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方高校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特色化实践教育体系建构研究——以西安外国语大学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范晨虹 汪顺玉 牛瑾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 2022年第3期43-53,共11页
实践教育是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实践能力培养的基本内容,是实现人才培养的“高层次、应用型”目标的重要支撑。目前,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实践能力培养中出现了“弱实践”“轻实践”的现象。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培养的学术化偏向和业务技能... 实践教育是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实践能力培养的基本内容,是实现人才培养的“高层次、应用型”目标的重要支撑。目前,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实践能力培养中出现了“弱实践”“轻实践”的现象。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培养的学术化偏向和业务技能训练路径隐匿了实践能力培养的其他面向。地方高校要想提升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的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科竞争力,需要在强化实践的基础上探寻学科发展特色,构建特色化的实践教育体系。西安外国语大学瞄准“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国家战略,通过课程体系、师资结构和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构筑融通国际特色与本土实践的中国特色国际新闻传播实践教育体系,以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国际传播战略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 实践教育体系 实践化 国际化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服务视角下的翻译硕士课程设置改革--以西安外国语大学为例
2
作者 王诺 《知识经济》 2020年第21期125-126,共2页
当前,“一带一路”建设构成了新的语言服务空间,也为高校的翻译教学改革和翻译人才培养创造了新的外部环境,并提出了更高的培养标准。有别于传统的翻译技能培养,语言服务视角下的翻译硕士培养除了语言转换能力还应该关注计算机辅助翻译... 当前,“一带一路”建设构成了新的语言服务空间,也为高校的翻译教学改革和翻译人才培养创造了新的外部环境,并提出了更高的培养标准。有别于传统的翻译技能培养,语言服务视角下的翻译硕士培养除了语言转换能力还应该关注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写作、翻译项目执行和管理等技能的发展。面向语言服务的人才培养要求在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材建设、师资培训、校企合作等方面都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服务 “一带一路”建设 翻译硕士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2023年国内外国文学身体批评研究热点与趋势——基于KH Coder文本数据挖掘的可视化分析
3
作者 刘春娴 《惠州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74-80,87,共8页
文学身体研究是当今文学跨学科转向的学术增长点。目前,系统的文学身体批评体系仍在建构当中。通过KH Coder文本数据挖掘工具和文学批评方法对2013—2023年国内外国文学身体研究核心刊物进行考察分析,采用文献统计、高频词分析、共现网... 文学身体研究是当今文学跨学科转向的学术增长点。目前,系统的文学身体批评体系仍在建构当中。通过KH Coder文本数据挖掘工具和文学批评方法对2013—2023年国内外国文学身体研究核心刊物进行考察分析,采用文献统计、高频词分析、共现网络分析和对应分析等研究路径,可以挖掘国内外国文学身体转向中的主题、关键词和批评视角,并对文学身体批评体系与理论建构作出补充和对外国文学身体转向研究的趋势与脉络作出预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身体研究 数据挖掘 文本分析 热点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译者声音视角下《黄帝内经·灵枢》英译研究
4
作者 赵慧芳 石春让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5年第1期120-123,共4页
《黄帝内经·灵枢》英译对中医典籍国际传播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灵枢》英译本的研究较为薄弱,特别是2002年吴景暖《灵枢》英译本还没有专文研究。本文基于译者声音理论,以吴译本为研究对象,从副文本和正文本两个层面探讨吴译本内的... 《黄帝内经·灵枢》英译对中医典籍国际传播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灵枢》英译本的研究较为薄弱,特别是2002年吴景暖《灵枢》英译本还没有专文研究。本文基于译者声音理论,以吴译本为研究对象,从副文本和正文本两个层面探讨吴译本内的译者声音及其影响下的翻译方法。研究发现,吴译本的译者声音主要体现在副文本的注释、书名和目录标题;以及正文本的括号阐释、经络名词、腧穴名词和刺法名词的翻译等方面。译者综合运用音译加直译、逐字翻译、增译和意译等翻译方法,准确再现了中医文化内涵,实现了译者强势显声。本文还对吴译本的一些不足之处提出应对策略,以期提高中医典籍的海外传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灵枢》 吴景暖 英译本 译者声音 翻译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言据性视角下的国家形象建构研究——以党的二十大报告(英译本)为例
