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化医学理念在全科医学教育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2
1
作者 杨洋 弥曼 +4 位作者 张少华 陈蕊 马淑云 延佳佳 高艳 《转化医学杂志》 2018年第3期179-181,共3页
转化医学强调医学基础研究成果向临床实践应用的转化,其"以患者为中心"的学科理念符合全科医学的主旨及培养教育核心内容。我们借鉴转化医学的先进理念及其领域内学科建设、教学方式、评估体系、师资培训等有效经验,结合我国... 转化医学强调医学基础研究成果向临床实践应用的转化,其"以患者为中心"的学科理念符合全科医学的主旨及培养教育核心内容。我们借鉴转化医学的先进理念及其领域内学科建设、教学方式、评估体系、师资培训等有效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探讨转化医学理念与全科医学教育的契合点,探讨如何应用其特色和优势之处促进全科医学教育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医学 全科医学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因子MYBL2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景佩缜 王脉 +2 位作者 韩睿文 张旭东 陈蕊 《临床医学进展》 2025年第2期76-82,共7页
成髓细胞瘤转录因子第2亚型(MYB proto-oncogene like 2, MYBL2)是MYB转录因子家族的成员,参与多种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近年来,MYBL2作为一种转录调节因子,被发现其在肿瘤、炎性疾病等疾病中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MYBL2直接与启动... 成髓细胞瘤转录因子第2亚型(MYB proto-oncogene like 2, MYBL2)是MYB转录因子家族的成员,参与多种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近年来,MYBL2作为一种转录调节因子,被发现其在肿瘤、炎性疾病等疾病中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MYBL2直接与启动子结合区域结合,另一种通过与其他蛋白质相互作用结合。随着研究的深入,MYBL2在恶性肿瘤中的调控作用及分子机制逐步被揭示,但在不同肿瘤中的调控效应不尽相同。现在还需进一步研究MYBL2在各种恶性肿瘤中的调节机制,在未来MYBL2有成为恶性肿瘤的治疗靶点可能。本文根据近年恶性肿瘤中MYBL2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展开综述,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新思路。MYB proto-oncogene like 2 (MYBL2) is a member of the MYB transcription factor family and is involved in the proliferation, differentiation and apoptosis of various cells. In recent years, MYBL2, as a transcriptional regulator, has been found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umors, inflammatory diseases and other diseases. On one hand, MYBL2 binds directly to promoter binding regions, and the other binds by interacting with other proteins. With the deepening of research, the regulatory role and molecular mechanism of MYBL2 in malignant tumors have been gradually revealed, but the regulatory effect in different tumors is not the same. It is still necessary to further study the regulatory mechanism of MYBL2 in various malignant tumors, and MYBL2 may become a therapeutic target for malignant tumors in the future. In this paper, we reviewed the role and molecular mechanism of MYBL2 in malignant tumors in recent years, providing new ideas for future resear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YBL2 恶性肿瘤 信号通路 治疗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管理护理程序结合同理心干预对子宫肌瘤行子宫切除术后患者心理弹性及舒适感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王燕 薛华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3期162-165,共4页
目的探讨时间管理护理程序结合同理心干预对子宫肌瘤行子宫切除术后患者心理弹性及舒适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56例子宫肌瘤行子宫切除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时间管理护理程序结合同理心干预对子宫肌瘤行子宫切除术后患者心理弹性及舒适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56例子宫肌瘤行子宫切除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施时间管理护理程序结合同理心干预。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Conno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舒适感及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简表(WHOQOL-BREF)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后尿路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时间管理护理程序结合同理心干预可改善子宫肌瘤行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的心理弹性及舒适感,也能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术后尿路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管理护理程序 同理心干预 子宫肌瘤 子宫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化营养干预联合运动疗法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翁路兵 吴胜军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1期790-794,共5页
