟 钟金城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4-129,共6页
利用PCR-SSCP和DNA测序方法对帕里牦牛、工布江达牦牛、类乌齐牦牛、康布牦牛、桑日牦牛、巴青牦牛、江达牦牛、斯布牦牛、嘉黎牦牛、桑桑牦牛、丁青牦牛等西藏11个牦牛类群共483头牦牛的ADD1基因(被认为是极可能影响肉质的候选基因)第... 利用PCR-SSCP和DNA测序方法对帕里牦牛、工布江达牦牛、类乌齐牦牛、康布牦牛、桑日牦牛、巴青牦牛、江达牦牛、斯布牦牛、嘉黎牦牛、桑桑牦牛、丁青牦牛等西藏11个牦牛类群共483头牦牛的ADD1基因(被认为是极可能影响肉质的候选基因)第2外显子序列进行遗传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66 bp处碱基T缺失和256 bp处A→G突变,共有AA、AB、BB 3种基因型;其中帕里牦牛只有AA基因型,江达牦牛只有AB基因型,康布牦牛、嘉黎牦牛、巴青牦牛、桑日牦牛、斯布牦牛均缺少BB基因型,丁青牦牛、类乌齐牦牛缺少AB型,均存在严重偏态;桑桑牦牛、工布江达牦牛中存在AA、AB、BB 3种基因型。除江达牦牛外,其它10个牦牛类群中AA为优势基因型,A基因为优势等位基因,分布较高。除帕里牦牛、巴青牦牛外,其它9个牦牛类群均处于中度多态(0.25<PIC<0.50),遗传变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牦牛 ADD1基因 PCR-SSC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MC1R基因的克隆测序及其分析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唐懿挺 钟红梅 +6 位作者 姬秋梅 张成福 柴志欣 赵尚娟 白雪 信金伟 钟金城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8-93,共6页
以麦洼牦牛、斯布牦牛、天祝牦牛和九龙牦牛为研究对象,对黑色素皮质素受体1(Melanocortin receptorⅠ,MC1R)基因编码区进行了克隆测序及分析。结果表明,牦牛的MC1R基因编码区全长954 bp,编码317个氨基酸;4个牦牛品种间及与普通牛间在M... 以麦洼牦牛、斯布牦牛、天祝牦牛和九龙牦牛为研究对象,对黑色素皮质素受体1(Melanocortin receptorⅠ,MC1R)基因编码区进行了克隆测序及分析。结果表明,牦牛的MC1R基因编码区全长954 bp,编码317个氨基酸;4个牦牛品种间及与普通牛间在MC1R基因的编码区内共有13个碱基差异,无碱基的插入和缺失现象,编码蛋白共有9个氨基酸差异。MC1R蛋白为亲水性蛋白,无信号肽,有糖基化位点和7个跨膜区。系统进化分析显示,麦洼牦牛与斯布牦牛的MC1R基因相似性最近。本研究结果对今后开展MC1R基因与牦牛毛色性状的相关性分析以及牦牛的毛色遗传机理、基因定位、基因表达调控等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MC1R基因 克隆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源枯草芽孢杆菌的益生作用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王琦 谢晓佩 +4 位作者 吴庆侠 董海龙 李家奎 曾江勇 马宏财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11期157-157,158-165,共9页
益生枯草芽孢杆菌可以替代部分抗生素,安全无污染,在临床上具备治疗、预防细菌性肠道疾病的功效。为研究牦牛源枯草芽孢杆菌对大肠埃希氏菌是否具有益生作用,试验采用体外抑菌试验、药敏试验、大肠埃希氏菌攻毒和制作石蜡切片观察肠道... 益生枯草芽孢杆菌可以替代部分抗生素,安全无污染,在临床上具备治疗、预防细菌性肠道疾病的功效。为研究牦牛源枯草芽孢杆菌对大肠埃希氏菌是否具有益生作用,试验采用体外抑菌试验、药敏试验、大肠埃希氏菌攻毒和制作石蜡切片观察肠道组织变化的方法,探究其益生作用。结果表明,在4株牦牛源枯草芽孢杆菌中,Yak-KC7的抑菌效果最佳,抑菌直径达到(25±1)mm;其次是Yak-KC1、Yak-KC5、Yak-KC6,抑菌直径分别达到(17±1)、(22±2)、(20±2)mm。从病理切片得出,试验组肠道组织较对照组大幅改善。因此,该菌具有治疗大肠埃希氏菌疾病的作用,有作为益生菌株的潜能,为西藏地区益生菌种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源枯草芽孢杆菌 益生作用 大肠埃希氏菌 治疗 切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OB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被引量:2
7
作者 唐懿挺 姬秋梅 +5 位作者 张成福 柴志欣 赵上娟 白雪 信金伟 钟金城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16-119,129,共5页
