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轮胎橡胶气相热解产物反应机理 被引量:4
1
作者 于双鹏 杨启容 +3 位作者 陶礼 刘亭 杜威 姚尔人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119-3131,共13页
运用分子动力学的方法,对轮胎橡胶的热解过程进行了模拟,并结合模拟结果和密度泛函数对其气相产物的反应路径进行推测计算。模拟结果表明,热解过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低温热解阶段发生的主要反应是橡胶长链断裂形成单体,主要产物为异戊... 运用分子动力学的方法,对轮胎橡胶的热解过程进行了模拟,并结合模拟结果和密度泛函数对其气相产物的反应路径进行推测计算。模拟结果表明,热解过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低温热解阶段发生的主要反应是橡胶长链断裂形成单体,主要产物为异戊二烯、苯乙烯和1,3-丁二烯;高温热解阶段发生的主要反应是单体进一步生成小分子气体,产物中CH_4、H_(2)、C_(2)H_4占大部分,还有少量C_(2)H_(6)、C_(3)H_(6)。其中CH_(3)·攻击异戊二烯和苯乙烯单体夺取特定位置的H·是生成CH_4的最优路径,H·攻击苯乙烯单体夺取特定位置的H·是生成H_(2)的最优路径,CH_(2)==CH·攻击1,3-丁二烯单体夺取特定位置的H·是生成CH_(2)==CH_(2)的最优路径。本文还将热解产物分别跟天然橡胶单独热解和天然橡胶与丁苯橡胶共热解的热解产物做对比,为废旧轮胎橡胶热解得到特定的气相产物和催化热解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胎橡胶 分子动力学 热解 废物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电叠层梁的动力精确解
2
作者 芦远腾 何博文 关群 《安徽建筑大学学报》 2015年第3期79-82,93,共5页
以压电材料的弹性力学基本方程和本构方程为基础,引入状态空间法,在忽略体力、体电荷和体电流的情况下,推导出了压电材料的状态变量方程。然后结合边界条件,得到了简支压电梁自由振动频率的状态空间解,并进一步推导出了压电简支叠层梁... 以压电材料的弹性力学基本方程和本构方程为基础,引入状态空间法,在忽略体力、体电荷和体电流的情况下,推导出了压电材料的状态变量方程。然后结合边界条件,得到了简支压电梁自由振动频率的状态空间解,并进一步推导出了压电简支叠层梁振动频率的精确解,此解形式简单、精确,便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支梁 叠层梁 压电材料 状态空间法 动力精确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alcogen heteroatoms doped nickel-nitrogen-carbon single-atom catalysts with asymmetric coordination for efficient electrochemical CO_(2) reduction
3
作者 Jialin Wang Kaini Zhang +5 位作者 Ta Thi Thuy Ng Yiqing Wang Yuchuan Shi Daixing Wei Chung-Li Dong Shaohua Shen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9期54-65,共12页
The electronic configuration of central metal atoms in single-atom catalysts(SACs)is pivotal in electrochemical CO_(2) reduction reaction(eCO_(2)RR).Herein,chalcogen heteroatoms(e.g.,S,Se,and Te)were incorporated into... The electronic configuration of central metal atoms in single-atom catalysts(SACs)is pivotal in electrochemical CO_(2) reduction reaction(eCO_(2)RR).Herein,chalcogen heteroatoms(e.g.,S,Se,and Te)were incorporated into the symmetric nickel-nitrogen-carbon(Ni-N_(4)-C)configuration to obtain Ni-X-N_(3)-C(X:S,Se,and Te)SACs with asymmetric coordination presented for central Ni atoms.Among these obtained Ni-X-N_(3)-C(X:S,Se,and Te)SACs,Ni-Se-N_(3)-C exhibited superior eCO_(2)RR activity,with CO selectivity reaching~98% at-0.70 V versus reversible hydrogen electrode(RHE).The Zn-CO_(2) battery integrated with Ni-Se-N_(3)-C as cathode and Zn foil as anode achieved a peak power density of 1.82 mW cm^(-2) and maintained remarkable rechargeable stability over 20 h.In-situ spectral investigations and theoretical calculations demonstrated that the chalcogen heteroatoms doped into the Ni-N_(4)-C configuration would break coordination symmetry and trigger charge redistribution,and then