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寻找作物中潜在的胞外ATP受体蛋白质
1
作者 桑鹤天 张悦婧 +1 位作者 石珍珍 冯汉青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6-83,共8页
为分析作物中的胞外ATP受体蛋白质,通过NCBI数据库获取拟南芥外ATP受体蛋白质L-型凝集素受体样激酶1.9(lecRK-1.9)和L-型凝集素受体样激酶1.5(lecRK-1.5)的氨基酸序列,通过BLAST比对和同源树构建,以油菜和玉米为例,在两种作物中筛选与le... 为分析作物中的胞外ATP受体蛋白质,通过NCBI数据库获取拟南芥外ATP受体蛋白质L-型凝集素受体样激酶1.9(lecRK-1.9)和L-型凝集素受体样激酶1.5(lecRK-1.5)的氨基酸序列,通过BLAST比对和同源树构建,以油菜和玉米为例,在两种作物中筛选与lecRK-1.9和lecRK-1.5亲缘关系相近的蛋白质;使用ExPASy ProtParam、Cell-PLoc、MEME等工具对这些蛋白质进行理化分析、亚细胞定位和二级结构预测.结果显示,油菜、玉米中的12个候选蛋白质的理论等电点为6.52~8.91,大多为疏水蛋白质;12个蛋白质中有6个蛋白质在质膜上具有定位,12个蛋白质二级结构比例均与拟南芥lecRK-1.9、lecRK-1.5相似,其中有8个蛋白质在保守结构域的位置及顺序上与拟南芥lecRK-1.9、lecRK-1.5具有较高的相似性.这些在油菜、玉米中与拟南芥lecRK-1.9、lecRK-1.5蛋白质在理化性质、亚细胞定位、二级结构以及保守结构域具有高相似性的蛋白质,可作为油菜、玉米中胞外ATP受体蛋白质的参选蛋白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信息学 胞外ATP受体 蛋白质亲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杆菌介导5种中草药叶片瞬时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孙敏 达晓伟 +3 位作者 张悦婧 李颖 庞海龙 冯汉青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240-1247,共8页
农杆菌介导的瞬时基因表达因其操作简单、可重复性高和实验成本低而成为研究基因功能、生产活性蛋白的有效方法。该研究以非病毒型(载体Ⅰ)和病毒型二元载体(载体Ⅱ)及两种农杆菌(EHA105、LBA4404)为介导,通过叶片渗透法在5种中草药(甘... 农杆菌介导的瞬时基因表达因其操作简单、可重复性高和实验成本低而成为研究基因功能、生产活性蛋白的有效方法。该研究以非病毒型(载体Ⅰ)和病毒型二元载体(载体Ⅱ)及两种农杆菌(EHA105、LBA4404)为介导,通过叶片渗透法在5种中草药(甘草、黄芩、黄芪、大黄、板蓝根)叶片中进行报告基因GFP的瞬时表达,并对影响表达的因素进行分析,以明确中药材中适宜瞬时表达技术应用的物种材料。结果显示:(1)农杆菌在5种中草药叶片中的瞬时转化效率受到载体、菌株和植物物种类型的影响。(2)在所选的5种中草药植物中,与无转化载体的菌株相比,当农杆菌重悬液OD600为0.8、叶片侵染5~7 d时,含非病毒型二元载体的EHA105菌株在甘草叶片中荧光强度最高,大黄次之;含病毒型二元载体的LBA4404菌株在黄芩叶片中GFP荧光表达量最高;含不同载体的不同菌液侵染的甘草、黄芪叶片仅有注射孔处检测出荧光或几乎无荧光蛋白表达,即未向四周扩散表达;在板蓝根叶片中检测出弱荧光或无荧光强度。研究表明,甘草和黄芩植物叶片可作为农杆菌介导基因瞬时表达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杆菌 瞬时表达 二元载体(非病毒型和病毒型) 中草药 GF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香气化合物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媚媛 刘安琪 +3 位作者 唐道埔 刘冰 张新国 张继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259-269,共11页
香气化合物是具有香气的酯类、醛类、醇类、酮类、萜类、有机酸类等化合物的统称,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和农业等领域。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品质的提高,人们对香气化合物的需求日益增加。利用微生物发酵是获取绿色香气... 香气化合物是具有香气的酯类、醛类、醇类、酮类、萜类、有机酸类等化合物的统称,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和农业等领域。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品质的提高,人们对香气化合物的需求日益增加。利用微生物发酵是获取绿色香气化合物的一种重要途径。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微生物产各种香气化合物的研究进行汇总,对产香微生物的来源与分离、香气化合物种类、影响产香能力的因素及相关工艺技术和提高微生物发酵产香能力的策略进行综述,以期为产香微生物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气化合物 产香微生物 来源 分离 生物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都‘大红袍’花椒品质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霍归国 梁婷玉 +5 位作者 史金涵 田文静 黄群惠 马群 陈学林 张继 《中国农学通报》 2021年第22期120-125,共6页
