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超临界燃煤锅炉水冷壁材料高温烟气腐蚀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李江 周荣灿 +1 位作者 唐丽英 侯淑芳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19-24,共6页
以700℃级先进超超临界燃煤锅炉水冷壁候选材料T24和T92钢为研究对象,在600℃模拟水冷壁附近还原性烟气工况下,对两种材料进行了1200 h高温烟气腐蚀试验。通过腐蚀动力学曲线、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能谱(EDS)研究了其高温腐... 以700℃级先进超超临界燃煤锅炉水冷壁候选材料T24和T92钢为研究对象,在600℃模拟水冷壁附近还原性烟气工况下,对两种材料进行了1200 h高温烟气腐蚀试验。通过腐蚀动力学曲线、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能谱(EDS)研究了其高温腐蚀行为及腐蚀机理。结果表明:两种材料均发生高温腐蚀,腐蚀动力学曲线均满足抛物线规律,而且T24腐蚀速率明显大于T92的。两种材料腐蚀1200 h后腐蚀产物均呈三层结构,外层富Fe、S,中层富Fe、O,内层富Fe、S、O,T92钢内层还富有Cr元素。较高Cr含量使得T92钢生成一定厚度的Cr_2O_3,Cr_2O_3能抑制H_2S及游离态硫的扩散,增强了其抗腐蚀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进超超临界 水冷壁 T24 T92 高温烟气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电厂尿素水解工艺设计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24
2
作者 张向宇 张波 +2 位作者 陆续 向小凤 徐宏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452-2458,共7页
尿素水解制氨工艺在火电厂SCR脱硝还原剂制备中逐渐得到应用,其操作条件和工艺路线与传统的化工行业尿素深度水解技术存在显著差别。中试试验数据表明,尿素水解制氨工艺的操作压力应选择0.6 MPa,定压运行,操作温度接近150℃。操作条件... 尿素水解制氨工艺在火电厂SCR脱硝还原剂制备中逐渐得到应用,其操作条件和工艺路线与传统的化工行业尿素深度水解技术存在显著差别。中试试验数据表明,尿素水解制氨工艺的操作压力应选择0.6 MPa,定压运行,操作温度接近150℃。操作条件下尿素分解率大于98%,尿素水解反应的选择性为93.4%,指前因子和活化能参数分别为2.98×106 s-1和86.575 k J/mol。设计水解反应器时应在确保布置足够受热面的前提下尽量缩小反应器体积。本研究将为火电厂烟气脱硝用尿素水解系统工艺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电厂 尿素水解 工艺设计 中试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气脱硝用尿素水解制氨工艺试验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张向宇 陆续 +3 位作者 高宁 张波 向小凤 徐宏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39-44,74,共7页
为了掌握烟气脱硝用尿素水解制氨工艺的放大规律,通过建立中试装置来模拟工业反应器的传递过程,对尿素水解工艺开展了中试及工业化放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尿素溶液在一定温度、压力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氨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混合气,... 为了掌握烟气脱硝用尿素水解制氨工艺的放大规律,通过建立中试装置来模拟工业反应器的传递过程,对尿素水解工艺开展了中试及工业化放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尿素溶液在一定温度、压力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氨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混合气,气液相平衡可采用修正的LewisRandall方程和Herry方程分别描述。当操作温度为150℃时,反应-扩散准则数M为0.036,表明尿素水解制氨为液相慢反应,本征反应速率远小于氨气扩散速率,反应器的产氨速率由动力学控制,可简化为温度和反应平衡常数的函数;水解反应器内加热蒸汽发生冷凝换热,液相区则产生泡核沸腾;根据中试试验数据建立的表观动力学模型,可用于指导工业反应器的结构设计。该研究将为烟气脱硝用尿素水解制氨工艺开发及反应器放大设计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硝 尿素水解 动力学 传质 中试 工业化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站锅炉数字化燃烧检测 被引量:8
4
