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命教育仪式的互动呈现与情感赋能——以医学院校“无语良师”为载体
1
作者 王进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84-1489,共6页
医学院校因其特殊的教育场域能够见证人生命的三重属性,蕴含着巨大育人力量。在互动仪式链理论视角下,构建以“无语良师”为载体的生命教育互动仪式模型,从初见—了解—熟知—分离四个层次呈现出系统化主题生命教育仪式对生命三重属性... 医学院校因其特殊的教育场域能够见证人生命的三重属性,蕴含着巨大育人力量。在互动仪式链理论视角下,构建以“无语良师”为载体的生命教育互动仪式模型,从初见—了解—熟知—分离四个层次呈现出系统化主题生命教育仪式对生命三重属性观照的互动逻辑,展现“无语良师”从“重生”到“永生”的新轮回。最终医者身份认同、职业精神培育、生命文化绵延指向微观、中观、宏观三维育人功能,达成互动仪式中情感能量赋能医学人文教育的价值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教育仪式 医学院校 无语良师 互动仪式链 情感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医精神融入医学院校思政课教学的价值意蕴与实现路径
2
作者 李姗姗 刘登攀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4年第22期127-129,共3页
红医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征程中酝酿生成,在广大红医们近百年的坚守和奉献中发展延续,在新时代激活并被赋予新的灵魂,形成“政治坚定、技术优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艰苦奋斗、勇于开创”~([1])的科学内涵,对于医学生笃定理想信念、... 红医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征程中酝酿生成,在广大红医们近百年的坚守和奉献中发展延续,在新时代激活并被赋予新的灵魂,形成“政治坚定、技术优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艰苦奋斗、勇于开创”~([1])的科学内涵,对于医学生笃定理想信念、甘于担当奉献、专注勇毅创造具有重要的教育引导作用,与医学院校思政课教学具有高度价值契合性与融合性。医学院校思政课应立足马克思主义理论,将红医精神蕴含的道理讲深;结合实际和现实要求,将红医精神蕴含的道理讲透;优化教学相关元素,将红医精神蕴含的道理讲活,从而“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2])的育人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医精神 医学院校 思政课教学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医学院校卓越医学生医德教育现状及提升效果研究
3
作者 张明霞 贾泽阳 +2 位作者 李恩昌 李瑞鹏 谢安国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21期2601-2603,共3页
医德是指医务人员所具备的职业道德,是社会一般道德在医学领域的具体表达,是医务人员自身的道德品质和调节与患者、他人、集体及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规范的总和[1]。医德教育一直以来都是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提升医... 医德是指医务人员所具备的职业道德,是社会一般道德在医学领域的具体表达,是医务人员自身的道德品质和调节与患者、他人、集体及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规范的总和[1]。医德教育一直以来都是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提升医学生医德认知与践行良好医德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着眼于培养基层需要的具有优秀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的临床医生,这种基于国家和地方层面的教育、卫生规划战略定位决定了卓越医生的培养区别于医学院校其他大学生的培养,更加强调其医德教育。本研究旨在对目前某医学院校卓越医学生医德教育现状展开研究,以期更好地提升医学院校医德教育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德教育 医学院校 教育现状 医学生 职业道德 思想政治教育 临床医生 医务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中国视域下医学院校人文课程体系的信息化构建与实施
4
作者 桑利娥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19年第8期67-68,共2页
构建医学人文课程体系是当前高等医学院校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文章试图从构建医学人文课程体系的意义、依据、内容以及实践的角度出发,结合信息化背景,说明医学院人文课程教学体系的未来发展方向。在健康中国视域下,医学院校要根据实... 构建医学人文课程体系是当前高等医学院校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文章试图从构建医学人文课程体系的意义、依据、内容以及实践的角度出发,结合信息化背景,说明医学院人文课程教学体系的未来发展方向。在健康中国视域下,医学院校要根据实际情况,转变观念,不断探索新方法、新举措,完善医学专业课程和人文课程的设置,努力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合格医务工作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人文课程体系 构建 实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疫情防控期间高等医学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内容设置
5
