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症护理亚专业主导的ICU专科护理人才培养与实践
1
作者 张蜜 李洁琼 +4 位作者 汤逸蘋 韩娟 牟春英 马佳佳 高雅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CSCD 2024年第5期461-465,共5页
目的探讨重症护理亚专业管理模式下ICU专科护理人才的培养与实践效果。方法以重症护理关键技术为核心,于2015年1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ICU辖区设立重症营养、重症皮肤、重症静脉治疗、重症气道、重症康复、重症血液净化、静脉血... 目的探讨重症护理亚专业管理模式下ICU专科护理人才的培养与实践效果。方法以重症护理关键技术为核心,于2015年1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ICU辖区设立重症营养、重症皮肤、重症静脉治疗、重症气道、重症康复、重症血液净化、静脉血栓预防与管理7个护理亚专业组,并实施重症护理亚专业管理模式,从专科人才培养、专科质量提升及科研产出方面评价其实施效果。结果重症护理亚专业管理模式建立了院级—省级—国家级专科护士阶梯式成长体系及ICU专科护士人才库,提升了重症专科护理质量,促进了重症护理亚专业的持续发展。结论实施重症护理亚专业管理模式能够满足ICU护士职业发展需求,明晰其职业发展路径,推动重症护理人才专业化培养,深化重症护理专科内涵,提高重症护理技术水平,提升ICU护士职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病护理 亚专业护理 专科护士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歧杆菌对早期肠内营养重症脑梗死患者的影响
2
作者 李文文 蒋锋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4年第2期209-213,共5页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在肠内营养干预重症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3年6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肠内营养干预,观察组患者给...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在肠内营养干预重症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3年6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肠内营养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添加双歧杆菌的肠内营养。比较两组的营养状态[血红蛋白(Hb)、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及转铁蛋白(TF)]、肠道菌群、肠黏膜屏障功能[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水平]、免疫功能[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营养性指标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随访期间感染发生率、预后良好率。结果干预2周、1个月后,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的Hb、TP、ALB、PA、TF、IgA、IgG、IgM水平高(P<0.05);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的DAO、D-乳酸水平低(P<0.05)。干预1个月后,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双歧杆菌、乳杆菌菌落数增加,肠杆菌、肠球菌菌落数减少(P<0.05)。随访1个月,观察组的感染总发生率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67%(P<0.05);观察组的预后良好率为81.67%高于对照组的63.66%(P<0.05)。结论常规肠内营养基础上加以双歧杆菌有利于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促进肠道黏膜屏障功能恢复,改善营养状态,提高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 肠内营养 营养 肠黏膜屏障 肠道菌群 重症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阶梯式早期功能康复策略对格林巴利机械通气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牟春英 辛霞 +3 位作者 屈彦 刘茹 李文文 杜静 《护士进修杂志》 2019年第22期2096-2099,共4页
目的探讨阶梯式早期运动和呼吸功能康复对重症格林巴利综合征机械通气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7年12月在我科行ICU行机械通气治疗的67例重症GBS患者(ASMAN亚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的方法进行研究,分为观察组33例... 目的探讨阶梯式早期运动和呼吸功能康复对重症格林巴利综合征机械通气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7年12月在我科行ICU行机械通气治疗的67例重症GBS患者(ASMAN亚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的方法进行研究,分为观察组33例,对照组34例。对照组采用ICU常规及机械通气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引入阶梯式早期运动和呼吸功能康复策略。观察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肌力评定、生活能力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1),肌力及生活能力评定均优于对照组(P<0.05),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ICU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VAP、深静脉血栓、压疮及死亡的发生率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阶梯式早期运动和呼吸功能康复策略可以缩短重症格林巴利综合征机械通气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促进肌力和生活能力恢复,减少住院时间,有效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活动 呼吸功能康复 重症格林巴利综合征 机械通气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泵入与间断泵入肠内营养支持方式对老年重度卒中合并营养风险病人的预后影响评估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文文 牟春英 +1 位作者 戚阿艳 蒋锋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3年第5期619-622,共4页
目的旨在研究不同肠内营养支持对老年卒中合并营养风险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1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急性重度老年卒中病人100例,卒中采用常规治疗方案处理,根据肠内营养支持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A组:给予持续泵入营... 目的旨在研究不同肠内营养支持对老年卒中合并营养风险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1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急性重度老年卒中病人100例,卒中采用常规治疗方案处理,根据肠内营养支持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A组:给予持续泵入营养支持,55人)和对照组(B组:给予间断泵入营养,45人)。对两组病人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前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两周内观察组前白蛋白和血红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APACHE评分和临床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期内对于老年重度卒中病人,建议使用持续泵入营养支持方式,虽然短期内营养存在一定不足,但是可以显著改善病人临床症状和较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肠内营养 持续泵入 间断泵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教育路径在PICC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李茸 魏红霞 吴静 《中国医学工程》 2014年第8期169-169,172,共2页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路径在PICC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讨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PICC置管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传统随机健康教育方式,介绍医院的规章制度及PICC知识;观察组实施健康教育...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路径在PICC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讨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PICC置管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传统随机健康教育方式,介绍医院的规章制度及PICC知识;观察组实施健康教育路径。结果观察组的健康教育内容评分、置管成功率、护理满意度及带管时间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带管期间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3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PICC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路径,能够提高健康教育质量、置管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延长带管时间、降低带管并发症,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 健康教育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管圈在降低压疮护理缺陷率中的运用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文文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5年第5期183-184,共2页
目的观察品管圈在降低压疮护理缺陷率中的效果。方法 2013年科室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定主题为"降低高危患者压疮护理缺陷率",运用品管圈的方法对压疮护理缺陷现状进行调查及分析,制定相应对策并实施评价实施效果。结果实施品管... 目的观察品管圈在降低压疮护理缺陷率中的效果。方法 2013年科室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定主题为"降低高危患者压疮护理缺陷率",运用品管圈的方法对压疮护理缺陷现状进行调查及分析,制定相应对策并实施评价实施效果。结果实施品管圈6个月后科室压疮护理缺陷率由23.20%下降至8.87%,压疮发生率由7.62%下降至2.38%,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降低了压疮护理缺陷率及压疮发生率,建立了标准的压疮预防及护理流程,提高了团队的凝聚力和沟通协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高危患者 压疮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L教学法在康复专科护士临床实践教学中的探讨与应用
7
作者 杜静 张君兰 +1 位作者 郭志芬 张静 《求知导刊》 2018年第33期36-37,共2页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康复专科护士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2017年7月-2018年9月参与国家级康复专科护士临床实践课程的护理人员20名进行PBL教学法授课,并以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护理...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康复专科护士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2017年7月-2018年9月参与国家级康复专科护士临床实践课程的护理人员20名进行PBL教学法授课,并以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护理人员在接受PBL教学后的认知及效果。结果:所有学员均完成了问卷调查,回收率为100%。在PBL教学法下,多数学员认为能够有效巩固学习内容,提升师生互动关系,建立良好的问题导向,提升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学习能力。但是,在知识背景拓展方面,主动通过网络、图书馆等多种途径查找学习相关资料的习惯和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在学习结束后,所有学员参与结业测评考试,理论知识优秀率为100%,实践操作优秀率为88.89%。结论:PBL教学法应用于康复护理实践教学,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教学法 康复护理教学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