作者 张向宇 张一帆 +1 位作者 陆续 徐宏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490-3497,共8页
建设智能化电厂需要进一步提高电站锅炉性能监控水平,从而保障锅炉在全负荷范围内安全、高效运行。通过采用计算机图像处理和辐射逆问题求解方法,耦合炉侧燃烧诊断和锅侧蒸发系统建模,实现了锅炉燃烧过程的数字化检测,并在一台超临界W... 建设智能化电厂需要进一步提高电站锅炉性能监控水平,从而保障锅炉在全负荷范围内安全、高效运行。通过采用计算机图像处理和辐射逆问题求解方法,耦合炉侧燃烧诊断和锅侧蒸发系统建模,实现了锅炉燃烧过程的数字化检测,并在一台超临界W型火焰锅炉上开展了试验研究。以炉侧燃烧诊断给出的水冷壁表面热流密度分布作为边界条件,按照大比热区的焓值范围划分3个焓值区间分别求解工质侧换热系数,实现了超临界压力下水冷壁温度分布的检测。试验结果表明,炉侧温度检测误差小于50K,锅侧水冷壁检测误差小于1.06%。锅炉燃烧数字化检测技术将为控制炉内燃烧工况的优化分布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站锅炉 燃烧检测 温度 水动力 超临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SC锅炉关键部件四种候选镍基合金烟气腐蚀行为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江 周荣灿 +4 位作者 唐丽英 李季 张周博 侯淑芳 王博涵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504-1510,共7页
以700℃先进超超临界(A-USC)锅炉关键部件候选的4种镍基合金Inconel 740H、Nimonic 263、Alloy 617B、Haynes282为研究对象,在模拟燃用国产高硫煤的750℃烟气/煤灰腐蚀环境中,对4种合金进行了2 000h高温烟气腐蚀试验。结果表明:4种... 以700℃先进超超临界(A-USC)锅炉关键部件候选的4种镍基合金Inconel 740H、Nimonic 263、Alloy 617B、Haynes282为研究对象,在模拟燃用国产高硫煤的750℃烟气/煤灰腐蚀环境中,对4种合金进行了2 000h高温烟气腐蚀试验。结果表明:4种合金耐蚀性由高到低依次为Inconel 740H、Nimonic 263、Alloy 617B、Haynes 282。较高Cr、Al、Ti含量使得Inconel 740H具有最优耐蚀性。较高Mo含量使得Alloy 617B和Haynes 282腐蚀过程中生成大量挥发性腐蚀产物,导致这2种合金耐蚀性较差,而Haynes 282合金Cr含量相对较低,故其耐蚀性最差,并且讨论了相关腐蚀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进超超临界 镍基合金 烟气腐蚀 高硫煤 腐蚀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东煤旋风燃烧火焰光谱分析方法 被引量:6
6
作者 张向宇 张广才 +2 位作者 陆续 王一坤 徐宏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5643-5649,共7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分离和辐射率多项式拟合的光谱分析方法,能够从光谱仪检测信号中同时反演火焰温度、辐射率和气相Na浓度。在一台旋风炉上开展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准东煤旋风燃烧火焰在可... 提出了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分离和辐射率多项式拟合的光谱分析方法,能够从光谱仪检测信号中同时反演火焰温度、辐射率和气相Na浓度。在一台旋风炉上开展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准东煤旋风燃烧火焰在可见光波段满足灰性假设,火焰温度检测误差小于4%。Na的特征谱线辐射强度与气相Na离子浓度成正比例关系,可利用Na在589 nm处的特征谱线反演气相Na浓度。旋风燃烧时煤灰中绝大部分的Na会挥发进入气相,配风方式对Na的释放没有影响。在旋风筒尾部气相Na向液渣和飞灰中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东煤 旋风燃烧 光谱 火焰温度 碱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东煤旋风燃烧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6
7
作者 张向宇 杨玉 +1 位作者 白文刚 徐宏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2-117,共6页
