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钻井液pH值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东明 黄进军 +1 位作者 王瑞莲 李巍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29,共5页
讨论了各种因素引起钻井液pH值降低的原因并研究了滚动老化后放置时间、老化温度及含盐量的影响。参考胜利油田聚合物钻井液配方,由6%膨润土浆与多种处理剂配成实验淡水钻井液。pH值12.87的淡水钻井液在150℃老化16小时后,pH值随时间而... 讨论了各种因素引起钻井液pH值降低的原因并研究了滚动老化后放置时间、老化温度及含盐量的影响。参考胜利油田聚合物钻井液配方,由6%膨润土浆与多种处理剂配成实验淡水钻井液。pH值12.87的淡水钻井液在150℃老化16小时后,pH值随时间而降低,46小时降至10.01。在不同温度下(80-150℃)老化16小时后,该钻井液的pH值在前15小时内下降较快,此后下降缓慢,老化温度越高,pH值下降越快,降幅越大。在该钻井液中加入活性再生盐配成的盐水钻井液,150℃老化后pH值下降的幅度随含盐量增大(1%-35%)而增大。表面活性剂对150℃老化后饱和盐水(35%NaCl)钻井液pH值降低的影响程度因类型而不同,加量0.1%-0.5%时稳定该钻井液pH值的作用,阳离子型的CTMAB基本上无,阴离子型的AS和ABS很微弱,非离子型的Tween-80、OP-10、Span-80稍好,ABS/OP-10和OP-10/Span-80复配物更好,但稳定作用均不够强,老化后该钻井液的pH值一般均低于10.0。图4表4参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基钻井液 盐水钻井液 PH值 影响因素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盐weigh3钻井液抗高温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廖天彬 蒲晓林 +3 位作者 罗兴树 王燕 陈怀兵 周建平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0年第2期7-9,共3页
有机盐weigh3是碱金属多元有机酸盐、有机酸铵、有机酸季铵的复合盐,该有机盐能有效提高钻井液处理剂的抗高温能力。钻井液处理剂在有机盐weigh3溶液中的热降解温度,随其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高。实验结果表明:低粘聚阴离子纤维素(PAC-LV... 有机盐weigh3是碱金属多元有机酸盐、有机酸铵、有机酸季铵的复合盐,该有机盐能有效提高钻井液处理剂的抗高温能力。钻井液处理剂在有机盐weigh3溶液中的热降解温度,随其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高。实验结果表明:低粘聚阴离子纤维素(PAC-LV)在密度为1.40 g/cm3的有机盐中抗温能力可达到190℃,比清水中提高近50℃;XC在密度为1.40 g/cm3的有机盐溶液中抗温能力可达到180℃,同样比清水中提高近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盐weigh3 抗高温稳定性 表观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高温超高密度有机硅氟钻井液室内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光斌 廖天彬 +2 位作者 匡韶华 王燕 徐东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0年第11期8-9,共2页
为了解决钻井施工中复杂地层和深部地层的井壁稳定,高温老化和抗盐抗钙等技术问题,室内研究在合理控制膨润土量限、控制一定基浆浓度、优选优配处理剂的基础上,针对性地以硅基有机物为原料研制出了密度为2.80g/cm3的抗高温超高密度有机... 为了解决钻井施工中复杂地层和深部地层的井壁稳定,高温老化和抗盐抗钙等技术问题,室内研究在合理控制膨润土量限、控制一定基浆浓度、优选优配处理剂的基础上,针对性地以硅基有机物为原料研制出了密度为2.80g/cm3的抗高温超高密度有机硅氟钻井液体系。室内研究表明:该钻井液体系在密度达到2.80g/cm3时具有很好流变性、抗高温稳定性、抑制性、较强的抗盐、钙污染能力、以及良好的润滑性和有效延长泥页岩水化周期,利于防塌、减少井下复杂情况、是一种能够很好满足各类复杂地质条件钻探需要的深井钻井液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高温 (超)高密度 有机硅氟 钻井液 流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井液造壁性对固井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马勇 崔茂荣 郭小阳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7-38,47,共3页