regulate the intermediate behaviors and thermodynamic reaction pathways for eCO_(2)RR.Especially,for Ni-Se-N_(3)-C,the introduced Se atoms could significantly raise the d-band center of central Ni atoms and thus remarkably lower the energy barrier for the rate-determining step of ^(*)COOH formation,contributing to the promising eCO_(2)RR performance for high selectivity CO production by competing with 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chemical CO_(2) reduction reaction Chalcogen heteroatoms Single-atom catalysts Asymmetric coordination CO produ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附去除水体重金属离子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4
作者 冯江涛 王桢钰 +3 位作者 闫炫冶 张娟涛 徐浩 延卫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6,共16页
为了深入研究吸附法去除重金属离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文中系统地阐述了温度、pH值、吸附剂用量、共存离子、共存有机物等因素对吸附过程的影响,这些影响与吸附剂、目标金属离子的性质,以及吸附过程所涉及的吸附机制有关。阐明水体中重... 为了深入研究吸附法去除重金属离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文中系统地阐述了温度、pH值、吸附剂用量、共存离子、共存有机物等因素对吸附过程的影响,这些影响与吸附剂、目标金属离子的性质,以及吸附过程所涉及的吸附机制有关。阐明水体中重金属离子吸附过程中的影响规律以及产生这种影响的机理,不仅有助于吸附机理的确定,还能以此评价吸附剂的实际应用性能。吸附剂的选择是探讨其他影响因素的前提,其物理性质影响到暴露的活性吸附位点数量和吸附质的传质扩散过程,化学性质不仅影响吸附剂的吸附容量和吸附平衡时间,还决定了吸附剂的吸附选择性能;溶液温度的影响与吸附的热力学性质有关;溶液pH值会改变吸附剂活性位点的化学状态和重金属离子在水中的赋存形态;不同的溶液初始浓度提供了不同的驱动力;更多的吸附剂提供更多的吸附位点,但吸附剂过多可能发生团聚现象,反而影响吸附效果;共存离子对吸附过程的影响与背景离子的种类和浓度相关。文中总结了各种因素对水体中重金属离子吸附过程影响的规律以及产生这种影响的机理,以期为水体中重金属离子污染的吸附去除和水体净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重金属离子 溶液温度 初始浓度 吸附剂用量 共存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喷压燃式发动机燃用柴油/碳酸二甲酯的燃烧特性和放热过程研究(英文) 被引量:6
5
作者 黄佐华 蒋德明 +2 位作者 曾科 刘兵 杨中乐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2003年第5期453-462,共10页
在一台直喷式发动机上开展了燃用柴油/碳酸二甲酯混合燃料的燃烧特性与放热过程研究.结果表明,随碳酸二甲酯含量的增加,预混燃烧推迟,扩散燃烧期缩短.在中高负荷区,相同平均有效压力下,缸内最高压力、最高压力升高率和最大放热率随碳酸... 在一台直喷式发动机上开展了燃用柴油/碳酸二甲酯混合燃料的燃烧特性与放热过程研究.结果表明,随碳酸二甲酯含量的增加,预混燃烧推迟,扩散燃烧期缩短.在中高负荷区,相同平均有效压力下,缸内最高压力、最高压力升高率和最大放热率随碳酸二甲酯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而在低负荷区基本上不随碳酸二甲酯含量的增加而改变.着火滞燃期随碳酸二甲酯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而快速燃烧期和燃烧持续期不随碳酸二甲酯含量的变化而改变.随碳酸二甲酯含量的增加,燃油消耗率增加,等热值燃油消耗率降低.CO和烟度随碳酸二甲酯含量的增加而降低,NOx随碳酸二甲酯含量的变化,但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 放热率 含氧混合燃料 直接喷射 压燃式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极效应对电解铝液中氢形成的影响机理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贺永东 邢诗雨 +4 位作者 陈楚 陈瑶 李志军 刘向阳 何茂刚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8-112,共5页
采用铝液通氢的方法模拟木条裂解产物氢、H2O(汽)与铝液作用过程,利用化学分析、氢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氢及通氢时带入的水与铝液反应过程,模拟计算氢在铝液中的扩散方式以及影响扩散的关键环节。... 采用铝液通氢的方法模拟木条裂解产物氢、H2O(汽)与铝液作用过程,利用化学分析、氢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氢及通氢时带入的水与铝液反应过程,模拟计算氢在铝液中的扩散方式以及影响扩散的关键环节。研究氢、氧化铝夹杂在铝样中的形貌与分布规律,从微观机制上揭示氢对电解铝液的传质规律。结果表明:熄效应使铝液氢含量增加,实验铝液氢含量达到1.266 m L/100 g,铝液中的Al3Ti、Al2O3共同吸附铝液中的氢形成AlTiOH团簇,寄生于氧化铝夹杂表面的氢随氧化铝夹杂悬浮于铝液中,是铝液中氢含量明显升高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液 氧化铝夹杂 AL3TI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螺杆压缩机及膨胀机在高温热泵与能量回收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7
