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辣根过氧化物酶在表面活性剂膜中的直接电化学 被引量:19
1
作者 刘慧宏 陈显堂 +1 位作者 李俊 Hill H.A.O.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11-515,共5页
利用 3种表面活性剂分别将辣根过氧化氢酶固定在裂解石墨棱面 (edge planepyrolyticgraphite ,EPG)电极表面 ,研究了辣根过氧化物酶 (HRP)中Fe /Fe 电对与电极之间的直接电子传递过程以及酶催化双氧水还原过程。实验结果表明 :(1)表... 利用 3种表面活性剂分别将辣根过氧化氢酶固定在裂解石墨棱面 (edge planepyrolyticgraphite ,EPG)电极表面 ,研究了辣根过氧化物酶 (HRP)中Fe /Fe 电对与电极之间的直接电子传递过程以及酶催化双氧水还原过程。实验结果表明 :(1)表面活性剂是一种固定酶的理想材料 ;(2 )这种体系可能构造第三代生物传感器 ,对解释生物体代谢过程具有理论意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根过氧化物酶 表面活性剂 直接电化学 化学修饰电极 固定化 生物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感染马铃薯Y病毒脉坏死株系后PPO活性及其同工酶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文才艺 吴元华 张艳红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28-330,共3页
感染马铃薯Y病毒脉坏死株系 (PVYN)后 ,敏感烟草体内的多酚氧化酶 (PPO)活性升高 ,而抗性烟草的PPO活性降低 ,但其活性值均高于敏感烟草健康植株 ;敏感烟草从接种PVYN 后第 8d起出现 2条新的PPO同工酶谱带 ,而且随着病害程度的加重其强... 感染马铃薯Y病毒脉坏死株系 (PVYN)后 ,敏感烟草体内的多酚氧化酶 (PPO)活性升高 ,而抗性烟草的PPO活性降低 ,但其活性值均高于敏感烟草健康植株 ;敏感烟草从接种PVYN 后第 8d起出现 2条新的PPO同工酶谱带 ,而且随着病害程度的加重其强度增加 ,抗性烟草则没有新的PPO同工酶谱带出现 .在未接种的情况下 ,抗性烟草体内的PPO活性明显高于敏感烟草 ,其PPO同工酶谱带数比敏感烟草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马铃薯Y病毒脉坏死株系 多酚氧化酶 同工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活性与烟草脉坏死病抗性的关系 被引量:5
3
作者 文才艺 吴元华 张艳红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34-337,共4页
测定了接种马铃薯 Y病毒脉坏死株系后转 PVY-NIb基因的抗性烟草 NC89和非转基因敏感烟草 NC89的叶片组织透性和过氧化物酶活性 ,并对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进行了电泳分析 ,结果表明 :抗、敏烟草叶片的组织透性与叶片内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 测定了接种马铃薯 Y病毒脉坏死株系后转 PVY-NIb基因的抗性烟草 NC89和非转基因敏感烟草 NC89的叶片组织透性和过氧化物酶活性 ,并对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进行了电泳分析 ,结果表明 :抗、敏烟草叶片的组织透性与叶片内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趋势一致 ,两者在接种后均呈增高趋势 ,且敏感烟草的增高幅度明显高于抗性烟草 ;接种后 ,两者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均出现了一条新酶带 ,抗性烟草植物的新酶带在接种后第 2天开始出现 ,而敏感烟草的新酶带则在接种后第 6天开始出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脉坏死病 过氧化物酶 同工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铬(Ⅲ)化学发光传感器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刘华俊 王启会 +1 位作者 胡伟武 王高芳 《襄樊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63-65,共3页