肥胖基因(obese gene,OB gene)表达产物瘦蛋白(leption)具有调节体重、影响动物生长和繁殖率等一系列生物学功能。通过牦牛脂肪组织总RNA的提取,利用RT-PCR克隆出牦牛OB基因的成熟肽cDNA,构建OB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OB-pET32a(+),在大肠... 肥胖基因(obese gene,OB gene)表达产物瘦蛋白(leption)具有调节体重、影响动物生长和繁殖率等一系列生物学功能。通过牦牛脂肪组织总RNA的提取,利用RT-PCR克隆出牦牛OB基因的成熟肽cDNA,构建OB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OB-pET32a(+),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使融合蛋白表达,通过SDS-PAGE检测所表达的融合蛋白。结果表明,克隆的OB基因成熟肽片段为456 bp包含EcoR I和BamH I两个酶切位点,与普通牛、瘤牛该基因的相似性达98.6%。原核表达产物为包涵体形态,大小为31 kD,符合预期结果,为OB基因的高效表达系统的构建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OB基因 克隆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羊冰川棘豆中毒田间预防试验
8
作者 四朗玉珍 赵宝玉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65-67,共3页
冰川棘豆(Oxytropis glacialis)为豆科棘豆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藏语俗称为"通扎",是青藏高原特有的种属,也是目前危害西藏草地畜牧业最严重的毒草之一。放牧动物大量采食后可引起大批动物中毒,造成放牧家畜消瘦、生长缓慢、呆立、倒... 冰川棘豆(Oxytropis glacialis)为豆科棘豆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藏语俗称为"通扎",是青藏高原特有的种属,也是目前危害西藏草地畜牧业最严重的毒草之一。放牧动物大量采食后可引起大批动物中毒,造成放牧家畜消瘦、生长缓慢、呆立、倒卧不起、直至死亡,给西藏草地畜牧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川棘豆中毒 草地畜牧业 放牧家畜 预防试验 棘豆属 多年生草本 疯草 OXYTROPIS 苦马豆素 中毒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家畜脑包虫病藏药方剂中挥发性物质测定分析
9
作者 四朗玉珍 色珠 +9 位作者 姚海潮 佘永新 次仁多吉 拉巴次旦 吴金措姆 马兴斌 元振杰 格桑卓嘎 班旦 杨德全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5年第6期38-40,共3页
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抗家畜脑包虫病藏药方剂中挥发性物质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该方剂中含有β-细辛脑(50.74%)、石竹烯(10.75%)、己酸(1.77%)、α-蒎烯(0.74%)、正十八烷、吖啶黄等成分,其中细辛脑、吖啶黄、α-蒎烯、... 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抗家畜脑包虫病藏药方剂中挥发性物质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该方剂中含有β-细辛脑(50.74%)、石竹烯(10.75%)、己酸(1.77%)、α-蒎烯(0.74%)、正十八烷、吖啶黄等成分,其中细辛脑、吖啶黄、α-蒎烯、己酸和正十八烷等成分对寄生虫具有较强的杀灭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包虫 挥发性物质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羊源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及16S rRNA测序分析
10
作者 刘亚波 四朗玉珍 +3 位作者 格桑卓嘎 班旦 富国文 樊月圆 《当代畜牧》 2024年第8期47-50,共4页
葡萄球菌感染会导致羊只生产力下降、死亡率增加、提高非必要人工及药物成本。本试验对羔羊腹泻样本中的疑似菌进行了分离培养、革兰氏染色及镜检、生化试验以及同源性分析。普通琼脂上可见生长湿润、表面光滑、微微隆起的单个菌落;血... 葡萄球菌感染会导致羊只生产力下降、死亡率增加、提高非必要人工及药物成本。本试验对羔羊腹泻样本中的疑似菌进行了分离培养、革兰氏染色及镜检、生化试验以及同源性分析。普通琼脂上可见生长湿润、表面光滑、微微隆起的单个菌落;血琼脂上产生β溶血现象;革兰氏染色呈蓝紫色,大多数细菌呈球状、葡萄状或者链状排列,判定为革兰氏阳性菌。生化鉴定结果显示,该菌能分解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甘露醇,不产生H2S,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特征相符。16S rRNA测序及同源性比对结果显示,该菌与MRSA-1、MRSA-3、MRSA-2参考毒株同源性较高(达到99%)。以上结果证明,引起此次腹泻的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该结果为云南羊源金黄色葡萄球菌病的临床诊断和防治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源金黄色葡萄球菌 分离鉴定 16S rRNA测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