作者 赵兆瑞 唐昊 +1 位作者 沈九兵 邢子文 《制冷技术》 2014年第4期43-48,共6页
随着节能减排、提高能效的需求增大,高温热泵和能量回收系统的研究及应用日益广泛。高温热泵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使用R245fa等高温工质的高温热泵,另一种是采用水蒸汽介质的高温热泵;能量回收系统也有两种形式,即有机工质郎肯循环(ORC... 随着节能减排、提高能效的需求增大,高温热泵和能量回收系统的研究及应用日益广泛。高温热泵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使用R245fa等高温工质的高温热泵,另一种是采用水蒸汽介质的高温热泵;能量回收系统也有两种形式,即有机工质郎肯循环(ORC)余热回收以及采用水蒸汽膨胀的回收系统。双螺杆压缩机及膨胀机作为此类系统的核心部件,对系统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介绍了双螺杆压缩机及膨胀机在这类系统中的应用情况,并给出了一些研究进展和应用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螺杆 压缩机 膨胀机 高温热泵 能量回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料监管系统设计 被引量:2
8
作者 吴光强 吕松 张德芹 《工业控制计算机》 2014年第7期58-59,共2页
为了对配料过程进行有效监管,实现配料质量的责任追溯,设计了配料监管系统。系统由上位机、PLC和电子秤组成,上位机上运行用Visual Basic和ACCESS开发的监控软件。系统具有配方管理、配料操作、数据查询、分类统计和系统管理五大功能。... 为了对配料过程进行有效监管,实现配料质量的责任追溯,设计了配料监管系统。系统由上位机、PLC和电子秤组成,上位机上运行用Visual Basic和ACCESS开发的监控软件。系统具有配方管理、配料操作、数据查询、分类统计和系统管理五大功能。系统投入实际运行后,记录保存全部过程数据,规范了配料操作流程,实现对历史数据的追溯,有效提高配料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SUAL Basic PLC 配料监管 数据追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水堆堆芯双节点模型及其应用
9
作者 伍宇忠 陈世和 +1 位作者 刘洋 赵福宇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11,共6页
基于节点方法建立双节点反应堆模型,并利用微小摄动理论对模型进行线性化处理,得到双节点线性化反应堆多变量模型;为了更加准确地对棒控系统进行仿真,建立了双节点棒控系统模型。参考AP1000的机械补偿控制策略(MSHIM),在Matlab/Simulin... 基于节点方法建立双节点反应堆模型,并利用微小摄动理论对模型进行线性化处理,得到双节点线性化反应堆多变量模型;为了更加准确地对棒控系统进行仿真,建立了双节点棒控系统模型。参考AP1000的机械补偿控制策略(MSHIM),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上搭建平均温度控制系统和轴向偏移控制系统的仿真程序,并对功率阶跃负荷瞬态工况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功率偏差始终在目标控制带以内,平均温度和功率水平的实际值与目标值之间存在稳态偏差,偏差处于死区范围之内。因此双节点线性化堆芯模型适用于功率控制系统和功率分布控制系统的仿真和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堆双节点模型 节点方法 堆芯控制 MSHI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循环泵用涡旋盘成形工艺的研究现状
10
作者 王永飞 吴远刚 +3 位作者 刘晓明 舒悦 赵升吨 郭怡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9-27,共9页
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我国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迅速。作为典型的多层、薄壁杯类复杂件,涡旋盘是氢燃料电池系统用涡旋式氢循环泵的核心零件,其性能的优劣对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氢循系统性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主要综述了... 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我国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迅速。作为典型的多层、薄壁杯类复杂件,涡旋盘是氢燃料电池系统用涡旋式氢循环泵的核心零件,其性能的优劣对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氢循系统性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主要综述了国内外涡旋盘的成形工艺,包括数控铣削、液态压铸、液态模锻、固态热锻、粉末冶金成形等,并分析探讨了不同成形工艺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结合笔者的研究经历着重介绍了一种具有“高效短流程”特点的一模四件涡旋盘零件半固态多向挤压成形新工艺,设计了相应的成形模具,并详细介绍了适用于该工艺的模具浇道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旋盘 液态压铸 固态热锻 半固态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条与高温铝液作用对铝液中形成氢和氧化铝夹杂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风君 贺永东 +2 位作者 刘向阳 李志军 何茂刚 《轻金属》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1-37,共7页