将Luminol-H2O2(KBr)-Cr(Ⅲ)化学发光反应体系中的发光剂Luminol用离子交换固定法固定在阴离子交换树脂上,串入流动注射系统中.H2O2是溶液里的溶解氧在流通池中电解产生的.当一定量的洗脱剂被注入阴离子交换树脂柱时,洗脱下来的... 将Luminol-H2O2(KBr)-Cr(Ⅲ)化学发光反应体系中的发光剂Luminol用离子交换固定法固定在阴离子交换树脂上,串入流动注射系统中.H2O2是溶液里的溶解氧在流通池中电解产生的.当一定量的洗脱剂被注入阴离子交换树脂柱时,洗脱下来的Luminol及试样中的Cr(Ⅱ)在流通池中与H2O2反应,产生化学发光,实现对Cr(Ⅲ)的在线检测,从而制得Cr(Ⅲ)化学发光传感器.该传感器的线性范围是1.0×10-5-1.0×10-9mol/LCr(Ⅲ),检出限为8.5×10-11mol/LCr(Ⅲ),RSD为3.4%,单次测定可在1分钟内完成,能使用500次以上.该方法用于水样和血样中铬(Ⅲ)的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传感器 铬(Ⅲ) 发光剂 阴离子交换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理化学设计性实验教学探讨 被引量:5
5
作者 赵燕萍 吴兆民 +1 位作者 崔萍 王代芝 《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年第2期34-35,共2页
设计性实验作为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一项新举措 ,已越来越受到实验教学工作者的关注。本文阐述了物理化学设计性实验的可行性并对其内容、开展方式等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物理化学教学 实验教学 设计性实验 教学改革 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离子对γ-Al_2O_3外表面的化学修饰 被引量:5
6
作者 郑净植 毛丽秋 尹笃林 《襄樊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66-67,共2页
用硅酸乙酯溶液和氯化铁溶液浸渍的方法对γ-Al2O3外表面进行化学修饰,用比表面积测量仪和四氯化碳吸附法测量了比表面积及比孔客,用常压微反色谱连用装置评价了催化剂在甲醇脱水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不同焙烧温度、不同浸... 用硅酸乙酯溶液和氯化铁溶液浸渍的方法对γ-Al2O3外表面进行化学修饰,用比表面积测量仪和四氯化碳吸附法测量了比表面积及比孔客,用常压微反色谱连用装置评价了催化剂在甲醇脱水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不同焙烧温度、不同浸渍条件对γ-Al2O3的表面结构及催化性能具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修饰 比表面积 催化性能 阴离子 Γ-氧化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尔蓝共价键合固定于自组装膜电极表面的电化学特性 被引量:2
7
作者 李俊 颜萍菲 +1 位作者 陈显堂 刘慧宏 《襄樊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42-47,共6页
文章利用自组装方法,将耐尔蓝共价键合固定于自组装膜电极表面,并研究了其电化学及电催化性质. 耐尔蓝在自组装膜电极表面形成稳定的单分子层,在电极表面呈现准可逆的氧化还原性质,并能有效地电催化氧化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和电... 文章利用自组装方法,将耐尔蓝共价键合固定于自组装膜电极表面,并研究了其电化学及电催化性质. 耐尔蓝在自组装膜电极表面形成稳定的单分子层,在电极表面呈现准可逆的氧化还原性质,并能有效地电催化氧化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和电催化还原辣根过氧化物酶(HRP). 其良好的氧化还原性质和电催化特性,可为构造生物传感器提供稳定的媒介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尔蓝 电催化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辣根过氧化物酶 生物传感器 共价键合固定 自组装膜电极表面 电化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组装膜技术构筑双氧水的电化学酶传感器 被引量:3
8
作者 颜萍菲 李俊 +1 位作者 陈显堂 刘慧宏 《襄樊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66-69,共4页