作者 周雨柔 《文教资料》 2020年第31期99-100,105,共3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作为医学生入学之初的第一门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与应用性,要发挥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的作用,让医学生在新的价值坐标系中准确定位人生目标。结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作为医学生入学之初的第一门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与应用性,要发挥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的作用,让医学生在新的价值坐标系中准确定位人生目标。结合"基础"课课程内容,设置"重大疫情的防控与医学生的价值定位和责任使命""重大疫情的防控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重大疫情的防控中中国精神的体现""重大疫情的防控与医学生医德教育""重大疫情的防控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五个专题进行教学,推进高等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情防控 高等医学院校 “基础”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灌输论”的时代价值及实现路径
6
作者 闫琛瑶 《商洛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8-15,共8页
马克思主义“灌输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理,在无产阶级革命斗争过程中起到过关键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通过分析灌输理论的科学内涵,为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时代化道路上把握历史主动,为中华民族在实现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提供强劲的... 马克思主义“灌输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理,在无产阶级革命斗争过程中起到过关键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通过分析灌输理论的科学内涵,为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时代化道路上把握历史主动,为中华民族在实现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提供强劲的理论依据。从教育内容、教育主体、教育方式三个维度上探寻马克思主义“灌输论”的实现路径,既坚守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阵地作用,又为更好解决思想政治教育育人途径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灌输论” 时代价值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医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三重维度 被引量:14
7
作者 闫英丽 桑利娥 +1 位作者 刘登攀 祁瑶瑶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1年第11期1488-1493,共6页
社会责任感是责任伦理的核心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应有之义。秉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医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蕴含三重维度,即内容与认知维度、价值与情感维度、践行与担当维度,三者体现了医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过程的内在逻辑... 社会责任感是责任伦理的核心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应有之义。秉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医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蕴含三重维度,即内容与认知维度、价值与情感维度、践行与担当维度,三者体现了医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过程的内在逻辑。三重维度之间环环相扣,廓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内在契合性,是医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出发点;融价值观于情感认同,激发医学生社会责任情感,是医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着力点;以实践为导向,体认社会责任情感,担当社会责任,是医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落脚点,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医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三重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医学生 社会责任感 责任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患命运共同体理念融入医学生思政课教学路径探索 被引量:1
8
作者 赵红 刘登攀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07-1212,共6页
医患命运共同体理念旨在构建以守护人民健康为价值遵循,以平等互信、利益共享、情感互通、携手并进的和谐医患关系为根本逻辑,在医疗卫生场域中形成相互依存、命运相系的共生团体。将该理念融入医学生思政课教学,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医... 医患命运共同体理念旨在构建以守护人民健康为价值遵循,以平等互信、利益共享、情感互通、携手并进的和谐医患关系为根本逻辑,在医疗卫生场域中形成相互依存、命运相系的共生团体。将该理念融入医学生思政课教学,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医学人文深度融合,是落实思政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是增强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现实选择,更是适应新医科背景下培养卓越医生的实践要求。由此,着力于价值、内涵、实践多维融入,引导医学生担当维护人民健康时代使命,建构医学生对医患关系的科学认知,培塑医学生参与医患交往的人文素养,以建构对医患关系的科学认知,教育引导医学生健康成长、促进其职业生涯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患关系 医患命运共同体 医学生 思政课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技术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与挑战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姗姗 刘登攀 《互联网周刊》 2024年第7期78-80,共3页
