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神经功能缺损的关系 被引量:15
1
作者 詹建梅 俎德玲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07年第5期334-335,共2页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探讨脑梗死hs-CRP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3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120例正常对照组应用乳胶凝集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采用1995年脑...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探讨脑梗死hs-CRP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3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120例正常对照组应用乳胶凝集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采用1995年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记分评定。结果脑梗死组血清hs-CRP浓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浓度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两者正相关(r=0.682,P<0.01)。结论hs-CRP参与了脑梗死的病程,能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敏C反应蛋白 神经功能缺损 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曲酶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7
2
作者 杨铭 《中国医药》 2013年第7期927-928,共2页
目的观察和评价巴曲酶联合神经节苷脂(GMl)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确诊为急性脑梗死的80例患者,完全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应用神经节苷脂100mg静脉滴注,1次/d,治... 目的观察和评价巴曲酶联合神经节苷脂(GMl)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确诊为急性脑梗死的80例患者,完全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应用神经节苷脂100mg静脉滴注,1次/d,治疗14d,同时给予巴曲酶注射液,按10、5、5、5BU分别于第1、3、5、7天静脉滴注一次;对照组应用GM1100mg静脉滴注,1次/d,同时给予奥扎格雷钠160mg静脉滴注,1O:/d,持续治疗14天。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显效率85.0%(34/40)明显高于对照组60.0%(24/40)(P〈0.05);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FDS)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12±6)比(17±6)分,P〈0.01];2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Fib含量均降低(P〈0.01),而治疗组Fib含量[(1.9±0.9)g/L]相比对照组[(2.3±0.7)g/L]降低的更加明显(P〈0.05)。结论巴曲酶联合GMl能有效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巴曲酶 神经节苷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妥泰治疗22例痛性周围神经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潘金贤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1年第4期255-255,共1页
关键词 妥泰 治疗 痛性周围神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中央监护系统在重型脑卒中患者救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徐艳 孟庆龄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年第9期685-686,共2页
目的探讨神经中央监护系统在重型脑卒中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技术。方法对164例神经科重症监护室的重型脑卒中患者进行神经中央监护系统监护,随时观察数据和图像的变化,对异常变化及时进行对症处理。结果 164例患者中132例患者好转出院,26... 目的探讨神经中央监护系统在重型脑卒中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技术。方法对164例神经科重症监护室的重型脑卒中患者进行神经中央监护系统监护,随时观察数据和图像的变化,对异常变化及时进行对症处理。结果 164例患者中132例患者好转出院,26例患者家属放弃治疗自动出院,6例患者死亡。结论神经中央监护系统是一种有效的监护工具,有助于早期发现病情变化,从而提高重型脑卒中患者抢救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中央监护系统 重型脑卒中患者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良肢位摆放联合阶段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神经系统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张承亮 李萍 +2 位作者 翁思佳 邱丹 徐超群 《中国乡村医药》 2022年第10期52-53,共2页
目的探讨良肢位摆放联合阶段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神经系统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2019年9月至2021年6月该院收治的脑卒中后肢体偏瘫患者120例,按照干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阶段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 目的探讨良肢位摆放联合阶段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神经系统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2019年9月至2021年6月该院收治的脑卒中后肢体偏瘫患者120例,按照干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阶段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良肢位摆放,两组均持续干预6个月,比较干预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表(FMA)、Barthel指数(BI),干预后检测血常规、心电图及肝肾功能以评估安全性。结果干预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FMA、BI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血常规、心电图及肝肾功未见明显异常。结论良肢位摆放联合阶段康复训练可有效恢复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提升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未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肢位摆放 阶段康复训练 脑卒中后偏瘫 神经系统功能 运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肝理气解郁方联合西药治疗卒中后抑郁临床研究