利用自组装膜技术构筑H2O2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以共价键合在电极表面的NB为媒介体,辣根过氧化物酶为生物敏感组分,具有灵敏度高、稳定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
关键词 生物传感器 电化学 辣根过氧化物酶 双氧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烟草感染马铃薯Y病毒脉坏死株系后某些酶活性变化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文才艺 吴元华 张艳红 《襄樊学院学报》 1999年第5期56-59,共4页
烟草感染马铃薯Y病毒脉坏死株系后,过氧化物酶活性升高,但非转基因敏感烟草升高的幅度大于转基因抗病烟草;同时,非转基固敏感烟草的苯丙氨酸解氨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均增高,并且都出现两个活性高峰,但转基因抗病烟草的苯丙氨酸解... 烟草感染马铃薯Y病毒脉坏死株系后,过氧化物酶活性升高,但非转基因敏感烟草升高的幅度大于转基因抗病烟草;同时,非转基固敏感烟草的苯丙氨酸解氨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均增高,并且都出现两个活性高峰,但转基因抗病烟草的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仅出现第一个活性高峰,随后其活性值降低并逐渐恢复至未接种时的水平,而多酚氧化酶活性则降低;在未感染PVYN的情况下,转基因抗病烟草的过氧化物酶、苯丙氨酸解氨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均比非转基因敏感烟草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马铃薯Y病毒脉坏死株系 过氧化物酶 苯丙氨酸解氨酶 多酚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分离富集抑制铜化学发光法测定汞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华俊 李玉清 +1 位作者 赵燕萍 曾昊 《襄樊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39-41,共3页
在流通体系中于-0.2V(相对于AgCl/Ag电极)电位下把试样中的汞富集在工作电极上,于+0.35V电位下使富集的汞在Luminol-CN--Cu2+溶液中溶出,溶出的汞使Luminol-CN--Cu2+溶液化学发光强度减弱,化学发光减弱程度与汞浓度成正比,据此测定Hg2+... 在流通体系中于-0.2V(相对于AgCl/Ag电极)电位下把试样中的汞富集在工作电极上,于+0.35V电位下使富集的汞在Luminol-CN--Cu2+溶液中溶出,溶出的汞使Luminol-CN--Cu2+溶液化学发光强度减弱,化学发光减弱程度与汞浓度成正比,据此测定Hg2+浓度. 本法的选择性较好,检出限为3.3×10-10g/mL,线性范围为1.0×10-7~1.0×10-9g/mL,对1.0×10-7g/mL的汞七次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9%,成功地用于雨水和井水中汞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分析 阳极溶出伏安法 流动注射 电化学分离 富集 抑制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发光法测定碘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华俊 曾昊 +1 位作者 李淑琴 王高芳 《襄樊学院学报》 2002年第5期42-44,共3页
在流通体系中,于电解池的三电极系统的工作电极铂片上施加0.35v(相对于AgCl/Ag电极)的电势,使KCl-Na2CO3-NaHCO3-I-Luminol电解液中I-氧化成单质I2. 生成的I2与Luminol反应,产生化学发光. 电化学发光强度与I-浓度成正比,据此测定I-浓度... 在流通体系中,于电解池的三电极系统的工作电极铂片上施加0.35v(相对于AgCl/Ag电极)的电势,使KCl-Na2CO3-NaHCO3-I-Luminol电解液中I-氧化成单质I2. 生成的I2与Luminol反应,产生化学发光. 电化学发光强度与I-浓度成正比,据此测定I-浓度,本法选择性较好,检出限为4.1×10-10g/mL,线性范围为1.2×10-7~1.0×10-9g/ml,对1.0×10-7g/ml的I-七次平行测定的相对偏差为2.8%,成功地用于食盐中碘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发光分析 鲁米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磺基水杨酸增敏化学发光分析法同时测定两种价态铁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华俊 《襄樊学院学报》 2003年第5期25-27,共3页
