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安外国语大学举办语料库、大数据、跨学科专题研讨会暨毛泽东著作翻译研究中心揭牌仪式
1
作者 黄立波 米钰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
为进一步推动我校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科学研究工作,开展以语言数据库为特色的语言、翻译及相关研究,2021年7月3日,外国语言文学院联合我校科研处、学科办、重点基地管理中心、学报编辑部等部门共同举办"语料库、大数据、跨学科专... 为进一步推动我校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科学研究工作,开展以语言数据库为特色的语言、翻译及相关研究,2021年7月3日,外国语言文学院联合我校科研处、学科办、重点基地管理中心、学报编辑部等部门共同举办"语料库、大数据、跨学科专题研讨会暨毛泽东著作翻译研究中心揭牌仪式",会议在我校雁塔校区西外宾馆一楼报告厅举行。此次会议共有来自28所高校及研究机构120余人参加,会议聚焦"语料库、大数据、跨学科"的研究主题,共计8场主旨发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料库 大数据 科研处 外国语言文学 报告厅 西安外国语大学 跨学科 学报编辑部
原文传递
中国语料库翻译学二十年(2003-2023):现状、问题及对策
2
作者 邹更新 黄立波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5年第2期87-94,共8页
文章借助CiteSpace工具,对近二十年国内语料库翻译学相关研究进行计量分析,并以知识图谱加以可视化呈现。研究发现:国内语料库翻译学发展成绩显著,许多方面几乎与国外同类研究并驾齐驱甚至有一定超越,但也存在同质化、个性化研究工具开... 文章借助CiteSpace工具,对近二十年国内语料库翻译学相关研究进行计量分析,并以知识图谱加以可视化呈现。研究发现:国内语料库翻译学发展成绩显著,许多方面几乎与国外同类研究并驾齐驱甚至有一定超越,但也存在同质化、个性化研究工具开发不足、跨学科交叉融合不够等问题。文章认为,跨学科创新性研究将是未来一段时间语料库翻译学探索的热点。基于此,各类跨学科语料库构建、个性化工具开发、大数据及AI技术的应用必定会将国内语料库翻译学带入又一个崭新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料库翻译学 国内 可视化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敏 刘逸凡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139-144,共6页
翻译教学的核心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以《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为逻辑框架,在分析当前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涵盖“译前规划”“译中执行”和“译后评估与补救”三个维度以及“确立教学目标”“挑选练习文本”“... 翻译教学的核心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以《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为逻辑框架,在分析当前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涵盖“译前规划”“译中执行”和“译后评估与补救”三个维度以及“确立教学目标”“挑选练习文本”“教学实践过程”和“教学成果归纳”四个阶段的教学模式,旨在帮助学生通过掌握翻译策略发展翻译能力,为科学合理地开展翻译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 翻译策略 翻译能力 翻译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扎根理论在我国翻译研究中的应用:现状、案例与反思
4
作者 冯晓霞 《语言与翻译》 CSSCI 2024年第1期50-56,共7页
作为一种影响广泛的质性研究方法,扎根理论在国内翻译研究,如译者研究、译作研究、教学研究等领域已得到一定的应用。文献分析和实证研究发现,该理论与翻译研究具有较高契合性,可以使定性研究的资料处理与分析更为规范化、严密化、科学... 作为一种影响广泛的质性研究方法,扎根理论在国内翻译研究,如译者研究、译作研究、教学研究等领域已得到一定的应用。文献分析和实证研究发现,该理论与翻译研究具有较高契合性,可以使定性研究的资料处理与分析更为规范化、严密化、科学化,可以使研究者在缺乏自洽的既有理论指导时,对研究问题形成较为客观深入的认识,促进现有翻译理论的扩充及本土理论的生成,为回应翻译领域的重大现实问题提供新的理论框架。目前的研究也存在值得深入反思的问题,如理论介绍性文献偏少、已开拓的重要研究议题缺乏持续性系统性、未形成核心作者群和学术影响力等,有待于未来研究中进一步拓展和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根理论 翻译研究 文本质性分析 理论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译介学研究(1999—2021)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赵诗梦 黄立波 《外语与翻译》 2023年第1期42-49,共8页
