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群体智能的自组织重叠社团结构分析算法 被引量:2
1
作者 孙韩林 马素刚 王忠民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63-1370,共8页
社团结构分析是复杂网络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基于群体智能思想提出了一种自组织的重叠社团结构分析算法SO^2CSA^2。把网络视为一个群体,网络节点是其中的一个个具有简单智能的个体,每个个体依据定义的社团连接分数自主决定要加入的社团... 社团结构分析是复杂网络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基于群体智能思想提出了一种自组织的重叠社团结构分析算法SO^2CSA^2。把网络视为一个群体,网络节点是其中的一个个具有简单智能的个体,每个个体依据定义的社团连接分数自主决定要加入的社团(可同时加入多个社团)。在网络中寻找一组K-派系作为初始社团结构,所有个体迭代地选择其社团归属,最终整个网络的社团结构将逐渐生长出来。最后对获得的社团结构进行后处理,即调整少量节点的社团归属,以提高其质量。在一组合成网络和现实世界网络上的实验表明,SO^2CSA^2发现的社团结构的质量比两种对比算法(SLPA和OSLOM)更好,尤其是在网络中重叠节点较多或节点重叠度较大的情况下,社团结构质量的提升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叠社团结构 社团检测 社团结构分析 复杂网络 群体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ython的网络爬虫与反爬虫技术研究 被引量:52
2
作者 李培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19年第6期1415-1420,1496,共7页
论文主要为网络爬虫的设计及实现、反爬虫技术的实现及相关技术的研究。通过研究目标网站爬虫门槛的协商及通过的条件,及反爬虫相关技术及最新发展。基于Python设计及实现一个完整的网络爬虫,最终完成了对目标网站所有文章数据的提取和... 论文主要为网络爬虫的设计及实现、反爬虫技术的实现及相关技术的研究。通过研究目标网站爬虫门槛的协商及通过的条件,及反爬虫相关技术及最新发展。基于Python设计及实现一个完整的网络爬虫,最终完成了对目标网站所有文章数据的提取和存储,并借助对实验室内部网站的测试并实现了绕过反爬虫及反爬虫技术的研究,并对网络爬虫及反爬虫技术进行了理论说明和发展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爬虫 Scrapy框架 反爬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慕课平台用户学习数据的管理与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培 《计算机教育》 2019年第1期145-149,共5页
针对目前最具代表性的教学改革方式"基于慕课平台"的教学实际情况,对学生基于慕课平台学习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探讨用户学习过程中诸多因素对学习效果的影响,提出对慕课平台建设及使用的建议。
关键词 慕课平台 学习数据 决策树 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结构》教学模式探索 被引量:2
4
作者 贾冀婷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第49期101-102,共2页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学科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具有内容抽象、理论性和实践性强等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感到学生较难掌握和理解这门课程的内容。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对《数据结构》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和思考,并...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学科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具有内容抽象、理论性和实践性强等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感到学生较难掌握和理解这门课程的内容。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对《数据结构》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和思考,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结构 教学模式 理论性 实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MOOC+SPOC的“大学计算机”课程翻转课堂教学实践与探讨 被引量:5
5
作者 李培 《科教文汇》 2018年第9期65-67,共3页
在信息化教学的发展过程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成了众多教师关注的焦点。结合着目前蓬勃发展的慕课平台,我们西安邮电大学大学计算机教学团队在刚刚过去的一个学期采用结合MOOC+SPOC"大学计算机"课程翻转教学进行了改革实践试点... 在信息化教学的发展过程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成了众多教师关注的焦点。结合着目前蓬勃发展的慕课平台,我们西安邮电大学大学计算机教学团队在刚刚过去的一个学期采用结合MOOC+SPOC"大学计算机"课程翻转教学进行了改革实践试点,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绩。团队教师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针对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教学效果、教学反思进行了深入讨论和分析,为今后翻转课堂教学的开展提供了有效的参考,积累了充分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课堂 慕课平台 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平台日志的故障检测和复杂构件系统即时可靠性度量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王博 华庆一 舒新峰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5-135,共11页
