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俄国形式主义的文学本质论及其美学基础 被引量:8
1
作者 陈本益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95-100,共6页
俄国形式主义的“纯形式”文学本质论基于康德美学。但这种“纯形式”概念是依据感觉(“陌生化”感觉 )经验来确定的 ,因而剥离了康德美学“形式”概念中的主体性意蕴。
关键词 俄国形式主义 文学本质论 康德美学 经验主义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象学还原方法与文学批评 被引量:5
2
作者 陈本益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58-62,共5页
完整的现象学还原方法分为“悬置”、“本质还原”和“先验还原”三个步骤 ,也可以说是三个相对独立的方法。它们体现着“返回事物本身”的现象学态度。英伽顿和日内瓦学派都在各自的现象学文学批评中运用了前两种方法。其结果之一是造... 完整的现象学还原方法分为“悬置”、“本质还原”和“先验还原”三个步骤 ,也可以说是三个相对独立的方法。它们体现着“返回事物本身”的现象学态度。英伽顿和日内瓦学派都在各自的现象学文学批评中运用了前两种方法。其结果之一是造成这些文学批评的一定的“文本中心”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内瓦学派 现象学还原方法 文本中心 悬置 本质还原 文学批评 先验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国形式主义文学批评论的美学基础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本益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17-120,126,共5页
俄国形式主义文论主要是文学批评论。这种批评论的主要美学基础,是康德美学与实证主义美学。由于有后一种美学基础,俄国形式主义批评就具有科学实证的特点。这种形式主义的实证批评与传统的实证主义批评的不同主要在于:前者重在作品的内... 俄国形式主义文论主要是文学批评论。这种批评论的主要美学基础,是康德美学与实证主义美学。由于有后一种美学基础,俄国形式主义批评就具有科学实证的特点。这种形式主义的实证批评与传统的实证主义批评的不同主要在于:前者重在作品的内部(作品自身的形式),后者则重在作品的外部(种族、环境、时代)。两相比较,前者的科学实证性更确切;不过它也因此而显出片面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国 形式主义 文学批评 康德美学 实证主义美学 科学实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哲学认识论决定文学创作论——西方近代哲学与文论的关系概说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本益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93-97,共5页
西方近代哲学发生了认识论转向 ,相应地西方近代文论就发生了创作论转向。新古典主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唯美主义和象征主义等都主要是文学创作论 ,它们就是由相应的认识论哲学即理性主义。
关键词 哲学认识论 文学创作论 康德哲学 新古典主义 现实主义 唯美主义 象征主义 浪漫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现代哲学方法论与文学批评的关系论概说——兼论西方现代哲学“语言转向”的实质
5
作者 陈本益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49-52,共4页
西方现代哲学的特色在于方法论。西方现代哲学中的所谓“语言转向” ,其实只是其“方法论转向”发展到一定时期的结果 ,是方法论转向的一部分。
关键词 哲学方法论 语言转向 文学批评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德里达的“延异”思想 被引量:22
6
作者 陈本益 《浙江学刊》 CSSCI 2001年第5期12-16,共5页
大致说来 ,雅克·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哲学思想的目标 ,是用“游戏”概念否定结构、中心和形而上学 ,或者说对它们进行解构 ,以便做到反传统和创新。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策略 ,是颠倒说话对书写文字的优先地位 (即所谓反对“语音中心论... 大致说来 ,雅克·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哲学思想的目标 ,是用“游戏”概念否定结构、中心和形而上学 ,或者说对它们进行解构 ,以便做到反传统和创新。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策略 ,是颠倒说话对书写文字的优先地位 (即所谓反对“语音中心论”) ,从而提出“原初书写”概念 ,把书写文字提高到语言本源的地位。而这一切的理论基础 ,则是从索绪尔语言学中的价值差异论和海德格尔哲学中的本体差异论引申和发挥出来的“延异”论。延异作为解构主义的核心思想 ,也具有形而上学本体的意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里达 价值差异论 本体差异论 形而上学 认识 解构主义 哲学思想 原始书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简论 被引量:8
7
作者 陈本益 《浙江学刊》 CSSCI 2003年第1期66-70,共5页
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 ,是在胡塞尔现象学尤其是海德格尔存在论的影响下 ,在批判狄尔泰等人的传统解释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这种解释学赋予理解以本体性 ,并提出了关于理解的条件、本质、结果和方式等解释学原则。其实 ,理解及相应的语... 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 ,是在胡塞尔现象学尤其是海德格尔存在论的影响下 ,在批判狄尔泰等人的传统解释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这种解释学赋予理解以本体性 ,并提出了关于理解的条件、本质、结果和方式等解释学原则。其实 ,理解及相应的语言并不具有本体性 ,而具有认识性 ,尤其是认识的方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塞尔现象学 认识性 伽达默尔 存在 理解 哲学解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批评受实证主义的影响及其它相关问题 被引量:3