为更真实地考察水基钻井液与固井质量的关系,建立了评价固井第二界面胶结强度的新方法——人造岩心法。通过测定在聚磺钻井液中浸泡24 h形成吸附层的铁棒和高温高压滤失实验后形成滤饼的人造岩心经3种不同方式处理后形成的第一、第二界... 为更真实地考察水基钻井液与固井质量的关系,建立了评价固井第二界面胶结强度的新方法——人造岩心法。通过测定在聚磺钻井液中浸泡24 h形成吸附层的铁棒和高温高压滤失实验后形成滤饼的人造岩心经3种不同方式处理后形成的第一、第二界面胶结强度,得出了造壁性影响固井质量的一般规律。研究表明,对铁棒上的吸附层和人造岩心上的滤饼进行部分清除后,两界面的胶结强度均高于未处理的铁棒和岩心与水泥浆的胶结强度;对铁棒和岩心采用特制的冲洗液进行冲洗后,两界面的胶结强度大为改善,比清除部分吸附层和虚滤饼的铁棒和岩心与水泥浆的胶结强度还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磺钻井液 造壁性 人造岩心法 胶结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他拉胶植物胶钻井完井液配方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凤霞 蒋官澄 +1 位作者 王郑库 崔茂荣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90-793,共4页
文中开展了天然他拉胶(TLJ-1)植物胶钻井完井液体系的研制,评价了魔芋胶(MYJ-1)、TLJ-1、槐豆胶(HDJ-1)、罗望子胶(LWZJ-1)及琼脂(QZ-1)这5种天然植物胶的流变性能、抗温能力及抗盐能力,优选TLJ-1作为天然植物胶钻井完井液的主要处理剂... 文中开展了天然他拉胶(TLJ-1)植物胶钻井完井液体系的研制,评价了魔芋胶(MYJ-1)、TLJ-1、槐豆胶(HDJ-1)、罗望子胶(LWZJ-1)及琼脂(QZ-1)这5种天然植物胶的流变性能、抗温能力及抗盐能力,优选TLJ-1作为天然植物胶钻井完井液的主要处理剂。确定聚乙二醇(PEG)、磺化酚醛树脂(SMP-Ⅰ)、聚合醇(FJ-03)为天然植物胶钻井完井液体系的降滤失剂优选对象,通过实验优选PEG为降滤失剂,超细碳酸钙(QS-2)作为刚性填充粒子。采用单因素法组建天然TLJ-1植物胶钻井完井液体系。实验表明:TLJ-1植物胶钻井完井液体系抗温达120℃,常温中压失水量5 mL,高温高压失水量8.6 mL,流变性好,生物毒性低,能满足现代化钻井完井液的性能要求,是一种发展前景广阔的新型钻井完井液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胶 钻井完井液 抗温 体系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水钻井液高温老化后pH值与亚甲基蓝容量的变化 被引量:1
6
作者 刘东明 黄进军 王瑞莲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01-303,343,共4页
测定了含盐量不同的3%黏土钻井液在150℃滚动老化16小时后,pH值和亚甲基蓝容量CMB的变化,及加入0.3%表面活性剂单剂、0.4%二元复配剂的影响。随含盐量的增大,钻井液的pH值持续降低,含盐量由0%增至35%时,原始pH值和老化后pH值的降幅分别... 测定了含盐量不同的3%黏土钻井液在150℃滚动老化16小时后,pH值和亚甲基蓝容量CMB的变化,及加入0.3%表面活性剂单剂、0.4%二元复配剂的影响。随含盐量的增大,钻井液的pH值持续降低,含盐量由0%增至35%时,原始pH值和老化后pH值的降幅分别为1.86和2.33,老化引起的pH降幅由0.46增至0.93;含盐量由0%增至25%时,原始CMB值由1.38增至1.75,老化后CMB值由1.52增至1.75,35%含盐量时分别降至1.70和1.72,老化引起的CMB变幅,0%含盐量时最大,为+0.14,含盐量1%~35%时在-0.03^+0.03间波动。加入表面活性剂单剂一般情况下使老化前后钻井液的pH值略有降低,老化引起的pH值降幅增大;单剂使含盐量增大引起的CMB值降幅和老化引起的CMB变幅均减小,减小程度以SP-80最显著,OP-10次之,ABS最小。加入筛选的复配剂(OP-10+SP-80,ABS+SP-80,ABS+OP-10)特别是后2种,使钻井液原始CMB值普遍减小,含盐量增大引起的CMB值变幅减小,老化引起的CMB值变幅由负变正,35%含盐量钻井液老化后pH值降幅小,CMB值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基蓝容量 PH值 盐水钻井液 高温老化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热失重法确定水合粘土水分含量及存在形式 被引量:17
7
作者 王平全 陈地奎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2-55,共4页
以蒙脱土为例,采用热失重法定性定量确定了水合粘土中结合水类型、界限及其相对含量,并与等温吸附法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用该方法得到的水合蒙脱土中各种水分的相对含量及总含水量与等温吸附实验结果相一致。热失重(25~250℃)分... 以蒙脱土为例,采用热失重法定性定量确定了水合粘土中结合水类型、界限及其相对含量,并与等温吸附法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用该方法得到的水合蒙脱土中各种水分的相对含量及总含水量与等温吸附实验结果相一致。热失重(25~250℃)分析结果表明,水合蒙脱土中水分子主要存在自由水、松散吸附结合水、紧密吸附水(强吸附结合水)三种状态,分别对应于25~75℃、75~120℃、120~230℃区间里的失水。从热失重(25~250℃)规律来看,仍存在两个明显的转折点P/P_s=0.9、0.98,它们为粘土-水体系的两个特征湿度,前者为粘土表面强结合水与松散结合水(渗透结合水)之间的界限,后者为松散结合水与自由水之间的界限,验证了等温吸附法确定的两个特征湿度及对粘土表面结合水界限划分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合粘土 热失重法 结合水 相对含量 特征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