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等静压工艺参数对TiAl-4522XD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黄海涛 杨超 +2 位作者 张国栋 唐洪奎 张康 《铸造技术》 2025年第2期187-201,共15页
采用预合金粉末热等静压技术制备TiAl-4522XD合金试样,研究热等静压工艺参数(热等静压温度、粉末粒度等)对TiAl-4522XD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发现热压温度为1200℃时无法实现致密化,组织中残留有原始颗粒边界,使得基体强度较低;热压温... 采用预合金粉末热等静压技术制备TiAl-4522XD合金试样,研究热等静压工艺参数(热等静压温度、粉末粒度等)对TiAl-4522XD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发现热压温度为1200℃时无法实现致密化,组织中残留有原始颗粒边界,使得基体强度较低;热压温度为1260℃时组织能完全致密化,原始颗粒边界消失,合金抗拉强度显著提高;热压温度升高到1300℃时,γ晶粒和硼化物快速长大,γ/α2相边界处在热应力下出现微裂纹,合金室温和高温抗拉强度相对1260℃时降低。对不同粒度的合金粉末分别进行了1260℃+4 h的热等静压,发现其密度均能达到TiAl-4522XD合金理论密度,但是粒径范围为150~212和45~212μm时,粉末颗粒变形量不均匀,热压试样中局部位置存在微裂纹,而粒度范围为45~150μm时,热压试样组织均匀细小且无明显缺陷。此外,TiAl-4522XD合金热等静压装粉除气真空度必须达到10^(-3)Pa,否则会影响组织致密度和粉末变形均匀程度,导致原始颗粒边界处产生裂纹。结果表明,最佳工艺为:采用粒径范围45~150μm的粉末在1260℃/4 h/10-3Pa的参数下进行热等静压,热压后能够获得均匀、致密的近γ组织,其室温抗拉强度为(698.0±2.0)MPa,高温抗拉强度为(504.5±2.5)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Al-4522XD合金 热等静压 组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型钛材轧制中的有限元模拟 被引量:1
2
作者 韩志宇 董卫选 +4 位作者 杜小联 张丰收 李军 曾卫东 杨文华 《钛工业进展》 CAS 2014年第6期37-40,共4页
利用有限元模拟软件DEFORM-3D对异型钛材的多道次轧制成形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坯料形状、孔型侧斜度以及轧辊间距对TA2纯钛异型材轧制过程及成品的影响。结果表明,圆形坯料有利于保证轧制过程中的稳定性,较大的侧斜度有利于提高变... 利用有限元模拟软件DEFORM-3D对异型钛材的多道次轧制成形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坯料形状、孔型侧斜度以及轧辊间距对TA2纯钛异型材轧制过程及成品的影响。结果表明,圆形坯料有利于保证轧制过程中的稳定性,较大的侧斜度有利于提高变形的均匀性,而增大轧辊间距会导致轧件宽展相应减小。总之,借助计算机模拟异型钛材的轧制生产过程,可以优化坯料形状、完善孔型设计、制定轧制工艺,特别是在异型钛材新产品开发中,对于缩减产品研发时间,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轧制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型钛材 轧制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区激光熔化在齿科材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3
作者 谢燕翔 张智昶 +3 位作者 叶芳霞 付福兴 刘明霞 边培莹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5-10,共6页
选区激光熔化技术凭借其数字化、快速制造、复杂结构一体化和个性化的制造优势,在医疗领域引起广泛关注并成功取得应用。简要介绍选区激光熔化在齿科材料中的制造特点和应用现状,阐述选区激光熔化过程中材料的工艺-组织-性能变化,概述... 选区激光熔化技术凭借其数字化、快速制造、复杂结构一体化和个性化的制造优势,在医疗领域引起广泛关注并成功取得应用。简要介绍选区激光熔化在齿科材料中的制造特点和应用现状,阐述选区激光熔化过程中材料的工艺-组织-性能变化,概述激光熔化产品的性能与应用评估。基于选区激光熔化在齿科材料的应用特点,指出当前面临的挑战及今后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区激光熔化 齿科材料 组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组织对Ti6242S钛合金高温蠕变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孙小平 罗锦华 +3 位作者 雷锦文 王凯旋 赖运金 刘向宏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5-110,共6页
