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Rockall危险性积分的护理干预结合问题解决模式对消化内镜下治疗消化道出血患者恐惧情绪及止血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桂英 陈丹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7期142-145,共4页
目的探究基于Rockall危险性积分的护理干预结合问题解决模式用于消化内镜下治疗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200例消化内镜下治疗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探究基于Rockall危险性积分的护理干预结合问题解决模式用于消化内镜下治疗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200例消化内镜下治疗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施基于Rockall危险性积分的护理干预结合问题解决模式。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恐惧视觉模拟评分法(FAVS)、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Fo P-Q-SF)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止血时间、大便隐血转阴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再出血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NSN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Rockall危险性积分的护理干预结合问题解决模式用于消化内镜下治疗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中,可缓解其恐惧情绪,提高止血效果,降低再出血率,同时还有助于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ckall危险性积分 问题解决模式 消化道出血 消化内镜 恐惧情绪 止血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曲肽、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比较 被引量:47
2
作者 卜爱 陈建婷 《当代医学》 2013年第1期135-136,共2页
目的探讨奥曲肽、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将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奥曲肽组和垂体后叶素组,观察2组患者止血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奥曲肽组治疗的临床显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例垂体后叶素... 目的探讨奥曲肽、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将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奥曲肽组和垂体后叶素组,观察2组患者止血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奥曲肽组治疗的临床显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例垂体后叶素组[40.0%(24/60)比21.7%(13/60),75.0%(45/60)比53.3%(32/60)(]P<0.05),奥曲肽组止血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垂体后叶素组[(21±11)h比(34±14)h,8.3%(5/60)比38.3%(23/60)(]P<0.01)。结论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中,奥曲肽的疗效高于垂体后叶素,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曲肽 垂体后叶素 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张鸣 杨柳青 陈建婷 《肝脏》 2018年第5期400-401,共2页
目的分析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明确其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确诊的112例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择肝硬化未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123例作为对照组。对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幽门螺杆菌(Hp)检测及肝功能分级(Ch... 目的分析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明确其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确诊的112例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择肝硬化未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123例作为对照组。对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幽门螺杆菌(Hp)检测及肝功能分级(Child分级),行胃镜检查了解两组静脉曲张的情况,分析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与Hp感染、Child分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的关系。结果观察组Hp感染率67.9%,对照组Hp感染率72.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级合并消化性溃疡23例,B级合并消化性溃疡28例,C级合并消化性溃疡61例,两两组间比较,C级与A级、B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静脉曲张的合并消化性溃疡19例,轻度静脉曲张的合并消化性溃疡20例,中度静脉曲张的合并消化性溃疡29例,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重度静脉曲张的合并消化性溃疡44例,与前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感染可能不是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而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的发生与肝功能分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消化性溃疡 幽门螺杆菌 肝功能分级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追踪管理法对消化内镜护理质量与不良反应发生的作用观察
