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栓皮栎幼苗根系发育对环境异质性的响应 被引量:13
1
作者 马闯 张文辉 +3 位作者 吴敏 马莉薇 周建云 薛瑶芹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58-65,共8页
为了阐明生境差异对栓皮栎幼苗根系生长的影响,在秦岭南坡(商州林区),秦岭北坡高、中、低海拔地区(太白山和楼观台林区),以及黄土高原(黄龙林区)设置样地,对1~ 4年生栓皮栎幼苗根系的形态和干质量进行测定,分析不同区域的根系发育特点... 为了阐明生境差异对栓皮栎幼苗根系生长的影响,在秦岭南坡(商州林区),秦岭北坡高、中、低海拔地区(太白山和楼观台林区),以及黄土高原(黄龙林区)设置样地,对1~ 4年生栓皮栎幼苗根系的形态和干质量进行测定,分析不同区域的根系发育特点及其与生境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纬度由南向北和海拔由低到高,幼苗生长减缓,根系形态指标和干质重下降;在秦岭南坡,栓皮栎幼苗直径≤0.5 mm侧根数量、表面积和长度最大,而在秦岭北坡低海拔地区幼苗>1 mm的侧根数量和表面积最大;在秦岭北坡高海拔地区,栓皮栎幼苗侧根数量、表面积、长度和干质量均较小,而比根长最大;在黄土高原,幼苗主根和侧根的各项特征较小。通过PCA对10个环境因子降维,前3个主分量可以解释影响幼苗生长因素的85.2%。Pearson相关系数表明:年均温度、年均积温与幼苗主根和侧根干质量正相关;土壤中速效氮和速效磷含量分别与侧根长度、比根长和表面积呈显著正相关。温暖生境更有利于栓皮栎幼苗根系干物质的积累,增加林地土壤氮、磷含量,可以促进栓皮栎根系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栓皮栎幼苗 侧根 根直径 比根长 主成分分析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体竞争和环境因子对栓皮栎伐桩萌苗表型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马闯 张文辉 +3 位作者 薛瑶芹 马莉薇 吴敏 周建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71-80,共10页
【目的】阐明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伐桩萌苗邻体竞争及环境因子对其表型特征的影响,探究伐桩萌苗的合理疏伐强度。【方法】以秦岭南坡栓皮栎伐桩萌苗为研究对象,采用修正的大树断面积法建立了伐桩萌苗邻体竞争指数模型,并研究了... 【目的】阐明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伐桩萌苗邻体竞争及环境因子对其表型特征的影响,探究伐桩萌苗的合理疏伐强度。【方法】以秦岭南坡栓皮栎伐桩萌苗为研究对象,采用修正的大树断面积法建立了伐桩萌苗邻体竞争指数模型,并研究了竞争强度对其表型特征变异的影响,对主要形态指标与竞争强度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对伐桩及其萌苗特征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对环境因子与萌苗生长进行相关分析,运用曲线求导方法研究该地区栓皮栎伐桩萌苗合理的疏伐强度。【结果】不同竞争强度下,最大萌苗基径和长度、冠幅面积、总叶片数、侧枝数、平均侧枝长度、总基面积等形态差异明显(P<0.05),萌苗总生物量、侧枝总生物量、叶片总生物量等均随竞争强度的增强而增加;中等竞争强度更有利于当年生萌苗生长;最大萌苗基径和长度、冠幅面积、总基面积、总萌苗数、总叶片数等6项主要形态指标与竞争强度呈幂函数(y=a.xb)关系(P<0.01);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光合器官数量和空间分布对伐桩萌苗更新起主导作用,其次是水和矿质营养的吸收运输能力;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光照强度对萌苗生长促进作用明显(P<0.01),而土壤速效氮、速效钾含量的作用较小。【结论】该地区每个伐桩保留萌苗7~9个,能够实现对光、水和矿质营养的最优利用。光照是萌苗更新的决定因子,维持中等或较低的竞争强度,保持一定的萌苗数量,能够充分利用光能,有利于伐桩萌苗生长,缩短更新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栓皮栎 表型特征 邻体竞争 伐桩萌苗 疏伐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关联投影法的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被引量:16
3
作者 张晶晶 赵忠 +1 位作者 宋西德 张永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97-103,共7页