对2种初生α相含量不同的Ti6242S合金进行240 MPa,510℃下的蠕变试验,研究合金组织对其蠕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初生α相含量高的合金出现蠕变畸变区的数量大于含量低的合金,且其减速蠕变阶段的蠕变速率达到了2.75×10^(-6)s^... 对2种初生α相含量不同的Ti6242S合金进行240 MPa,510℃下的蠕变试验,研究合金组织对其蠕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初生α相含量高的合金出现蠕变畸变区的数量大于含量低的合金,且其减速蠕变阶段的蠕变速率达到了2.75×10^(-6)s^(-1),蠕变35 h时塑性应变达到0.043%,达到0.1%的塑性应变的时间仅仅74 h,相比初生α相含量低的合金抗蠕变性能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6242S合金 初生Α相 蠕变 塑性应变
原文传递
固溶处理对粉末冶金GH4099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王华 王泽钰 +3 位作者 宋嘉明 瞿宗宏 赖运金 梁书锦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6-91,共6页
通过等离子旋转电极雾化制粉和热等静压工艺制备了粉末冶金GH4099高温合金,并研究了固溶温度对该合金微观组织演变及室温、高温拉伸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粉末冶金GH4099合金微观组织均匀,晶粒尺寸接近原始粉末尺寸(~50μm),并且无... 通过等离子旋转电极雾化制粉和热等静压工艺制备了粉末冶金GH4099高温合金,并研究了固溶温度对该合金微观组织演变及室温、高温拉伸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粉末冶金GH4099合金微观组织均匀,晶粒尺寸接近原始粉末尺寸(~50μm),并且无成分偏析。晶界处大尺寸的一次γ′相与碳化物交错分布,晶粒内部存在大量退火孪晶。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γ相晶粒逐渐长大,晶界处碳化物由断续状逐渐变为连续分布。当固溶温度为1140℃时,可获得与轧制件/锻件相当的室温及高温拉伸性能,但塑性较低,合金断口呈现出脆性解理断裂形貌,这主要与热处理过程中原始颗粒边界(PPB)处碳化物的析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H4099高温合金 热等静压 固溶处理 组织演变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PREP法和AA法制取Inconel 718粉末对比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王华 白瑞敏 +1 位作者 周晓明 瞿宗宏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9年第19期1-4,共4页
采用等离子旋转电极法和氩气雾化法制备2种Inconel718粉末,对比了2种粉末在粒度、形貌、夹杂和空心粉率等方面的异同。研究结果表明PREP法生产的15μm^53μm的粉末收得率与AA法相当;PREP法制备的粉末形貌为球形,无黏连粉;AA法制备粉末... 采用等离子旋转电极法和氩气雾化法制备2种Inconel718粉末,对比了2种粉末在粒度、形貌、夹杂和空心粉率等方面的异同。研究结果表明PREP法生产的15μm^53μm的粉末收得率与AA法相当;PREP法制备的粉末形貌为球形,无黏连粉;AA法制备粉末一部分为球形,存在大量非球形粉,且存在黏连粉;PREP法制备的粉末夹杂含量低,夹杂主要为Al2O3、CaO;AA法制备的粉末夹杂含量高,夹杂主要为Al2O3;PREP法制备的粉末内部致密,无颗粒内孔洞;AA法制备的粉末存在颗粒内孔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旋转电极 氩气雾化 INCONEL 718 粉末冶金 金属粉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22Cr25Ni7Mo4N换热管的开裂原因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华 唐洪奎 +1 位作者 樊玉鹏 吴纪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60-162,共3页
022Cr25Ni7Mo4N蒸发器换热管在胀接过程中开裂,采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对换热管开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换热管断口为脆性断口,在断口和母材中都存在σ相,含量约14%,沿轴向呈条带状分布,导致换热管韧性和塑性急剧下降,焊接过程中在... 022Cr25Ni7Mo4N蒸发器换热管在胀接过程中开裂,采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对换热管开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换热管断口为脆性断口,在断口和母材中都存在σ相,含量约14%,沿轴向呈条带状分布,导致换热管韧性和塑性急剧下降,焊接过程中在胀管应力作用下从热影响区开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不锈钢 换热管 Σ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冷却速率对粉末TC11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华 陈蕾蕾 瞿宗宏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21年第11期84-86,共3页