4
作者 任洋洋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8期269-269,共1页
分析消化内镜护理采用追踪管理法对护理质量与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方法:对象以消化内镜诊疗患者为例,时间以2019年5月至2021年1月为起止,将80例对象经随机法分为2组(各组40例)。采用常规管理的为参照组,研究组基于前组上采用追踪管理... 分析消化内镜护理采用追踪管理法对护理质量与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方法:对象以消化内镜诊疗患者为例,时间以2019年5月至2021年1月为起止,将80例对象经随机法分为2组(各组40例)。采用常规管理的为参照组,研究组基于前组上采用追踪管理法。比较2组总满意率及不良反应率。结果:2组总满意率及不良反应率对比的统计结果表明研究组更优,统计差异满足要求(P<0.05)。结论:消化内镜护理采用追踪管理法能有效提升总满意率,降低不良反应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追踪管理法 消化内镜 护理质量 不良反应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ristol粪便性状分型的肠道准备方案对结肠镜检查效率的影响研究
5
作者 任洋洋 王红 桂英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16期2783-2787,共5页
目的研究基于Bristol粪便性状分型的肠道准备方案对结肠镜检查效率的影响。方法选取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于2020年10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88例拟行结肠镜检查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 目的研究基于Bristol粪便性状分型的肠道准备方案对结肠镜检查效率的影响。方法选取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于2020年10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88例拟行结肠镜检查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男22例、女22例,年龄(48.71±3.44)岁,实施常规肠道准备方案;观察组男21例、女23例,年龄(48.55±3.40)岁,实施基于Bristol粪便性状分型的肠道准备方案。对比两组患者接受不同肠道准备方案后肠道准备成功率、结肠清洁度[Boston肠道准备量表(BBPS)]、结肠进镜时间、整体检查时间。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观察组肠道准备合格率高于对照组[79.55%(35/44)比47.73%(21/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25,P=0.002);观察组的右侧、中间、左侧BBP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2.11±0.69)分比(1.71±0.52)分、(2.31±0.48)分比(1.95±0.57)分、(2.29±0.47)分比(1.99±0.67)分],结肠进镜时间、整体检查时间均短于对照组[(11.20±0.85)min比(11.62±1.05)min、(15.17±1.24)min比(16.28±1.73)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071、P=0.003,t=3.205、P=0.002,t=2.432、P=0.017,t=2.062、P=0.042,t=3.459、P=0.001)。结论基于Bristol粪便性状分型的肠道准备方案能提高肠道准备成功率和结肠清洁度,缩短结肠进镜和整体检查时间,显著优化了结肠镜检查的效率和质量,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更有效的肠道准备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镜检查 肠道准备方案 Bristol粪便性状分型 检查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便秘的预防措施与家庭护理技巧
6
作者 任洋洋 桂英 《妈妈宝宝》 2024年第6期8-9,共2页
便秘是儿童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研究表明,全球有15%~30%的儿童都经历过便秘。这一问题不仅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还可能对其心理和社交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便秘的表现通常包括排便次数减少、大便干燥、排便困难等。许多儿童在排便时可能... 便秘是儿童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研究表明,全球有15%~30%的儿童都经历过便秘。这一问题不仅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还可能对其心理和社交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便秘的表现通常包括排便次数减少、大便干燥、排便困难等。许多儿童在排便时可能会感到疼痛和不适,从而导致对排便的恐惧,形成恶性循环。儿童便秘的成因多种多样,包括不良的饮食习惯、液体摄入不足、缺乏运动、心理压力等因素。因此,了解便秘的成因和预防措施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探讨儿童便秘的预防措施及家庭护理技巧,旨在为家长提供实用建议,帮助孩子创造一个健康舒适的成长环境,让孩子健康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技巧 排便次数 儿童便秘 饮食习惯 排便困难 液体摄入 预防措施 健康舒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肠道健康:了解肠易激综合症及护理方法
7
作者 任洋洋 桂英 《妈妈宝宝》 2024年第5期152-153,共2页
女性的肠道健康在整体健康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肠易激综合症(IBS)是一种常见的肠道功能性疾病,尤其在女性中更为普遍。IBS的症状包括腹痛、腹胀、便秘和腹泻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研究表明,生理因素、荷尔蒙波动和心理... 女性的肠道健康在整体健康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肠易激综合症(IBS)是一种常见的肠道功能性疾病,尤其在女性中更为普遍。IBS的症状包括腹痛、腹胀、便秘和腹泻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研究表明,生理因素、荷尔蒙波动和心理压力等都可能导致女性更易患上此症。了解肠易激综合症及其护理方法对于提高女性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有效的护理策略不仅可以缓解症状,还能帮助女性更好地管理和预防这一疾病。文章将深入探讨IBS的定义、症状及其与女性的关系,同时提供实用的护理方法,包括饮食调整、生活方式改善和心理健康管理等方面。通过这些信息,我们希望能提高公众对女性肠道健康的重视,并为需要帮助的女性提供科学的指导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症 护理策略 肠道健康 饮食调整 整体健康 护理方法 IBS 心理健康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rem自护理论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胃溃疡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8