用5—磺基水杨酸增敏鲁米诺—溶解氧—Fe2+—铜锌还原柱体系化学发光强度,同时测定两种价态的铁,使Fe2+和Fe3+的测定灵敏度均提高了10倍. Fe2+ 和Fe3+的线性范围均为110-5~110-10mol/L,检出限分别为2.810-11mol/和3.510-11 ,RSD分别为3... 用5—磺基水杨酸增敏鲁米诺—溶解氧—Fe2+—铜锌还原柱体系化学发光强度,同时测定两种价态的铁,使Fe2+和Fe3+的测定灵敏度均提高了10倍. Fe2+ 和Fe3+的线性范围均为110-5~110-10mol/L,检出限分别为2.810-11mol/和3.510-11 ,RSD分别为3.5%和3.9% . 此法用于水样中两种价态的铁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磺基水杨酸 化学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扁桃体酸脱氢酶的电化学特性
13
作者 刘慧宏 Hill +2 位作者 H.A.O. Chapman S.K.3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755-759,共5页
应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基因工程酶 (L 扁桃体酸脱氢酶 )的电化学性质 ,探讨了其催化机理。以聚赖氨酸为促进剂 ,L 扁桃体酸脱氢酶黄素微区在裂解石墨棱面 (EPG ,edge planepyrolyticgraphite)电极上有两对氧化还原峰 ( -0 .4 81V和 -0 .6... 应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基因工程酶 (L 扁桃体酸脱氢酶 )的电化学性质 ,探讨了其催化机理。以聚赖氨酸为促进剂 ,L 扁桃体酸脱氢酶黄素微区在裂解石墨棱面 (EPG ,edge planepyrolyticgraphite)电极上有两对氧化还原峰 ( -0 .4 81V和 -0 .60 5Vvs.SCE ,Tris缓冲溶液pH 7.5,扫描速度 2 0mV/s) ,显示出酶的辅基黄素单核苷酸 (FMN)与电极之间的电子传递过程。在此条件下 ,L 扁桃体酸脱氢酶黄素微区不能催化L 扁桃体酸脱氢 ,但用二茂铁甲酸和细胞色素C作为媒介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工程酶 L-扁桃体酸脱氢酶 电化学性质 L-扁桃体酸 催化脱氢 催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襄樊市城乡居民环境意识差异及原因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崔艳秋 高明富 《襄樊学院学报》 1999年第5期64-67,共4页
襄樊市城乡居民对环境保护及其重要性、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保护环境的责任、环境保护知识与行为等方面的认识都有较大的差异.城镇居民的环境意识明显好于农村居民.尽管城乡居民的环境意识都有较大的提高,但环境保护行为滞后.
关键词 襄樊市 城乡居民 环境意识 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根过氧化物酶在双十六烷基磷酸膜中的直接电化学
15
作者 刘慧宏 陈显堂 李俊 《襄樊学院学报》 1999年第5期42-45,共4页
利用表面活性剂双十六烷基磷酸(DHP)将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固定在EPG电极表面,研究了酶中Fe((Ⅲ)/Fe(Ⅱ)电对与电极之间的直接电子传递过程以及酶催化双氧水还原过程,结果表明:(1)表面活性剂是一种固定酶的理想材料;(2... 利用表面活性剂双十六烷基磷酸(DHP)将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固定在EPG电极表面,研究了酶中Fe((Ⅲ)/Fe(Ⅱ)电对与电极之间的直接电子传递过程以及酶催化双氧水还原过程,结果表明:(1)表面活性剂是一种固定酶的理想材料;(2)这种体系可能应用于构造第三代生物传感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根过氧化物酶 表面活性剂 双十六烷基磷酸 直接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实验中的现象感知与思维
16