为掌握准东煤在液态排渣旋风炉中的燃烧特性,对准东煤旋风燃烧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建立传热传质模型求解熔渣层的热物性参数,并作为边界条件代入燃烧CFD模拟中构建联合迭代算法。结果表明,迭代收敛后火焰温度与热电偶测量值基本吻... 为掌握准东煤在液态排渣旋风炉中的燃烧特性,对准东煤旋风燃烧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建立传热传质模型求解熔渣层的热物性参数,并作为边界条件代入燃烧CFD模拟中构建联合迭代算法。结果表明,迭代收敛后火焰温度与热电偶测量值基本吻合,误差小于4%。大于10μm的飞灰颗粒与熔渣层碰撞并被黏附,颗粒沉积可简化为一次碰撞。熔渣层厚度沿筒长方向呈非均匀分布,最大厚度约为2 mm,可近似为牛顿流体的流动边界层。排渣口处熔渣温度大于黏度25 Pa·s对应的温度,能够实现稳定液态排渣。立式旋风炉捕渣率大于0.6,捕渣率分布主要受配风方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风燃烧 准东煤 传热传质 液态排渣 捕渣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汽汽提尿素水解制氨试验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陆续 张向宇 +3 位作者 高宁 张波 向小凤 徐宏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6616-6622,共7页
在高浓度尿素水解制氨工艺中,为减少中间产物甲铵对设备的腐蚀,提出一种蒸汽汽提工艺来促进水解液中甲铵的分解。文中通过建立蒸汽汽提工艺的机理模型,并结合中试装置开展试验研究,分析了蒸汽汽提对尿素水解制氨过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 在高浓度尿素水解制氨工艺中,为减少中间产物甲铵对设备的腐蚀,提出一种蒸汽汽提工艺来促进水解液中甲铵的分解。文中通过建立蒸汽汽提工艺的机理模型,并结合中试装置开展试验研究,分析了蒸汽汽提对尿素水解制氨过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汽提蒸汽改变了水解反应体系的气液相平衡,促进了液相中甲铵的分解。水解产氨速率由动力学控制,蒸汽汽提工况下表观动力学参数和产氨速率均保持不变。汽提蒸汽中仅有部分显热被利用,增加汽提蒸汽流量会增大产氨蒸汽耗量。当给料尿素溶液浓度为60%,汽提蒸汽量准则数?增加到29%时,水解反应液中尿素及其衍生物的质量分数降低20.1个百分点,单位产氨蒸汽耗量增加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素水解 汽提 甲铵 相图 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活性炭吸附剂脱汞性能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杨成龙 蔡铭 +3 位作者 刘彤 程广文 李阳 付康丽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4-59,共6页
为了制备同时具有优良脱汞性能和磁分离特性的磁性活性炭(MAC),采用共沉淀法制备Fe^(3+)和Fe^(2+)的不同离子配比及不同磁质量分数的MAC,并对其进行比表面积、磁化强度、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热失重试验等分析,得到Fe^(3+)和Fe^(2+)摩... 为了制备同时具有优良脱汞性能和磁分离特性的磁性活性炭(MAC),采用共沉淀法制备Fe^(3+)和Fe^(2+)的不同离子配比及不同磁质量分数的MAC,并对其进行比表面积、磁化强度、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热失重试验等分析,得到Fe^(3+)和Fe^(2+)摩尔比为1∶1,磁质量分数为25%的MAC具备良好的磁分离特性和脱汞性能。在固定床试验台上对MAC进行脱汞性能影响试验,结果表明:γ-Fe_2O_3是MAC上主要的磁性物质,O_2和HCl的存在均能加强元素汞的氧化脱除,促进MAC对汞的吸附,且其含量越高脱汞性能越好;SO_2对MAC的脱汞效率无明显影响,接触初期在MAC表面产生竞争吸附现象,造成脱汞效率先降低后升高现象;水蒸气减弱了MAC对汞的吸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气 磁性活性炭 吸附 脱汞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动态RAW图像辐射测温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向宇 汪华剑 +3 位作者 程强 张波 向小凤 徐宏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3338-3344,共7页
获取高精度的原始图像数据是开展辐射测温研究的重要基础,而这受制于测量元件的动态响应范围。利用RAW图像的线性感光特性从图像中提取红、绿基色谱色值,并与相机曝光时间作比值后得到比色测温所需的多光谱检测信号,该方法能够消除相机... 获取高精度的原始图像数据是开展辐射测温研究的重要基础,而这受制于测量元件的动态响应范围。利用RAW图像的线性感光特性从图像中提取红、绿基色谱色值,并与相机曝光时间作比值后得到比色测温所需的多光谱检测信号,该方法能够消除相机快门、白平衡设置对辐射测温的影响,提高标定精度,拓宽动态响应范围。通过在一台水泥回转窑上开展试验研究,对不同工况下的火焰温度和黑度分布进行了在线测量,并利用红外高温计对辐射图像测温精度进行了验证,测温误差小于3%。该研究将显著提高辐射图像处理精度,有助于改善现有的基于彩色CCD的火焰温度场可视化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W图像 温度 谱色 曝光时间 动态响应范围 水泥回转窑 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辐射图像处理的壁温分布监测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向宇 杜建民 +3 位作者 杜智华 马山海 吕田 方顺利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80-185,共6页