可靠性、可用性和安全性是软件质量度量的3个重要指标,而软件可靠性是软件质量最重要的指标。传统的软件可靠性评估将软件系统看作一个整体或者将软件系统调用结构视为静态结构。现今的软件结构发生了很多的改变,典型的有自主、协同、... 可靠性、可用性和安全性是软件质量度量的3个重要指标,而软件可靠性是软件质量最重要的指标。传统的软件可靠性评估将软件系统看作一个整体或者将软件系统调用结构视为静态结构。现今的软件结构发生了很多的改变,典型的有自主、协同、演进、动态和自适应等特征,已经渗入到当前的复杂网络结构软件系统中,传统的可靠性评估和预测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复杂网络生态环境下的软件系统。在当前“软件定义一切”的高速信息化社会中,海量的信息系统产生了大规模的数据资源。现代信息系统的异构性、并行性、复杂性以及巨大的规模导致了日志资源的多样和复杂,基于系统日志的精准分析和故障预测对构建安全可靠的系统尤为重要。现有文献研究故障预测和软件可靠性的技术颇多,但是较少针对海量日志以及复杂构件进行软件即时可靠性度量。文中在系统分析日志解析、特征提取、故障检测、预测评估到即时可靠性计算的日志处理全过程中,使用集成学习模型对海量系统日志进行分析和故障预测,与传统的机器学习方法进行了比较,提高了故障预测的准确率、召回率和F1值;针对预测召回率低的情况,采用召回率修正即时可靠性的评估,较大程度地提高了即时可靠性的精度;根据个体的可靠性,通过基于马尔可夫理论的系统可靠性度量微服务复合构件的可靠性,从而为智能化运维提供精确的数据基础和故障定位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志解析 故障检测 可靠性评估 根因分析 集成学习 复杂构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拥挤距离的混合多目标免疫优化算法 被引量:10
7
作者 马元锋 李昂儒 +1 位作者 余慧敏 潘晓英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B06期63-68,共6页
多目标免疫优化算法的研究目标是种群均匀分布于优化问题的非劣最优域并使算法快速收敛。为进一步提高多目标优化问题非支配解集合的分布均匀性和收敛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拥挤距离的混合多目标免疫优化算法。该算法基于动态拥挤距离... 多目标免疫优化算法的研究目标是种群均匀分布于优化问题的非劣最优域并使算法快速收敛。为进一步提高多目标优化问题非支配解集合的分布均匀性和收敛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拥挤距离的混合多目标免疫优化算法。该算法基于动态拥挤距离来对个体进行比较和更新操作,从而保持最终解集的均匀分布,同时借鉴经典差分进化算法中的变异引导算子来加强免疫优化算法的局部搜索能力并提高搜索精度。基于5个经典测试函数的仿真结果表明,与其他几种有效的多目标优化算法相比,所提算法不仅在求得Pareto最优解集的逼近性、均匀性和宽广性上有明显优势,而且收敛速度也有较大的改进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优化 人工免疫算法 动态拥挤距离 差分算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复杂微服务系统异常行为分析与定位算法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博 华庆一 +1 位作者 南亚会 句建国 《西安邮电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85-91,共7页
针对极端学生化偏差(Extreme Studentized Deviate,ESD)算法只能对单变量数据进行异常检测,难以对多变量数据进行异常行为度量,提出一种复杂微服务系统异常行为分析与定位(Multivariate Seasonal Hybrid ESD,M.S-H-ESD)算法。首先,对云... 针对极端学生化偏差(Extreme Studentized Deviate,ESD)算法只能对单变量数据进行异常检测,难以对多变量数据进行异常行为度量,提出一种复杂微服务系统异常行为分析与定位(Multivariate Seasonal Hybrid ESD,M.S-H-ESD)算法。首先,对云平台的微服务运维日志数据进行提取,将多元日志数据进行加权归一得到一元数据。然后,对此一元数据采用多元周期混合ESD(Seasonal Hybrid ESD,S-H-ESD)算法对每个服务的异常度进行度量,进而获得异常度最高的服务,根据置信度和异常上限的设置,定位微服务系统异常的根因服务。实验结果表明,M.S-H-ESD算法对时间序列多维数据的异常行为检测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召回率和F 1值,能够准确定位微服务系统中的异常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因分析 微服务 智能运维系统 多元周期混合ESD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媒体传输协议 被引量:1
9
作者 孙家泽 刘玮婷 《西安邮电大学学报》 2022年第5期18-26,共9页