【目的】探寻一种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强的渭北黄土高原地区人工刺槐林健康评价方法,为渭北地区人工林的健康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灰色系统理论和矢量投影原理,建立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灰色关联投影模型,并以永寿县槐平林场为... 【目的】探寻一种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强的渭北黄土高原地区人工刺槐林健康评价方法,为渭北地区人工林的健康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灰色系统理论和矢量投影原理,建立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灰色关联投影模型,并以永寿县槐平林场为例,利用21个刺槐林小班的调查数据,通过建立健康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灰色关联投影法,对该林场人工刺槐林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建立的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灰色关联投影模型将参评小班及各级指标视为矢量,分别向同一矢量(健康标准)进行投影,根据投影值的大小确定小班的健康级别,并对小班的健康状况进行排序。利用该评价模型对永寿槐平林场的评价表明,研究区健康的刺槐小班约占样本总数的38.10%,亚健康、不健康的刺槐小班分别占样本总数的19.05%和42.85%,表明该区域人工刺槐林整体上健康状态较差,评价结果与实际相符。【结论】建立的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简便易行,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所调查森林的健康状况,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对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经营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关联投影法 渭北黄土高原 人工刺槐林 健康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冠果地理分布和生物生态学特性 被引量:45
4
作者 万群芳 何景峰 张文辉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79-185,共7页
通过野外踏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的种群地理分布、个体生长规律以及有性和无性生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文冠果分布较为广泛,其中黄土高原是文冠果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 通过野外踏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的种群地理分布、个体生长规律以及有性和无性生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文冠果分布较为广泛,其中黄土高原是文冠果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文冠果1~3 a生幼苗随年龄的增长其根的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比例逐渐下降;不同生境类型下有性生殖特性有差别;不同直径级别的伐桩和断根萌发幼苗的能力随着级别的增加而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冠果种群 地理分布 个体生长 生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槐光合气体交换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3
5
作者 郑元 赵忠 +1 位作者 周靖靖 周慧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1-88,共8页
【目的】研究刺槐的光合生理参数在日进程中与各环境因子的关系,筛选出影响刺槐光合气体交换的主要环境因子。【方法】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系统,以陕西省永寿县马莲滩流域的18年生刺槐为研究对象,原位测量其冠层叶片的净光合速率(... 【目的】研究刺槐的光合生理参数在日进程中与各环境因子的关系,筛选出影响刺槐光合气体交换的主要环境因子。