营养干预联合运动疗法是妊娠期糖尿病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对于妊娠期糖尿病的防治起着积极作用。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制定的个体化营养干预联合运动疗法,更有益于患者长期维持血糖稳态水平。已有研究表明,个体化营养干预联合运动疗... 营养干预联合运动疗法是妊娠期糖尿病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对于妊娠期糖尿病的防治起着积极作用。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制定的个体化营养干预联合运动疗法,更有益于患者长期维持血糖稳态水平。已有研究表明,个体化营养干预联合运动疗法通过改善葡萄糖耐量、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提高血糖控制能力、减少因高血糖引起的并发症、降低血脂,从而达到提高良好妊娠结局的目的。临床上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营养干预和运动治疗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个体化营养干预 运动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YBL2基因与妇科恶性肿瘤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王脉 张旭东 +2 位作者 景佩缜 韩睿文 陈蕊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5期458-465,共8页
MYBL2是MYB转录因子家族成员之一,是介导细胞周期进程、细胞存活和分化的重要的调控因子。研究表明,MYBL2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呈过度表达状态,且其蛋白表达水平与临床不良预后相关。MYBL2在基因表达调控中起关键作用,并参与了细胞凋亡、细... MYBL2是MYB转录因子家族成员之一,是介导细胞周期进程、细胞存活和分化的重要的调控因子。研究表明,MYBL2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呈过度表达状态,且其蛋白表达水平与临床不良预后相关。MYBL2在基因表达调控中起关键作用,并参与了细胞凋亡、细胞衰老、肿瘤发生发展等过程。MYBL2及其下游转录网络的参与者可以用作预后或预测生物标志物,作为将来更具体的抗癌疗法的潜在治疗靶标。近年大量研究显示,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存在典型的MYBL2基因过表达现象,并且发现MYBL2与妇科肿瘤的化疗耐药、免疫治疗及临床预后密切相关。本文将对MYBL2在妇科肿瘤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YBL2 恶性肿瘤 预后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参碱调节Notch信号通路对高糖诱导的滋养层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6
作者 李艳蓉 邹余粮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1147-1150,1155,共5页
目的研究苦参碱调节Notch信号通路而对高糖诱导的滋养层细胞增殖和凋亡产生的影响。方法将人绒毛膜滋养层细胞HTR-8/SVneo培养至对数期,以高糖诱导损伤,然后用不同浓度的苦参碱处理细胞并用CCK-8法检测其活性。依据结果将HTR-8/SVneo分... 目的研究苦参碱调节Notch信号通路而对高糖诱导的滋养层细胞增殖和凋亡产生的影响。方法将人绒毛膜滋养层细胞HTR-8/SVneo培养至对数期,以高糖诱导损伤,然后用不同浓度的苦参碱处理细胞并用CCK-8法检测其活性。依据结果将HTR-8/SVneo分为ctrl组(5 mmol/L葡萄糖培养)、HG组(25 mmol/L葡萄糖培养)、低浓度苦参碱组(1.00 mmol/L)、高浓度苦参碱组(1.50 mmol/L)、高浓度苦参碱(1.50 mmol/L)+Jagged1组(500μg/L Notch信号通路激活剂)。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试剂盒检测细胞中MDA和SOD活性;western blot检测Notch1、PCNA、BAX、Bcl-2蛋白表达。结果与ctrl组比较,HG组HTR-8/SVneo的细胞存活率、SOD水平、PCNA、Bcl-2蛋白表达降低,而细胞凋亡率、MDA水平、Notch1、BAX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HG组比较,低浓度苦参碱组、高浓度苦参碱组细胞存活率、SOD水平、PCNA、Bcl-2蛋白表达升高,而细胞凋亡率、MDA水平、Notch1、BAX蛋白表达降低(P<0.05);Jagged1减弱了高浓度苦参碱对HTR-8/SVneo细胞增殖的促进和凋亡的抑制作用。结论苦参碱可能会通过抑制Notch信号通路而改善高糖诱导的滋养层细胞的增殖,并抑制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NOTCH信号通路 高糖 滋养层细胞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0在反复自然流产人绒毛组织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8
7
作者 李静 杨洋 +3 位作者 张永爱 周小兰 褚静 王立芹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65-1067,1071,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白细胞介素-10(IL-10)在反复自然流产和正常流产人绒毛组织和血清中的表达比较来探讨IL-10与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35例反复自然流产者(实验... 目的:通过研究白细胞介素-10(IL-10)在反复自然流产和正常流产人绒毛组织和血清中的表达比较来探讨IL-10与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35例反复自然流产者(实验组)和35例正常流产者(对照组)人绒毛组织中IL-10的细胞学定位以及在mRNA水平的表达;ELISA法定量分析IL-10在两组血清中的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两组组织中均有IL-10阳性表达,实验组IL-10在人绒毛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低于对照组(P<0.05)。RT-PCR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均有IL-10表达,对比显示实验组IL-10表达低于对照组。ELISA测定结果显示IL-10在实验组的表达低于对照组。结论:IL-10的表达在实验组早孕绒毛组织细胞学定位及mRNA水平检测均较对照组降低,在血清中的表达量也是实验组低于对照组,提示自然流产妊娠妇女存在IL-10细胞因子表达异常,IL-10可能在维持正常妊娠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0 反复自然流产 人绒毛组织 正常人工流产 正常妊娠维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Lynch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评估及患者术后性生活质量评价 被引量:38