20世纪90年代诞生的译介学理论开启了中国本土译论新篇章,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译学的创新发展。本文借助CiteSpace软件,对国内18种外语类和文学类核心期刊1999—2021年刊载译介学相关论文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译介学研究整体呈上... 20世纪90年代诞生的译介学理论开启了中国本土译论新篇章,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译学的创新发展。本文借助CiteSpace软件,对国内18种外语类和文学类核心期刊1999—2021年刊载译介学相关论文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译介学研究整体呈上升趋势,研究主题逐步超越了“创造性叛逆”“翻译文学”等核心概念,开始以“中译外”“走出去”等为主题,关注如何助力中国文学“走出去”,经历了一个由比较文学到翻译学、由理论建构到应用研究的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介学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语料库的“主义”词译出译入对比研究
6
作者 石欣玉 黄立波 《语料库语言学》 2022年第2期61-80,167-168,共22页
毛泽东著作中“主义”词使用频率很高,这一现象不仅体现了毛泽东言语的个性化特征,也成为毛泽东政治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成分。本文以《毛泽东选集》中的“主义”词为切入点,以译出和译入版本为研究对象,借助语料库考察两种译本对各类“... 毛泽东著作中“主义”词使用频率很高,这一现象不仅体现了毛泽东言语的个性化特征,也成为毛泽东政治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成分。本文以《毛泽东选集》中的“主义”词为切入点,以译出和译入版本为研究对象,借助语料库考察两种译本对各类“主义”词的翻译方法,探究不同翻译方向译本对毛泽东个性化言语在处理方式上的异同。考察发现,就“主义”词翻译而言,译出版本和译入版本均未表现出完全的篇内规律性,二者存在一定的篇际相似性和差异性。本文认为,一方面,两种译本不具有完全的篇内规律性,是可接受性与充分性相互妥协、相互调和的结果;另一方面,两种译本存在篇际相似性和差异性,是由于毛泽东著作及其译出版本具有更高的权威性。政治文献外译不仅要确保正确性、及时性和权威性,而且在保证可接受性的基础上还应保留中国特色,制定中国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义”词 翻译方向 语料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范、惯习、伦理:描写翻译研究范式回顾与前瞻
7
作者 宋义国 《语言与翻译》 CSSCI 2021年第2期51-56,共6页
文章通过梳理描写翻译研究的源起与发展脉络指出:规范到惯习弥补了系统结构的局限,彰显了个体自主意识与翻译的主观维度,整合了规定、描写、解释的既定范式,重新界定了描写翻译研究本体的内涵,丰富了实证研究方法;追求差异的伦理诉求不... 文章通过梳理描写翻译研究的源起与发展脉络指出:规范到惯习弥补了系统结构的局限,彰显了个体自主意识与翻译的主观维度,整合了规定、描写、解释的既定范式,重新界定了描写翻译研究本体的内涵,丰富了实证研究方法;追求差异的伦理诉求不仅消解了求同的规定制约,同时揭示了翻译对世界的建构本性,突破了描写研究价值无涉的偏见。因此,将规范、惯习、伦理为主要标签的三种途径整合融通,发挥各自理论优势,才能推动描写翻译研究持续焕发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范 惯习 伦理 描写翻译研究 研究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学思政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语言类高校学术科研机构为例
8
作者 米钰 刘琪 《文教资料》 2023年第5期86-89,共4页
为不断深化“三全育人”的思想内涵,深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科学研究工作应将人才培养作为工作根本,充分发挥团队优势,不断挖掘育人路径,不断探索育人成果,将科学研究工作融入课堂教学、融入学术实践、融入人才培养,将科学研... 为不断深化“三全育人”的思想内涵,深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科学研究工作应将人才培养作为工作根本,充分发挥团队优势,不断挖掘育人路径,不断探索育人成果,将科学研究工作融入课堂教学、融入学术实践、融入人才培养,将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育人平台和育人路径;团队教师应不断深化对研究生科研工作的指导与互动,在潜移默化中引领学生的价值目标,不断探索科学研究和育人实效的“双提升”与“双促进”,形成科研育人、特色育人的长效模式,打造以“聚力—融合—强化—沟通—实践”为关键点的全方位多层次“导学思政”的育人育才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学思政 育人 科研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甫诗译入译出操作规范的对比分析:基于语料库的考察
9
作者 贺琳 黄立波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1-38,共8页