人工智能赋能医学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在支持理论课堂、辅助实践课堂、评价教学效果等方面提供了技术支撑,但其应用于医学教育领域涉及人力、技术设备、数据等元素,在数据安全、认知和实践,以及教育公平等方面仍存在一定挑战。因此,在医... 人工智能赋能医学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在支持理论课堂、辅助实践课堂、评价教学效果等方面提供了技术支撑,但其应用于医学教育领域涉及人力、技术设备、数据等元素,在数据安全、认知和实践,以及教育公平等方面仍存在一定挑战。因此,在医学教育中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要提升认知水平和能力,完善监管体系,保障数据安全,探索医学教育+智慧教育发展的稳健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技术 医学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安时期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经验与当代启示
10
作者 华璠 桑利娥 何梦焕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63-668,共6页
重视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卫生事业蓬勃发展的重要经验和政治优势,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一系列开展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原则和路径方法,形成了丰富的工作经验,主要表现为为抗战服务的教育方向、劳动... 重视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卫生事业蓬勃发展的重要经验和政治优势,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一系列开展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原则和路径方法,形成了丰富的工作经验,主要表现为为抗战服务的教育方向、劳动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的教育内容、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医德医风教育的教育特色。新时代新征程,应借鉴延安时期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历史经验,培养一支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队伍,为医药卫生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和健康中国提供坚强可靠的人才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时期 医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历史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医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生成逻辑、价值意蕴及实践路径
11
作者 祁瑶瑶 桑利娥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12-616,共5页
志愿精神作为责任意识和时代精神的缩影,是新时代医学生应有的精神品质。医学生志愿精神培育既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时代拓展与中华传统医德的时代体现,也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志愿文化的时代践行。新时代,加强医学生志愿精神培... 志愿精神作为责任意识和时代精神的缩影,是新时代医学生应有的精神品质。医学生志愿精神培育既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时代拓展与中华传统医德的时代体现,也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志愿文化的时代践行。新时代,加强医学生志愿精神培育有助于丰富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内涵、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助力医学生成为卓越医师。因此,需通过转变育人理念、激活育人动能、凝聚育人合力、拓展育人场域等途径,构筑起“学校—个人—家庭—社会”全方位培育模式,使志愿精神成为医学生成长成才的强大精神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医学生 志愿精神 人文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叙事医学视域下医学生阅读力培育路径
12
作者 赵红 刘登攀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4年第12期031-035,共5页
个体发展中的阅读活动是人文特质塑形的关键环节,其在增强医学生专业知识与综合素质获取能力的同时,也促进了医学人文精神及职业道德的培育。聚焦于叙事医学框架下阅读力的培养机制研究,对于增进医学生的人文修养意义重大。本研究通过... 个体发展中的阅读活动是人文特质塑形的关键环节,其在增强医学生专业知识与综合素质获取能力的同时,也促进了医学人文精神及职业道德的培育。聚焦于叙事医学框架下阅读力的培养机制研究,对于增进医学生的人文修养意义重大。本研究通过四个核心层面:叙事技术、叙事方法、叙事逻辑及叙事转化,逆向剖析医学生阅读力结构,并据此构建四维培养策略。旨在通过强化阅读习惯以奠定坚实的叙事根基、精进阅读技能以促进叙事能力的进阶提升、丰富实践活动以巩固核心叙事能力,最终确保医学生的阅读能力切实作用于叙事医学实践中,实现阅读能力与医学人文素质的同步飞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医学 医学生 阅读力 医学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医学科研人员对伦理审查的认知和态度分析 被引量:16