作者 杨茹 安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131-134,共4页
分析老年慢性胃溃疡实施Orem自护理论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医院100例老年慢性胃溃疡患者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Orem自护理论护理干预,观察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胃溃疡症状消退时间均比对照组短,且患者负面... 分析老年慢性胃溃疡实施Orem自护理论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医院100例老年慢性胃溃疡患者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Orem自护理论护理干预,观察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胃溃疡症状消退时间均比对照组短,且患者负面情绪评分较低,生活质量及自护能力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 老年慢性胃溃疡患者通过Orem自护理论护理干预可提高生活质量,培养患者自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EM自护理论 慢性胃溃疡 老年患者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性化饮食护理在慢性胃溃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9
作者 郭瑛 严圆荔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168-171,共4页
探讨个体化膳食干预对慢性胃溃疡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168例于2020年1月-2022年1月住院的慢性胃溃疡病人,分为2组,共79例,观察组79例。结果 实验组采用个体化膳食干预,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通过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 探讨个体化膳食干预对慢性胃溃疡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168例于2020年1月-2022年1月住院的慢性胃溃疡病人,分为2组,共79例,观察组79例。结果 实验组采用个体化膳食干预,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通过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生活质量和症状改善方面均明显好于对照组, P<0.05,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探讨个体化的饮食管理在治疗慢性胃溃疡病人中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饮食护理 慢性胃溃疡护理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院内获得性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3
10
作者 王军艳 陈建婷 +4 位作者 张婷 范丽 杜姗 蒋承志 牟花妮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101-104,共4页
目的分析影响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发生院内获得性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以为临床诊治提供可借鉴的经验。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280例,查阅出院病历,结合临床症状、体征、血白细胞或/和中性粒细胞比率增... 目的分析影响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发生院内获得性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以为临床诊治提供可借鉴的经验。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280例,查阅出院病历,结合临床症状、体征、血白细胞或/和中性粒细胞比率增高、血降钙素原水平升高、细菌培养阳性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并参照卫生部2001年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诊断感染,对影响患者院内感染的因素先行单因素分析,再对有显著意义的因素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在28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发生院内感染57例(20.4%),其中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18例(31.6%),呼吸道感染12例(21.1%),胃肠道感染10例(17.5%),泌尿系感染7例(12.3%)和败血症10例(17.5%);经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x^2=7.416,P=0.006)、住院时间(t=28.247,P<0.001)、血清白蛋白(t=2.661,P=0.008)、CD4^+T淋巴细胞ATP值(t=8.122,P<0.001)、Child-Pugh分级(x^2=10.577,P=0.005)、侵入性操作(x^2=29.214,P<0.001)、腹水(x^2=25.776,P<0.001)、消化道出血(x^2=111.434,P<0.001)为影响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发生院内获得性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而感染与患者性别和是否发生肝性脑病无显著性相关(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侵入性操作、腹水、消化道出血、住院时间和血清白蛋白水平是发生院内获得性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易发生院内感染,尤其是年龄较大、肝储备功能差、出现并发症和住院时间较长者。