大型工业炉窑燃烧监测可简化为封闭空腔体系内的辐射换热问题,精确定量其边界辐射特性是开展后续辐射逆问题研究的基础,而这需要解决壁面辐射与空间辐射相互耦合的难题。通过引入基于蒙特卡洛的DRESOR法来精确求解封闭空腔内部辐射传热... 大型工业炉窑燃烧监测可简化为封闭空腔体系内的辐射换热问题,精确定量其边界辐射特性是开展后续辐射逆问题研究的基础,而这需要解决壁面辐射与空间辐射相互耦合的难题。通过引入基于蒙特卡洛的DRESOR法来精确求解封闭空腔内部辐射传热方程,解耦了计算边界处检测能量中分别来自空间辐射和壁面辐射的份额,并比较了温度分布和辐射物性参数对壁面辐射贡献份额的影响,最后实验验证了利用边界检测辐射信息反演壁面温度的可行性。本研究将为探索工业炉窑壁面热物理量场检测方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炉窑 燃烧检测 辐射 壁面 蒙特卡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素水解催化剂性能比较研究
12
作者 向小凤 张向宇 +3 位作者 王志超 张喜来 张波 姚伟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5-110,共6页
为筛选出高活性的尿素水解催化剂,利用间歇反应釜和连续操作中试装置,对尿素催化水解反应的动力学和热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并比较了不同催化剂对水解反应温度、能耗和变负荷响应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催化剂能够降低水解反应的活化... 为筛选出高活性的尿素水解催化剂,利用间歇反应釜和连续操作中试装置,对尿素催化水解反应的动力学和热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并比较了不同催化剂对水解反应温度、能耗和变负荷响应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催化剂能够降低水解反应的活化能(液态磷酸氢二铵活化能为65.3 kJ/mol、固体氧化铝活化能为52.9 kJ/mol),并提高尿素转化率;添加催化剂能够提高水解反应速率,降低水解反应温度;在连续操作反应器中,固体氧化铝催化剂存在分布不均、接触不充分的问题,导致催化活性下降;催化水解的产氨能耗仅比普通水解降低约1%~3%,添加磷酸氢二铵和氧化铝催化剂未减小水解器的变负荷响应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素水解 氨气 催化 动力学 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锅炉受热面壁温分布直接监测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向宇 郑树 +1 位作者 周强 才伟光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3,共6页
为准确测量火焰覆盖下的锅炉受热面表面温度,采用彩色电荷耦合器件(CCD)相机和红外热像仪同时拍摄火焰图像,获取火焰在0.38~0.78μm和3.95μm两个谱段的边界辐射强度信息,并结合DRESOR法解耦求解探测器接收到的火焰辐射和壁面辐射份额,... 为准确测量火焰覆盖下的锅炉受热面表面温度,采用彩色电荷耦合器件(CCD)相机和红外热像仪同时拍摄火焰图像,获取火焰在0.38~0.78μm和3.95μm两个谱段的边界辐射强度信息,并结合DRESOR法解耦求解探测器接收到的火焰辐射和壁面辐射份额,从3.95μm谱段辐射检测信息中滤除火焰辐射,反演测量锅炉受热面壁温分布.在一台330 MW煤粉锅炉上开展了实验验证,分别测量了水冷壁和屏式过热器的向火侧温度,与热电偶测量结果相比最大偏差为4.1%.在炉膛水冷壁区域靠近侧墙1~2 m的火焰厚度上,利用3.95μm中波探测器能够避开火焰辐射获得受热面图像.研究不仅对辐射测温技术的发展形成补充,还为锅炉受热面结渣沾污监测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 受热面 温度分布 监测 辐射图像 红外热像仪
原文传递
超超临界机组锅炉燃用煤种经济性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正强 员盼锋 +1 位作者 吕宏彪 杨培军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3-99,共7页
为了研究燃煤变化与电厂综合成本的关系,结合煤质特性分析、设备检修数据及机组参数长期统计,通过现场试验、统计分析及理论计算,获得了3种不同煤质下的燃煤采购成本、煤耗、磨损及检修成本、辅机电耗成本及远期其他成本。研究结果表明... 为了研究燃煤变化与电厂综合成本的关系,结合煤质特性分析、设备检修数据及机组参数长期统计,通过现场试验、统计分析及理论计算,获得了3种不同煤质下的燃煤采购成本、煤耗、磨损及检修成本、辅机电耗成本及远期其他成本。研究结果表明:发热量每相差418kJ/kg的煤质,当其标煤价格差低于2.65元/t时,则燃用高热值煤种的综合成本较低;当其标煤价格差高于3.06元/t时,则燃用低热值煤种的综合成本较低。此结果可为电厂燃煤采购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超临界机组 锅炉 煤种 综合成本 燃煤采购 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空气捕集CO_(2)典型工艺与关键装置开发进展