【方法】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系统,以陕西省永寿县马莲滩流域的18年生刺槐为研究对象,原位测量其冠层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等光合生理参数,与光合有效辐射(PAR)、水汽压亏缺(VPD)、空气温度(Ta)、空气CO2浓度(Ca)和空气相对湿度(RH)等环境因子的日进程,并计算刺槐叶片的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瞬时羧化效率(CE)和气孔限制值(Ls);同时利用通径分析方法,探讨各环境因子对刺槐Pn、Tr和Gs 3种重要光合生理参数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结果】刺槐Pn的日变化为单峰曲线,在10:00-14:00,刺槐Pn的降低主要由气孔限制引起;而14:00-18:00,Pn的降低由非气孔限制引起;Tr、Gs和PAR的日动态趋势与Pn相似;WUE于08:00出现全日最高峰,CE在10:00-16:00保持在较高水平;Ci于06:00达到全天最大值后逐渐下降,其日变化趋势与Ca相似,而与VPD相反;Ta早、晚低,白天高,与RH呈现相反的日变化动态。对于Pn,PAR的直接影响最大,VPD和RH的间接影响较大;对于Tr,Ta和RH的直接影响较大,RH的间接影响最大;对于Gs,RH和Ta的直接影响较大,RH的间接影响最大。【结论】在刺槐叶片进行气体交换的日进程中,环境因子对刺槐不同光合生理参数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总体而言,光合有效辐射、空气温度和空气相对湿度是影响刺槐光合气体交换的主要环境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槐 光合作用 环境因子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植被生态恢复评价、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44
6
作者 张文辉 刘国彬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2-106,共5页
以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西北黄土区考察组获得的资料为依据,对黄土高原植被恢复方面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策略进行综合评价分析。退耕还林和禁伐禁牧措施实施以来,黄土高原地区植被覆盖率、质量已经呈现稳... 以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西北黄土区考察组获得的资料为依据,对黄土高原植被恢复方面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策略进行综合评价分析。退耕还林和禁伐禁牧措施实施以来,黄土高原地区植被覆盖率、质量已经呈现稳定提升的势态,民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增强,植被恢复措施优化,多元化投资与城镇化发展使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前景较好。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植被恢复投资力度不够;政策不稳定使农户无远期规划,政策不配套,使大户承包治理停滞;过分注重经济效益,人工经济林比例过大,生态功能不强;禁伐禁牧封禁措施缺乏技术支撑,许多重大理论问题亟待解决。未来植被恢复策略包括:明确不同时期植被恢复目标和完善恢复途径;保护现有成果,增加自然恢复和生态修复比例;用政策保护承包大户植被建设的积极性;加大植被建设和科研投资力度,培育黄土区植被恢复方面的科技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植被恢复 退耕还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刺槐群落优势植物水分生理生态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薛敏 张文辉 杜盛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7-34,共8页
为了阐明丘陵沟壑区人工刺槐林群落不同植物水分利用机制的多样性及其与群落稳定性关系,以延安宝塔区公路山半阴坡刺槐林为研究对象,选择林内12种优势植物,并在林外选择相同植物。在植物生长旺盛期,系统地测定水分平衡参数(叶片水势、... 为了阐明丘陵沟壑区人工刺槐林群落不同植物水分利用机制的多样性及其与群落稳定性关系,以延安宝塔区公路山半阴坡刺槐林为研究对象,选择林内12种优势植物,并在林外选择相同植物。在植物生长旺盛期,系统地测定水分平衡参数(叶片水势、水分饱和亏缺、临界水分饱和亏缺等),通过对不同植物的水分参数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在林内、林外不同生境下,12种植物水势日变化曲线一致,但为了适应变化的环境,其水分参数都要进行调整。水分参数在相似生境下不同,在生境条件变化后也不同。2)根据不同植物黎明前水势、日最低水势、水分饱和亏缺等水分参数,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将林内12种优势植物划分成4个水分适应类型,每一种植物均有其特殊的水分适应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宝塔区 刺槐 优势种 水分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不同生态类型梭梭地上生物量估算模型 被引量:19