本文基于自建杜甫诗汉英平行语料库,对比杜诗英译在译入和译出方向上呈现的差异,聚焦两类翻译文本的操作规范,并借助图里规范理论进行解释。研究发现:(1)矩阵规范上,译入与译出文本均趋向于遵循原诗诗行分布特征,呈现一致性;(2)篇章语... 本文基于自建杜甫诗汉英平行语料库,对比杜诗英译在译入和译出方向上呈现的差异,聚焦两类翻译文本的操作规范,并借助图里规范理论进行解释。研究发现:(1)矩阵规范上,译入与译出文本均趋向于遵循原诗诗行分布特征,呈现一致性;(2)篇章语言规范上,译入与译出文本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表现为:在意象方面,译出文本的显化、隐化策略明显高于译入文本;在格律方面,译入文本多采用不规则音步,没有再现原诗尾韵,译出文本则倾向于以五音步或六音步等再现原诗风格,以随韵或交韵再现原诗音韵美。本文认为,译入与译出文本在操作规范层面的差异,与译者的翻译理念和所采取的视角密切相关,也与译者所遵循的诗学规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诗 译入译出 操作规范理论 语料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测试评分决策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10
作者 吕生禄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7-86,147,共11页
本研究聚焦语言测试评分决策行为影响因素,对现有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发现评分者的认知判断和决策行为受评分方法、评分培训与评分者自身因素(如语言背景、评分经验、策略倾向、决策风格)等影响。此外,本研究还发现既有研究对评分决... 本研究聚焦语言测试评分决策行为影响因素,对现有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发现评分者的认知判断和决策行为受评分方法、评分培训与评分者自身因素(如语言背景、评分经验、策略倾向、决策风格)等影响。此外,本研究还发现既有研究对评分决策认知机制的理论解释不足,过分依赖有声思维获取行为数据,未系统验证评分过程的效度。未来研究可借鉴认知心理学理论阐释影响语言测试评分决策的认知因素,采用有声思维报告法、眼动追踪技术和ERP脑电认知实验三角互证,探究评分者决策时的认知过程和评分行为,并采取基于论证的范式开展语言测试评分过程的效度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测试 评分决策行为 评分决策认知机制 评分决策效度论证
原文传递
场域联动与资本协作:葛浩文翻译作品海外译介出版与传播模式启示 被引量:1
11
作者 宋义国 《出版发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98,共8页
本文以布迪厄的场域理论为分析框架,从出版市场、翻译作品选材、翻译作品质量、出版营销以及读者反馈等维度,剖析葛浩文在出版场域中积累的各类资本及其转化机制,探究其如何利用资本转化推动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在海外市场的传播与接受。... 本文以布迪厄的场域理论为分析框架,从出版市场、翻译作品选材、翻译作品质量、出版营销以及读者反馈等维度,剖析葛浩文在出版场域中积累的各类资本及其转化机制,探究其如何利用资本转化推动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在海外市场的传播与接受。葛浩文翻译作品的海外传播实践为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的国际流通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南,有助于深度理解文学作品在海外出版传播过程中的运行轨迹,为中国文学作品走向世界擘画出一条明晰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域理论 葛浩文 中国文学翻译 海外出版 文化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笛福小说中的身体叙事与英国性建构
12
作者 陈栩 孔令然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6-97,共12页
身体是笛福小说中循环出现且颇为引人瞩目的一个意象,身体的再现构成意识形态话语,涵摄了种族、性别和民族等诸多要素。笛福小说中的身体叙事不仅反映了生命个体的生存体验,亦是作者建构英国性的诗学手段。借由身体叙事,笛福塑造了英国... 身体是笛福小说中循环出现且颇为引人瞩目的一个意象,身体的再现构成意识形态话语,涵摄了种族、性别和民族等诸多要素。笛福小说中的身体叙事不仅反映了生命个体的生存体验,亦是作者建构英国性的诗学手段。借由身体叙事,笛福塑造了英国现代公民的形象谱系:凭借勤勉自律消除身体饥饿的帝国殖民者;命运多舛、卖身为生的底层女性;疫病重创之下重建民族共同体的伦敦市民。身体叙事与笛福对英国性的审视同频共振,既有力呼应了18世纪初期现代民族国家崛起的时代潮流,又深刻影响了后世小说家的身体书写与国族想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尼尔·笛福 身体 身份 英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语料库的毛泽东著作书面口语体特征英译考察--《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三个英译本比较 被引量:3
13
作者 黄立波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3-90,共8页