8
作者 梁婉琪 张美 李芬霞 《中国性科学》 2019年第3期86-89,共4页
目的分析探讨B-Lynch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评估及患者术后性生活质量评价。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诊治的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出血量在500ml~2500ml之间,按数字法随机... 目的分析探讨B-Lynch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评估及患者术后性生活质量评价。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诊治的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出血量在500ml~2500ml之间,按数字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90)和研究组(n=90),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对患者剖宫产产后出血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B-Lynch缝合术对患者剖宫产产后出血进行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以及对患者术后性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做好记录。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疗效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疗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性功能评分无明显区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高于对照组同时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本文研究,B-Lynch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更佳,止血效果好而且能够保留子宫,提高患者的性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YNCH缝合术 剖宫产 产后出血 效果评估 性生活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产妇产前凝血四项、D-二聚体和血小板的检测分析 被引量:23
9
作者 田宇 马梦影 +2 位作者 徐妍妍 陈蕊 康炜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6期2156-2158,共3页
目的通过对孕产妇产前凝血四项[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定量(FIB)]以及D-二聚体(DD)和血小板(PLT)的联合检测,探讨其在判断孕产妇凝血功能、出血危险性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2... 目的通过对孕产妇产前凝血四项[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定量(FIB)]以及D-二聚体(DD)和血小板(PLT)的联合检测,探讨其在判断孕产妇凝血功能、出血危险性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13年9月来该院就诊孕妇及健康体检育龄非妊娠妇女共795人,分为正常妊娠组(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临产期)、产科意外组、妊娠伴其他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同时检测PT、APTT、TT、FIB、DD、PLT,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正常妊娠组DD、FIB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PT、APTT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两组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科意外组、妊娠伴其他疾病组DD、FIB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P<0.05),PT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P<0.05)。产科意外组、妊娠伴其他疾病组PLT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P<0.05)。三项联合检测诊断孕产妇产科意外发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大大优于单项或两项联合检测。结论产前进行凝血四项、DD和PLT的联合检测,可初步判定孕产妇妊娠周期的凝血状况,帮助治疗孕产妇异常出血,对制定生产方案及预防产科意外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四项 D-二聚体 血小板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绒毛组织中DNA低甲基化及机制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李静 于学文 +2 位作者 杨洋 王立芹 张永爱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51-356,共6页
目的探究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绒毛组织全基因组甲基化水平和甲基化相关酶基因表达情况。方法选取URSA患者31例(URSA组)及同期正常早孕放弃妊娠行人工流产的妇女30例(对照组)。取绒毛组织,采用ELISA测定绒毛组织中总DNA的甲基... 目的探究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绒毛组织全基因组甲基化水平和甲基化相关酶基因表达情况。方法选取URSA患者31例(URSA组)及同期正常早孕放弃妊娠行人工流产的妇女30例(对照组)。取绒毛组织,采用ELISA测定绒毛组织中总DNA的甲基化水平,实时定量PCR检测DNA甲基化转移酶1(DNMT1)、DNMT3a、DNMT3b、去甲基化酶10-11转位酶1(TET1)、TET2、TET3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DNMT1、DNMT2、DNMT3、TET1、TET2、TET3蛋白水平。免疫化学染色检测绒毛组织中DNMT1、DNMT3a、DNMT3b、TET1、TET2、TET3的表达和分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URSA组的全基因组甲基化水平显著降低,URSA组绒毛组织中DNMT1、DNMT3b的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降低,TET1、TET2的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增加。结论URSA妇女的流产绒毛组织呈现出低甲基化水平的状态,可能与DNMT1、DNMT3b上调,TET1、TET2下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流产 DNMT3B DNA甲基化转移酶1(DNMT1) 10-11转位酶1(TET1) TET2 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刺激结合盆底肌训练对多发性硬化症女性下尿路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6