作者 李玉清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2003年第4期10-11,共2页
关键词 化学实验 思维训练 现象感知 直观教学 初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氯化碘的乙酸溶液制法的改进 被引量:15
17
作者 吴兆民 刘华俊 +1 位作者 陈红艳 赵燕萍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3-34,共2页
在冰醋酸中 ,用碘、盐酸与氯酸钠或者碘酸钾混合 ,能直接制得一氯化碘溶液。这种制法不仅可以简化制备过程 ,而且能降低污染 ,提高原料利用率。用此溶液测定油脂的碘价 。
关键词 乙酸溶液 一氯化碘 制备 绿色化学 油脂 碘价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so-四(3-氯-4-磺酸苯基)卟啉与钴(Ⅱ)显色反应的光度法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李俊 张兆威 张华山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87-390,共4页
研究了弱碱性介质中新试剂 meso-四 ( 3-氯 - 4磺酸苯基 )卟啉 ( m - Cl TPPS4 )与钴 (Ⅱ)的显色反应条件。不加任何辅助试剂 ,沸水浴中加热 ,m- Cl TPPS4 与 Co(Ⅱ)形成检测灵敏度很高的 1∶ 1 ( M∶ L)配合物 ,其最大吸收波长为 42 6... 研究了弱碱性介质中新试剂 meso-四 ( 3-氯 - 4磺酸苯基 )卟啉 ( m - Cl TPPS4 )与钴 (Ⅱ)的显色反应条件。不加任何辅助试剂 ,沸水浴中加热 ,m- Cl TPPS4 与 Co(Ⅱ)形成检测灵敏度很高的 1∶ 1 ( M∶ L)配合物 ,其最大吸收波长为 42 6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达 4.0× 1 0 5L· mol- 1·cm- 1。钴 (Ⅱ)含量在 0~ 5 .0 μg/2 5 m 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该方法应用于维生素 B12 中钴 (Ⅱ)的测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so-四(3-氯-4-磺酸苯基)卟啉 钴(Ⅱ) 分光光度法 维生素B12 测定 显色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团聚纳米氧化锌的制备与机理研究 被引量:17
19
作者 李国栋 李本林 +1 位作者 陈晓熠 张勇 《中国陶瓷》 CAS CSCD 2003年第4期6-9,共4页
借鉴传统的直接沉淀法氧化锌生产工艺优点并进行原理性改进,开发出低成本、产量大、粒径可控、无团聚、高品质新型的纳米氧化锌生产工艺,即沉淀-分散法生产工艺。采用硫酸锌、碳酸氢铵为原料,在反应前加入表面活性剂,制得无团聚表面改... 借鉴传统的直接沉淀法氧化锌生产工艺优点并进行原理性改进,开发出低成本、产量大、粒径可控、无团聚、高品质新型的纳米氧化锌生产工艺,即沉淀-分散法生产工艺。采用硫酸锌、碳酸氢铵为原料,在反应前加入表面活性剂,制得无团聚表面改性的碱式碳酸锌前驱体,用含有表面活性剂水洗涤,压滤干燥,在350~500℃下保温0.5~1.5h分解制得少团聚的粒径<60nm的纳米氧化锌;然后用无水乙醇作分散介质,将纳米氧化锌球磨2h,进行分散和无团聚化处理,压滤并回收乙醇,即制得无团聚、平均粒径35.6nm纳米氧化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锌 无团聚 纳米材料 沉淀-分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光固化改性环氧丙烯酸酯涂料的研制 被引量:19
20
作者 田志高 陈红艳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5-97,共3页
通过对环氧树脂进行改性 ,降低其粘度 ,再用丙烯酸酯化 ,制得低粘度环氧丙烯酸酯预聚体 ,最后制备出性能优良、易于施工的紫外光固化涂料。本文对环氧树脂改性的催化剂、改性剂及其用量进行了实验研究 ,并制取改性环氧丙烯酸酯涂料 ,还... 通过对环氧树脂进行改性 ,降低其粘度 ,再用丙烯酸酯化 ,制得低粘度环氧丙烯酸酯预聚体 ,最后制备出性能优良、易于施工的紫外光固化涂料。本文对环氧树脂改性的催化剂、改性剂及其用量进行了实验研究 ,并制取改性环氧丙烯酸酯涂料 ,还对改性前后涂料的性能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粘度 环氧丙烯酸酯 紫外光固化涂料 催化剂 改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