本文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三个英译本为语料,借助语料库方法考察毛泽东著作书面口语体特征的英译。本文将这种糅合口语和书面语体特征的文本类型界定为“书面口语体”,并指出对人称代词“我们”和能愿式祈使词“应该”的高频... 本文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三个英译本为语料,借助语料库方法考察毛泽东著作书面口语体特征的英译。本文将这种糅合口语和书面语体特征的文本类型界定为“书面口语体”,并指出对人称代词“我们”和能愿式祈使词“应该”的高频使用是毛泽东书面口语体语言的突出特征。研究发现:(1)就“我们”的处理看,译出版本(《毛选》英译组译本)倾向于采用对应策略,译入版本(Field译本和McDougall译本)则倾向于采用明示策略;(2)就“应该”一词的处理,《毛选》英译组译本和McDougall译本比较倾向于使用中量值情态词should对应源文本中的“应该”,Field译本则倾向于以高量值情态词must对应“应该”。总体上两类译本对毛泽东书面口语体特征的处理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差异。本文认为,译者或译者群体对待源文本的态度是译文呈现方式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从历时视角看,不同时代对源文本的解读方式和内容有一定差异,这些在不同时期的译文中会有一定程度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著作 书面口语体 语料库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类比语料库的翻译汉语与原创汉语融合趋势考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立波 《英语研究》 2023年第2期40-53,共14页
本文以我国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1—6册)选文中的原创文本和翻译文本构建汉语类比语料库,借此考察汉语母语学习者基础语言学习阶段所借助文本中翻译汉语与原创汉语的异同。研究表明:与原创汉语相比,虽然翻译汉语表现形式更丰富,但信... 本文以我国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1—6册)选文中的原创文本和翻译文本构建汉语类比语料库,借此考察汉语母语学习者基础语言学习阶段所借助文本中翻译汉语与原创汉语的异同。研究表明:与原创汉语相比,虽然翻译汉语表现形式更丰富,但信息负载相对较小,主要人称代词使用较多,半封闭结构容量较大。但综合参数发现,两者并未表现出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性差异,整体上反而呈现一定的融合趋势,主要表现为原创汉语中融入了较多翻译语言的痕迹。本文认为,这与翻译对原创汉语的影响以及编者介入行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语言 翻译汉语 原创汉语 类比语料库 融合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思政教育融入高校英美文学课程的路径探析
15
作者 陈栩 陈睿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25年第2期22-24,共3页
本文立足“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分析了目前思政教育与英美文学课程融合的必要性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从思政联动机制创建、英美文学课程思政体系构建、教师思政意识提升和教学方式优化四个板块阐明了英美文学课程思政教学的实践... 本文立足“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分析了目前思政教育与英美文学课程融合的必要性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从思政联动机制创建、英美文学课程思政体系构建、教师思政意识提升和教学方式优化四个板块阐明了英美文学课程思政教学的实践路径和方向,以期助推外语课程思政提质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教育 英美文学 立德树人 课程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译研究的形象学路径探索 被引量:3
16
作者 石欣玉 黄立波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0-97,共8页
本文在翻译学与形象学的跨学科研究现状基础上,明确并完善翻译研究的形象学路径,阐释其研究内涵,确定其研究范畴、对象及焦点,并提出该路径的具体研究方法。作者指出,翻译研究的形象学路径是以描写翻译学为基础,以翻译与形象的互动关系... 本文在翻译学与形象学的跨学科研究现状基础上,明确并完善翻译研究的形象学路径,阐释其研究内涵,确定其研究范畴、对象及焦点,并提出该路径的具体研究方法。作者指出,翻译研究的形象学路径是以描写翻译学为基础,以翻译与形象的互动关系为核心,以文本分析为手段,借鉴形象学的理论、概念和方法,从形象学视角对相关翻译现象进行描述和解释,从而探究翻译本质的一种方法论。在该路径中,研究对象可包含文学及非文学文本,研究焦点可包括自我形象和他者形象,研究方法涉及分别以阶段研究、主体研究和产品研究为导向的方法,既关注形象对翻译活动的影响,也关注翻译对形象建构、传播和接受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研究 形象学 形象学路径 形象
原文传递
中外跨国公司英文社会责任报告情感分析对比
17
作者 宋天祎 黄立波 《语料库语言学》 2023年第1期48-59,161,共13页