8
作者 陈本益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6-110,共5页
新批评主要通过瑞恰慈的语义分析方法而接受逻辑实证主义的影响 ,这种影响的结果便是新批评的“细读”批评方法。本文主要对新批评反实证主义批评和反科学两个问题进行辨析。
关键词 瑞恰慈 逻辑实证主义 语义分析方法 细读方法 文学批评 新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向性建构原理与读者理论 被引量:2
9
作者 陈本益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5期63-65,共3页
现象学哲学的“意向性建构”原理的实质意义给与 :主体建构对象就是给与对象意义。这是讲求读者建构 (再创造 )
关键词 现象学哲学 意向性建构 意义给与 读者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雅各布森对结构主义文论的两个贡献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本益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8-10,共3页
雅各布森创立的结构主义诗学,是结构主义文论发展的前一阶段。这是雅氏对结构主义文论的直接贡献。雅氏创立的结构主义音位学,对莱维-斯特劳斯创立结构主义人类学和哲学曾产生重要的启示和推动作用,后者造成了包括结构主义叙事学在内的... 雅各布森创立的结构主义诗学,是结构主义文论发展的前一阶段。这是雅氏对结构主义文论的直接贡献。雅氏创立的结构主义音位学,对莱维-斯特劳斯创立结构主义人类学和哲学曾产生重要的启示和推动作用,后者造成了包括结构主义叙事学在内的整个结构主义思潮的高涨。这是雅氏对结构主义文论的间接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各布森 结构主义诗学 结构主义音位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索绪尔语言学对西方现代思想的影响综论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本益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53-55,共3页
索绪尔语言学提出的语言是符号系统的思想 ,以及它对能指与所指、语言与言语、共时性研究与历时性研究、句段关系与联想关系的二元对立的划分 ,对随后的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和符号学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它的形式主义性质从根本上决定了后... 索绪尔语言学提出的语言是符号系统的思想 ,以及它对能指与所指、语言与言语、共时性研究与历时性研究、句段关系与联想关系的二元对立的划分 ,对随后的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和符号学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它的形式主义性质从根本上决定了后三者的形式主义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绪尔语言学 结构主义 解构主义 符号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尔特的解构主义理论和实践概说
12
作者 陈本益 《学术论坛》 2001年第3期79-81,共3页
巴尔特提出了“作者死亡”,读者的阅读是自由创造 ,以及“可阅读”文本和“可写作”文本的分别等解构主义批评理论。他还用设立多种代码的方法去从事解构主义的批评实践 ;
关键词 巴尔特 作者 诸者 阅读 解构主义 文学批评 解构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抒情诗的情感特性及相应的题材特性——兼与西方抒情诗的有关情况比较
13
作者 陈本益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73-75,共3页
抒情诗的情感性质不同 ,诗的题材就不同。而诗的情感性质是由相应的文化决定的。中国古代道德性质的文化决定其抒情诗的主导情感是道德情感 ,这种情感所决定的题材主要是外在的社会性题材 。
关键词 中国 古代 西方抒情诗 情感特征 题材特征 文化 道德情感 社会性题材 文学评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索绪尔语言学的一个观点看德里达解构主义的危机
14
作者 陈本益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08-111,共4页
德里达解构主义的要害在于“符号差异的无穷运动”。它基于索绪尔语言学的“符号差异决定意义”的观点 ,后者又基于“符号之间的联系是任意的”这一观点。然而 ,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 ,由于有外在事物及相关情境的作用 ,符号之间的联系并... 德里达解构主义的要害在于“符号差异的无穷运动”。它基于索绪尔语言学的“符号差异决定意义”的观点 ,后者又基于“符号之间的联系是任意的”这一观点。然而 ,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 ,由于有外在事物及相关情境的作用 ,符号之间的联系并不是任意的 ,而是固定的 ,因而符号差异并不决定 (产生 )意义 ,而只是辨识意义。这样 ,德里达的“符号差异的无穷运动”论就不能成立 ,由此推出的“意义不稳定”和“无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 差异 意义 索绪尔语言学 德里达解构主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