8
作者 宋于洋 胡晓静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1-37,共7页
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为研究对象,采用基径(D)和株高(H)的组合D2H为变量,建立了沙质、盐土和石砾质3个生态类型梭梭地上生物量、基径≥3 cm的粗枝生物量及基径<3 cm细枝生物量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梭梭地... 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为研究对象,采用基径(D)和株高(H)的组合D2H为变量,建立了沙质、盐土和石砾质3个生态类型梭梭地上生物量、基径≥3 cm的粗枝生物量及基径<3 cm细枝生物量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梭梭地上生物量、粗枝生物量及细枝生物量与基径平方乘高(D2H)之间存在极为显著的相关关系;地上生物量在3种生态类型上均表现出与乔木树种类似的相对生长规律,其估测模型以幂函数方程最优;粗枝和细枝生物量在沙质生态类型上以幂函数方程最好,而在盐土和石砾质生态类型上则以二次多项式方程最佳;各模型回检的拟合精度都在85%以上,预测精度较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梭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地上生物量 估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地区植被生态修复策略与对策 被引量:26
9
作者 张文辉 刘国彬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9年第3期114-118,共5页
根据近年来黄土高原地区实施植被生态修复的经验和黄土高原生态安全考察成果,论述植被生态修复的特点和功能,提出植被生态修复的核心内涵是将人为促进群落演替的人力与天然群落演替的自然力结合起来,实现区域生态系统整体恢复与局部... 根据近年来黄土高原地区实施植被生态修复的经验和黄土高原生态安全考察成果,论述植被生态修复的特点和功能,提出植被生态修复的核心内涵是将人为促进群落演替的人力与天然群落演替的自然力结合起来,实现区域生态系统整体恢复与局部快速恢复相结合的有效途径。黄土高原植被生态修复的目标是:区域内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平均增加10%-15%;地带性植被的代表种盖度在群落中占到20%-25%;植被总覆盖度75%-85%;水土流失强度有显著性减少。目前植被生态修复的关键问题是有关基础理论研究和技术措施积累不足,方法简单,效益不高。未来应采取正确生态修复思路,尽快解决生态修复中关键技术理论;科学规划,在典型地区黄龙森林区和安塞森林草原区建立示范点,实施综合的植被生态修复措施,建立法律保障体系,为黄土高原植被生态修复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修复 指导思想 目标 黄土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梭梭构件格局的环境变异 被引量:18
10
作者 宋于洋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0-65,共6页
应用构件理论和分形维数研究了梭梭构件格局及其生境间的变化.结果表明:梭梭各构件的生长势总是趋于集中在某一范围内;分枝格局分形特征是一种分形结构,分形维数为1.367~1.566,存在自相似性,揭示了它的结构复杂程度和占据空间的能力;... 应用构件理论和分形维数研究了梭梭构件格局及其生境间的变化.结果表明:梭梭各构件的生长势总是趋于集中在某一范围内;分枝格局分形特征是一种分形结构,分形维数为1.367~1.566,存在自相似性,揭示了它的结构复杂程度和占据空间的能力;梭梭构件格局生境间的变化表现在不同生境下梭梭的构件构型特征上有明显区别,在阳坡和坡顶主要趋于'聚集型',在阴坡和坡底主要趋于'游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梭 构件格局 环境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栓皮栎栲胶品质与生态因子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尹艺凝 张文辉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30-38,共9页