15
作者 余斌鹏 谈磊 +6 位作者 王鼎 王利民 向小凤 王志超 晋中华 杨伯伦 吴志强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203-4221,共19页
常规的碳捕集与封存技术和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多针对固定源排放CO_(2),直接空气捕集CO_(2)(Direct Air Capture,DAC)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负碳排放技术可对分布源排放的CO_(2)进行捕集,进一步降低全球大气CO_(2)体积分数。介绍了DAC... 常规的碳捕集与封存技术和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多针对固定源排放CO_(2),直接空气捕集CO_(2)(Direct Air Capture,DAC)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负碳排放技术可对分布源排放的CO_(2)进行捕集,进一步降低全球大气CO_(2)体积分数。介绍了DAC典型液体吸收工艺、固体吸附工艺的发展过程及相关示范项目建设情况,分析了新兴DAC工艺的技术特点,探讨了现有DAC工艺关键装置方案和未来发展趋势。DAC液体吸收工艺具有吸收剂原料成本较低、选择性较高的特点,可实现大规模连续化捕集,但再生过程中能耗较高。DAC固体吸附工艺具有模块化、投资成本较低的特点,且再生过程能耗相对较低,但需要定期对吸附材料更换和吸附设备维护,适用于较小规模的DAC应用场景。对2种典型DAC工艺吸收/吸附材料进行了概述。DAC电振荡吸附工艺中CO_(2)在固体电极中发生化学反应被捕集,并通过外加电场改变固体电极极性实现CO_(2)脱附,该工艺具有比基于热量或压力的分离过程更高的效率。空气中CO_(2)选择透过DAC分离膜从而实现了高效碳捕集。DAC变湿吸附工艺通过湿度的改变实现CO_(2)的吸脱附,突破了常规变温/变压吸附的高能耗限制等问题。DAC生物吸收工艺通过藻类生物的光合作用将CO_(2)吸收固定。基于双功能催化剂的DAC工艺可以在一个综合过程中实现CO_(2)的捕集与催化,节省了CO_(2)捕集后的运输与存储成本。DAC液体吸收工艺的关键装置为空气接触器、颗粒反应器、煅烧炉和熟化器,其中空气接触器开发的核心在于提高气液接触效率,减少喷淋过程中的水分损失和减轻设备腐蚀,颗粒反应器和熟化器开发的关键在于提高固液两相物料的接触效率以及反应后的固液分离效率。DAC固体吸附工艺由引风模块、吸附/再生模块、供能再生模块和CO_(2)压缩模块组成的模块化装置组成,其中优化吸附模块的核心在于提高气固传质速率、调谐CO_(2)捕集效率、降低压降;并基于不同应用场景工艺需求选择合适的再生系统或利用清洁能源,优化DAC工艺过程和开发高性能的DAC核心装置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空气捕碳技术 碳中和 液体吸收 固体吸附 吸附剂再生 吸附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在发电机组中的应用和关键热端部件选材分析 被引量:59
16
作者 赵新宝 鲁金涛 +2 位作者 袁勇 党莹樱 谷月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4-162,共9页
对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的技术特征进行了综述分析,评述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在火电、核电和燃气等发电机组中的研发和应用现状;阐述以超临界二氧化碳作为循环介质时,发电机组关键高温部件对选材的要求;着重介绍几种典型铁素体... 对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的技术特征进行了综述分析,评述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在火电、核电和燃气等发电机组中的研发和应用现状;阐述以超临界二氧化碳作为循环介质时,发电机组关键高温部件对选材的要求;着重介绍几种典型铁素体耐热钢、奥氏体耐热钢和镍基高温合金在高温高压超临界二氧化碳气氛中的腐蚀行为和高温力学性能;展望电站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技术中关键高温材料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 布雷顿循环 电站 候选合金 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低温蓄热的高温太阳能S-CO_2与ORC联合循环 被引量:8
17
作者 高炜 李红智 +3 位作者 张一帆 姚明宇 白文刚 蒋世希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256-3262,共7页