为探究甘肃武都‘大红袍’花椒的品质优势,通过调查和研究,对武都‘大红袍’花椒的感官特征进行评价;通过对杂质、灰分和金属元素含量的测定,分析其理化特征;通过对挥发油得率、成分以及特征成分的测定与比较,探究挥发油特征;结合产地... 为探究甘肃武都‘大红袍’花椒的品质优势,通过调查和研究,对武都‘大红袍’花椒的感官特征进行评价;通过对杂质、灰分和金属元素含量的测定,分析其理化特征;通过对挥发油得率、成分以及特征成分的测定与比较,探究挥发油特征;结合产地地理气候条件,对‘大红袍’花椒的适生条件进行讨论。武都‘大红袍’花椒感官特征为色红油重、粒大饱满、麻味醇正、香气浓郁。花椒中的杂质、水分和灰分分别为(0.48±0.06)、(4.87±0.09)和(4.56±0.24)g/100 g,含量较低。金属元素锌、铁、铜含量分别为(20.30±7.58)、(18.34±12.64)和(7.25±3.87)mg/kg;有害金属铅和镉的含量分别为(0.18±0.03)和(0.004±0.006)mg/kg,均低于国家标准。武都‘大红袍’花椒富含挥发油,得率为6.09 g/100 g,共有16种主要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含量的93.67%,包括烯萜类(69.99%)、醇类(17.92%)和酯类(5.76%),其中D-柠檬烯(25.69%)、芳樟醇(17.41%)和α-月桂烯(10.45%)等为主要特征成分。武都‘大红袍’花椒挥发油得率及其芳樟醇、α-月桂烯和罗勒烯等特征成分含量高于甘肃秦安、四川汉源和陕西韩城等邻近产地。武都地区气候温暖,光照充足,海拔适中,适宜‘大红袍’花椒的栽培生长,所产花椒优质独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红袍’花椒 武都 杂质 金属元素 挥发油 特征成分 气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白贺兰 张继 +2 位作者 张东伟 马小黎 任慧 《甘肃农业科技》 2019年第12期61-66,共6页
特色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的主要内容和发展趋势,也是新时期农村扶贫开发、减贫惠农,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举措。基于对甘肃省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农业发展根基;完善农业产业组... 特色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的主要内容和发展趋势,也是新时期农村扶贫开发、减贫惠农,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举措。基于对甘肃省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农业发展根基;完善农业产业组织体系,催生内在发展动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促进成果转化应用;健全土地流转、金融投资、保险服务体系,保障农业经营需求;完善质量标准与监管体系,打造过硬品牌优势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 特色农业 产业化 产业布局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高乌甲素复合微/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灿灿 陈乐乐 +4 位作者 李正逗 陈霞 杜欣芮 姜飞飞 张继 《合成纤维工业》 CAS 2023年第4期14-19,共6页
以聚乳酸(PLA)及氢溴酸高乌甲素(LAH)为原料,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不同PLA浓度的PLA微/纳米纤维膜及不同LAH含量的PLA/LAH复合微/纳米纤维膜,研究了纤维膜的表面形貌、化学结构、力学性能、药物缓释性能及抗炎性能。结果表明:当PLA浓度... 以聚乳酸(PLA)及氢溴酸高乌甲素(LAH)为原料,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不同PLA浓度的PLA微/纳米纤维膜及不同LAH含量的PLA/LAH复合微/纳米纤维膜,研究了纤维膜的表面形貌、化学结构、力学性能、药物缓释性能及抗炎性能。结果表明:当PLA浓度为120 mg/mL时,PLA微/纳米纤维膜的纤维直径分布均匀,平均直径达1.4μm,具有较高比表面积和高孔隙率,拉伸应力最大,达3.168 MPa;添加LAH后,纤维膜的纤维直径和形貌未发生明显改变,PLA与LAH之间是物理结合,并未发生化学反应;随着LAH含量的增加,PLA/LAH复合微/纳米纤维膜的累积药物释放率增加,当LAH质量分数为14%时累积药物释放率最高,达89%,具有良好的药物缓释性能;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试验表明LAH质量分数为14%的PLA/LAH复合微/纳米纤维膜具有优异的抗炎效果,二甲苯致小鼠耳廓的肿胀度为4.90 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纤维 氢溴酸高乌甲素 静电纺丝 微/纳米纤维膜 抗炎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lyCosmos门户网站在聚糖科学研究中的功能概述 被引量:1