临床医生应该对这类患者给予特殊的关怀,严格无菌操作,预防并发症发生,促进肝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院内感染 危险因素 多元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并发症患者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与肝功能分级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鸣 李政伟 +1 位作者 杨柳青 陈建婷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2期1537-1539,共3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SAAG)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性脑病(HE)、肝功能分级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住院的肝硬化腹水患者共85例,根据入院时的临床表现和Child-Pugh评...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SAAG)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性脑病(HE)、肝功能分级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住院的肝硬化腹水患者共85例,根据入院时的临床表现和Child-Pugh评分标准进行HE分期和肝功能分级,根据是否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分为出血组(46例)和未出血组(39例),测定2组患者SAAG的差异,分析SAAG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HE、肝功能分级的相关性。结果出血组SAAG水平为(23.52±1.63)g/L,未出血组SAAG水平为(12.34±2.45)g/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Ⅰ期相比,Ⅱ、Ⅲ和Ⅳ期患者SAAG水平明显升高,Ⅲ和Ⅳ期患者SAAG水平明显高于Ⅱ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级相比,B、C级SAAG水平明显升高,C级的SAAG水平明显高于B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AAG与患者肝功能减退程度密切相关,且对预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判断HE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 并发症 肝功能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临床研究 被引量:24
12
作者 范丽 张婷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7期939-941,共3页
目的:对拉米夫定(LAM)、阿德福韦酯(ADV)、恩替卡韦(ETV)在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治疗中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收治的150例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按非随机非劣效性分为A组(n=75)、B组(n=75),A组接受LAM联合ADV治疗;B组接受ETV... 目的:对拉米夫定(LAM)、阿德福韦酯(ADV)、恩替卡韦(ETV)在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治疗中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收治的150例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按非随机非劣效性分为A组(n=75)、B组(n=75),A组接受LAM联合ADV治疗;B组接受ETV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结果:随访12个月,A组生存率97.33%,B组生存率97.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肝功能、eGFR、Child-Pugh评分较治疗前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各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分别经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治疗,均取得显著近期效果,安全性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 拉米夫定 阿德福韦酯 恩替卡韦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 联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并发症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鸣 杨柳青 +1 位作者 陈建婷 李政伟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2期1664-1665,共2页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方法:将收治的155例肝硬化患者进行肝功能分级(Child分级),记录入院后第一次血氨结果,根据胃镜了解静脉曲张和门脉高压性胃病(PHG)的发病情况,对所有患者进行胃黏膜尿素酶试验和13 C尿素呼...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方法:将收治的155例肝硬化患者进行肝功能分级(Child分级),记录入院后第一次血氨结果,根据胃镜了解静脉曲张和门脉高压性胃病(PHG)的发病情况,对所有患者进行胃黏膜尿素酶试验和13 C尿素呼气试验,两者均阳性为HP感染,分析HP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PHG的关系,对不同Child分级血氨的影响。结果:无静脉曲张的HP感染率54%,轻度静脉曲张的HP感染率52.4%,中度静脉曲张的HP感染率45.5%,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静脉曲张的HP感染率76.5%,与前三组比较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PHG的HP感染率46.7%,轻度PHG的HP感染率48.1%,重度PHG的HP感染率72.1%,重度与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阳性组不同Child分级之间血氨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阴性组不同Child分级之间血氨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感染可增加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HGB)及肝性脑病(HE)发生风险,因此,针对肝硬化伴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PHG或血氨升高患者,检测HP,感染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根除HP,有利于降低上消化道出血(HGB)及肝性脑病(HE)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并发症 幽门螺杆菌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扶正抗癌方对小鼠肝癌细胞转移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方瑜 杨柳青 陈光伟 《陕西中医》 2013年第9期1253-1255,共3页