5
作者 卢珊 侯建波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3期81-89,共9页
言据性是表明说话人信息来源及其对信息态度的一种语言现象。党的二十大报告是凝聚全党智慧、反映人民意愿的纲领性文献,其英译本是建构中国国际话语权和国家形象的有力载体。党的二十大报告(英译本)通过不同据素的使用建构了说话人可... 言据性是表明说话人信息来源及其对信息态度的一种语言现象。党的二十大报告是凝聚全党智慧、反映人民意愿的纲领性文献,其英译本是建构中国国际话语权和国家形象的有力载体。党的二十大报告(英译本)通过不同据素的使用建构了说话人可信者、权威者、责任者的身份,向国际社会和公众真实、客观、立体地展示了中国的辉煌成就,建构了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为人民服务,始终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以开放包容的胸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家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据性 党的二十大报告 政治话语 国家形象 形象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形象与中德关系:中德主流媒体对“德国总理朔尔茨首次访华”的新闻建构比较研究
6
作者 张世胜 许楷 《区域国别学刊》 2024年第3期89-103,157,共16页
在国家形象建设中,国际传播至关重要。有效的国际传播策略有助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党的二十大闭幕后,德国总理朔尔茨(Olaf Scholz)作为首位访华的西方大国领导人备受外界关注,表明了德国作... 在国家形象建设中,国际传播至关重要。有效的国际传播策略有助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党的二十大闭幕后,德国总理朔尔茨(Olaf Scholz)作为首位访华的西方大国领导人备受外界关注,表明了德国作为中国重要外交伙伴的地位。本研究选取中国和德国各5家主流媒体对“德国总理朔尔茨首次访华”的新闻报道为分析样本,利用KH Coder软件进行文本挖掘并梳理报道热点,从框架理论的视角,分析对比中德主流媒体对“德国总理朔尔茨首次访华”报道的新闻框架,透视传播倾向,解析态度立场。研究发现,中德主流媒体的新闻建构存在差异。中国主流媒体主要从经济角度出发,德国主流媒体则倾向于从政治角度进行报道分析。对此,本文探究中德主流媒体报道差异的原因,并探讨向德国讲好中国故事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理论 新闻框架 文本挖掘 态度立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行动研究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饶谊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192-194,共3页
英语写作不仅是一种重要的交流方式,而且是学习者英语水平的输出体现。因此,英语写作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具体的写作教学实践中,要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需要教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分析考究其原因,寻求对策,用理... 英语写作不仅是一种重要的交流方式,而且是学习者英语水平的输出体现。因此,英语写作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具体的写作教学实践中,要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需要教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分析考究其原因,寻求对策,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这就是行动研究。该文旨在通过采用这一研究方法,在英语写作教学中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缩小理论与实践的差距,达到教师不断提高自我能力,最终实现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写作水平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动研究 大学英语 写作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高校研究生招生宣传的创新路径 被引量:1
8