7
作者 吉腾桤 张继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463-2468,共6页
近年来生物学领域的研究不断达到新高度,聚糖逐渐吸引越来越多科学家的目光,很多研究表明聚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越来越多的相关科研人员开始关注聚糖在生命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糖生物学逐渐成为生物学领域的热点学科。对于拟从事糖... 近年来生物学领域的研究不断达到新高度,聚糖逐渐吸引越来越多科学家的目光,很多研究表明聚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越来越多的相关科研人员开始关注聚糖在生命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糖生物学逐渐成为生物学领域的热点学科。对于拟从事糖生物学研究或者刚进入该领域的新人来说,GlyCosmos作为一种全面的、统一的糖科学开放门户网站,其数据免费向大众公开,提供了对聚糖相关数据的访问,包括存储库,糖原、糖蛋白、信号通路和疾病相关的各种数据库及Glycome多种可视化数据库,目前最为前沿和统一的多种标准化多糖表示方法及其他多种功能。该网站是近两年才建成,但目前已被广泛使用也被糖生物学家所熟知。本文就GlyCosmos门户网站中的各项功能进行概述,希望帮助拟从事糖生物学研究的新人更好地了解和利用该网站,对于该网站的学习和理解,会对后续从事聚糖相关研究的研究者起到极大的帮助作用,也使后续研究更加便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生物学 GlyCosmos 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载体和农杆菌对苜蓿瞬时表达影响的研究
8
作者 孙敏 杨红红 +6 位作者 王安琪 张悦婧 达晓伟 张继 孙坤 吴建平 冯汉青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35-845,共11页
苜蓿(Medicago sativa)是重要的牧草类植物,为了在苜蓿中有效地实现外源基因的瞬时表达,该研究以绿色荧光蛋白(GFP)作为报告基因,以本氏烟草(Nicotiana benthamiana)作为对比,研究了2种不同的表达载体(非复制型载体和基于菜豆黄矮病毒... 苜蓿(Medicago sativa)是重要的牧草类植物,为了在苜蓿中有效地实现外源基因的瞬时表达,该研究以绿色荧光蛋白(GFP)作为报告基因,以本氏烟草(Nicotiana benthamiana)作为对比,研究了2种不同的表达载体(非复制型载体和基于菜豆黄矮病毒的复制型载体)、2种不同类型的根癌农杆菌菌株(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LBA4404和EHA105)对苜蓿叶片瞬时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LBA4404与复制型载体的组合(revector/LBA4404)可在苜蓿叶片中有效地实现GFP的瞬时表达。进一步地,研究了re-vector/LBA4404的浓度和侵染后时间对苜蓿叶片瞬时表达的影响。观察显示,随着re-vector/LBA4404菌悬液浓度或侵染后时间的增加,GFP在苜蓿叶片中的瞬时表达水平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菌悬液浓度为1.0(OD600)时,GFP瞬时表达水平最高;侵染后时间为5~7 d时,GFP瞬时表达水平达到峰值。相较于本氏烟草叶片,在苜蓿叶片中实现最高水平的瞬时转化需要更高浓度的农杆菌和更长的侵染后孵育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杆菌 瞬时表达 苜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红树莓品种的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夏瑞英 岳雷 +5 位作者 陆璐 柳永霞 王赟 成艳玲 余倩倩 杨伟 《甘肃农业科技》 2017年第4期16-19,共4页
