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检验在季节驯化中温度和光周期分别对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 Chen)组织线粒体代谢补偿效应的调节作用,研究对实验鱼进行了4个系列的驯化处理:(1)低温等光周期[12.5℃,12L︰12D,体重:(186.36±2.77)g];(2)高温等光周期[27....为了检验在季节驯化中温度和光周期分别对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 Chen)组织线粒体代谢补偿效应的调节作用,研究对实验鱼进行了4个系列的驯化处理:(1)低温等光周期[12.5℃,12L︰12D,体重:(186.36±2.77)g];(2)高温等光周期[27.5℃,12L︰12D,体重:(202.80±7.99)g];(3)短光照中等温[8L︰16D,20℃,体重:(284.80±13.47)g];(4)长光照中等温度[16L︰8D,20℃,体重:(283.70±15.60)g],每组均为24尾鱼。驯化8周后取样,测定了各驯化组鱼体心脏、肝脏和肾脏的器官质量(器官指数),以及这3种器官组织线粒体在测定温度为12.5℃、20℃和27.5℃时的呼吸率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CCO)活性。结果显示,在等光周期条件下,低温驯化组(12.5℃,12L︰12D)实验鱼的心脏、肝脏和肾脏的器官指数均显著高于高温驯化组(27.5℃,12L︰12D);在中等温度条件下不同光照处理的实验鱼之间器官指数无显著差异。在中等温度条件下短光照驯化组(8L︰16D,20℃)鱼体的心脏、肾脏和肝脏组织线粒体呼吸率和CCO活性均显著高于长光照组(16L︰8D,20℃);而在等光周期条件下的不同温度驯化并没引起这3种组织线粒体的呼吸率和CCO活性的明显差异。综合认为:在季节驯化过程中,光周期改变是引起线粒体代谢能力的主要因素,温度变化则是调整器官组织重量的主要因素,光周期与温度对南方鲇线粒体代谢机制的调整具有协同作用。展开更多
文摘为了检验在季节驯化中温度和光周期分别对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 Chen)组织线粒体代谢补偿效应的调节作用,研究对实验鱼进行了4个系列的驯化处理:(1)低温等光周期[12.5℃,12L︰12D,体重:(186.36±2.77)g];(2)高温等光周期[27.5℃,12L︰12D,体重:(202.80±7.99)g];(3)短光照中等温[8L︰16D,20℃,体重:(284.80±13.47)g];(4)长光照中等温度[16L︰8D,20℃,体重:(283.70±15.60)g],每组均为24尾鱼。驯化8周后取样,测定了各驯化组鱼体心脏、肝脏和肾脏的器官质量(器官指数),以及这3种器官组织线粒体在测定温度为12.5℃、20℃和27.5℃时的呼吸率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CCO)活性。结果显示,在等光周期条件下,低温驯化组(12.5℃,12L︰12D)实验鱼的心脏、肝脏和肾脏的器官指数均显著高于高温驯化组(27.5℃,12L︰12D);在中等温度条件下不同光照处理的实验鱼之间器官指数无显著差异。在中等温度条件下短光照驯化组(8L︰16D,20℃)鱼体的心脏、肾脏和肝脏组织线粒体呼吸率和CCO活性均显著高于长光照组(16L︰8D,20℃);而在等光周期条件下的不同温度驯化并没引起这3种组织线粒体的呼吸率和CCO活性的明显差异。综合认为:在季节驯化过程中,光周期改变是引起线粒体代谢能力的主要因素,温度变化则是调整器官组织重量的主要因素,光周期与温度对南方鲇线粒体代谢机制的调整具有协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