作者 尚瑞 《新课程研究》 2021年第29期11-12,共2页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教育的最高层次,其担负着培育具有高精尖专业能力的创新型、创业型高层次人才的重任。要推动研究生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生源质量与生源结构是核心要素;而要提高生源质量和优化生源结构,招生宣传工作尤为重要。基于此,文...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教育的最高层次,其担负着培育具有高精尖专业能力的创新型、创业型高层次人才的重任。要推动研究生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生源质量与生源结构是核心要素;而要提高生源质量和优化生源结构,招生宣传工作尤为重要。基于此,文章从新媒体时代的视角出发,探索高校研究生招生宣传的创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 高校 研究生 招生宣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任务熟悉度与重铸效果的实证研究——以大学生学习英语冠词为例
9
作者 魏微 《新余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58-60,共3页
以中国当代大学生对英语冠词的学习情况为媒介,进行实证研究来证实学习任务与重铸效果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对任务熟悉的实验对象在接受重铸后的学习效果明显好于对学习任务不熟悉的,并且对任务的熟悉程度与重铸的效果相关。
关键词 重铸 任务 任务熟悉度 实证研究 语言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主流媒体对“一带一路”报道的话语建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慧芳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77-186,共10页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如今已经走过十余年历程,取得了突出成就,为共建国家发展赢得新的机遇。随着美国对“一带一路”的关注度持续上升,分析美国主流媒体对“一带一路”的相关报道可以反映美国对该倡议的态度,便于中国做出有效应对措施...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如今已经走过十余年历程,取得了突出成就,为共建国家发展赢得新的机遇。随着美国对“一带一路”的关注度持续上升,分析美国主流媒体对“一带一路”的相关报道可以反映美国对该倡议的态度,便于中国做出有效应对措施。研究运用语料库文本挖掘方法,选取美国两大主流媒体《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中涉及“一带一路”的报道文本,从主题分布、主体建构、搭配词和索引行等维度考察美国主流媒体对该倡议的话语建构方式。研究发现,十年间美国两大媒体对“一带一路”的报道包括“一带一路”建设内容和中国影响力等多个主题。根据时间变化,报道主题存在三个阶段的差异:初期突出中国与亚洲国家的合作,中期重点报道中国的世界影响力,近期涉及新冷战等主题。两大媒体通过勾勒基础设施建设与投资、大国关系和中美贸易等内容建构“中国”和“一带一路”形象,对该倡议的认知从早期的中性态度转向中近期的消极态度。基于此,一方面适时开展舆论反击工作是应对美国舆论的关键,向美国媒体传递高质量“一带一路”信息以回击不实言论;另一方面事实胜于雄辩,继续坚持共建“一带一路”是长期发展之要义,展现大国的胸怀与担当,吸纳更多国家参与“一带一路”,推动共建国家合作共赢,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国形象 美国主流媒体 文本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国文学视域下国内身体研究述评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春娴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54-62,共9页
身体研究是当下文学批评的重要课题之一,在疫情常态化时期具有独特且重要的研究价值。文章通过梳理和分析近二十年来外国文学领域内相关文献、著作和国家社科项目,试图对身体理论及其批评现状作出总结性评价,并基于现有研究成果,指出今... 身体研究是当下文学批评的重要课题之一,在疫情常态化时期具有独特且重要的研究价值。文章通过梳理和分析近二十年来外国文学领域内相关文献、著作和国家社科项目,试图对身体理论及其批评现状作出总结性评价,并基于现有研究成果,指出今后身体研究的可预期发展态势:走向具体文学文本研究、展现跨学科交融与跨领域交织特征、兼具文学性和诗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国文学 身体 研究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上韩国语教育相关研究现状与展望
12
作者 李禹桥 《教育进展》 2023年第3期1152-1157,共6页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使得以线下教育为主的教育模式逐步转变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全新教学形式。韩国语教育也是如此。对线上韩国语教育的研究值得关注。笔者试图通过对该研究现状的整理和总结,预测未来线上韩国语教育研究的方向。...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使得以线下教育为主的教育模式逐步转变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全新教学形式。韩国语教育也是如此。对线上韩国语教育的研究值得关注。笔者试图通过对该研究现状的整理和总结,预测未来线上韩国语教育研究的方向。从已有研究的方向来看,“教学过程研究”数量最多,其次是“教学效果研究”。而在“教学过程研究”的相关研究中,关于“教学方法”的研究比重最大,其次是对“教学设计”和“教学资料”的研究,而对“教学评价”的研究仍不够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国语教育 线上教育 新冠肺炎疫情 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思政背景下基于语料库的日语教材词汇特征研究