以红树莓品种海尔特兹和秋福的单芽茎段外植体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树莓组培快繁各阶段的最佳培养基及出瓶移栽基质。结果表明,初代培养基为MS+6-BA 0.1 mg/L时两个红树莓品种的诱导腋芽萌发效果最好,MS+6-BA 0.5 mg/L+NAA 0.1 mg/L为最佳... 以红树莓品种海尔特兹和秋福的单芽茎段外植体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树莓组培快繁各阶段的最佳培养基及出瓶移栽基质。结果表明,初代培养基为MS+6-BA 0.1 mg/L时两个红树莓品种的诱导腋芽萌发效果最好,MS+6-BA 0.5 mg/L+NAA 0.1 mg/L为最佳继代增殖培养基。海尔特兹的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 0.1 mg/L+NAA 0.05 mg/L,秋福的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 0.2 mg/L+NAA 0.1mg/L。最佳出瓶移栽基质为蛭石、河沙、育苗基质、园土按体积比0.15∶0.15∶0.2∶0.5配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莓 海尔特兹 秋福 组培快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处理对刺槐豆胶多糖结构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帅 孔博洋 +5 位作者 李婷 贾小艳 肖红 位张坤 张继 王俊龙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1期87-98,共12页
采用微波辅助法(microwave-assisted extraction,MAE)和热水浸提法(hot water extraction,HWE)处理刺槐豆胶,并对得到的刺槐豆胶多糖(locust bean gum polysaccharide,LBGP)进行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糖链构象、单糖组成、糖苷键类型等... 采用微波辅助法(microwave-assisted extraction,MAE)和热水浸提法(hot water extraction,HWE)处理刺槐豆胶,并对得到的刺槐豆胶多糖(locust bean gum polysaccharide,LBGP)进行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糖链构象、单糖组成、糖苷键类型等一系列表征进行分析。通过比较发现,MAE-LBGP的分子量(2.744〜3.777×10^(6) g/mol)显著高于HWE-LBGP(1.222〜1.593×10^(6) g/mol),且具有更宽的分子量分布,不均一性的增强使得糖链呈现出更加多样化及更为紧密的构象特征,而HWE-LBGP的构象则表现得相对单一和松散。经由两种提取方式得到的LBGP具有相同的单糖组成种类(甘露糖和半乳糖)和糖苷键类型(1→4与1→6位连接键)。以上结果归因于在微波效应的作用下,溶剂的极化作用增强,提取能力增加,并通过增强溶剂的传质能力,获得了高分子量和更宽分布的多糖所致。本研究为微波技术在多糖提取应用方面提供了支持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槐豆胶多糖 微波辅助提取 热水浸提 微波效应 糖链构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外ATP对拟南芥生长的影响
11
作者 王涵琦 曹璐璐 +5 位作者 邓雅欣 张悦婧 贾凌云 孙坤 张继 冯汉青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54-758,共5页
利用植物胞外ATP(exATP)受体突变体(dorn 1-3,其中T-DNA破坏了植物exATP受体DORN1编码基因)和外源ATP,研究exATP对拟南芥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DORN1突变显著提高了拟南芥植株根长、叶面积和地上部分的鲜重;施用外源ATP抑制了拟南芥的根... 利用植物胞外ATP(exATP)受体突变体(dorn 1-3,其中T-DNA破坏了植物exATP受体DORN1编码基因)和外源ATP,研究exATP对拟南芥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DORN1突变显著提高了拟南芥植株根长、叶面积和地上部分的鲜重;施用外源ATP抑制了拟南芥的根长、下胚轴长、根毛数、叶面积、地上部分鲜重和干重.外源性ATP或DORN1突变对拟南芥花序高度、千粒重和荚果数等生长指标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表明exATP可能参与调控植物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外三磷酸腺苷 拟南芥 生长 DORN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百合多糖面膜的制备工艺及性能评价
12
作者 王婧雯 崔佳佳 +2 位作者 李乾 黄丽 张继 《广州化工》 CAS 2024年第21期83-88,共6页