本文以工业铝电解生产采用木条熄灭阳极效应过程为研究对象,采用外热式电阻炉-高温铝液模拟木条熄灭阳极效应期间铝液与木条的作用过程,采用化学分析、热分析、氢分析、OM分析、SEM分析、EDS分析方法,研究木条在高温铝液中裂解导致铝液... 本文以工业铝电解生产采用木条熄灭阳极效应过程为研究对象,采用外热式电阻炉-高温铝液模拟木条熄灭阳极效应期间铝液与木条的作用过程,采用化学分析、热分析、氢分析、OM分析、SEM分析、EDS分析方法,研究木条在高温铝液中裂解导致铝液吸氢、增杂的过程,从微观机制上揭示熄效应处理对铝液中氢和氧化铝夹杂形成过程的影响机理。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木条熄灭阳极效应使铝液氢和氧化铝夹杂含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熄灭阳极效应 木条 热分析 氧化铝夹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覆盖剂对纯铜熔炼保护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程武 贺永东 +5 位作者 陈楚 邢诗雨 曾慧楠 刘向阳 何茂刚 李志军 《铸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2-127,共6页
以气-液传质理论为基础,采用高温电炉、定氧方法、化学分析、扫描电镜(SEM)等检验分析手段,研究无氧铜在无覆盖、固体氧化铝膜、硼砂-冰晶石、硼砂-炭黑保护条件下,金属铸样含氧第二相形貌、分布规律,氧化介质对铜液体系的传质规律。研... 以气-液传质理论为基础,采用高温电炉、定氧方法、化学分析、扫描电镜(SEM)等检验分析手段,研究无氧铜在无覆盖、固体氧化铝膜、硼砂-冰晶石、硼砂-炭黑保护条件下,金属铸样含氧第二相形貌、分布规律,氧化介质对铜液体系的传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无氧铜铸样晶内无第二相颗粒,无覆盖、氧化膜保护铸样中有大量的Cu+Cu_2O共晶,硼砂+冰晶石保护铸样存在网状Cu+Cu_2O共晶,硼砂+炭黑保护铸样由Cu、Cu+Cu_2O共晶组成。氧化膜增厚、破裂和Na^+传质是铜液吸氧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熔炼 传质过程 覆盖剂 铸锭组织 氧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光解水制氢的核心催化剂及多场耦合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浩杰 张雯 +1 位作者 姜丰 屈治国 《化学工业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0,共10页
太阳能光解水制氢可从根本上解决能源需求及碳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是各国关注的热点之一。利用太阳能全光谱光催化制氢是目前研究的主要方式,但存在催化效率较低,难以实际应用的问题。造成光催化剂催化效率低的主要因素在于比表面... 太阳能光解水制氢可从根本上解决能源需求及碳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是各国关注的热点之一。利用太阳能全光谱光催化制氢是目前研究的主要方式,但存在催化效率较低,难以实际应用的问题。造成光催化剂催化效率低的主要因素在于比表面积小、光吸收能力弱、禁带宽度较宽、载流子迁移能力弱。对光催化机理和催化剂的优化策略进行了总结,通过敏化材料掺杂、元素掺杂、异质结构建、助催化剂负载、高导电性石墨烯掺杂等策略来有效提高光催化剂对可见光的吸收、降低光生载流子的复合、增加活性位点、加速表面反应。此外,对光电、光热及光热电催化等近年发展起来的多场耦合催化制氢做了系统的介绍,对太阳能制氢催化剂理论和实践的未来发展做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光解水制氢 催化剂 多场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vealing the unexpected promotion effect of EuO_x on Pt/CeO_2 catalysts for catalytic combustion of toluene 被引量:8
14
作者 Baoming Zhao Yanfei Jian +1 位作者 Zeyu Jiang Chi He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43-552,M0003,共11页