13
作者 邱妍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98-108,共11页
利用语料库词频统计、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编码交叉统计、批量检索以及语境共现分析等功能,分别从教材的词汇密度、关键词共现和思政功能词汇的呈现三个角度对日语教材中的词汇特征进行了深入的讨论。结合定量与定性手段多维度全面地... 利用语料库词频统计、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编码交叉统计、批量检索以及语境共现分析等功能,分别从教材的词汇密度、关键词共现和思政功能词汇的呈现三个角度对日语教材中的词汇特征进行了深入的讨论。结合定量与定性手段多维度全面地探讨了教材与《指南》培养要求的契合度,并为课程思政背景下的日语教材建设和专业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级日语教材 《指南》 语料库 词汇 课程思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彼得·汉德克研究可视化分析(1983-2023)
14
作者 王晓培 李青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27期190-198,共9页
奥地利作家彼得·汉德克是当今世界著名的德语小说家、剧作家,其作品以独特的语言风格、深刻的哲学思考和丰富的情感表达著称,在其201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前,已经相继获得了西方文学界的重要奖项,其作品也逐渐被国内读者熟悉并被... 奥地利作家彼得·汉德克是当今世界著名的德语小说家、剧作家,其作品以独特的语言风格、深刻的哲学思考和丰富的情感表达著称,在其201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前,已经相继获得了西方文学界的重要奖项,其作品也逐渐被国内读者熟悉并被学术界广泛研究。该文通过CiteSpace可视化科学文献计量学软件及其他统计方法,对1983年至2023年上半年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彼得·汉德克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通过绘制科学知识图谱,考察从事彼得·汉德克相关研究的主要作者、研究机构,心及高频关键词等,从而揭示其研究热点、发展脉络及前沿领域,旨在为国内彼得·汉德克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参考依据,促进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彼得·汉德克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研究热点 发展脉络 前沿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吃+NP”构式的转隐喻机制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褚瑞莉 张京鱼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7-115,共9页
人类特有的"吃"文化造就了"吃+NP"构式极强的能产性。基于认知语言学原型范畴论及其核心观点:现实-认知-语言,"吃"的所有构式被分为原型义("吃+NPf")和引申义(吃+NP-f)①。所有的引申义都是以... 人类特有的"吃"文化造就了"吃+NP"构式极强的能产性。基于认知语言学原型范畴论及其核心观点:现实-认知-语言,"吃"的所有构式被分为原型义("吃+NPf")和引申义(吃+NP-f)①。所有的引申义都是以原型义为圆点,以转喻机制为其首选和核心机制,按照转喻→转喻、隐喻混合体→隐喻路径机制,由中心向四周辐射衍生而来;"吃+NP"构式的施事论元在随着原型义向引申义转换扩展中,也经历了从有生性到无生性的转换;根据"吃+NP"构式的演变机制路径之特点,我们对词典里"吃"的八种释义重新排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吃+NP”构式 转喻 隐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翻译学视域下中国当代文学外译机制研究——以贾平凹《高兴》英译为中心 被引量:9
16
作者 冯正斌 唐雪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5-126,共12页
作为建构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力量,中国文学“走出去”浪潮席卷而来,我国众多作家及作品走出国门,享誉国际文坛。贾平凹作为中国当代文学场域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其作品的英译活动受到学界广泛关注。2017年,《高兴》英译本由亚马逊... 作为建构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力量,中国文学“走出去”浪潮席卷而来,我国众多作家及作品走出国门,享誉国际文坛。贾平凹作为中国当代文学场域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其作品的英译活动受到学界广泛关注。2017年,《高兴》英译本由亚马逊跨文化出版事业部向全球出版发行,就译介效果而言,堪称贾平凹小说海外传播的巅峰之作。本文结合海外销量、OCLC馆藏量及海外大众读者书评,探析贾平凹小说的译介与传播效果,并通过布迪厄社会实践论与拉图尔行动者网络理论考察《高兴》译介行为过程。研究发现,《高兴》项目发起网络、翻译生产网络、出版发行网络及评价网络的有效运行是译本海外传播的关键所在,可以为中国当代文学“走出去”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 《高兴》 译介与传播 社会翻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动语言学对语用小品词研究的启示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锋 张京鱼 《语言与翻译》 CSSCI 2018年第3期17-22,共6页