目的:通过扶正抗癌方对H22腹水型瘤株移植瘤小鼠模型VEGF和nm23水平的影响,观察该药对肿瘤的抑制作用。方法:取15只健康小鼠作为A:空白对照组;再将造模成功的60只,分别分为B:荷瘤对照组;C:替加氟组;D:扶正抗癌方组;E组:扶正抗癌方组加... 目的:通过扶正抗癌方对H22腹水型瘤株移植瘤小鼠模型VEGF和nm23水平的影响,观察该药对肿瘤的抑制作用。方法:取15只健康小鼠作为A:空白对照组;再将造模成功的60只,分别分为B:荷瘤对照组;C:替加氟组;D:扶正抗癌方组;E组:扶正抗癌方组加替加氟组。各组小鼠分别给予相应实验药物灌胃,灌胃1d1次,连用14天药。第15天处死,测出抑瘤率,胸腺、脾脏指数,同时免疫组化法检测VEGF和nm23表达情况。结果:用药组小鼠瘤体重量明显小于荷瘤对照组(P<0.01),扶正抗癌方组及联合用药组免疫器官(胸腺、脾脏)指数高于替加氟组(P<0.01),联合用药组肝组织中VEGF的表达降低、癌旁组织中nm23表达升高均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扶正抗癌方能抑制移植性H22荷瘤小鼠瘤体的生长及转移,提高小鼠免疫功能,改善小鼠的生存质量,其抗肿瘤生长可能与抑制肿瘤血管形成和增强抑癌基因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实验性 中医药疗法 免疫组织化学 @扶正抗癌方 动物实验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肝后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鸣 段志军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1148-1155,共8页
目的:探讨影响乙肝后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发生、发展的相关因素,为预防HE发生及改善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03/2011-05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乙肝后肝硬化合并HE患者共87例.同时选取... 目的:探讨影响乙肝后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发生、发展的相关因素,为预防HE发生及改善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03/2011-05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乙肝后肝硬化合并HE患者共87例.同时选取同期住院的乙肝后肝硬化未合并HE患者52例作为对照.分别统计入院时的临床表现,根据WestHaven标准和Child-Pugh分级进行HE分期和肝功能分级,记录入院后各生化指标的第一次结果,包括血氨、血钠、血清胆碱酯酶、血清总胆红素、血清白蛋白、血尿素氮、血清肌酐、凝血酶原时间.对以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寻找影响乙肝后肝硬化HE发生、发展的相关因素.结果:因HE入院患者中,感染位居HE诱因首位(35.6%);HEⅡ期所占比例最高(36.8%),Ⅳ期居第2位(25.3%).合并HE组与未合并HE组比较肝功能分级、腹水、血氨、血钠、血清胆碱酯酶、血清总胆红素、血清白蛋白、血尿素氮、凝血酶原时间均有统计学差异(0:8:79vs0:21:31,19:68vs36:16,20.74±70.44vs46.53±10.67,136.01±6.65vs141.48±3.34,1927.34±70.52vs3342.01±38.03,91.75±84.56vs58.98±14.46,25.53±3.84vs29.48±2.58,13.57±14.76vs6.41±1.57,21.34±7.12vs18.59±1.66;bothP<0.05).肝功能程度与HE分期无关,合并HE患者血氨水平在Ⅳ期较其他各期显著升高(156.91±62.94vs104.13±73.07,112.69±60.87,104.67±82.00;bothP<0.05).血钠水平在Ⅱ期、Ⅲ期、Ⅳ期较Ⅰ期显著降低(135.22±6.05,134.91±7.79,134.55±6.25vs139.73±5.15;bothP<0.05),血清胆碱酯酶水平在Ⅳ期较Ⅰ期显著降低(1605.19±76.01vs2325.46±71.31,P<0.05).血尿素氮水平在Ⅳ期较Ⅰ期、Ⅱ期显著升高(21.65±23.69vs6.53±3.41,10.62±7.37;bothP<0.05).结论:在因HE入院患者中,感染居乙肝后肝硬化发生HE诱因的首位.肝功能C级、合并腹水、高血氨、高血清总胆红素、高血尿素氮、低血钠、低血清胆碱酯酶、低血清白蛋白和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可增加HE的发生率.高血氨、高血尿素氮、低血钠和低血清胆碱酯酶可加重HE的程度,并影响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后肝硬化 肝性脑病 诱因 血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患者发生感染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鸣 杨柳青 陈建婷 《肝脏》 2018年第1期87-88,共2页
肝性脑病(HE)是以严重肝脏疾病和/或门体分流所致的代谢紊乱为基础,排除其他已知脑病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综合征。多数HE发病有明确诱因。治疗HE第一步就是纠正或去除诱因,部分患者仅通过去除诱因,病情便可改善或逆转。
关键词 肝硬化患者 上消化道出血 高蛋白 感染部位 HE 统计学 肝性脑病 腹膜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扶正抗癌方对H_(22)移植瘤小鼠凋亡和端粒酶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方瑜 杨柳青 +1 位作者 王松林 陈光伟 《陕西中医》 2013年第10期1423-1425,共3页