为改善Windows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端与Android终端之间普遍存在的数据传输速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应用层传输协议,即改进的媒体传输协议(Improved Media Transfer Protocol,IMTP)。该协议在PC端发出请求后,根据该协议对数... 为改善Windows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端与Android终端之间普遍存在的数据传输速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应用层传输协议,即改进的媒体传输协议(Improved Media Transfer Protocol,IMTP)。该协议在PC端发出请求后,根据该协议对数据进行打包,发送至Android端。Android端再根据该协议结构解析后产生的响应,将响应数据打包发送至PC端,整个过程进行一次交互。同时,该协议头部结构长度是可变的,根据前一字段的值决定下一个字段向后读取的字节数,有效节省了空间开销。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的PC端与Android终端之间数据传输所使用的媒体传输协议(Media Transfer Protocol,MTP),IMTP获取3000条属性数据耗时由11.26 s降至3.44 s,传输1个500 M文件速率提升16.92%,传输250个1 M文件速率提升93.34%,能够明显提升数据传输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层传输协议 ANDROID 个人计算机 改进的媒体传输协议 传输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模型和模板融合的自动代码生成方法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博 华庆一 舒新峰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69-74,共6页
自动代码生成技术在软件工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深刻改变着软件开发过程的演进和变革,尤其是以模型驱动构架(Model Driven Architecture,MDA)指导的自动代码生成成为主导。该文梳理两大主流的代码生成技术,提出一种混合自动代码... 自动代码生成技术在软件工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深刻改变着软件开发过程的演进和变革,尤其是以模型驱动构架(Model Driven Architecture,MDA)指导的自动代码生成成为主导。该文梳理两大主流的代码生成技术,提出一种混合自动代码生成的方法,给出一种设计和实现的原型。该生成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扩展性,能改进软件开发的过程,提高软件开发效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代码生成 模板 模型驱动 模型转换 混合自动代码 生成设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代码生成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被引量:17
11
作者 王博 舒新峰 +1 位作者 王小银 陈锐 《西安邮电大学学报》 2018年第3期1-12,共12页
自动代码生成技术在敏捷开发和提高软件工程生产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成为精准软件工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模型驱动构架技术为主导,自动代码生成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将是基于人工智能的软件开发构造、代码生成及其技术。分析自动代码... 自动代码生成技术在敏捷开发和提高软件工程生产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成为精准软件工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模型驱动构架技术为主导,自动代码生成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将是基于人工智能的软件开发构造、代码生成及其技术。分析自动代码生成技术的发展状况、原理和方法,由此可以梳理并形成自动代码生成观点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代码生成 模型驱动构架 平台无关模型 平台特定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脸-灰度变换融合的人脸识别方法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忠民 王星 李刚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20-426,共7页
为了解决神经网络在人脸识别过程中复杂度高、运算量大、难以向嵌入式设备应用迁移问题,提出一种通过特征脸进行特征消除、通过灰度变换进行特征增强的人脸图像处理方法.该方法对采集的图片进行裁剪、校正处理,通过Dlib模型使人脸关键... 为了解决神经网络在人脸识别过程中复杂度高、运算量大、难以向嵌入式设备应用迁移问题,提出一种通过特征脸进行特征消除、通过灰度变换进行特征增强的人脸图像处理方法.该方法对采集的图片进行裁剪、校正处理,通过Dlib模型使人脸关键点处于相同坐标,进而将对正的图像通过特征脸-灰度变化预处理方法获得新的特征表达,将该表达矩阵送入浅层网络测试识别性能并探究特征脸数目对准确率的影响.实验表明,该方法在FERET与ORL数据集的识别准确率均明显提高,并且在浅层网络上依然保持较高的准确率,分别达到95. 1%,96. 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增强 特征消除 特征脸 灰度变换 嵌入式设备 浅层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在寰枢椎脱位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汤永刚 杨斌 +3 位作者 张良 靳晓晖 张帅 贾阳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5期827-830,共4页
