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书法学科升级后书法研究生学位点的调整、设置与建设研究
1
作者 杨锁强 《大学书法》 2024年第3期36-42,共7页
对我国书法博士、硕士学位点的建设现状进行了充分调研,在书法研究生专业学位若干问题探讨的基础上,以《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和目录制定时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意义、总体思路、改革举措、最新变化和目录管理新机制为依据,... 对我国书法博士、硕士学位点的建设现状进行了充分调研,在书法研究生专业学位若干问题探讨的基础上,以《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和目录制定时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意义、总体思路、改革举措、最新变化和目录管理新机制为依据,对书法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博士点与硕士点的调整与设置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具体的调整方案;并对学科升级后书法研究生学位点建设面临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位点设置 专业学位 学术学位 书法博士 书法硕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书法博士专业学位的培养标准
2
作者 杨锁强 《大学书法》 2025年第2期33-37,共5页
在借鉴吸收西方发达国家三代博士专业学位培养经验的基础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对博士专业学位的要求,贯彻2022年新版学科目录调整的要求与意旨,根据书法艺术的专业特点,对书法博士专业学位授予的依据与标准、培养观念与目标... 在借鉴吸收西方发达国家三代博士专业学位培养经验的基础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对博士专业学位的要求,贯彻2022年新版学科目录调整的要求与意旨,根据书法艺术的专业特点,对书法博士专业学位授予的依据与标准、培养观念与目标、课程结构、培养内容与培养方式,成果形式、成果要求与成果评价标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博士 专业学位 授予标准 培养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高等书法专业教育与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与体会
3
作者 杨锁强 《大学书法》 2024年第2期62-67,共6页
笔者自1989年西安交通大学毕业留校任教至今已经35年了,主要从事书法博士后、书法博士、书法硕士与书法本科的教育培养和科研工作,担任书法本科生的中国书法史、书法美学、篆书理论与实践、书法鉴赏精品课程的教学。其中“篆书理论与实... 笔者自1989年西安交通大学毕业留校任教至今已经35年了,主要从事书法博士后、书法博士、书法硕士与书法本科的教育培养和科研工作,担任书法本科生的中国书法史、书法美学、篆书理论与实践、书法鉴赏精品课程的教学。其中“篆书理论与实践”为西安交通大学首批责任教授课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美学 中国书法史 书法博士 书法鉴赏 理论与实践 人才培养 西安交通大学 精品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魏末期弘农华阴杨氏家族六方墓志及其书法艺术
4
作者 陈旭鹏 杨锁强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X期95-105,共11页
西安交大博物馆馆藏的六方弘农华阴杨氏墓志,是北魏时期尔朱和杨氏两个显赫家族权利斗争中所遇害的杨氏家族的见证。通过研究发现该墓志书法笔法丰富多变,结字多取横势,凝练俊逸,旷达质朴,灵动天真。反映了鲜卑文化与汉文化交融所形成... 西安交大博物馆馆藏的六方弘农华阴杨氏墓志,是北魏时期尔朱和杨氏两个显赫家族权利斗争中所遇害的杨氏家族的见证。通过研究发现该墓志书法笔法丰富多变,结字多取横势,凝练俊逸,旷达质朴,灵动天真。反映了鲜卑文化与汉文化交融所形成的审美观念及其影响下书法的面貌。此六方墓志所承载的书法信息,对于研究北魏书法向东魏书法演变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也为当下书法艺术创新提供了重要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弘农华阴杨氏家族墓志 北魏墓志 书法艺术
