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带连系梁旋喷桩复合路基性态数值仿真 被引量:3
1
作者 李云鹏 王芝银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848-1853,共6页
高速公路利用旋喷桩施工过程中的返出浆液,形成桩间系梁,不仅能减少环境污染,同时,提高了复合路基的承载力和抵抗变形的能力。以某高速公路旋喷桩复合路基为例,模拟分析了复合路基形成的全过程,对有无连系梁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预测了... 高速公路利用旋喷桩施工过程中的返出浆液,形成桩间系梁,不仅能减少环境污染,同时,提高了复合路基的承载力和抵抗变形的能力。以某高速公路旋喷桩复合路基为例,模拟分析了复合路基形成的全过程,对有无连系梁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预测了高速公路路面的长期沉降变形,所获结果对工程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系梁 旋喷桩 复合路基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柱外伸式端板螺栓连接的M—θ关系 被引量:10
2
作者 郭兵 郭秉山 张洪伟 《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1-5,共5页
根据梁柱外伸式端板螺栓连接节点的简化力学模型 ,提出一种用已知节点尺寸来预测其M—θ关系的非线性数学模型 ,模型中考虑了节点极限承载力和初始转动刚度的影响因素。在对节点的极限承载力和初始位移做了理论分析后 ,给出了计算初始... 根据梁柱外伸式端板螺栓连接节点的简化力学模型 ,提出一种用已知节点尺寸来预测其M—θ关系的非线性数学模型 ,模型中考虑了节点极限承载力和初始转动刚度的影响因素。在对节点的极限承载力和初始位移做了理论分析后 ,给出了计算初始转动刚度的方法 ,最后将建议公式和相关试验结果做了比较 ,验证了M—θ模型及初始转动刚度计算方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伸式端板螺栓连接 极限承载力 弯矩转角关系 钢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损伤变量及本构方程的新探讨 被引量:110
3
作者 张全胜 杨更社 任建喜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0-34,共5页
提出了基准损伤、负损伤、正损伤的概念,基于岩石损伤的CT试验结果,拓展了基于CT数损伤变量的内涵,推广了应变等价原理并给出单轴压缩状态下的损伤本构方程及其算例,最后把所提出的损伤本构方程和一些传统的损伤本构方程进行了分析比较。
关键词 岩石力学 损伤变量 CT试验 本构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在工程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贺成龙 赛云秀 郭长生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S1期174-177,共4页
工程质量控制是建设项目目标控制的核心,是监理工作的重心。工程建设监理的主要方法是控制,运用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作为控制手段,可以使监理工作自动化、规范化、科学化,为工程质量的控制提供有力的保证。同时,利用软件“芯片”技... 工程质量控制是建设项目目标控制的核心,是监理工作的重心。工程建设监理的主要方法是控制,运用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作为控制手段,可以使监理工作自动化、规范化、科学化,为工程质量的控制提供有力的保证。同时,利用软件“芯片”技术,运用DDE.、ODBL 和OLE 等软件间通讯协议,系统设计中将VB与Excel、Visual Foxpro 集成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质量 建设监理 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巷光面爆破超挖分析及控制 被引量:3
5
作者 戴俊 冯贵文 《建井技术》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3-25,共3页
在井巷施工中 ,实施光面爆破的基本目的是减少超挖 ,并尽可能降低爆破对围岩的损伤。分析了光面爆破中引起井巷超挖的因素———岩石性质、光爆参数和施工质量 ;提出了采用定向断裂爆破技术、考虑岩石的损伤特性、正确设计光爆参数并精... 在井巷施工中 ,实施光面爆破的基本目的是减少超挖 ,并尽可能降低爆破对围岩的损伤。分析了光面爆破中引起井巷超挖的因素———岩石性质、光爆参数和施工质量 ;提出了采用定向断裂爆破技术、考虑岩石的损伤特性、正确设计光爆参数并精心施工 ,是减少巷道超挖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巷 光面爆破 超挖 光爆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次弯矩在非震区预应力混凝土超静定结构中的作用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应翠 高兑现 晏兴威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2期143-146,共4页
结合《规程》( JGJ/T92 - 93) [1] 及工程设计实例 ,分析了高次超静定预应力混凝土井式楼盖及特殊布筋框架结构顶层中的次弯矩分布特征 ,发现其形状、大小、正负号均不同于在一般连续梁和普通框架结构中的次弯矩 ,提出次弯矩不再是对支... 结合《规程》( JGJ/T92 - 93) [1] 及工程设计实例 ,分析了高次超静定预应力混凝土井式楼盖及特殊布筋框架结构顶层中的次弯矩分布特征 ,发现其形状、大小、正负号均不同于在一般连续梁和普通框架结构中的次弯矩 ,提出次弯矩不再是对支座有利对跨中不利且其在支座间的分布也可能不是直线的观点 ,提出《规程》存在局限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 次弯矩 超静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巷道顶板中的自稳隐形拱 被引量:21
7
作者 惠兴田 《建井技术》 2000年第5期17-19,共3页
根据巷道顶板的受力状况 ,首次提出巷道顶板中的“自稳隐形拱”概念 ,并根据这一观点 ,将顶板岩体划分为 4类 ,即稳定岩体、挤压承载岩体、不稳定岩体和易冒落岩体 ,为支护设计提供依据。
关键词 巷道顶板 自稳隐形拱 锚杆支护 稳定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建筑中烟流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2
8
作者 周俊杰 常心坦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01年第2期77-78,共2页
探讨了烟流机制的必要性 ,分析了它们的作用机理 ,对建筑设计人员、消防建审人员以及消防管理人员进行烟控设计、防火安全设施的选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高层建筑 烟流 火灾 温度 消防 安全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建筑空间交往的行为参与 被引量:2
9
作者 孟戈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S1期167-170,共4页
试图从主体、客体、中介之间互动关系、论述促进强化行为参与空间交往。通过分析人与环境的关系、分析空间与行为相结合构成行为的场所,进一步阐明诱发并强化行为参与空间交往这一问题。
关键词 主体 客体 行为 参与 交往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形式论——如何加强形式的心理效应 被引量:1
10
作者 孟戈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S1期163-166,共4页
通过对形式与外观、形象概念的辨析,重新认识和理解了什么是形式。建筑环境在与人产生情感交流时,通常取决于形式的表象、意象、意义三个层面的刺激作用。
关键词 形式 形象 表象 意象 意义 心理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