目的探讨X线数字化断层融合成像技术(digital tomosynthesis,DTS)对寰枢椎脱位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20年7月期间共113例寰枢椎脱位患者的影像资料,其中包括DR检查43例,DTS检查17例,CT检查63例。并对其行影像诊断符合率... 目的探讨X线数字化断层融合成像技术(digital tomosynthesis,DTS)对寰枢椎脱位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20年7月期间共113例寰枢椎脱位患者的影像资料,其中包括DR检查43例,DTS检查17例,CT检查63例。并对其行影像诊断符合率和有效剂量(effectivedose,ED)换算值的对比分析。结果DR检查中诊断寰枢椎脱位20例,占46.50%,DTS检查诊断寰枢椎脱位15例,占88.20%,CT检查诊断寰枢椎脱位60例,占95.20%。DTS和CT诊断寰枢椎脱位的符合率均明显高于D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TS和CT诊断寰枢椎脱位的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寰枢椎检查在DR正位、侧位,DTS冠状位、矢状位和CT的ED分别为(0.0961±0.0469)mSv、(0.0974±0.0471)mSv、(0.1358±0.0117)mSv、(0.1135±0.0132)mSv、(0.8377±0.0769)mSv。DTS和CT的有效剂量明显高于DR,CT的有效剂量明显高于DTS。结论DTS成像技术对寰枢椎脱位的诊断符合率高于常规DR,接近CT,但其辐射剂量远低于CT。因此,提倡DTS作为临床寰枢椎脱位诊疗的重要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数字断层融合成像技术 寰枢关节脱位 影像诊断符合率 空间分辨率 有效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灵活的小颗粒权限管理方法及其实践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博 郝羽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53-157,共5页
权限管理是应用软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应用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当前的软件管理者和用户的多样性为权限管理提出了挑战。传统粗粒度的权限管理系统权限粒度较粗,较难适用于用户复杂多样的管理系统,故提出一种基于“位示权限”和... 权限管理是应用软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应用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当前的软件管理者和用户的多样性为权限管理提出了挑战。传统粗粒度的权限管理系统权限粒度较粗,较难适用于用户复杂多样的管理系统,故提出一种基于“位示权限”和“权限矩阵”的细粒度权限管理的方法(Flex-RBAC),实现了相应的权限分配算法,减小了权限分配的粒度,增加了权限管理的灵活性。提出的细粒度、配置灵活的权限管理方法及设计的原型系统,为应用软件的细粒度权限管理提出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Flex-RBAC方法的创新点在于权限管理的粒度细小、配置灵活、算法实现简单,具有较高的通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ex.RBAC 细粒度 权限管理 角色 位示权限 权限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觉场景理解综述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忠民 王星 +1 位作者 李刚 张福涛 《西安邮电大学学报》 2019年第1期1-15,共15页
视觉场景理解是机器视觉与自然语言处理相融合的热点问题,实现场景理解将有助于盲人辅助系统、智能机器人交互、以及无人驾驶等领域研究的发展。从视觉场景理解的基本概念出发,介绍了视觉场景理解技术的相关理论及最新研究成果,并对基... 视觉场景理解是机器视觉与自然语言处理相融合的热点问题,实现场景理解将有助于盲人辅助系统、智能机器人交互、以及无人驾驶等领域研究的发展。从视觉场景理解的基本概念出发,介绍了视觉场景理解技术的相关理论及最新研究成果,并对基于搜索的模型、基于模板匹配的模型和基于编码-解码框架的模型、以及基于注意力模型的模型进行详细描述与分析。讨论视觉场景理解的最新技术动态,分析视觉场景理解的发展趋势并指出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场景理解 机器视觉 注意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空属性关系标签的频繁轨迹模式挖掘 被引量:4
16
作者 潘晓英 赵倩 赵普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83-89,共7页
校园卡技术的广泛应用是高校信息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其中学生消费数据隐含了强大的潜在价值,对其进行挖掘具备重大的实用意义。由此,提出一种将校园消费流水数据转换为带有时空属性的消费轨迹树DP-DBSCAN算法和带有关系标签的频繁轨迹挖... 校园卡技术的广泛应用是高校信息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其中学生消费数据隐含了强大的潜在价值,对其进行挖掘具备重大的实用意义。由此,提出一种将校园消费流水数据转换为带有时空属性的消费轨迹树DP-DBSCAN算法和带有关系标签的频繁轨迹挖掘模式FP-TRtree。DP-DBSCAN算法采用时间分块、顺序查询和距离度量,能高效地将数据转换为FP-TRtree带有顺序的频繁一项集,同时无需考虑参数问题,也避免了查询每个数据点最近邻对象的巨大耗时。FP-TRtree模式按顺序添加关系值,支持度降序排序,并对相同轨迹节点间的关系标签不断迭代优化。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该数据转换算法和挖掘模式不但可以发现频繁消费的学生关系轨迹网及孤立人群,而且能定量描述节点间学生的消费亲密程度,同时也减少了数据库扫描次数以及树分支的建立。实验结果不仅符合学生实际消费情况,还能从复杂的消费网络中发现隐含的信息,为院校管理、领导决策提供可参照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P-DBSCAN算法 一卡通数据 关系标签 FP-TRtree模式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差分进化的社团检测算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韩林 马素刚 王忠民 《软件工程》 2018年第1期1-6,共6页
