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来士普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应用于脑卒中后抑郁治疗的疗效 被引量:5
1
作者 孙青 罗俊 +2 位作者 赵亮 付琦芳 李维凤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411-413,共3页
分析来士普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PSD)的疗效。收集200例PSD患者并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对照组1,对照组2及观察组。空白对照组不进行任何治疗,对照组1实施认知行为治疗,对照组2实施来士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2用药基础上进行... 分析来士普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PSD)的疗效。收集200例PSD患者并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对照组1,对照组2及观察组。空白对照组不进行任何治疗,对照组1实施认知行为治疗,对照组2实施来士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2用药基础上进行认知行为治疗。四组患者分别与治疗前24 h及治疗12周后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NIHSS)和改良Banhel指数(MBI)评分。治疗12周后,四组患者治疗后HAMD、NIHSS、MBI评分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其他三组(P<0.05)。来士普联合认知行为治疗PSD患者,可改善患者抑郁症状和神经功能缺损,并可提高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 行为 治疗 脑卒中后抑郁 来士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大剂量吗啡致肠梗阻患者的药学监护 被引量:2
2
作者 朱亚宁 罗俊 +3 位作者 尤海生 左燕 董亚琳 王茂义 《中国药师》 CAS 2014年第9期1547-1549,共3页
目的:分析1例大剂量吗啡致肠梗阻患者的用药情况,探讨临床药师在癌痛药物使用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协同医师采用NRS评分动态评估患者疼痛情况,根据NRS评分进行剂量滴定、药物的选择、剂量转换。对大剂量吗啡致患者肠梗阻进行用药监护。结... 目的:分析1例大剂量吗啡致肠梗阻患者的用药情况,探讨临床药师在癌痛药物使用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协同医师采用NRS评分动态评估患者疼痛情况,根据NRS评分进行剂量滴定、药物的选择、剂量转换。对大剂量吗啡致患者肠梗阻进行用药监护。结果:药学监护改善了患者用药依从性,转换为芬太尼贴后,患者肠梗阻缓解,并使本例对吗啡耐药患者的重度疼痛得到控制,改善了生活质量。结论:临床药师用药监护在癌痛规范化治疗过程中促进了本例肠梗阻患者阿片类药物合理使用,通过本例癌痛伴肠梗阻患者的成功治疗为同类难治性疼痛患者的阿片类药物规范使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剂量吗啡 肠梗阻 药学监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竹沥口服液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对肺部感染患儿炎性指标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孙青 罗俊 +2 位作者 赵亮 付琦芳 李维凤 《空军医学杂志》 2018年第4期265-268,共4页
目的探究鲜竹沥口服液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对肺部感染患儿的炎性指标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26例肺部感染的患儿,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视病情... 目的探究鲜竹沥口服液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对肺部感染患儿的炎性指标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26例肺部感染的患儿,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视病情以阿奇霉素或三代头孢类抗生素静脉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静脉注射治疗和鲜竹沥口服液雾化吸入治疗。对2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疗效、炎性指标和动脉血气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79.37%,对照组为60.32%,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儿CRP、ESR和外周血白细胞总数的水平以及动脉血气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的炎性指标均降低;组间比较,观察组炎性指标的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动脉血气指标的改善程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激素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48,P=0.103)。结论鲜竹沥口服液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对小儿肺部感染治疗后,可以显著降低患儿的炎性指标,有助于肺部功能恢复,保证了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竹沥口服液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 儿童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石韦胶囊联合加替沙星治疗尿路感染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孙青 罗俊 +3 位作者 赵亮 付琦芳 张蕾 李维凤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8年第8期2099-2102,共4页
目的探讨复方石韦胶囊联合加替沙星片治疗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尿路感染患者146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口服加替沙星片,0.4 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复方... 目的探讨复方石韦胶囊联合加替沙星片治疗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尿路感染患者146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口服加替沙星片,0.4 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复方石韦胶囊,2.0 g/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用14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消退时间、退热时间、尿检白细胞转阴时间和细菌培养转阴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9.04%、95.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症状消退时间、退热时间、尿检白细胞转阴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尿细菌培养转阴率分别为84.93%、97.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石韦胶囊联合加替沙星片治疗尿路感染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缩短临床症状消退时间、退热时间、尿检白细胞转阴时间,提高尿细菌培养转阴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石韦胶囊 加替沙星片 尿路感染 临床症状消退时间 退热时间 尿检白细胞转阴时间 细菌培养转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