目的:通过扶正抗癌方对H22腹水型瘤株移植瘤小鼠模型TGF-α和端粒酶水平的影响,观察该药抗肝癌作用的机理。方法:随机选取85只健康昆明小鼠,取15只作为空白对照组,其余70只造膜,选取造膜成功的小鼠60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替加氟组,荷... 目的:通过扶正抗癌方对H22腹水型瘤株移植瘤小鼠模型TGF-α和端粒酶水平的影响,观察该药抗肝癌作用的机理。方法:随机选取85只健康昆明小鼠,取15只作为空白对照组,其余70只造膜,选取造膜成功的小鼠60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替加氟组,荷瘤对照组,扶正抗癌方组,扶正抗癌方+替加氟组。各组小鼠分别给予相应实验药物灌胃,1次/d,连用14d药。第15天处死,测出抑瘤率,胸腺、脾脏指数,同时免疫组化法检测TGF-α和端粒酶表达情况。结果:①用药组小鼠瘤体重量明显小于荷瘤对照组(P<0.01),说明药物组都有抗肿瘤生长的作用;②扶正抗癌方组及联合用药组免疫器官(胸腺、脾脏)指数高于替加氟组(P<0.01),说明中药组对小鼠免疫功能有明显提升作用;③联合用药组小鼠肝癌中TGF-α和端粒酶表达阳性率均低于单纯西药组(P<0.01),说明联合用药具有减毒增效的作用。结论:扶正抗癌方能抑制移植性H22荷瘤小鼠瘤体的生长及转移,提高小鼠免疫功能,改善小鼠的生存质量,其抗肿瘤生长可能与下调TGF-α与端粒酶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 药理 抗肿瘤 动物 实验 小鼠 @扶正抗癌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临床研究 被引量:34
18
作者 卜爱 杜姗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0期1381-1383,共3页
目的:分析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溃疡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160例HP相关性胃溃疡患者,按入院顺序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n=80,奥美拉唑治疗)及观察组(n=80,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HP根除率、不... 目的:分析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溃疡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160例HP相关性胃溃疡患者,按入院顺序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n=80,奥美拉唑治疗)及观察组(n=80,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HP根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嗳气、腹胀、腹痛及反酸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P根除率93.75%高于对照组的80.0%,治疗后血清胃泌素(GAS)、胃蛋酶原亚群(PGⅠ、PGⅡ)、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C反应蛋白(CRP)表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HP相关性胃溃疡患者采取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治疗,可提高HP根除率,降低炎症因子的表达,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 奥美拉唑 幽门螺杆菌 胃溃疡 不良反应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扶正抗癌方对H_(22)细胞STAT3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方瑜 杨柳青 +1 位作者 王松岩 陈光伟 《陕西中医》 2014年第5期618-619,共2页
目的:通过扶正抗癌方对H22腹水型瘤株移植瘤小鼠模型STAT3水平的影响,观察该药对肿瘤的抑制作用。方法:将100只健康I CR小鼠进行空白分组和造模分组。各组小鼠分别给予相应实验药物灌胃,1d1次,连用14d药。第15d处死,测出抑瘤率,胸腺、... 目的:通过扶正抗癌方对H22腹水型瘤株移植瘤小鼠模型STAT3水平的影响,观察该药对肿瘤的抑制作用。方法:将100只健康I CR小鼠进行空白分组和造模分组。各组小鼠分别给予相应实验药物灌胃,1d1次,连用14d药。第15d处死,测出抑瘤率,胸腺、脾脏指数,同时免疫组化法检测STAT3表达情况。结果:用药组小鼠瘤体重量明显小于荷瘤对照组(P<0.01),说明药物组都有抗肿瘤生长的作用;扶正抗癌方组及联合用药组免疫器官(胸腺、脾脏)指数高于替加氟组(P<0.01),说明中药组对小鼠免疫功能有明显提升作用;用药组小鼠肝癌中STAT3阳性率均低于替加氟组(P<0.01),说明扶正抗癌方能下调STAT3的水平,抑制肿瘤的生长,也能够保护免疫器官,从而使得小鼠的一般状况和生活质量均得到提高,与化疗药物共同使用可以达到减毒增效的作用。结论:扶正抗癌方能抑制移植性H22荷瘤小鼠瘤体的生长及转移,提高小鼠免疫功能,改善小鼠的生存质量,其抗肿瘤生长可能与下调STAT3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实验性 中医药疗法 免疫组织化学 扶正抗癌方 动物实验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血酶加奥美拉唑对残胃出血的治疗作用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婷 范丽 《血栓与止血学》 2019年第3期454-456,共3页
目的分析凝血酶加奥美拉唑对残胃出血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残胃出血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使用奥美拉唑治疗,以此为基础,观察组使用凝血酶治疗,分析结果。结果治疗前,两组... 目的分析凝血酶加奥美拉唑对残胃出血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残胃出血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使用奥美拉唑治疗,以此为基础,观察组使用凝血酶治疗,分析结果。结果治疗前,两组受试者疼痛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疼痛分数均有所差异,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疼痛分数明显更低(P<0.0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0.00%,观察组为96.00%(P<0.05).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干预前,两组受试者的SAS以及SDS分数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明显更好(P<0.05)。结论对于残胃出血患者,以奥美拉唑胶囊为基础,联合对患者使用凝血酶进行治疗,能够取得满意成效。其能够全面稳定患者病情,降低不良反应,减缓其疼痛,并且也有助于改善患者不良心理分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酶 奥美拉唑 残胃出血 安全性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