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衡水地区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营养风险筛查认知状况调查 被引量:3
1
作者 赵媛媛 杜立强 +6 位作者 刘淑红 崔朝勃 亢宏山 张谨超 吴颖 王金荣 王会青 《中外医疗》 2020年第18期80-82,共3页
目的了解2015年1—12月衡水地区15家医院重症医学科328名医护人员对营养风险筛查的认知情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2015年1—12月衡水地区15家医院重症医学科的328名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共有328名医护人员参与,结果... 目的了解2015年1—12月衡水地区15家医院重症医学科328名医护人员对营养风险筛查的认知情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2015年1—12月衡水地区15家医院重症医学科的328名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共有328名医护人员参与,结果显示营养风险筛查的知晓率为61.28%,其中30~40岁之间、ICU工作年限>5年、中级职称、本科学历的被调查者NRS2002的知晓率较高,分别为49%,74%,44%,77%。61%的医生和47%的护士(χ^2=8.340)会在最初24 h内完成患者的首次营养风险筛查。对于营养风险的筛查对象,56%的医生选择了所有患者,而61%的护士(χ^2=5.560)则选择了认为有问题的患者。67%的医生和56%护士(χ^2=8.670)均认为应当由医生完成营养风险筛查量表。绝大部分的医生和护士(93%的医生和76%的护士)(χ^2=9.610)认为营养风险筛查需动态评估。自学查阅书籍是医生、护士(44%)获取营养知识的主要途径。结论该地区医护人员对营养风险筛查认识不足,需进行规范化的培训,普及NRS2002营养风险筛查方法,保证营养支持的科学、合理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风险筛查 认知状况 医生 护士 危重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 被引量:10
2
作者 杜立强 赵媛媛 亢宏山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6年第5期526-527,共2页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acutepancreatitis,SAP)患者由于病情危重,多需长时间卧床;患者在病程中因全身炎症反应导致多脏器衰竭,常需行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renalreplacetreatment,CRRT);同时在静脉输注高渗液体、反复静...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acutepancreatitis,SAP)患者由于病情危重,多需长时间卧床;患者在病程中因全身炎症反应导致多脏器衰竭,常需行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renalreplacetreatment,CRRT);同时在静脉输注高渗液体、反复静脉穿刺等多因素影响下,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venousthrombosisoflowerlimb,DVT)。通过早期动态的监测、科学的护理、合理的物理、药物预防,可减少DVT的发生。本文就SAP患者DVT的早期预防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深静脉血栓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导管高流量加温湿化氧疗在重症顽固性肺炎中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郭安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11期1457-1460,1465,共5页
目的探讨经鼻导管高流量加温湿化氧疗在重症顽固性肺炎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12月—2019年10月期间在衡水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110例重症顽固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常规运用呼吸机面罩... 目的探讨经鼻导管高流量加温湿化氧疗在重症顽固性肺炎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12月—2019年10月期间在衡水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110例重症顽固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常规运用呼吸机面罩吸氧法为对照组,采用经鼻导管高流量加温湿化氧疗(HFNC)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氧疗前及治疗后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呼吸频率(RR)、氧合指数(PaO2/FiO2)变化,观察两组患者呼吸困难度(Borg)评分、呼吸质量(SGRQ)评分,评估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住院时间、ICU滞留时间、自主呼吸天数及再插管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Borg评分、SGRQ评分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Borg评分、SGRQ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气分析PaO2、PaCO2、RR及PaO2/FiO2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治疗后的PaO2、PaCO2、RR及PaO2/FiO2指数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HFNC治疗后观察组患者ICU滞留时间短于对照组,自主呼吸天数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插管发生率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导管高流量加温湿化疗法不仅可有效改善患者缺氧状态,提高自主呼吸时间,同时可降低患者再插管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导管 高流量加温湿化氧疗 重症顽固性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LR、dNLR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发作的预测价值
4
作者 孙琳琳 亢宏山 +2 位作者 焦亚平 吴颖 田晶晶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5年第2期354-357,共4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衍生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dNLR)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急性发作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衡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COPD患者148例,根据患者是否急性发作分别...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衍生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dNLR)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急性发作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衡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COPD患者148例,根据患者是否急性发作分别分入稳定组和急性发作组。收集所有患者入院时血常规数据以及临床资料。分析NLR、dNLR对COPD患者急性发作的预测价值,并探讨COPD患者急性发作的影响因素。结果急性发作组患者NLR、dNLR均高于稳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结果显示,NLR、dNLR及两项联合预测老年COPD患者急性发作的AUC分别为0.771、0.832,0.906。急性发作组mMRC评分、CAT评分、吸烟人数占比均高于稳定组,长期家庭氧疗人数占比低于稳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高CAT评分(OR=2.4848)、吸烟(OR=2.042)、NLR≥4.15(OR=2.643)、dNLR≥3.52(OR=3.360,)是老年COPD患者急性发作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NLR、dNLR升高与老年COPD患者急性发作密切相关,NLR、dNLR对老年COPD患者急性发作均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二指标联合的预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衍生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赵媛媛 杜立强 +3 位作者 刘淑红 亢宏山 王会青 崔朝勃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7年第8期766-768,共3页