13
作者 李闪闪 张新庆 +1 位作者 蒋辉 常乃升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2年第1期33-40,共8页
以一项全国性抽样调查数据为基础,描述并分析了中国医学科研人员对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的了解情况、态度、行为、差异和影响因素。调查发现:具有硕士及以下学历、所在单位为科研院所/高校、无海外经历、处在中部地区、未担任... 以一项全国性抽样调查数据为基础,描述并分析了中国医学科研人员对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的了解情况、态度、行为、差异和影响因素。调查发现:具有硕士及以下学历、所在单位为科研院所/高校、无海外经历、处在中部地区、未担任伦理委员会委员的科研人员对“伦理审查”的了解情况相对较差;男性、年龄小、处在西部地区、对“伦理审查”越不了解的科研人员越认同“伦理审查消耗了科研人员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观点;担任伦理委员会委员的科研人员所参与的科研项目更可能未经过伦理审查程序等。基于以上实际,提出如下建议:全面普及伦理审查培训,侧重强化薄弱人群和地区;严格落实伦理审查法规,加强考评和监管;多方位提升伦理审查服务质量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科研人员 伦理审查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 伦理委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医学科研人员对实验动物伦理认知和态度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李闪闪 郑小兰 张新庆 《科学与社会》 CSSCI 2021年第2期110-122,共13页
本文以一项全国性抽样调查数据为基础,描述并分析了我国医学科研人员有关实验动物伦理的知识、态度及其差异和影响因素。数据显示,53.9%的科研人员准确掌握了“3R原则”内容,但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46-55岁、高级职称、医疗机构单位特征... 本文以一项全国性抽样调查数据为基础,描述并分析了我国医学科研人员有关实验动物伦理的知识、态度及其差异和影响因素。数据显示,53.9%的科研人员准确掌握了“3R原则”内容,但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46-55岁、高级职称、医疗机构单位特征的科研人员对“3R原则”的掌握情况相对较差;75.8%的科研人员并不认同科学研究应优先于保护动物福利,而年龄越大、在科研院所或高校的科研人员更为认同科学研究应优先;85.2%的科研人员认为在申请涉及实验动物的医学研究时有必要提供伦理批件,但具有硕士/博士学位、处在东部地区、单位在科研院所或高校的科研人员则更倾向于认为没必要提供。基于这些发现,研究提出了增进科研人员动物伦理意识和实践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动物伦理 3R原则 动物福利 医学科研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医精神嵌入医学生人文素养培育场域的现实困境及纾困理路 被引量:7
15
作者 闫英丽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2年第11期1279-1283,共5页
红医精神嵌入医学生人文素养培育场域,是打造新时代卓越医师2.0计划和传承红色基因的双赢之策。基于深入阐释红医精神嵌入医学生人文素养培育场域的形态逻辑,从入场、在场、发展场三个维度,清晰捕捉红医精神嵌入医学生人文素养培育场域... 红医精神嵌入医学生人文素养培育场域,是打造新时代卓越医师2.0计划和传承红色基因的双赢之策。基于深入阐释红医精神嵌入医学生人文素养培育场域的形态逻辑,从入场、在场、发展场三个维度,清晰捕捉红医精神嵌入医学生人文素养培育场域过程中所面临的诸多隔阂、冲突、矛盾;需要通过打造红医精神的入场名片与载体,稳固红医精神在场育人场能,拓展红医精神育人发展空间的三重理路,突破现实困境,以期赢得和团结医学生,推动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医精神 医学生 人文素养 现实困境 纾困理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慕课与实体授课相结合在“医学伦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及问题探讨 被引量:8
16
作者 温春峰 魏琳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8年第12期1577-1580,共4页
目的了解地方性医学院校医学生对"医学伦理学"课程加入慕课教学环节的认知、评价和感受。方法对某医学院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开设"医学伦理学"课程的临床、全科和影像本科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16. 0对收... 目的了解地方性医学院校医学生对"医学伦理学"课程加入慕课教学环节的认知、评价和感受。方法对某医学院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开设"医学伦理学"课程的临床、全科和影像本科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16. 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学生性别与选择慕课学习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性;对于医学伦理学课程,医学生更倾向于接受实体授课的教学方式;引入慕课教学,医学生认为医学伦理学的重要性在减弱。结论医学生功利主义的行为选择暴露出医学院校医学人文精神培养及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滞后;在缺乏教学团队及网络化建设配套不匹配的地方性医学院校,医学伦理学仍应以实体授课为主,辅以慕课式教学;系统化的教学设置是医学生改变医学伦理学学科性质认识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伦理学 实体授课 慕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疫情时代医学生社会责任生成机制及教育路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闫英丽 桑利娥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23年第1期22-26,共5页