该文对采用超高转速等离子旋转电极制粉(PREP)+热等静压(HIP)+双重退火热处理工艺路线制备的粉末TC11产品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和显微组织观察对比分析,研究热处理双重退火中一次退火的冷却速率对TC11粉末钛合金显微组织和拉伸性能的影响。... 该文对采用超高转速等离子旋转电极制粉(PREP)+热等静压(HIP)+双重退火热处理工艺路线制备的粉末TC11产品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和显微组织观察对比分析,研究热处理双重退火中一次退火的冷却速率对TC11粉末钛合金显微组织和拉伸性能的影响。通过拉伸测试试验结果可知:在热处理过程中一次退火冷却方式由空冷更改为风冷,抗拉强度明显提高,塑性略有下降,TC11粉末钛合金的抗拉强度σb由1040MPa提高到1080MPa以上,屈服强度σ0.2也由920MPa提高到950MPa以上,这是因为粉末TC11显微组织为网篮组织,主要由条片α+相间β相组成,少量细小的等轴α分布在原始粉末颗粒边界处,随着冷速的提高,条片状α长宽比变大,间距变小,网篮编织更加紧密、细致,导致抗拉强度升高,塑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TC11 显微组织 拉伸性能 热等静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熔覆马氏体不锈钢组织与性能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华 卓君 +1 位作者 唐洪奎 张智昶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21年第12期11-14,共4页
对马氏体不锈钢添加不同含量的Nb、Ti合金元素,通过高速激光熔覆在316L不锈钢基体上制备出不同合金成分的涂层,对比分析了不同合金涂层的组织和性能变化。试验结果表明:激光熔覆马氏体不锈钢组织以树枝状的马氏体组织为主,Ti和Nb元素促... 对马氏体不锈钢添加不同含量的Nb、Ti合金元素,通过高速激光熔覆在316L不锈钢基体上制备出不同合金成分的涂层,对比分析了不同合金涂层的组织和性能变化。试验结果表明:激光熔覆马氏体不锈钢组织以树枝状的马氏体组织为主,Ti和Nb元素促进树枝晶组织向等轴晶转变,Ti元素对熔覆质量和等轴晶的促进作用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马氏体不锈钢 微观组织 硬度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β锻造工艺对TC21钛合金大型锻件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10
作者 周晓虎 刘卫 +3 位作者 郝芳 毛友川 赖运金 赵张龙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9-34,44,共7页
以TC21钛合金特大规格棒材及其制备的大型锻件为研究对象,采用准β锻造工艺锻造TC21钛合金,分析了3种不同锻造方案对锻件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TC21钛合金可在相变点以上一定温度采用准β锻造工艺加工,在不同的加热... 以TC21钛合金特大规格棒材及其制备的大型锻件为研究对象,采用准β锻造工艺锻造TC21钛合金,分析了3种不同锻造方案对锻件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TC21钛合金可在相变点以上一定温度采用准β锻造工艺加工,在不同的加热工艺参数下,通过双重退火进行热处理,均可获得较好的冶金组织和力学性能。TC21钛合金在准β锻造过程中,不同的锻造温度和锻造火次均能获得较好的拉伸性能(1100 MPa左右)和断裂韧性(大于90 MPa·m1/2)。在准β锻造过程中,较高的锻造温度有利于获得网篮组织,合金的断裂韧性较高,组织内片层α相存在粗化趋势;较低的准β锻造温度有利于细化微观组织,但锻造后组织中会有少量残余等轴α相存在。在锻造变形量相同的情况下,较少锻造火次可以获得更加细小的微观组织,但锻件不同部位的微观组织形态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21钛合金 准β锻造 大型锻件 力学性能 微观组织
原文传递
球形钛粉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1
作者 曾光 白保良 +4 位作者 张鹏 梁书锦 韩志宇 陈小林 张平祥 《钛工业进展》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11,共5页