本文建立了华为公司与英国电信(BT)公司英文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语料库(CSR报告语料库),借助LIWC-22情感词典对两家公司的社会责任报告进行情感分析对比考察,并从批评话语分析视角阐释差异背后的动因。研究发现,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本文建立了华为公司与英国电信(BT)公司英文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语料库(CSR报告语料库),借助LIWC-22情感词典对两家公司的社会责任报告进行情感分析对比考察,并从批评话语分析视角阐释差异背后的动因。研究发现,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华为公司报告倾向于阐述具体事件实例来支撑观点以缩短与读者的情感距离,并注重与合作伙伴长期关系的连结与维护。BT公司报告则更多展现其负责任的情感立场以及与外部社会战略共赢的情感态度。(2)BT公司报告中的情感倾向较为中立,华为公司报告则呈现出由正面情感信息偏多到正、负情感均衡的发展趋势。(3)BT公司报告中阐述了较多独具特色且丰富多元的活动,与外部构建了多维全面的情感关系。华为公司报告则更多体现出了疫情时代下的情感关怀。本文对商务英语写作教学有一定启示,也可为我国跨国公司企业形象的塑造与海外传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分析 英文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中外跨国公司 语料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文化自觉视阈下区域形象对外传播模式研究
18
作者 米钰 郭继荣 李蓓岚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9-102,共4页
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区域形象在对外传播中的重要性不断凸显。随着《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的公开发布,探究区域形象传播模式更加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本文从跨文化传播视角出发,结合共建“一带一路... 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区域形象在对外传播中的重要性不断凸显。随着《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的公开发布,探究区域形象传播模式更加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本文从跨文化传播视角出发,结合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在分析陕西文化根脉特点的基础上,探究基于跨文化自觉的区域形象传播模式创新,并根据具体案例对传播模式进行深层阐释,为区域形象对外传播实践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自觉 区域形象对外传播 “一带一路”倡议
原文传递
纪晓岚《乌鲁木齐杂诗》及其在文化润疆工作中的重要价值
19
作者 阿卜杜吾普尔·热合曼 黄立波 《新疆社会科学(维文)》 2023年第4期33-42,共10页
纪晓岚(本名为纪昀,本文统一使用纪晓岚)是我国清代著名诗人和文豪,其名为《乌鲁木齐杂诗》的诗集是我们了解清朝时期的新疆之宝贵材料。本文首先简述纪晓岚及其在新疆的生涯和关于新疆的主要著作;其次阐述《乌鲁木齐杂诗》的主要内容... 纪晓岚(本名为纪昀,本文统一使用纪晓岚)是我国清代著名诗人和文豪,其名为《乌鲁木齐杂诗》的诗集是我们了解清朝时期的新疆之宝贵材料。本文首先简述纪晓岚及其在新疆的生涯和关于新疆的主要著作;其次阐述《乌鲁木齐杂诗》的主要内容及提出该诗集在“文化润疆”工作中的重要性并且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民族团结工作中的价值、展现丰富多样、异彩纷呈的中华语言文字文化、在新疆积极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中的宣传价值、在牢固新疆各族群众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中的价值等三个方面对《乌鲁木齐杂诗》在《文化润疆》中的重要价值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晓岚 乌鲁木齐杂诗 文化润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楼梦》汉法平行语料库建设中的底本问题
20
作者 李雁 《曹雪芹研究》 2023年第2期97-108,共12页
《红楼梦》版本纷繁复杂,厘清法译本的底本是建设汉法平行语料库的首要问题,也是《红楼梦》汉法翻译研究开展的前提。本文将法译本《红楼梦》内容与1958年版俞平伯校本、1957年版启功注本做文本比对,并参照戚沪本、庚辰本等版本,梳理法... 《红楼梦》版本纷繁复杂,厘清法译本的底本是建设汉法平行语料库的首要问题,也是《红楼梦》汉法翻译研究开展的前提。本文将法译本《红楼梦》内容与1958年版俞平伯校本、1957年版启功注本做文本比对,并参照戚沪本、庚辰本等版本,梳理法译本译者所采用的中文底本,为建设《红楼梦》汉法平行语料库采集语料,以期对汉法平行语料库的创建提供借鉴,亦为《红楼梦》在语言学、文学、翻译学等方面进行更深更广的、全面系统科学的实证研究提供基础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汉法平行语料库 李治华法译本 底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