社会责任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特质,也是医学教育的核心范畴。培育有社会责任的医学生,是后疫情时代“健康中国”战略人才储备的必然要求。对医学生社会责任生成机制的研究是医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重要环节,医学生社会责任生成机制包含... 社会责任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特质,也是医学教育的核心范畴。培育有社会责任的医学生,是后疫情时代“健康中国”战略人才储备的必然要求。对医学生社会责任生成机制的研究是医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重要环节,医学生社会责任生成机制包含外生机制和内生机制。基于内外生成机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本着“推动医学生社会责任生成”的原则,构建医学生社会责任实现路径:校内与校外相结合,优化医学生社会责任日常教育外生环境;线上与线下相融合,触发医学生社会责任内生动力源;理论与实践相契合,打通社会责任双生机制的联动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疫情时代 医学生 社会责任 生成机制 教育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家心性修养学说与医学生德育教育相融合的理论与现实路径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晨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9年第11期1464-1469,共6页
传统儒家的心性修养学说是以"仁"为核心,强调"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以慎独的自律功夫,通过道德的践行修养功夫来实现成贤成圣的人生目标,这与现代医学人文精神注重以人为出发点,强调行医者的以患者为重的价值取向... 传统儒家的心性修养学说是以"仁"为核心,强调"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以慎独的自律功夫,通过道德的践行修养功夫来实现成贤成圣的人生目标,这与现代医学人文精神注重以人为出发点,强调行医者的以患者为重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自律的要求是相通的。而在医学生医德的培育过程中,可以以"一课三结合"来实现以儒家传统心性修养学说推动医学生医德的培养,即开设传统文化普及相关课程,将儒家心性修养学说与思政课教学、医学专业课教学相结合,医学生医德教育第二课堂与儒家传统文化相结合,将儒家心性修养学说和医学类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心性修养 医德教育 慎独 医学生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疫情防控背景下医学生职业精神培育的 现实审视及路径优化 被引量:2
19
作者 祁瑶瑶 桑利娥 闫英丽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2年第10期1131-1136,共6页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医学生职业精神培育带来很大挑战。但传统的医学生职业精神培育模式单一,已无法满足现实对高素质医学人才的迫切需要。因此,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为适应时代发展需求,高等医学院校应优化职业精神培育路径。...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医学生职业精神培育带来很大挑战。但传统的医学生职业精神培育模式单一,已无法满足现实对高素质医学人才的迫切需要。因此,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为适应时代发展需求,高等医学院校应优化职业精神培育路径。以重塑学校顶层设计为出发点,提供制度保障、完善课程设置、优化师资队伍;以完善教师教学过程为着力点,优化教学设计、创新教学形式、树立榜样示范;以实现医学生知情意统一为落脚点,增强理论知识学习、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努力构建“学校—教师—学生”三位一体培养模式,协同推进医学生职业精神培育良性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情防控 医学生 职业精神 路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语言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践逻辑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宁 郭婷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9年第4期32-36,共5页
网络语言是基于网络实践和人类交往的衍生物,必然遵循网络传播的技术逻辑和网络文化逻辑,并不断被赋予历史属性、政治属性和社会属性。网络语言在交往实践中陷入了符号拜物教、网络语言失范、消解主流价值观等窘境,导致网上社会主义核... 网络语言是基于网络实践和人类交往的衍生物,必然遵循网络传播的技术逻辑和网络文化逻辑,并不断被赋予历史属性、政治属性和社会属性。网络语言在交往实践中陷入了符号拜物教、网络语言失范、消解主流价值观等窘境,导致网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被消解和失声的风险,造成受众概念体系和价值体系的混乱。为此,要构筑和完善网络语言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言说方式和话语机制,坚持网民为本的话语导向,溯源网络语言出场根由,探寻网络语言内在规律,规制网民网络语言失范行为,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化解读能力,积极转变传统宏大话语叙事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语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