研究秦岭南坡、秦岭北坡和黄土高原3个分布区6个地点的栓皮栎橡、树皮、叶片、枝条、根和主干木材的单宁含量及其差异,并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其与生态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3个分布区栓皮栎各器官单宁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各器官单宁含量... 研究秦岭南坡、秦岭北坡和黄土高原3个分布区6个地点的栓皮栎橡、树皮、叶片、枝条、根和主干木材的单宁含量及其差异,并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其与生态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3个分布区栓皮栎各器官单宁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各器官单宁含量由高到低为秦岭南坡>秦岭北坡>黄土高原,秦岭南坡栓皮栎是生产栲胶的最适林地。各地区均为橡单宁含量最高,其次是树皮、叶片、枝条,根和主干木材单宁含量最低。土壤速效磷、速效氮和速效钾是影响栓皮栎各器官单宁含量的主导土壤因子,土壤有机质是影响栓皮栎各器官单宁含量的重要土壤因子,且均与栓皮栎各器官单宁含量呈正相关。无霜期、年日照时数、年均降水量是影响栓皮栎各个器官单宁含量的主导气候因子,其中无霜期和年均降水量与栓皮栎各器官单宁含量呈正相关,年日照时数与其呈负相关。无霜期较长,降水量较高,日照时数较低,土壤速效磷、速效氮和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地区是栓皮栎栲胶生产的优先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栓皮栎 生态因子 单宁 器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栓皮栎幼苗细根的生长与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24
12
作者 吴敏 张文辉 +2 位作者 周建云 马闯 韩文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4223-4233,共11页
为了揭示栓皮栎幼苗对干旱环境的适应能力,采用盆栽实验方法,设置对照、轻度、中度和重度干旱处理,研究了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 Bl.)幼苗小细根(0.0<D≤0.5mm)和大细根(0.5<D≤2mm)的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对长期持续干旱胁迫... 为了揭示栓皮栎幼苗对干旱环境的适应能力,采用盆栽实验方法,设置对照、轻度、中度和重度干旱处理,研究了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 Bl.)幼苗小细根(0.0<D≤0.5mm)和大细根(0.5<D≤2mm)的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对长期持续干旱胁迫的响应。结果显示:胁迫处理120d后,与对照相比,轻度胁迫促进细根数量、长度、表面积、体积和干物质量的增加,而中度和重度胁迫抑制细根生长;干旱胁迫下小细根数量和长度大于大细根,而大细根表面积、体积和干物质量显著大于小细根。干旱导致细根相对含水率、活力下降(P<0.001),丙二醛(MDA)含量增加(P<0.001);大细根相对含水率和活力高于小细根,但小细根中MDA含量显著高于大细根。与对照相比,轻度胁迫可以积累更多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并保持更高的抗氧化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中度胁迫则导致POD和APX活性的降低;而重度胁迫抑制了可溶性蛋白的积累和CAT、POD、APX活性的增加;与大细根相比,小细根渗透调节物质和抗氧化酶活性显著减少。当干旱强度超过中度胁迫时,栓皮栎幼苗细根生长和生理生化适应性降低;小细根对干旱环境的变化更敏感,寿命更短。实验中,即使在重度胁迫下也未发生根系严重脱水和幼苗死亡的现象,表明栓皮栎幼苗有较强的干旱忍受能力,适合在半干旱区植被恢复重建与造林工程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栓皮栎 细根 生长 生理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激素对四倍体刺槐硬枝扦插生根及其关联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4
13
作者 王小玲 赵忠 +2 位作者 权金娥 张晓鹏 张博勇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6-122,共7页