超临界CO2布雷顿循环(S-CO2)被认为是未来太阳能发电最具潜力的热循环形式,但较高的透平入口温度对蓄热提出了很高要求。该文提出了一种S-CO2循环与有机朗肯循环(ORC)结合的发电系统。白天利用S-CO2循环发电,并将排出的废热储存,夜... 超临界CO2布雷顿循环(S-CO2)被认为是未来太阳能发电最具潜力的热循环形式,但较高的透平入口温度对蓄热提出了很高要求。该文提出了一种S-CO2循环与有机朗肯循环(ORC)结合的发电系统。白天利用S-CO2循环发电,并将排出的废热储存,夜间将储存的热量释放用于ORC部分发电,在实现系统昼夜连续发电的同时又避免了高温蓄热遇到的困难。仿真计算表明,在联合循环中硅油类工质循环性能较好,当ORC最高温度达到220-230℃时ORC发电量即可达到总发电量的50%,并且此时整体效率可保持在38%以上。研究结果表明,S-CO2与ORC联合循环有能力在保持较高系统整体效率的同时,即实现了昼夜连续发电又避免了高温蓄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能源 太阳能 超临界CO2布雷顿循环 有机朗肯循环 蓄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分级对旋风燃烧液态排渣及NOx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向宇 白文刚 +3 位作者 贾子秀 周广钦 陆续 徐宏杰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76-381,共6页
为了进一步论证在旋风炉中采用空气分级低氮燃烧技术的可行性,建立了旋风燃烧液态排渣模型和NOx排放半经验公式,并在一台中试旋风炉上开展了实验研究,定量分析了空气分级对准东煤旋风燃烧时液态排渣、NOx排放和燃尽性的影响.实验数据表... 为了进一步论证在旋风炉中采用空气分级低氮燃烧技术的可行性,建立了旋风燃烧液态排渣模型和NOx排放半经验公式,并在一台中试旋风炉上开展了实验研究,定量分析了空气分级对准东煤旋风燃烧时液态排渣、NOx排放和燃尽性的影响.实验数据表明,针对不同准东煤种,为兼顾稳定液态排渣和降低氮氧化物排放,可根据容积热负荷、捕渣率和灰临界温度确定合适的空气配比方式.燃用准东天池煤时,最佳的主燃区过量空气系数为0.9,与空气未分级相比,NOx排放可降低20%,但未完全燃烧热损失会增加0.32%.本研究将为旋风炉的设计和运行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东煤 旋风燃烧 空气分级 NOx 液态排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辐射成像建模求解的管式炉炉管温度检测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向宇 郑树 +1 位作者 周怀春 徐宏杰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65-971,共7页
准确在线检测管壁表面分布式温度是优化管式炉加热工艺的关键所在。以一台工业管式裂解炉为试验对象,结合辐射图像处理方法,开展了管式炉炉管表面温度可视化检测研究。采用基于Monte Carlo的DRESOR法求解具有复杂边界条件的管式炉辐射... 准确在线检测管壁表面分布式温度是优化管式炉加热工艺的关键所在。以一台工业管式裂解炉为试验对象,结合辐射图像处理方法,开展了管式炉炉管表面温度可视化检测研究。采用基于Monte Carlo的DRESOR法求解具有复杂边界条件的管式炉辐射成像模型,实现了炉管辐射与火焰辐射、炉壁辐射的解耦计算,对炉管表面温度与热通量分布进行了在线监测,并研究了二者随工质流动方向的变化趋势。经过验证,温度测量误差小于2%,测量误差主要出现在最高和最低温区域。该项研究将有助于指导管式炉燃烧调整,改进加热工艺,提高炉管表面受热均匀性,延长炉管工作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式炉 辐射 炉管 建模 热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式炉热物理量场反演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向宇 郑树 +1 位作者 周怀春 徐宏杰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13,共6页
通过建立工业管式裂解炉模型,结合辐射图像处理方法,开展了管式炉炉内热物理量场反演模拟研究.针对管式炉内复杂边界条件下的辐射传递方程求解问题,在蒙特卡洛方法中加入多尺度网格及能束步进求解策略,实现了炉管、火焰和炉壁辐射的解... 通过建立工业管式裂解炉模型,结合辐射图像处理方法,开展了管式炉炉内热物理量场反演模拟研究.针对管式炉内复杂边界条件下的辐射传递方程求解问题,在蒙特卡洛方法中加入多尺度网格及能束步进求解策略,实现了炉管、火焰和炉壁辐射的解耦计算.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较小的测量误差条件下温度场重建误差小于4%,最大偏差小于30,K,并且能够实现对每根炉管表面温度的准确重建.该项研究将为提高管式炉安全监视和热力过程控制水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式炉 辐射图像处理 热物理量场 反演 炉管温度 多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