6
作者 徐晏雯 徐勇明 +5 位作者 温晗 陈芬芬 王传刘 林海燕 杨铭 张麟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18期50-54,共5页
目的:观察疏肝理气解郁方联合西药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1—12月收治的卒中后抑郁患者10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 目的:观察疏肝理气解郁方联合西药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1—12月收治的卒中后抑郁患者10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疏肝理气解郁方治疗,2组均治疗8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抑郁症状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并评估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31%,高于对照组76.92%(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SDS评分、HAMD评分及CD8^(+)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CD3^(+)、CD4^(+)水平升高(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SDS评分、HAMD评分及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CD3^(+)、CD4^(+)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理气解郁方联合西药治疗卒中后抑郁效果良好,能够减轻患者抑郁症状,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抑郁 疏肝理气解郁方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 抑郁自评量表评分 T淋巴细胞亚群
原文传递
眼底血管改变与脑白质高信号的相关性分析
7
作者 花金萍 徐博伦 +2 位作者 詹建梅 熊俊峰 童毓华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6期45-50,共6页
目的探讨眼底血管改变与脑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tensity,WMH)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于衢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确诊的87例WMH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期随机选择80例年龄相匹配的无WMH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应用... 目的探讨眼底血管改变与脑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tensity,WMH)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于衢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确诊的87例WMH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期随机选择80例年龄相匹配的无WMH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技术测量两组入选者的视网膜血管结构、微血管密度和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厚度等眼底血管参数,比较两组的差异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的视网膜血管结构和微血管密度参数与WMH无相关性。平均、颞上部、鼻下部RNFL厚度减少(P<0.05)。结论OCT与OCTA检测WMH均具有可行性,颞上部、鼻下部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可作为预测WMH发生风险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假定血管源性脑白质高信号 视网膜血流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红饮加味联合小针刀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观察及对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
8
作者 饶晓宏 陈文 +1 位作者 江飞飞 陈瑶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4年第3期461-463,共3页
颈性眩晕为临床常见病,是因椎动脉供血不足,或椎动脉痉挛致血流障碍而引发的一种眩晕综合征,常反复、间断性发作,患者多合并眼球胀痛、恶心以及耳鸣等表现[1]。目前临床对于颈性眩晕患者给予的药物、物理因子以及手法等干预措施,疗效均... 颈性眩晕为临床常见病,是因椎动脉供血不足,或椎动脉痉挛致血流障碍而引发的一种眩晕综合征,常反复、间断性发作,患者多合并眼球胀痛、恶心以及耳鸣等表现[1]。目前临床对于颈性眩晕患者给予的药物、物理因子以及手法等干预措施,疗效均不够理想,治疗方法急需改进[2]。近年中医对颈性眩晕的治疗优势日益凸显[3]。中医学将其归入“眩晕”“头眩”等范畴,认为其病机主要表现为经脉瘀阻、清窍失养,多由于脑部气血运行不畅所致,瘀血既是病因,又是病理产物,并贯穿于整个过程中[4-5]。桃红饮来源于《类证治裁》卷五,其作用为活血、祛瘀、除痹,主治败血入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供血不足 颈性眩晕 小针刀治疗 血流障碍 治疗优势 清窍 眩晕综合征 瘀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宫牛黄丸治疗重度急性酒精中毒临床观察
9
作者 徐晏雯 王传刘 +2 位作者 温晗 习小宏 杨铭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49-0052,共4页
重度急性酒精中毒要积极的接受救治,不仅需要改善患者血液中酒精的浓度,还需要针对性药物治疗,改善患者的微循环,重度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临床治疗中采取安宫牛黄丸药物治疗的价值分析。方法 以我院2022年1月-2023年9月收诊的60例重度急性... 重度急性酒精中毒要积极的接受救治,不仅需要改善患者血液中酒精的浓度,还需要针对性药物治疗,改善患者的微循环,重度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临床治疗中采取安宫牛黄丸药物治疗的价值分析。方法 以我院2022年1月-2023年9月收诊的60例重度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安宫牛黄丸治疗价值。结果 两组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有差异(P<0.05)。治疗后1小时和24小时患者血浆酒精浓度有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恢复时间对比有差异。结论 安宫牛黄丸属于中成药在重度急性酒精中毒疾病中运用可以在短时间内发挥作用,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对于患者治疗效果良好,治疗后不容易出现并发症,患者预后效果更佳,对于患者康复有较大的意义,这种治疗方法有推广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宫牛黄丸 治疗 重度急性酒精中毒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吞咽障碍康复护理循证实践方案的实施效果