取四倍体刺槐3年生采穗圃中当年生枝条为插穗,研究了外源激素种类、浓度、处理时间对硬枝插穗生根的影响及生根过程中3种关联酶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变化规律,以揭示四倍体刺槐插穗生根难的机理... 取四倍体刺槐3年生采穗圃中当年生枝条为插穗,研究了外源激素种类、浓度、处理时间对硬枝插穗生根的影响及生根过程中3种关联酶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变化规律,以揭示四倍体刺槐插穗生根难的机理.结果显示:(1)四倍体刺槐硬枝插穗生根过程可分愈伤组织诱导期(0~20d)、根源基诱导期(20~30 d)、不定根表达与伸长期(30~45 d)3个阶段.(2)未经外源激素处理的插穗不生根,而激素处理可显著提高插穗生根率,促进根系发育,且IBA处理效果优于GGR6;激素处理浓度与时间无显著互作效应,但插穗生根综合效果随着处理时间和浓度的增加而升高;插穗的平均生根量和生根率在1 000 mg?L-1IBA处理6 h时达到最高,分别为11.74和55.56%.(3)IAAO、PPO是影响四倍体刺槐生根的关键酶,POD影响较小;外源激素处理插穗内IAAO和PPO活性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且均在根源基诱导期达到峰值;对照插穗内IAAO活性峰值出现在愈伤组织诱导期,而其PPO活性一直降低;激素处理和对照插穗内POD活性随着处理时间持续升高.研究表明,外源IBA和GGR6处理均可明显改变与四倍体刺槐插穗生根密切关联的氧化酶IAAO和PPO活性,提高生根率,促进根系发育,且IBA处理效果优于GGR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倍体刺槐 扦插生根 吲哚乙酸氧化酶 过氧化物酶 多酚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岭北坡不同生境栓皮栎实生苗生长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4
14
作者 马莉薇 张文辉 +2 位作者 薛瑶芹 马闯 周建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6512-6520,共9页
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是中国暖温带和亚热带林区的主要建群种,也是重要的栲胶、软木资源树种。为了阐明栓皮栎在不同生境条件下的种子成苗、实生苗生长及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采用典型样地调查的方法,对秦岭北坡栓皮栎林3种生境中... 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是中国暖温带和亚热带林区的主要建群种,也是重要的栲胶、软木资源树种。为了阐明栓皮栎在不同生境条件下的种子成苗、实生苗生长及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采用典型样地调查的方法,对秦岭北坡栓皮栎林3种生境中(林窗、林缘、林下)的栓皮栎种子库中种子数量、实生苗的存活数量、生长情况及生物量分配进行了研究,对影响实生苗生长发育的环境因素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林下、林窗和林缘的种子库中种子数量差异显著(P<0.05),3种生境中能够萌发形成1a苗的种子数量少,种子能否萌发明显受枯枝落叶层厚度、光照强度和空气湿度的影响;栓皮栎种群有充足的苗库,其中较大年龄实生苗数量是种群能否持续更新的关键,林下、林窗和林缘中8a苗分别占该年龄实生苗总量的22.53%、45.60%和31.87%,林窗中较大年龄实生苗的数量比林下和林缘多,林窗为栓皮栎实生苗的定居提供了有利条件;栓皮栎实生苗的生长与光照强度和空气温度显著正相关,与土壤含水量显著负相关,林窗中实生苗的生长状况和生物量积累均优于林缘、林下。林窗对栓皮栎种群更新有利。在今后的栓皮栎林的经营过程中,可以适当间伐,增加林窗数量,为种群可持续发育提供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栓皮栎 林下 林窗 林缘 环境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梭梭种群不同发育阶段的空间格局与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60
15
作者 宋于洋 李园园 张文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4317-4327,共11页
运用点格局法中的Ripley'sK(r)函数的变形L(r)函数和g(r)函数,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不同生境下不同发育阶段梭梭种群的空间格局及关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L(r)函数显示梭梭种群格局倾向于聚集分布,且集中分布在0-25m尺度范围内,而... 运用点格局法中的Ripley'sK(r)函数的变形L(r)函数和g(r)函数,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不同生境下不同发育阶段梭梭种群的空间格局及关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L(r)函数显示梭梭种群格局倾向于聚集分布,且集中分布在0-25m尺度范围内,而g(r)函数分析在小于3m的尺度上呈聚集分布,大于3m的尺度后波动较小,最大聚集尺度表现在0-10m范围内;梭梭在不同发育阶段过程中,L(r)和g(r)函数都显示由幼苗、幼树的聚集分布变为成年树的随机分布,甚至在某些尺度上变为均匀分布,同时幼苗幼树向成年树过渡过程中,梭梭的聚集强度呈逐渐减弱趋势。在关联性分析中,L(r)函数分析中正关联维持的尺度范围较g(r)函数大。