面膜是常用护肤品类,因其使用携带便捷、护肤效果显著,在护肤品领域所占份额突出。百合多糖具有保湿、抗氧化、抑菌等优良功效,为了解百合多糖的美容功效及开发利用价值,以兰州百合鳞片所提取的百合多糖作为功效成分,通过对面膜液的成... 面膜是常用护肤品类,因其使用携带便捷、护肤效果显著,在护肤品领域所占份额突出。百合多糖具有保湿、抗氧化、抑菌等优良功效,为了解百合多糖的美容功效及开发利用价值,以兰州百合鳞片所提取的百合多糖作为功效成分,通过对面膜液的成膜性、保湿性、抑菌性成分检测,最终确定以0.3 g柠檬酸、0.05 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50 g百合多糖、8 mL丙三醇、0.10 g透明质酸、7 mL的1,3-丁二醇、0.20 g葫芦巴胶、0.60 g海藻酸钠及1 mL花椒精油和1 mL百里香精油作为兰州百合多糖面膜的最优配方,并对该产品的理化指标进行检测和产品使用效果进行评价,研发出一款品质优、效果好的百合多糖面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多糖 面膜 提取工艺 酪氨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料补饲水平对藏羊屠宰性能和器官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2
13
作者 王彩莲 吴建平 +3 位作者 刘立山 郎侠 宋淑珍 王斐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48-357,共10页
选用40只初始体重为(30.21±1.42)kg的9月龄欧拉型藏羊(Oura-type Tibetan sheep,OTTS)(高原型)羯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在放牧的基础上每只羊每天分别补饲0、0.1、0.2和0.3 kg精料,预试期15 d,正试期195 d,旨在研究精料补饲水... 选用40只初始体重为(30.21±1.42)kg的9月龄欧拉型藏羊(Oura-type Tibetan sheep,OTTS)(高原型)羯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在放牧的基础上每只羊每天分别补饲0、0.1、0.2和0.3 kg精料,预试期15 d,正试期195 d,旨在研究精料补饲水平对藏羊屠宰性能和器官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补饲精料显著提高了OTTS的屠宰性能(P<0.05);提高了其头、皮+毛、心脏、肝脏、肺脏、肾脏、大肠占体质量的百分比(P>0.05),降低了胃、小肠、胃肠道及其内容物占体质量的百分比(P>0.05);提高了胃内容物占总胃肠道内容物的百分比及大肠内容物占整个肠道内容物的百分比(P>0.05);降低了肠道占体长的倍数;提高了胃的容积(P>0.05)。初步说明,冷季补饲精料可提高OTTS屠宰性能,刺激器官发育,改变胃肠道内容物的分布。本研究为高海拔地区发展藏羊产业、改善藏羊器官发育和调控其胃肠道内容物分布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拉型藏羊 冷季 生产性能 组织器官 胃肠道 胃内容物 肠道内容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生物胁迫对烟草悬浮细胞胞内和胞外ATP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丽 王馨 +3 位作者 张悦婧 贾凌云 庞海龙 冯汉青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9-185,共7页
以烟草悬浮细胞BY-2(Nicotiana tabacum ‘Bright Yellow-2’)为材料,研究了NaCl、PEG(6000)、低温3种非生物胁迫对细胞内ATP(intracellular ATP,iATP)和细胞外ATP(extracellular ATP,eATP)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50~200 mmol·L^(-1... 以烟草悬浮细胞BY-2(Nicotiana tabacum ‘Bright Yellow-2’)为材料,研究了NaCl、PEG(6000)、低温3种非生物胁迫对细胞内ATP(intracellular ATP,iATP)和细胞外ATP(extracellular ATP,eATP)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50~200 mmol·L^(-1)NaCl处理导致烟草悬浮细胞膜通透性显著增加(P<0.05),100和200 mmol·L^(-1)NaCl处理时iATP和eATP水平显著降低(P<0.05)。随着PEG质量浓度的增加(50、100、200 g·L^(-1)),烟草悬浮细胞膜通透性和eATP水平逐渐增加,其中在200 g·L^(-1)PEG处理时eATP水平显著增加至对照的3.4倍(P<0.05),而iATP水平则在200 g·L^(-1)PEG处理时显著降低至对照的0.5倍(P<0.05)。0~10℃低温处理后,烟草悬浮细胞膜通透性和iATP水平呈不同程度增加,其中0℃处理时iATP水平增加至对照的1.9倍,而eATP水平在10℃时显著下降至对照的0.8倍(P<0.05)。上述结果表明,虽然植物的iATP是eATP的来源,但在非生物胁迫下iATP不是影响eATP水平变化的唯一因素,细胞运输ATP等因素可能也影响着eATP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G(6000) 低温 胞内ATP 胞外ATP 细胞膜通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磷酸盐供应水平下植物细胞胞内及胞外ATP水平的变化及一氧化氮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娟娟 达晓伟 +3 位作者 王馨 庞海龙 贾凌云 冯汉青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46-350,共5页