Pt/Eu2O3-CeO2 materials with different Eu concentrations were prepared and applied to toluene destruction,and the remarkable promotion impact of EuOx on Pt/CeO2 can be observed.The characterization results reveal that... Pt/Eu2O3-CeO2 materials with different Eu concentrations were prepared and applied to toluene destruction,and the remarkable promotion impact of EuOx on Pt/CeO2 can be observed.The characterization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presence of EuOx significantly enhances the redox property,lattice O concentration,and Ce3+ ratio of the Pt/CeO2 material,which facilitates the dispersion and activity of Pt active sites and thus accelerates the decomposition process of toluene.Among all catalysts,a sample with an Eu content of 2.5 at.%(Pt/EC-2.5)possesses the best catalytic activity with 0.09 vol% of toluene completely destructed at 200 ℃ under a relatively high GHSV of 50000 h^-1.The possible reaction pathway and mechanism of toluene combustion over Pt/Eu2O3-CeO2 samples are presented according to in-situ DRIFTS,which confirms that the toluene oxidation process obeys the Mars-van Krevelen mechanism with aldehydes and ketones as primary organic intermedia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Eu2O3-CeO2 material Promotion effect TOLUENE Catalytic oxidation In-situ DRIFTS Reaction mechanis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structures and properties of porous TiAl-based intermetallics prepared by freeze-casting 被引量:3
15
作者 Zhong-liang LU Wen-liang XU +3 位作者 Ji-wei CAO Yuan-lin XIA Qing-hua DENG Di-chen LI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2期382-391,共10页
Preparation of porous Ti Al-based intermetallics with aligned and elongated pores by freeze-casting was investigated. Engineering Ti-43 Al-9V-1Y powder(D50=50 μm), carboxymethyl cellulose, and guar gum were used to p... Preparation of porous Ti Al-based intermetallics with aligned and elongated pores by freeze-casting was investigated. Engineering Ti-43 Al-9V-1Y powder(D50=50 μm), carboxymethyl cellulose, and guar gum were used to prepare the aqueous-based slurries for freeze-casting.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orous Ti Al was obtained by using a freezing temperature of -5 ℃ and the pore structure was tailored by varying the particle content of slurry. The total porosity reduced from 81% to 62% and the aligned pore width dropped from approximately 500 to around 270 μm, with increasing the particle content from 10 to 30 vol.%. Furthermore,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along the aligned pores increased from 16 to 120 MPa with the reduction of porosity. The effective thermal conductivities of porous Ti Al were lower than 1.81 W/(m·K) and showed anisotropic property with respect to the pore orien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rous TiAl freeze-casting pore structures mechanical properties thermal conductiv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状态空间法压电叠层梁的精确解
16
作者 吴旭森 何博文 关群 《工程与建设》 2015年第1期18-20,23,共4页