L(r)函数分析幼苗与幼树、成年树在0-15m尺度内呈现正关联,g(r)函数在0-5m范围内表现为正关联,而幼树与成年树在0-10m尺度内多呈负关联,且两个大小级的形体大小差异越大,它们的正关联关系越弱,甚至表现为负关联或无关联。幼苗幼树的聚集分布和正关联是梭梭种子的传播和密度制约的一个平衡,对梭梭种群的生存和发展是有利的。另外,梭梭种群分布格局的强度在不同地形也存在差异,奎屯平地比五家渠的聚集强度和关联性大,缓坡差异较小,这说明地形对各种资源的再分配间接地影响了梭梭的格局。总体上看,同时应用L(r)和g(r)函数进行梭梭空间格局与关联性分析时结果不尽相同。L(r)函数的最大值可以反映典型的聚集尺度,而g(r)函数中出现的第1个最大值可以表示植株间典型距离。在小尺度下两种函数分析所得空间格局是一致的,而在大尺度上有较大差异。g(r)函数在小尺度范围内的分析结果更接近实际情况,有利于揭示出梭梭空间格局与生态过程有联系的"关键尺度",说明梭梭为了适应恶劣环境往往表现为聚集分布,这种聚集生长现象有利于个体的生存与繁衍。因此,联合使用L(r)函数和g(r)函数更有利于揭示植物个体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 不同发育阶段 Ripley's K(r)函数 g(r)函数 分布格局 关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槐树冠光合作用的空间异质性 被引量:28
16
作者 郑元 赵忠 +1 位作者 周慧 周靖靖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6399-6408,共10页
林木冠层是森林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最直接的部分,冠层光合作用是研究森林生产力的基础。为了深入了解冠层内部光合作用的差异性,以陕西省永寿县马莲滩流域阳坡和阴坡立地的刺槐林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光合速率(An)、蒸腾速率(E)、水分... 林木冠层是森林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最直接的部分,冠层光合作用是研究森林生产力的基础。为了深入了解冠层内部光合作用的差异性,以陕西省永寿县马莲滩流域阳坡和阴坡立地的刺槐林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光合速率(An)、蒸腾速率(E)、水分利用效率(WUE)、气孔导度(gs)、羧化效率(Vc)、水汽压亏缺(VPD)、气孔限制值(ls)、光合有效辐射(PAR)、空气温度(Ta)在树冠不同层次、不同方位,以及不同坡向之间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刺槐树冠不同层次的光合作用差异性显著,大部分光合生理生态指标表现为:上>中>下。对于阳坡刺槐,VPD、Ta、gs、E是影响不同层次An的主要因子;对于阴坡刺槐,VPD、E、PAR是影响不同层次An的主要因子。光合作用在刺槐树冠的不同方位没有显著差异,大多数光合指标变化很小,E、ls、PAR、Ta是影响不同方位An的主要因子。对于刺槐冠层内部的任何层次或方位,阴坡刺槐具有更高的日均An、E、Vc、VPD、ls,而阳坡刺槐具有更高的日均WUE、gs、PAR、Ta。阳坡刺槐树冠中层西方和阴坡中层东方的日总光合速率值,可以分别代表阳坡和阴坡刺槐整个冠层的日总光合速率。研究认为,在冠层水平模拟和估计森林生产力时,必须考虑冠层光合作用的空间异质性,对于从单木到林分的尺度推演和模型拟合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槐 光合作用 冠层 坡向 空间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晴天和阴天对刺槐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4
17
作者 郑元 赵忠 +1 位作者 周慧 周靖靖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0-67,共8页
以渭北地区刺槐为研究对象,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系统,于2009年6月和8月分别在晴天和阴天条件下,测定刺槐光合作用的日进程及光合光响应曲线。结果表明:无论在6月还是8月,晴天刺槐的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在10:00以前高于阴... 以渭北地区刺槐为研究对象,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系统,于2009年6月和8月分别在晴天和阴天条件下,测定刺槐光合作用的日进程及光合光响应曲线。结果表明:无论在6月还是8月,晴天刺槐的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在10:00以前高于阴天,而在午间12:00和14:00低于阴天。刺槐的胞间CO2浓度(Ci)、空气CO2浓度(Ca)、空气相对湿度(RH)、光能利用率(LUE)在晴天的绝大多数时间显著低于阴天,而蒸腾速率(Tr)、水汽压亏缺(VPD)、光合有效辐射(PAR)、空气温度(Ta)在晴天的全天都显著高于阴天。在晴天条件下,虽然刺槐的Gs,Ci,Ca,RH,LUE的日均值比阴天低,但Pn,Tr,VPD,PAR,Ta的日均值比阴天高,从而能够积累更多的日均光合固碳量。在阴天条件下,刺槐的最大光合速率(Pmax)高于晴天,且暗呼吸速率(Rd)和光补偿点(LCP)显著低于晴天,表现出很强的光合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槐 光合作用 晴天 阴天 光能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山杏种质资源分类研究 被引量:27