以BY-2烟草悬浮细胞为实验材料,探究在不同磷酸盐供应水平下细胞内ATP(iATP)、细胞外ATP(eATP)水平的变化以及NO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随着磷酸盐供应水平的增加,iATP水平呈现上升趋势;伴随着iATP的上升,eATP也呈现相似的变化.与AT... 以BY-2烟草悬浮细胞为实验材料,探究在不同磷酸盐供应水平下细胞内ATP(iATP)、细胞外ATP(eATP)水平的变化以及NO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随着磷酸盐供应水平的增加,iATP水平呈现上升趋势;伴随着iATP的上升,eATP也呈现相似的变化.与ATP的变化不同,随着磷酸盐供应水平的增加NO水平呈现下降趋势.在正常水平磷酸盐供应下,NO供应剂可增加iATP和eATP水平;NO合成抑制剂降低了iATP和eATP水平.在较低和较高水平的磷酸盐供应下,NO供应剂和合成抑制剂对于iATP和eATP水平的影响呈现与正常水平磷酸盐供应下不同的调节效应,表明磷酸盐供应水平能够影响iATP和eATP的水平;NO对细胞ATP水平具有调节作用,其调节效应与环境磷酸盐供应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盐 一氧化氮 胞外ATP 胞内A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凉红牛遗传资源及选育策略 被引量:2
16
作者 徐红伟 周瑞 +8 位作者 刘立山 曹忻 高丹丹 蔡勇 郭鹏辉 臧荣鑫 杨具田 雷赵民 吴建平 《中国牛业科学》 2022年第3期64-68,共5页
文章综述了平凉红牛遗传资源的形成过程,保护与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先保再用”的保护利用策略,即:先申请认定为地方品种,列入国家地方品种保护目录,划定保护区先保护,固定前期选育成果;再系统规划开展平凉红牛遗传资源本品种... 文章综述了平凉红牛遗传资源的形成过程,保护与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先保再用”的保护利用策略,即:先申请认定为地方品种,列入国家地方品种保护目录,划定保护区先保护,固定前期选育成果;再系统规划开展平凉红牛遗传资源本品种选育和以此为育种素材的新品种选育,以期为“保护好平凉红牛地方品种,早日育成新品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凉红牛 地方品种 遗传资源保护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对饲养水平对阿勒泰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器官发育及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2
17
作者 李宏 吴建平 +5 位作者 宋淑珍 高良霜 郎侠 刘立山 宫旭胤 王彩莲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927-1935,共9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相对饲养水平对阿勒泰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器官发育及肉品质的影响。选取3.0~3.5月龄、体重[(19.16±0.54)kg]接近、臀型一致、健康状况良好的阿勒泰母羔羊3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羊。自由采食60 d后,参照NRC(2... 本试验旨在研究相对饲养水平对阿勒泰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器官发育及肉品质的影响。选取3.0~3.5月龄、体重[(19.16±0.54)kg]接近、臀型一致、健康状况良好的阿勒泰母羔羊3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羊。自由采食60 d后,参照NRC(2007)饲养标准中维持能量(Em)需要,通过控制试验羊采食量,3个组分别按1.5(0.75 MJ/kg W^0.75,1.5Em组)、1.0(0.50 MJ/kg W^0.75,1.0Em组)、0.5倍Em(0.25 MJ/kg W^0.75,0.5Em组)饲喂30 d。结果表明:1)随着相对饲养水平的降低,3组的末重、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降低(P<0.01)。2)随着相对饲养水平的降低,3组的宰前活重、胴体重极显著降低(P<0.01)。1.5Em组的屠宰率、眼肌面积和GR值显著高于1.0Em组、0.5Em组(P<0.05)。3)1.5Em组的心脏、肝脏、脾脏和肾脏重量和指数显著或极显著高于1.0Em组、0.5Em组(P<0.05或P<0.01)。1.0Em组的心脏、肾脏重量及心脏、肝脏、肾脏指数显著或极显著高于0.5Em组(P<0.05或P<0.01)。1.5Em组的毛+皮和头+蹄重量和指数显著或极显著高于1.0Em组、0.5Em组(P<0.05或P<0.01)。