11
作者 李腾 周小兰 +2 位作者 褚静 王立芹 曾娟 《安徽医学》 2019年第5期496-500,共5页
目的评估不同的康复计划在干预多发性硬化症(MS)女性下尿路功能障碍(LUTD)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在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81例MS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各27例。第Ⅰ组采用骨盆底肌... 目的评估不同的康复计划在干预多发性硬化症(MS)女性下尿路功能障碍(LUTD)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在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81例MS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各27例。第Ⅰ组采用骨盆底肌肉训练(PFMT)与肌电图(EMG)生物反馈和虚拟神经肌肉电刺激(VNES),第Ⅱ组采用PFMT与EMG生物反馈和阴道内VNES,第Ⅲ组采用PFMT与EMG生物反馈和经皮胫神经刺激(TTNS)。所有患者接受12周干预。评估干预前、后3组患者24h尿垫试验、3天膀胱日记、尿动力学研究结果,采用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评分表(OABSS),国际失禁问卷调查表-简表(ICIQ-SF)评估3组患者对排尿异常的自我认知以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与干预前比较,12周后3组患者24h尿垫重量、尿急、排尿不畅、急迫性尿失禁和残余尿量显著下降,最大尿流量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比较,第Ⅱ组和第Ⅲ组的夜尿次数和尿不尽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干预前后差值比较,第Ⅱ组患者24h尿垫重量、残余尿量和急迫性尿失禁的降低水平,及最大尿流量的提高水平明显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相比,3组患者在OABSS评分和ICIQ-SF评分方面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干预后ICIQ-SF评分比较,Ⅱ组和Ⅲ组评分改变更加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内VNES或TTNS联合使用PFMT可有效改善MS患者的下尿路功能障碍。PFMT和VNES的组合在减少膀胱过度活动症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症 盆底肌肉训练 下尿路症状 经阴道内神经肌肉电刺激 经皮胫神经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比传统巴氏涂片法与液基细胞学法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作用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露丹 张建华 +1 位作者 张瑾 白小英 《中国性科学》 2018年第12期34-36,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传统巴氏涂片法与液基细胞学法在宫颈癌临床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在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接受宫颈癌临床筛查的女性2000例,按照就诊的顺序进行随机分组,每组100例,分别采集标本,接受传统巴... 目的:对比分析传统巴氏涂片法与液基细胞学法在宫颈癌临床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在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接受宫颈癌临床筛查的女性2000例,按照就诊的顺序进行随机分组,每组100例,分别采集标本,接受传统巴氏涂片法筛查以及液基细胞学法筛查,并将检查结果与阴道镜活检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统计不同检测方法的制片满意度和阳性检出率,以及相应的筛查结果。结果:对不同检测方法下的制片情况进行评估,可得传统巴氏涂片法的制片满意度为78. 70%,显著低于液基细胞学法的99. 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统计不同检测方法的阳性率,存在组间统计学差异,传统巴氏涂片法的阳性检出率为1. 10%,显著低于液基细胞学法的7. 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对不同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并进行组间统计学比较,可得传统巴氏涂片法的不同病理学筛查结果符合率均显著低于液基细胞学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与传统巴氏涂片法进行比较,在宫颈癌筛查中应用液基细胞学法效果确切,可以提高制片满意度以及阳性检出率,并获得更好的病理学筛查效果,在宫颈癌的临床筛查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筛查 传统巴氏涂片法 液基细胞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对妊娠结局的临床影响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赵欣媛 张建华 张瑾 《中国性科学》 2017年第10期105-107,共3页
目的:旨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伴胰岛素抵抗(IR)对妊娠结局的临床影响进行系统研究。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间笔者单位就诊的65例PCOS患者作为临床研究资料,且将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2.77的30例PCOS伴IR患者作为P-I组;剩... 目的:旨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伴胰岛素抵抗(IR)对妊娠结局的临床影响进行系统研究。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间笔者单位就诊的65例PCOS患者作为临床研究资料,且将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2.77的30例PCOS伴IR患者作为P-I组;剩余35例PCOS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新生儿情况以及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等情况。