对气雾化法(GA法)、等离子旋转电极法(PREP法)、射频等离子体球化法(RFP法)制备球形钛粉的基本原理及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并对这三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此,最后指出我国球形钛粉制备技术与国外仍存在一定差距,现阶段应重视粉体基础理... 对气雾化法(GA法)、等离子旋转电极法(PREP法)、射频等离子体球化法(RFP法)制备球形钛粉的基本原理及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并对这三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此,最后指出我国球形钛粉制备技术与国外仍存在一定差距,现阶段应重视粉体基础理论研究,摸索粉体物理性质与工艺参数之间的规律,通过不断改进制粉设备、优化制粉工艺来提高球形钛粉的制备水平,获得综合性能优良的球形钛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形钛粉 惰性气体雾化法 超声雾化法 等离子旋转电极法 射频等离子体球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H4169合金叶片挤杆工序模具磨损及寿命的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杨红超 淳道勇 +3 位作者 和永岗 董卫选 刘广发 赖运金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98-207,共10页
挤杆工序是GH4169合金叶片热成形的首道工序,作为制坯工序,其不但要保证精确的尺寸形状,还要确保工件组织达到工艺要求。模具的工况严重地影响了工件的内在质量。基于Archard磨损理论,以凹模为研究对象,采用Deform-2D有限元软件对其磨... 挤杆工序是GH4169合金叶片热成形的首道工序,作为制坯工序,其不但要保证精确的尺寸形状,还要确保工件组织达到工艺要求。模具的工况严重地影响了工件的内在质量。基于Archard磨损理论,以凹模为研究对象,采用Deform-2D有限元软件对其磨损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分析工件的模具温度、模具硬度、挤杆速度、摩擦系数、凹模圆角半径等工艺与模具参数对凹模磨损的影响,获得了相关因素对凹模磨损的影响规律;采用磨损量累计,按工艺要求以最大磨损量0.2 mm对凹模寿命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采用有限元模拟挤杆过程,分析模具受力和磨损情况及其对工件质量的影响,进而优化模具设计和工艺参数,在提高工件质量的同时,延长了模具寿命,降低了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H4169合金 叶片 挤杆 数值模拟 模具寿命
原文传递
金属零件3D打印技术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05
13
作者 曾光 韩志宇 +3 位作者 梁书锦 张鹏 陈小林 张平祥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14年第6期376-382,共7页
金属零件3D打印技术作为整个3D打印体系中最为前沿和最具潜力的技术,是目前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随着科技发展对材料的不断需求,利用快速成形技术直接制造金属功能零件将会成为该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3D打印技术正在快速改变着... 金属零件3D打印技术作为整个3D打印体系中最为前沿和最具潜力的技术,是目前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随着科技发展对材料的不断需求,利用快速成形技术直接制造金属功能零件将会成为该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3D打印技术正在快速改变着人们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以数字化、网络化、个性化、定制化为特点的3D打印制造技术被外界认为将推动第三次工业革命。激光工程化净成形技术(LENS),激光选区熔化技术(SLM)及电子束选区熔化技术(EBSM)3种技术是金属零件3D打印技术的典型代表。对金属零件3D打印技术,包括基本的技术原理及其技术应用领域进行了介绍,最后对金属零件3D打印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零件3D打印 激光工程化净成形技术 激光选区熔化技术 电子束选区熔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末钛合金3D打印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14
作者 赵霄昊 左振博 +4 位作者 韩志宇 徐伟 王庆相 梁书锦 张平祥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120-126,共7页