10
作者 胡军 王元姣 《智慧健康》 2024年第14期187-192,共6页
目的 探究脑卒中吞咽障碍康复护理循证实践方案的构建与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9年3月—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9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数字分配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5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实验组为其构建康复护理护... 目的 探究脑卒中吞咽障碍康复护理循证实践方案的构建与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9年3月—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9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数字分配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5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实验组为其构建康复护理护理循证方案并应用,观察比较两组护理质量、吞咽功能改善有效率及生存质量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护理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吞咽功能改善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生存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卒中吞咽障碍康复护理循证实践方案的构建与实施可有效改善患者吞咽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护理质量,并强化护士专业护理技能水平,为临床护理质量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障碍 康复护理 循证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干预对预防神经内科ICU患者肺部感染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5
11
作者 黄秀清 赵晓华 +2 位作者 许健 周纯 张其乐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107-1109,共3页
目的探讨对神经内科ICU患者实施全面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神经内科ICU收治的9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47例)给予全面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肺部感染率、临床... 目的探讨对神经内科ICU患者实施全面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神经内科ICU收治的9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47例)给予全面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肺部感染率、临床护理质量评分(基础护理、危重患者护理、健康宣教、护理文书书写、病房管理)、住院费用、ICU入住时间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有1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肺部感染率为2.13%低于对照组的13.33%(P<0.05);对两组患者临床护理质量进行评估,试验组的各项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住院费用为(7312.15±140.33)元少于对照组(P<0.05),ICU入住时间(8.12±1.85)d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神经内科ICU患者实施全面干预可以获得理想的临床效果,有效预防肺部感染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并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科 ICU 肺部感染 护理干预 预防
原文传递
化痰通络解痉汤结合泻阴补阳针法对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6
12
作者 黄秀清 周纯 +1 位作者 许健 童毓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201-3203,共3页
目的:探讨化痰通络解痉汤结合泻阴补阳针法对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2月医院收治的92例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患者为对象,按照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康复... 目的:探讨化痰通络解痉汤结合泻阴补阳针法对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2月医院收治的92例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患者为对象,按照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康复训练和泻阴补阳针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化痰通络解痉汤结口服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肌痉挛程度、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30%显著高于对照组73.91%(P<0.05)。两组患者的Ashworth量表评分和CSI量表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痰通络解痉汤结合泻阴补阳针法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的肌痉挛程度、运动功能和和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痰通络解痉汤 泻阴补阳针法 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 肌痉挛 运动功能 生活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越鞠丸醇提物调控PKA信号改善强迫游泳应激小鼠学习记忆障碍及抑郁样行为 被引量:9
13
作者 黄秀清 赵晓华 +2 位作者 许健 周纯 毛福荣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51-755,共5页