结果:P-I组患者流产、巨大儿、早产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宫内胎儿生长受限(FGR)、死胎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另外,P-I组患者胎膜早破、GDM、霉菌性阴道炎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羊水过多、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PCOS伴IR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纯PCOS患者;因此,加强对孕妇进行妊娠筛查,提高PCOS治疗效果对全面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 新生儿 妊娠合并症 妊娠结局 多囊卵巢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不同方法治疗稽留流产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6
14
作者 马淑云 魏琳 《河北医学》 CAS 2013年第5期644-646,共3页
目的:观察戊酸雌二醇配伍米非司酮加米索前列醇治疗稽留流产的疗效。方法:选择稽留流产患者12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每日服用戊酸雌二醇5mg,3次/d,共3d;实验组1服用戊酸雌二醇1天后予米非司酮150mg空腹顿服,48h后顿服... 目的:观察戊酸雌二醇配伍米非司酮加米索前列醇治疗稽留流产的疗效。方法:选择稽留流产患者12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每日服用戊酸雌二醇5mg,3次/d,共3d;实验组1服用戊酸雌二醇1天后予米非司酮150mg空腹顿服,48h后顿服米索前列醇600μg,实验组2服用戊酸雌二醇同时服用米非司酮25mg,2次/d,共3d。对照组仅服用戊酸雌二醇。观察三组患者出血量、手术时间、人工流产综合征、二次刮宫发生率。结果:三组出血量、手术时间、人工流产综合症、二次刮宫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稽留流产患者刮宫前服用戊酸雌二醇配伍米非司酮加米索前列醇,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戊酸雌二醇 稽留流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miR-152、PIGF、sFlt-1和sEng水平对子痫前期患者不良孕产结局的预测分析 被引量:12
15
作者 宋姗姗 杨洋 +1 位作者 陈阳 何静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2年第2期45-49,共5页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PE)患者血清中微小RNA152(miR-152)、胎盘生长因子(PIGF)、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sFlt-1)及可溶性内皮抑素(sEng)表达水平对不良孕产结局的诊断预测价值。方法选取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PE)患者血清中微小RNA152(miR-152)、胎盘生长因子(PIGF)、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sFlt-1)及可溶性内皮抑素(sEng)表达水平对不良孕产结局的诊断预测价值。方法选取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45例PE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生不良孕产结局者为研究组(n=60),未发生不良孕产结局者为对照组(n=8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析预测价值。结果本研究145例PE患者中发生不良孕产结局的患者为60例(41.38%),其中早产40例(66.67%)、胎盘早剥5例(8.33%)、胎儿窘迫12例(20.00%)、低出生体重儿44例(73.33%)、胎死宫内1例(1.67%)、新生儿肺炎13例(21.67%);研究组患者孕周和胎儿出生体重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H值分别为7.58、11.29,P<0.05),两组间年龄和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miR-152、sFlt-1、sEng的表达水平上升,PIGF水平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H值分别为-7.73、-3.62、-5.18、4.06,P<0.05);单独指标诊断PE患者发生不良孕产结局时,miR-152诊断AUC最大,为0.80;联合指标诊断时,AUC为0.89,特异性为86.23%,敏感性为77.47%。结论PE患者血清中PIGF、sFlt-1和sEng水平联合miR-152检测,对于PE患者发生不良孕产结局的预测诊断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血清微小RNA 胎盘生长因子 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可溶性内皮抑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注射液联合硫酸镁对妊娠期高血压孕妇相关风险预测指标及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李芬霞 张建华 常丽花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23期68-70,共3页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PIH)简称妊高征,是妊娠晚期发生的严重并发症,严重威胁母儿生命安全.PH发病机制暂不清晰,研究显示PIH发生发展与孕妇妊娠相关蛋白A(PAPP-A)、胎盘生长因子(PLGF)、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sFIt-1)表达紊...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PIH)简称妊高征,是妊娠晚期发生的严重并发症,严重威胁母儿生命安全.PH发病机制暂不清晰,研究显示PIH发生发展与孕妇妊娠相关蛋白A(PAPP-A)、胎盘生长因子(PLGF)、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sFIt-1)表达紊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 黄芪注射液 硫酸镁 妊娠相关蛋白A 胎盘生长因子 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 风险预测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雄黄抑制卵巢癌细胞株COC_1增殖和诱导凋亡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马淑云 高尚风 +2 位作者 魏琳 陈蕊 唐阳芳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3年第3期492-495,共4页