4)1.5Em组的背最长肌亮度值显著低于1.0Em组、0.5Em组(P<0.05),1.0Em组的背最长肌失水率显著低于1.5Em组、0.5Em组(P<0.05)。5)1.5Em组的背最长肌水分含量显著低于1.0Em组、0.5Em组(P<0.05),1.5Em组的背最长肌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1.0Em组、0.5Em组(P<0.05)。由此可见,相对饲养水平可显著影响阿勒泰羊的平均日增重、屠宰性能、器官发育和部分肉品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勒泰羊 相对饲养水平 生长性能 屠宰性能 器官指数 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养水平对阿勒泰羊胃肠道发育、瘤胃发酵参数及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被引量:19
18
作者 李宏 宋淑珍 +5 位作者 高良霜 郎侠 刘立山 宫旭胤 魏玉兵 吴建平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80-190,共11页
为研究饲养水平对阿勒泰羊胃肠道发育、瘤胃发酵参数、消化酶活性及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选取月龄相近(3~3.5月龄)、体重均一(19.16±0.54)kg、臀型一致、健康状况良好的阿勒泰母羔羊3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自由采食60 d后,参... 为研究饲养水平对阿勒泰羊胃肠道发育、瘤胃发酵参数、消化酶活性及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选取月龄相近(3~3.5月龄)、体重均一(19.16±0.54)kg、臀型一致、健康状况良好的阿勒泰母羔羊3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自由采食60 d后,参照NRC(2007)饲养标准中维持能量(Em)需要,3个组分别按1.5Em(0.75 MJ·kg^(-1)W~(0.75))、1.0Em(0.50 MJ·kg^(-1)W~(0.75))和0.5Em(0.25 MJ·kg^(-1)W~(0.75))饲喂30 d。结果表明:1)随饲养水平的降低,羔羊全胃、瘤胃、小肠的重量逐渐降低,且1.5Em组全胃、瘤胃、小肠重量和瘤胃指数显著高于1.0Em和0.5Em组(P<0.05),1.5Em和1.0Em组小肠长度和小肠指数显著高于0.5Em组(P<0.05),但1.5Em和1.0Em组无显著差异(P>0.05);2)随饲养水平的降低,绵羊瘤胃液pH先升高后降低,1.5Em组pH显著低于0.5Em和1.0Em组(P<0.05),氨态氮(NH_3-N)含量逐渐降低但3组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以及乙酸、丙酸、丁酸、戊酸、异丁酸、异戊酸含量1.0Em组最低,且1.0Em组TVFA、乙酸、丙酸含量显著低于1.5Em和0.5Em组(P<0.05),丁酸、戊酸和乙酸/丙酸1.0Em和0.5Em组显著低于1.5Em组(P<0.05);3)随饲养水平的降低,瘤胃液消化酶活性降低,脂肪酶、蛋白酶活性1.5Em组显著高于1.0Em和0.5Em组(P<0.05),1.0Em和0.5Em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α-淀粉酶3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4)瘤胃内容物中真菌、原虫的相对含量1.5Em组显著高于1.0Em和0.5Em组(P<0.05),但1.0Em和0.5Em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产琥珀酸丝状杆菌、白色瘤胃球菌1.0Em组最低,显著低于1.5Em和0.5Em组(P<0.05),黄色瘤胃球菌3组之间无显著变化(P>0.05)。由此可见,饲养水平对阿勒泰羊胃肠道发育、瘤胃发酵参数、消化酶活性及瘤胃微生物区系都具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养水平 阿勒泰羊 胃肠道发育 发酵参数 消化酶 瘤胃微生物区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至精油对绵羊瘤胃体外养分降解率、发酵特性及CH4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3
19
作者 周瑞 刘立山 +3 位作者 吴建平 韦胜 郎侠 王彩莲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68-176,共9页