文章介绍压电材料基本性能及原理,从一般弹性材料的平面问题开始,引入状态空间力学的基本方程,推导出一般弹性体平面问题的状态变量空间解。在此基础上,研究压电叠层梁在直角坐标系下,不计体力、体电荷和体电流的情况下,由基本方程导出... 文章介绍压电材料基本性能及原理,从一般弹性材料的平面问题开始,引入状态空间力学的基本方程,推导出一般弹性体平面问题的状态变量空间解。在此基础上,研究压电叠层梁在直角坐标系下,不计体力、体电荷和体电流的情况下,由基本方程导出压电叠层梁的状态变量方程,结合边界条件,得到与其有关的应力、应变等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材料 叠层结构 静力分析 状态空间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Zn合金熔炼损耗与蒸发过程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曾慧楠 贺永东 +3 位作者 邢诗雨 李志军 刘向阳 何茂刚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67-275,共9页
采用高温电阻炉制备了两组Cu-43%Zn合金,利用蒸馏法、X射线衍射(XRD)、化学分析方法研究了在氮气和空气气氛下的熔炼过程中,Cu-Zn合金的质量损失与物相转变规律及低熔点合金组元Zn的蒸发、汽化过程。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热重分析连用(DS... 采用高温电阻炉制备了两组Cu-43%Zn合金,利用蒸馏法、X射线衍射(XRD)、化学分析方法研究了在氮气和空气气氛下的熔炼过程中,Cu-Zn合金的质量损失与物相转变规律及低熔点合金组元Zn的蒸发、汽化过程。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热重分析连用(DSC-TGA)方法考察了该合金在氮气和空气气氛下升温状态的蒸发、氧化、汽化、造渣行为。通过采用蒸馏法和化学分析方法测量样品和基体Zn含量的质量损失随时间和温度的变化曲线,得出:试样质量和合金基体Zn含量均随着蒸发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在温度一定的条件下,试样质量和基体Zn含量降低到一定值时,保持相对恒定;温度越高,试样质量和Zn含量剩余越少。DSC-TGA的实验结果结合kissinger,Flynn-WallOzawa方程得出:在氮气和空气气氛下Cu-Zn合金汽化峰的表观激活能依次为:5815.28,5107.05 k J·mo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ZN合金 熔炼损耗 热分析 蒸馏法 蒸发动力学
原文传递
阳极效应对电解铝液中氧化铝夹杂形成过程的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贺永东 陈楚 +3 位作者 曾慧楠 李志军 刘向阳 何茂刚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4-71,共8页
以木条熄灭效应导致铝液吸氢、增杂过程为基础,采用向铝液中通CO_2的方法模拟木条裂解产物CO_2与铝液作用的过程。利用化学分析法、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分析,研究了模拟CO_2与铝液之间的反应规律;反应生成... 以木条熄灭效应导致铝液吸氢、增杂过程为基础,采用向铝液中通CO_2的方法模拟木条裂解产物CO_2与铝液作用的过程。利用化学分析法、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分析,研究了模拟CO_2与铝液之间的反应规律;反应生成的Al_2O_3在铝液中扩散传质及其对铝液析出过程的影响规律;研究了氧化铝夹杂在铝样中的形貌与分布规律。并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CO_2与铝液反应生成Al_2O_3的过程,计算了CO_2在铝液中反应、氧化产物扩散所需要的能量以及影响扩散的关键环节;得到了与之对应的结构和动力学相关的性质;从微观机制上揭示了木条的裂解产物CO_2与铝液交互作用规律。CO_2与铝液反应、传质的试验表明:铝液通过CO_2使铝样中产生了Al_2O_3夹杂,夹杂是铝液溶氢和凝固析氢的基础;CO_2与铝反应路径为:CO_2分子最终分解为CO分子和氧原子,并通过氧原子氧化铝晶体。另外,氧化铝夹杂的表征结果显示:夹杂物多与气孔相伴而生,其尺寸在1~5μm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液 CO2 AlO3 夹杂物 分子动力学
原文传递
铜熔体覆盖保护与熔炼损耗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邢诗雨 贺永东 +3 位作者 曾慧楠 李志军 刘向阳 何茂刚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84-692,共9页
针对铜熔炼时覆盖剂(木炭)消耗大、金属损耗高、熔体污染重的种种问题,采用高温电阻炉,在氮气气氛下制备无氧铜样品,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表征手段,对无氧铜在固体氧化铝膜覆盖剂、硼砂-冰晶石覆盖剂、硼砂-炭黑... 针对铜熔炼时覆盖剂(木炭)消耗大、金属损耗高、熔体污染重的种种问题,采用高温电阻炉,在氮气气氛下制备无氧铜样品,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表征手段,对无氧铜在固体氧化铝膜覆盖剂、硼砂-冰晶石覆盖剂、硼砂-炭黑覆盖剂等保护条件下熔炼形成的炉渣结构、组成、形貌、渣中含铜量、物相形貌与金属损失规律进行研究,揭示了不同覆盖剂对铜熔体和渣成分的影响,为研究降低铜熔炼金属损耗和木炭消耗提供了理论支撑。通过XRD表征得出:无覆盖剂与固体氧化铝膜覆盖剂形成的熔炼渣物相均为CuO,Cu_2O,硼砂+冰晶石覆盖剂形成的熔炼渣由CuF_2,Cu_2O,Cu(OH)_2,Na_3AlF_6等物相组成,硼砂+炭黑覆盖剂形成的熔炼渣的物相主要为硼砂、Al_2O_3、CuO和固体碳。通过SEM表征得出:不同组分的覆盖剂对纯铜熔炼均具有保护作用,熔炼渣的物相、渣中金属损失随组分方案不同而不同。其中,硼砂-炭黑熔炼渣含有很高的铜,金属损失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铜熔炼 覆盖剂 炉渣 金属损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