目的:分析越鞠丸醇(YJ)对强迫游泳应激小鼠学习记忆障碍及抑郁样行为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成无应激+溶媒组(NS+Veh)、应激+溶媒组(FS+Veh)以及应激+YJ组(FS+YJ)暴露于连续两天的强迫游泳应激,应激结束后20 min,3... 目的:分析越鞠丸醇(YJ)对强迫游泳应激小鼠学习记忆障碍及抑郁样行为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成无应激+溶媒组(NS+Veh)、应激+溶媒组(FS+Veh)以及应激+YJ组(FS+YJ)暴露于连续两天的强迫游泳应激,应激结束后20 min,3组小鼠进行NOR测试。观察YJ对小鼠的自发活动。随后将小鼠分为应激+溶媒组(FS+Veh)、应激+NBQX组(FS+NBQX)、应激+YJ组(FS+YJ)和应激+NBQX+YJ组(FS+NBQX+YJ)。4组小鼠经历FS应激程序和NOR测试,观察小鼠KA受体抑制剂H89阻断以及AMPA受体抑制剂NBQX对YJ改善强迫游泳应激小鼠学习记忆障碍及抑郁样行为的影响。结果:应激+YJ组小鼠不动时间显著性低于应激+溶媒组(P〈0.01),各组小鼠在两物体上的总探索时间存在显著性差异(F=4.139,P﹤0.05),各组DI存在显著性差异(F=8.086,P﹤0.01),FS+Veh组小鼠辨别指数显著性低于NS+Veh组(P〈0.01),FS+YJ组小鼠辨别指数显著性高于FS+Veh组(P〈0.01)。此外,H89逆转YJ对强迫游泳应激诱导小鼠NOR中学习记忆损伤的改善作用;NBQX对YJ改善强迫游泳应激小鼠NOR中学习记忆损伤没有影响。结论:研究表明在FSS应激小鼠中YJ发挥抗抑郁样作用和学习记忆改善作用,并且YJ的这种作用依赖于PKA信号,而不依赖于AMPA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鞠丸醇 抗抑郁药 记忆障碍 抑郁样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raden评分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的预测价值及护理效果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徐艳 王兰珍 胡军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第13期157-159,164,共4页
目的探讨Braden评分在急性脑卒中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中的预测价值及护理效果。方法取2013年12月~2016年11月医院收治急性脑卒中患者70例,入选患者均采用Braden评分对失禁相关性皮炎进行评估、预测,对于高危患者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护理... 目的探讨Braden评分在急性脑卒中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中的预测价值及护理效果。方法取2013年12月~2016年11月医院收治急性脑卒中患者70例,入选患者均采用Braden评分对失禁相关性皮炎进行评估、预测,对于高危患者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护理干预。结果急性脑卒中患者IAD Braden评分≤12分、13~14分的,高于非IAD患者(P<0.05);急性脑卒中患者IAD患者Braden评分15~16分,低于非IAD患者(P<0.05);急性脑卒中合并IAD患者与非IAD Braden评分中摩擦力、剪切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脑卒中合并IAD患者Braden评分中感知能力、潮湿度、移动能力、营养摄取、活动能力,低于非IAD患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急性脑卒中合并IAD患者与Braden能力评分中潮湿度、移动能力、营养摄取能力、活动能力关系密切(P<0.05)。结论将Braden评分用于急性脑卒中患者中效果理想,能预测失禁相关性皮炎发生率,为临床护理方案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ADEN评分 急性脑卒中 失禁相关性皮炎 预测价值 护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瑞巴林辅助治疗脑卒中后丘脑痛32例 被引量:6
15
作者 祝海燕 王晋荣 王宇林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78-481,共4页
目的观察普瑞巴林辅助治疗脑卒中后丘脑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3例脑卒中后丘脑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在常规脑卒中二级预防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普瑞巴林150~300 mg·d-1,分2或3次口服;对照组给予... 目的观察普瑞巴林辅助治疗脑卒中后丘脑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3例脑卒中后丘脑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在常规脑卒中二级预防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普瑞巴林150~300 mg·d-1,分2或3次口服;对照组给予加巴喷丁300~1 800 mg·d-1,分1~3次口服;两组均连服8周。所有患者于治疗前,治疗后3 d及1,2,4,8周进行疼痛数字评分(NRS)及汉密尔顿抑郁/焦虑量表(HAMD/HAMA)评分,同期比较两组疼痛缓解度(PAR)、显效率、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3 d NRS评分下降(P<0.05),且在此后各个时点下降明显(P<0.01);治疗组在治疗后各时间点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2,4,8周的HAMD/HAMA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优于对照组同期(P<0.05)。在治疗后各时间点,治疗组的PAR、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同期(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3 d和2周的显效率与对照组同期相仿(P>0.05),在治疗后4,8周显效率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期。治疗组不良反应以头晕、嗜睡、外周水肿为主,发生率分别为18.75%,12.50%,9.3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瑞巴林可有效治疗脑卒中后丘脑痛,并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症状,不良反应较少,药物耐受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瑞巴林 加巴喷丁 丘脑痛 脑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后遗症相关因素分析:附81例报告 被引量:11
16
作者 潘金贤 程志刚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6-17,共2页
随访了81例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作DDST智能测试有8例异常,9例可疑,其中肢瘫7例,癫痫2例,双眼外展不能1例。经分析后遗症与宫内窘迫、慢性缺氧、昏迷、中枢性呼吸衰竭、1周后临床症状未消失、5分钟后Apgar评分仍<6分、颅内缺血、... 随访了81例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作DDST智能测试有8例异常,9例可疑,其中肢瘫7例,癫痫2例,双眼外展不能1例。经分析后遗症与宫内窘迫、慢性缺氧、昏迷、中枢性呼吸衰竭、1周后临床症状未消失、5分钟后Apgar评分仍<6分、颅内缺血、惊厥等有关,建议从围产早期即应注意,预防胎儿供血不良慢性缺氧和产房现场及时抢救,力争短时内纠正缺氧,从而降低HIE后遗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脑病 后遗症 相关因素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眠症患者睡眠结构紊乱与记忆改变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传刘 何金彩 曾雷雷 《医学研究杂志》 2014年第9期37-40,共4页