目的:研究雄黄对卵巢癌细胞株COC1的抑制增殖及诱导凋亡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的雄黄溶液作用于人卵巢癌细胞株COC1,于不同时间点收集细胞,MTT法检测肿瘤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及分析细胞周期的变化;原位末端标记法(T... 目的:研究雄黄对卵巢癌细胞株COC1的抑制增殖及诱导凋亡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的雄黄溶液作用于人卵巢癌细胞株COC1,于不同时间点收集细胞,MTT法检测肿瘤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及分析细胞周期的变化;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观察细胞凋亡形态学特征。结果:不同浓度雄黄溶液对COC1细胞有不同程度的生长抑制作用。其生长抑制率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并有明显周期特异性生长抑制作用。结论:雄黄溶液对于COC1细胞具有诱导凋亡、抑制增殖的作用,诱导肿瘤细胞发生G1期阻滞是雄黄抑制卵巢癌细胞生长作用的可能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雄黄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皮性卵巢癌中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1和CD105的表达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少华 刘凯歌 +3 位作者 郑建云 徐锐 姚杨 成丽萍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11期834-836,共3页
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癌中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1(CEACAM1)和血管内皮标志物CD105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2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及60例上皮性卵巢良性肿瘤组织中CEACAM1和CD105的表达,并记录微血... 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癌中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1(CEACAM1)和血管内皮标志物CD105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2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及60例上皮性卵巢良性肿瘤组织中CEACAM1和CD105的表达,并记录微血管密度(MVD),对上皮性卵巢癌组织及良性肿瘤组织中CEACAM1、CD105的表达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CEACAM1和CD105在上皮性卵巢恶性肿瘤表达较高,而在卵巢良性肿瘤组织中表达较低。CEACAM1和CD105的表达与卵巢癌的病理分期呈显著正相关(r=0.847、0.776,P<0.01),随着上皮性卵巢癌恶性程度的升高,CEACAM1和CD105的表达均逐渐增高;CEACAM1的表达与CD105-MVD呈正相关(r=0.890,P<0.01)。结论 CEACAM1在卵巢组织中的表达增加可能与卵巢癌的发生和发展有关;CD105-MVD对评估上皮性卵巢癌恶性程度有重要意义;CEACAM1可能作为一种促血管生长因子而刺激肿瘤血管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性卵巢癌 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1 CD105 微血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菌阴道胶囊对老年萎缩性阴道炎患者阴道pH值、临床症状及短期复发率的影响 被引量:46
19
作者 王治荣 杨萍 +3 位作者 高清滢 赵宗霞 公丕军 陈莉莉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19期205-206,209,共3页
萎缩性阴道炎又被称为老年性阴道炎,主要表现为外阴瘙痒、分泌物异常、阴道干涩等[1]。萎缩性阴道炎早期多采用抗生素、雌激素替代疗法治疗,但复发率较高[2-3]。研究[4-5]指出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老年萎缩性阴道炎有一定疗效。本研究探... 萎缩性阴道炎又被称为老年性阴道炎,主要表现为外阴瘙痒、分泌物异常、阴道干涩等[1]。萎缩性阴道炎早期多采用抗生素、雌激素替代疗法治疗,但复发率较高[2-3]。研究[4-5]指出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老年萎缩性阴道炎有一定疗效。本研究探讨乳酸菌阴道胶囊对老年萎缩性阴道炎患者阴道p H值、临床症状及短期复发率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萎缩性阴道炎 乳酸菌阴道胶囊 p H值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治疗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妊娠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郭霞 刘明 +1 位作者 吴静 刘便利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22期85-87,共3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科CSP患者52例,按照手术方法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血清β?HCG恢复正常时间、月经恢复时间、阴道停止异常出血时间... 目的分析腹腔镜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科CSP患者52例,按照手术方法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血清β?HCG恢复正常时间、月经恢复时间、阴道停止异常出血时间和超声包块消失时间;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的血清β?HCG水平,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天数显著低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血清β?HCG恢复正常时间、月经恢复时间、阴道停止异常出血时间和超声包块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术后24 h、7 d、14 d和3个月的血清β?HCG水平显著低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CSP较开腹手术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剖宫产术后 子宫瘢痕妊娠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