近十几年来,互动语言学(InteractionalLinguistics)在西方语言学界发展势头迅猛。这种吸收了功能语言学、会话分析以及人类语言学理论精髓和研究方法的新兴理论是对语言研究的一种互动综观,它强调语言的意义和功能是交际参与者交互过程... 近十几年来,互动语言学(InteractionalLinguistics)在西方语言学界发展势头迅猛。这种吸收了功能语言学、会话分析以及人类语言学理论精髓和研究方法的新兴理论是对语言研究的一种互动综观,它强调语言的意义和功能是交际参与者交互过程的"浮现之物"并不断发生演变。文章认为,互动语言学理论为语用小品词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框架,对研究者的研究理念形成、研究方法选择及研究目标确立极具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动语言学 语用小品词 理念形成 方法选择 目标确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中国国家形象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冯正斌 郭钺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20年第5期516-526,共11页
当前,我国政治与文化影响力不断扩大,而国家形象是我国“软实力”的核心。文中基于CiteSpace软件及传统统计方法,以2001-2019年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所收录的“中国国家形象”研究论文为数据源,从文献发表数量、聚类可视化图谱... 当前,我国政治与文化影响力不断扩大,而国家形象是我国“软实力”的核心。文中基于CiteSpace软件及传统统计方法,以2001-2019年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所收录的“中国国家形象”研究论文为数据源,从文献发表数量、聚类可视化图谱、研究热点等方面,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可视化计量分析,旨在廓清研究发展轨迹,捕捉领域前沿动态,预测未来研究前景,为推动建立更加客观真实的中国国家形象提供借鉴。研究发现,该领域研究范围有待拓宽,机构、作者间合作亟待加强,跨学科领域研究成果较少,同领域学科拓展研究缺乏细节性探索。此外,关键词出现频次及中介中心性显示,未来一段时间内,与时政相关的话题将是中国国家形象领域的研究热点前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形象 形象建构 CITESPACE 研究热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批评话语分析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4
19
作者 胡晓静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86-92,共7页
依据文献计量法,以"批评话语分析"为主题检索词,以中国学术网络出版总库CNKI中的CSSCI和核心期刊文献为数据来源,分析了该研究领域的基本状况和未来发展方向,得出如下结论:系统功能语言学是国内批评话语分析的主要理论基础和... 依据文献计量法,以"批评话语分析"为主题检索词,以中国学术网络出版总库CNKI中的CSSCI和核心期刊文献为数据来源,分析了该研究领域的基本状况和未来发展方向,得出如下结论:系统功能语言学是国内批评话语分析的主要理论基础和分析方法;意识形态、身份建构和话语策略是国内批评话语分析的热点研究话题;语料库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在批评话语分析中的应用为批评话语分析提出了新的研究方法。近年来,生态话语分析、会话分析和国家形象等新兴研究话题进入研究者的视野,批评话语分析朝着研究内容多元化、研究方法量化和认知转向以及研究路径跨学科化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评话语分析 研究现状 研究热点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文本科技隐喻英译创新性研究——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为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冯正斌 刘振清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22年第1期115-121,共7页
科技隐喻作为认知扩展的方式之一,以其鲜明性及直观性成为政治语篇话语构建方式,可显化认知活动中的思维互动与联系。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为例,以科技隐喻作为探究抗疫白皮书英译的创新点,梳理归纳科技隐喻及其使用... 科技隐喻作为认知扩展的方式之一,以其鲜明性及直观性成为政治语篇话语构建方式,可显化认知活动中的思维互动与联系。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为例,以科技隐喻作为探究抗疫白皮书英译的创新点,梳理归纳科技隐喻及其使用特征,对照英译文深入剖析翻译策略。研究表明,白皮书中科技隐喻涵盖领域广泛,词汇运用呈多样化,其中军工类源域词出现频率高;译文主要通过等价性迁移、替价性迁移及取舍性迁移等翻译策略以实现民族间认知维度及情感体验的“等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 科技隐喻 英译策略 等价性迁移 替价性迁移 取舍性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