试验旨在研究牛至精油对绵羊瘤胃体外养分降解率、发酵特性及CH4产量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在培养液中分别添加0(CON)、100(EO1)、400(EO2)、700(EO3)和1000 mg·L^-1(EO4)牛至精油,每组4个重复。发酵48 h后测定养分... 试验旨在研究牛至精油对绵羊瘤胃体外养分降解率、发酵特性及CH4产量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在培养液中分别添加0(CON)、100(EO1)、400(EO2)、700(EO3)和1000 mg·L^-1(EO4)牛至精油,每组4个重复。发酵48 h后测定养分降解率、发酵参数及不同时间总产气量和CH4产量。结果表明:1)与CON组相比,干物质降解率、粗蛋白降解率、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在EO1组中均显著升高(P<0.05),在EO4组中均显著降低(P<0.05),EO2组中均无显著差异(P>0.05),干物质降解率在EO3组中显著降低(P<0.05),添加牛至精油对酸性洗涤纤维降解率(ADFD)无显著影响(P>0.05);2)EO1组pH最低,而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丙酸浓度最高,且乙酸浓度显著高于EO2、EO3和EO4(P<0.05),但乙酸/总挥发性脂肪酸显著低于EO3、EO4组(P<0.05),乙酸/丙酸显著低于CON组(P<0.05)。与CON组相比,牛至精油组丁酸、丁酸/总挥发性脂肪酸和氨氮浓度显著降低(P<0.05);3)发酵36 h后,总产气量、甲烷产量均随牛至精油的添加而逐渐降低,与CON组相比,EO1组发酵18~48 h总产气量显著降低(P<0.05),EO2、EO3和EO4组总产气量、CH4产量在发酵18 h后均显著降低(P<0.05),EO4组甲烷百分比在发酵12~36 h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在绵羊瘤胃体外培养液中添加牛至精油能够提高饲粮养分降解率,调控瘤胃发酵,降低总产气量和甲烷产量,体外条件下添加量不应高于100 m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至精油 体外发酵 养分降解率 发酵特性 甲烷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至精油对平凉红牛半腱肌肉品质、脂肪酸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14
20
作者 张瑞 白云鹏 +13 位作者 贾莉 孙建祥 李佳龙 孔繁云 王憭 张晓 王瑛 刘婷 程强 张小强 张科 吴建平 赵生国 雷赵民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4452-4463,共12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牛至精油对平凉红牛半腱肌肉品质、脂肪酸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选取27头初始体重为(270.47±16.26)kg的平凉红牛阉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9头),在饲喂基础饲粮的同时分别补饲0(Con组)、130(L组)和260 mg/d(H组)的牛... 本试验旨在研究牛至精油对平凉红牛半腱肌肉品质、脂肪酸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选取27头初始体重为(270.47±16.26)kg的平凉红牛阉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9头),在饲喂基础饲粮的同时分别补饲0(Con组)、130(L组)和260 mg/d(H组)的牛至精油。饲喂404 d后屠宰,其中预试期14 d,正试期390 d,每30 d为1个阶段。结果显示:1)H组半腱肌的亮度值显著低于Con组(P<0.05);L组半腱肌的pH和熟肉率显著高于Con组(P<0.05),而失水率和剪切力显著低于Con组(P<0.05)。2)L组和H组半腱肌中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显著低于Con组(P<0.05),而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显著高于Con组(P<0.05);L组和H组半腱肌中肉豆蔻酸和十七烷酸的含量显著低于Con组(P<0.05),而油酸的含量显著高于Con组(P<0.05);L组半腱肌中二十三烷酸的含量显著低于Con组(P<0.05),而α-亚麻酸和共轭亚油酸的含量显著高于Con组(P<0.05)。3)在平凉红牛半腱肌中共检测到50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其中醛类11种,醇类4种,酮类3种,酯类5种,酸类2种,烃类22种,其他类3种。L组半腱肌中庚醛和戊醛的相对含量显著高于Con组(P<0.05),1-辛烯-3-醇的相对含量显著高于Con组和H组(P<0.05),2-戊基呋喃的相对含量显著高于H组(P<0.05),乙酸乙酯仅在L组和H组中检测到。根据相对气味活度值(ROAV)判断得出,壬醛为平凉红牛肉的关键风味物质(ROAV=100),在3个组中分别找到了9、10、7个关键风味物质,其中乙酸乙酯为L组的特有关键风味物质。综上所述,牛至精油降低了平凉红牛半腱肌的嫩度,提高了半腱肌的多汁性和适口性,并可提供理想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以及丰富的挥发性风味物质,且当补饲量为130 mg/d时,牛肉的品质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至精油 肉品质 脂肪酸 挥发性风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