粉末钛合金3D打印技术以低成本、易成形、柔性化制备、零件性能优异等优势,近年来成为钛合金近净成形制造领域的研究热点。总结了国内外粉末钛合金3D打印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激光熔化沉积成形技术(LMD)、激光选区熔化成形技术(SLM)、电... 粉末钛合金3D打印技术以低成本、易成形、柔性化制备、零件性能优异等优势,近年来成为钛合金近净成形制造领域的研究热点。总结了国内外粉末钛合金3D打印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激光熔化沉积成形技术(LMD)、激光选区熔化成形技术(SLM)、电子束选区熔化成形技术(SEBM)。比较研究了3种成形技术制备的钛合金的组织特点及力学性能,并讨论了粉末钛合金3D打印技术的市场化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钛合金 金属3D打印技术 增材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元网络的热暴露对TC4钛合金拉伸性能影响预测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晓虎 楼美琪 +4 位作者 张学敏 孙宇 张小航 王凯旋 赖运金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128-132,136,共6页
对TC4钛合金热处理态、200、400和500℃热暴露不同时间的拉伸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利用BP人工神经元网络方法建立了不同温度与时间热暴露下试样拉伸性能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大多数热暴露与拉伸测试条件下合金的强度与塑性性能并未发生严... 对TC4钛合金热处理态、200、400和500℃热暴露不同时间的拉伸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利用BP人工神经元网络方法建立了不同温度与时间热暴露下试样拉伸性能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大多数热暴露与拉伸测试条件下合金的强度与塑性性能并未发生严重的恶化,热暴露前后试样拉伸塑性的差值大多在±7.5%左右波动,断面收缩率最多降低了约13%。对所建立的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精度的分析表明,当隐含层神经元个数为11时,该模型的预测效果最佳。该模型能够很好地预测TC4合金不同热暴露条件下拉伸性能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4钛合金 热暴露 力学性能 BP神经元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基高温合金粉末制备技术的发展现状 被引量:26
16
作者 韩志宇 曾光 +3 位作者 梁书锦 陈小林 张鹏 张平祥 《中国材料进展》 CSCD 2014年第12期748-755,共8页
粉末高温合金是先进航空发动机关键热端部件的优选材料,先进的粉末制备技术是获得高品质高温合金粉末、保证合金件质量的关键技术。近年来,我国在粉末高温合金的研发和生产技术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成功研发出新一代粉末高温合金,形... 粉末高温合金是先进航空发动机关键热端部件的优选材料,先进的粉末制备技术是获得高品质高温合金粉末、保证合金件质量的关键技术。近年来,我国在粉末高温合金的研发和生产技术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成功研发出新一代粉末高温合金,形成了成熟的粉末高温合金生产工艺。在粉末制备技术方面,通过对高纯净母合金熔炼技术、先进雾化制粉技术和电选分离技术的深入研究,进一步发展了粉末纯净化制备技术,满足了我国航空发动机领域对粉末高温合金关键零部件的需求。简要回顾了国内外粉末高温合金的发展历程,分析了粉末高温合金中的缺陷来源及其对合金性能的影响,概述了我国镍基高温合金粉末制备技术的发展情况,讨论了未来高温合金粉末及其关键制备技术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基高温合金 粉末制备 AA法 PREP法 粉末纯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转速等离子旋转电极工艺制备钬铜球形粉末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晨 赵霄昊 +3 位作者 马逸驰 王庆相 赖运金 梁书锦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27-233,共7页