目的通过对失眠者进行韦氏记忆检测和睡眠监测,以睡眠结构紊乱的角度,研究失眠对其记忆功能改变的影响,并探讨失眠者记忆改变的影响因素。方法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对30例失眠症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记忆检测和睡眠监测,比较两... 目的通过对失眠者进行韦氏记忆检测和睡眠监测,以睡眠结构紊乱的角度,研究失眠对其记忆功能改变的影响,并探讨失眠者记忆改变的影响因素。方法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对30例失眠症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记忆检测和睡眠监测,比较两组睡眠结构及记忆功能的不同,对失眠者记忆改变的影响因素的探讨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失眠症患者睡眠结构明显紊乱,表现为潜伏期时间长、3期睡眠、4期睡眠及慢波睡眠(SWS)比例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失眠者的记忆功能明显下降,表现为记忆商数、长时、短时、瞬时记忆受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醒觉睡眠、4期睡眠和受教育水平可能与失眠症患者记忆改变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失眠者记忆功能受损,可能与睡眠结构紊乱和教育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症 睡眠结构 记忆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52例 被引量:5
18
作者 孙华瑜 林海燕 《医药导报》 CAS 2005年第9期778-779,共2页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103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给予舒血宁注射液12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对照组51例,给予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103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给予舒血宁注射液12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对照组51例,给予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两组均每天1次,疗程均为15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变化及治疗后有效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0.4%,76.5%(P<0.05);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血宁注射液 脑梗死 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 被引量:10
19
作者 郑艺 熊晓华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年第3期40-41,共2页
目的观察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方法急性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23例,根据患者的吞咽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吞咽功能康复训练。结果9例重度吞咽困难者痊愈4例,明显好转1例,好转1例,有效率为66.67%;11例中度吞咽困... 目的观察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方法急性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23例,根据患者的吞咽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吞咽功能康复训练。结果9例重度吞咽困难者痊愈4例,明显好转1例,好转1例,有效率为66.67%;11例中度吞咽困难者痊愈7例,明显好转2例,好转1例,有效率为90.9%;3例轻度吞咽困难者全部痊愈,有效率为100%;总有效率为82.61%。结论对急性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有利于提高患者的吞咽功能和生活能力,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功能障碍 康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舒地尔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并意识障碍36例 被引量:6
20
作者 孙华瑜 余国峰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68-69,共2页
目的:观察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并意识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8例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成两组,均先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36例中,给予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3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1 ivd,q8h,对照组32例,给予尼莫地... 目的:观察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并意识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8例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成两组,均先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36例中,给予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3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1 ivd,q8h,对照组32例,给予尼莫地平注射液100ml,静脉微量泵入,qd。两组均连续使用14d。治疗前后分别以Glasgow昏迷记分,并进行比较分析,治疗后6个月作GOS预后评分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Glasgow昏迷评分,治疗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GOS评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法舒地尔能明显改善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的意识障碍,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意识障碍 法舒地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