18
作者 李明 赵忠 +2 位作者 杨吉安 卢斌 苗兴军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12,共5页
采用形态学观测法对黄土高原不同县域山杏种质资源变异情况进行调查观测,结果表明:黄土高原陕西麟游县、甘肃灵台县、华池县、庆城县四地山杏叶片、果实、种核等存在显著变异,共收集变异类型37种。37种类型间果重、叶面积、核重和出核... 采用形态学观测法对黄土高原不同县域山杏种质资源变异情况进行调查观测,结果表明:黄土高原陕西麟游县、甘肃灵台县、华池县、庆城县四地山杏叶片、果实、种核等存在显著变异,共收集变异类型37种。37种类型间果重、叶面积、核重和出核率变异系数较大,达到20%以上,其余数量性状变异系数约10%。山杏核、仁的数量性状以及叶柄长、叶形指数、叶面积、果重、果长度、果宽度、果厚度与核重、仁重等经济性状显著相关,可以作为高产山杏选种的主要数量指标。根据种质资源的主要生物学性状进行聚类分析,将37个类型聚为五大类,聚类趋势大致是按果型或者核型聚类,同类间具有较多共同的形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杏 分类 种质资源 黄土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沟坡刺槐林地土壤水分垂直变化的数学模型 被引量:18
19
作者 赵忠 李剑 +3 位作者 袁志发 胡小宁 曹扬 王迪海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9-13,共5页
2004,2005年4—10月,在位于黄土高原半湿润水分生态区的陕西省长武县,采用中子仪对刺槐人工林土壤水分垂直变化进行监测,运用隔室模型和2004年的实测数据建立降水在土壤中的入渗平衡模型:WC=a(e-kh-1)+c(1-e-k1h)+f,其中a>0,c>0,f... 2004,2005年4—10月,在位于黄土高原半湿润水分生态区的陕西省长武县,采用中子仪对刺槐人工林土壤水分垂直变化进行监测,运用隔室模型和2004年的实测数据建立降水在土壤中的入渗平衡模型:WC=a(e-kh-1)+c(1-e-k1h)+f,其中a>0,c>0,f>0,k1>k>0,k1和k分别为土壤入渗水的吸附速率和衰减速度。k,k1在特定取值条件下,模型可表达黄土高原刺槐林下不同的土壤水分生态环境。采用2005年5月实测数据对模型的拟合验证结果表明:拟合优度R2符合统计学要求,能很好地反映刺槐人工林地土壤水分垂直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刺槐 土壤水分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间伐措施对辽东栎幼苗自然更新及生长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22
20
作者 李荣 张文辉 +1 位作者 何景峰 周建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2-60,68,共10页
【目的】研究间伐强度对辽东栎幼苗自然更新及生长的影响,为辽东栎林间伐经营与伐后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黄土高原地区辽东栎林固定样地连续4年的调查,以封育为对照,研究间伐强度分别为13.4%(弱度间伐)和30.0%(强度间伐)的... 【目的】研究间伐强度对辽东栎幼苗自然更新及生长的影响,为辽东栎林间伐经营与伐后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黄土高原地区辽东栎林固定样地连续4年的调查,以封育为对照,研究间伐强度分别为13.4%(弱度间伐)和30.0%(强度间伐)的近自然经营林地中,辽东栎不同起源幼苗(实生苗、茎萌苗和根蘖苗)的自然更新与生长状况。【结果】不同起源辽东栎幼苗的年龄大致相同,随着年龄增加,幼苗数量逐渐下降;实生苗比萌生苗多,只有20%~45%的幼苗起源于根蘖苗或茎萌苗,伐后样地中的实生苗密度显著大于封育样地,而根蘖苗与茎萌苗密度在不同样地间无显著差异;调查期间,实生苗个体存活率最低,茎萌苗次之,根蘖苗最高;间伐林地内幼苗每年的高生长量大于封育林地;茎萌苗、根蘖苗的生长速度快于实生苗。【结论】在黄土高原地区,无论在间伐林地还是在封育林地,辽东栎种群均能够自然更新,但在不同经营措施中,辽东栎存在实生苗与萌生苗2种繁殖策略的权衡;近自然经营条件下,13.4%的间伐强度更有利于辽东栎群落实生苗的生长与更新;辽东栎的伐前更新是很重要的更新方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东栎 间伐 实生苗 茎萌苗 根蘖苗 封育 近自然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