原文传递
论中国书法艺术哲学中的荒寒美——以元代倪瓒书法为例
5
作者 王梓嫣 杨锁强 《中华书画家》 2023年第11期77-81,共5页
荒寒美,是中国艺术哲学中一个独特而重要的审美范畴。倪瓒作为中国书法荒寒美的开拓者与集大成者,为中国书法艺术哲学荒寒美审美范畴在艺术创作领域的体现树立了典范。
关键词 中国书法艺术 艺术创作 荒寒 艺术哲学 倪瓒 审美范畴 书法 开拓者
原文传递
杨锁强作品
6
作者 杨锁强 《大学书法》 2020年第1期106-107,共2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书道发微——我的书学研究之路
7
作者 杨锁强 《中国书法》 CSSCI 2019年第24期10-14,共5页
若从一九八七年我发表第一篇学术研究论文算起,至今我从事学术研究已经三十二年了。回望一下自己从事学术研究的历程,真是甘苦自知且一言难尽。我的学术研究分两个阶段:一九八七年至二〇〇三年从事信息管理的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科技... 若从一九八七年我发表第一篇学术研究论文算起,至今我从事学术研究已经三十二年了。回望一下自己从事学术研究的历程,真是甘苦自知且一言难尽。我的学术研究分两个阶段:一九八七年至二〇〇三年从事信息管理的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科技信息资源管理与知识产权领域。二〇〇四年因协助钟明善教授筹建西安交通大学书法专业,学校把我从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调入人文学院,我才全身心地投入书法艺术并真正开始了我的书学研究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专业 钟明善 学术研究论文 书学研究 书道 信息资源管理 人文学院 信息管理
原文传递
简论书法“合体”与“合化”的层级
8
作者 杨锁强 《中华书画家》 2021年第9期24-25,共2页
书法"合体"与"合化"现象自字体与书体产生时就存在了,其在字体与书体发展过渡阶段尤盛。篆、隶、楷书体与字体均有正体与"便体"之分。篆书的"便体"是草篆,隶书的"便体"则为草隶,楷书... 书法"合体"与"合化"现象自字体与书体产生时就存在了,其在字体与书体发展过渡阶段尤盛。篆、隶、楷书体与字体均有正体与"便体"之分。篆书的"便体"是草篆,隶书的"便体"则为草隶,楷书的"便体"则为行书。广义而言,"便体"都可以认为是一种书法的"合体"与"合化"。书体是伴随着字体的产生而产生并演进的。且古人在谈论字体与书体时多有交叉与混同。字体与书体均经过萌芽、过渡到纯化的发展过程。其过渡时的主要特征常表现为"合体"与"合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篆 书体 字体 草隶 隶书 行书 过渡阶段 书法
原文传递
迁陵秦简古厚在 秦地封泥吟大风——“迁陵秦简牍与咸阳秦封泥汇展学术研讨会”综述
9
作者 杨帆 王培圆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178-180,共3页
与会的十四位专家分别从书法艺术角度、考古学角度和古文字学角度对里耶秦简和秦封泥对当今书法创作的意义、篆隶书体的演变过程及里耶秦简的书法史地位、秦封泥和里耶秦简从文字演变过程、书写材料(印章抑盖、毛笔)、字体(篆隶)、文字... 与会的十四位专家分别从书法艺术角度、考古学角度和古文字学角度对里耶秦简和秦封泥对当今书法创作的意义、篆隶书体的演变过程及里耶秦简的书法史地位、秦封泥和里耶秦简从文字演变过程、书写材料(印章抑盖、毛笔)、字体(篆隶)、文字载体(泥丸、竹简)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深入分析与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耶秦简 秦封泥 书法 文字
原文传递
刘海恒作品鉴赏
10
作者 刘海恒 杨锁强 《中华书画家》 2018年第12期92-93,共2页
推荐语:刘海恒基础厚,又勤奋好学,学术与创作齐头并进,且多有收获,具有良好的培养前途。其书法钟情王铎,融二王书法之韵入王铎书法之中,气息跌宕而韵味悠长,实难能可贵。2012年7月骑自行车从西安去西藏采风,师法自然,其毅力可嘉可佩。... 推荐语:刘海恒基础厚,又勤奋好学,学术与创作齐头并进,且多有收获,具有良好的培养前途。其书法钟情王铎,融二王书法之韵入王铎书法之中,气息跌宕而韵味悠长,实难能可贵。2012年7月骑自行车从西安去西藏采风,师法自然,其毅力可嘉可佩。学术研究亦锲而不舍,且书法学术与书法创作相互融通并互相促进,成果频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创作 作品 学术研究 骑自行车 师法自然 锲而不舍 王铎 韵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