复杂网络的社团结构分析可抽象为一个优化问题,用进化算法求解。进化类算法的一个基本问题是如何把问题的候选解编码到进化个体中。本文将索引局部邻接表示法用于社团检测进化算法的个体表示,把社团结构分析转化为一个整数优化问题。在... 复杂网络的社团结构分析可抽象为一个优化问题,用进化算法求解。进化类算法的一个基本问题是如何把问题的候选解编码到进化个体中。本文将索引局部邻接表示法用于社团检测进化算法的个体表示,把社团结构分析转化为一个整数优化问题。在该个体表示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差分进化的社团检测算法。在一组合成网络和真实网络上验证了算法性能,并与两种基于遗传算法的典型社团检测进化算法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当网络社团结构较为清晰时,基于差分进化的算法检测到的社团结构具有更好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团检测 社团结构分析 差分进化 复杂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像型全自动骨龄评测算法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贾阳 陈伟光 +4 位作者 王海娟 杜涵容 韩俊岗 靳晓辉 杨斌 《西安邮电大学学报》 2021年第4期65-78,共14页
通过分析图像型全自动骨龄评测算法所依赖的医学基础理论,对比图像型全自动骨龄评测中必要的图像分割方法和特征预测模型。归纳总结基于深度学习的自动骨龄评测算法,包括各类深度神经网络模型、模型训练所使用的数据集和骨龄评测结果等... 通过分析图像型全自动骨龄评测算法所依赖的医学基础理论,对比图像型全自动骨龄评测中必要的图像分割方法和特征预测模型。归纳总结基于深度学习的自动骨龄评测算法,包括各类深度神经网络模型、模型训练所使用的数据集和骨龄评测结果等。此外,介绍骨龄评测中使用的其他数据采集方法及图像型全自动骨龄评测的发展情况,分析常见的几种全自动骨龄评测软件及系统,并对目前图像型全自动骨龄评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自动骨龄评测 深度学习 手骨分割方法 X线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hybrid algorithm based on ILP and genetic algorithm for time-aware test case prioritization 被引量:1
19
作者 Sun Jiaze Wang Gang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18年第1期28-35,共8页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ime-awarc test case prioritization,a hybrid algorithm composed of integer linear programming and the genetic algorithm(ILP-GA)is proposed.First,the test case suite which cm maximize the numb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ime-awarc test case prioritization,a hybrid algorithm composed of integer linear programming and the genetic algorithm(ILP-GA)is proposed.First,the test case suite which cm maximize the number of covered program entities a d satisfy time constraints is selected by integer linea progamming.Secondly,the individual is encoded according to the cover matrices of entities,and the coverage rate of program entities is used as the fitness function and the genetic algorithm is used to prioritize the selected test cases.Five typical open source projects are selected as benchmark programs.Branch and method are selected as program entities,and time constraint percentages a e 25%and 75%.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ILP-GA convergence has faster speed and better stability than ILP-additional and IP-total in most cases,which contributes to the detection of software defects as early as possible and reduces the software testing cos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st case prioritization integer linear programming(I LP) genetic algorithm time constrai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