采用超高转速等离子旋转电极工艺(supreme-speed plasma rotating electrode process,SS-PREP)制备韧性金属间化合物钬铜(Ho Cu)球形粉末,粉末粒度在15~106μm之间。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及光学显微镜分析了SS-PRE... 采用超高转速等离子旋转电极工艺(supreme-speed plasma rotating electrode process,SS-PREP)制备韧性金属间化合物钬铜(Ho Cu)球形粉末,粉末粒度在15~106μm之间。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及光学显微镜分析了SS-PREP钬铜球形粉末的粒度分布、松装密度、振实密度及霍尔流速等粉末特性,比较了不同试验方法对粒度分布的表征。结果表明,SS-PREP钬铜粉末主要由CsCl结构的RM型B2相构成,不同粒度的Ho Cu球形颗粒化学成分基本一致,随着粉末粒度增大,Ho Cu球形粉末的非球形颗粒比例呈现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钬铜粉末 等离子旋转电极工艺 粒度分布 增材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热等静压Ti-48Al-2Cr-2Nb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唐洪奎 杨超 +4 位作者 卓君 张国栋 赖运金 梁书锦 李智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48-151,156,共5页
采用PREP法制备的Ti-48Al-2Cr-2Nb预合金粉末,通过热等静压致密化(HIP)制备Ti-48Al-2Cr-2Nb合金。对HIP态合金进行不同温度(1250、1285、1300℃)真空热处理,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万能拉伸试验机对HIP态和不同温度热处理后... 采用PREP法制备的Ti-48Al-2Cr-2Nb预合金粉末,通过热等静压致密化(HIP)制备Ti-48Al-2Cr-2Nb合金。对HIP态合金进行不同温度(1250、1285、1300℃)真空热处理,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万能拉伸试验机对HIP态和不同温度热处理后的合金组织、室温力学性能分析。结果表明:Ti-48Al-2Cr-2Nb合金不同温度热处理可分别得到近γ组织、双态组织、近片层组织,其中,1285℃真空热处理得到的双态组织室温抗拉强度和伸长率最佳,其抗拉强度达到495.5 MPa、伸长率高达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48Al-2Cr-2Nb合金 PREP法 真空热处理 双态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气温度对Inconel718粉末热等静压制件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屈鹏 宋嘉明 +2 位作者 瞿宗宏 赖运金 梁书锦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9年第23期61-63,共3页
原始颗粒边界(PPB)是粉末高温合金的主要缺陷之一,通过脱气试验,研究了采用150℃、350℃、600℃温度进行粉末脱气对于Inconel718粉末热等静压制件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PPB缺陷会显著降低合金塑性,不同温度脱气对制件的组... 原始颗粒边界(PPB)是粉末高温合金的主要缺陷之一,通过脱气试验,研究了采用150℃、350℃、600℃温度进行粉末脱气对于Inconel718粉末热等静压制件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PPB缺陷会显著降低合金塑性,不同温度脱气对制件的组织和性能有明显影响,采用350℃脱气有利于消除粉末原始颗粒边界缺陷,提高制件的拉伸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conel 718粉末 脱气温度 热等静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Ti-N薄膜的制备及其热稳定性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庆相 王君龙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20-225,共6页
以W-10%Ti二元合金靶材为原材料,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法在Si基体上制备了W-Ti-N三元薄膜,研究了N2分压和溅射功率对薄膜相结构和N含量的影响;在W-Ti-N/Si结构的基础上制备了Cu/W-Ti-N/Si多层结构,并对其在不同的温度下进行真空热处理。结... 以W-10%Ti二元合金靶材为原材料,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法在Si基体上制备了W-Ti-N三元薄膜,研究了N2分压和溅射功率对薄膜相结构和N含量的影响;在W-Ti-N/Si结构的基础上制备了Cu/W-Ti-N/Si多层结构,并对其在不同的温度下进行真空热处理。结果表明:通过调整N2分压和溅射功率,即N2/Ar比为1∶3且功率为70 W时可以获得非晶态W-Ti-N薄膜。薄膜在700℃以下热处理时具有非常好的热稳定性,方块电阻小于0.6Ω/□,略高于退火前的0.285Ω/□。但退火温度超过700℃后,稳定性迅速下降,在800℃退火后方块电阻达到170Ω/□。Cu布线用W-Ti-N非静态薄膜扩散阻挡层退火过程中的失效机理主要为元素间的界面扩散及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Ti—N薄膜 直流磁控溅射 电阻 热稳定性 失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