目的观察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pneumonia,VAP)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的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住ICU的机械通气中并发VAP的患者,分析其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 目的观察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pneumonia,VAP)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的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住ICU的机械通气中并发VAP的患者,分析其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结果198例vAP患者的下呼吸道分泌物共分离出313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占86.26%,革兰阳性菌占7.67%,真菌占6.07%。革兰阴性菌以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存在多重耐药现象。结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菌以G-菌为主,抗生素耐药严重,应合理使用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病原菌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美罗培南治疗脓毒症休克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2
6
作者 平泽 张建军 +2 位作者 王金荣 柴成国 李宁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624-1627,共4页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美罗培南治疗脓毒症休克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6例脓毒症休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标准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53例。标准剂量组患者予以标准剂量美罗培南(首次静脉滴注美罗培南1 g,持续30 min以上,然后每8 h静脉滴...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美罗培南治疗脓毒症休克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6例脓毒症休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标准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53例。标准剂量组患者予以标准剂量美罗培南(首次静脉滴注美罗培南1 g,持续30 min以上,然后每8 h静脉滴注美罗培南1 g,每次3 h以上);高剂量组患者予以高剂量美罗培南(首次静脉滴注美罗培南2 g,持续30 min以上,然后每8 h静脉滴注美罗培南2 g,每次3 h以上);其余治疗措施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定。主要观察指标为两组患者治疗3、5、7 d时的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和简化的急性生理评分Ⅱ(SAPSⅡ)的增量。次要观察指标为两组患者的院内死亡率,90 d全因病死率,7 d微生物治愈率,7 d临床治愈率,治疗3、5、7 d时的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重症监护室住院天数,呼吸机治疗天数,去甲肾上腺素最高剂量。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高剂量组患者治疗7 d时的SOFA评分增量、SAPSⅡ增量,治疗5、7 d时的PCT、CRP水平以及90 d全因病死率均显著低于标准剂量组(P<0.05)。两组间其他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剂量美罗培南治疗脓毒症休克相比标准剂量美罗培南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休克 美罗培南 剂量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LF病原微生物mNGS检测在难治性肺炎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娜 张方 +2 位作者 孟君 赵智东 许运铎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14期43-47,共5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病原微生物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mNGS)在难治性肺炎(RTP)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60例行支气管镜BALF宏基因检测(mNGS组)和60例行传统培养(传统组)的RTP患者资料。对...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病原微生物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mNGS)在难治性肺炎(RTP)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60例行支气管镜BALF宏基因检测(mNGS组)和60例行传统培养(传统组)的RTP患者资料。对比mNGS组与传统组检出阳性率、病原菌、感染类型和治疗情况。结果mNGS组病原菌检出阳性率为95.00%(57/60)高于传统组的71.67%(43/60)(P<0.05)。mNGS组与传统组分别检出84株、57株病原菌。mNGS组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阳性检出率低于传统组,真菌、病毒、特殊病原体阳性检出率均高于传统组(P<0.05,P<001)。传统组单一感染检出率高于mNGS组(P<001),且以细菌感染为主。mNGS组混合感染检出率高于传统组(P<001),且以病毒-细菌感染、病毒-细菌-真菌感染为主。mNGS组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抗菌药物调整频次、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短于或低于传统组,总有效率高于传统组(P<0.05,P<001)。结论BALF病原微生物mNGS检测在RTP患者病原学诊断中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帮助临床医生早期识别病原体进而实施精准治疗,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肺炎 感染 肺泡灌洗液 宏基因检测技术 病原菌 检测方法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评价多粘菌素B致成人重症感染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
8
作者 谭瑞娟 马红芳 +6 位作者 张晓燕 王立丹 陈赫军 张媛媛 孟佳 野雪静 杜梅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88-694,700,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多粘菌素B致成人重症感染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危险因素。方法:检索国内外专业学术期刊在2000年1月至2024年2月公开收录的多粘菌素B致成人患者发生AKI的临床研究,提取有效数据后采用RevMan 5.3... 目的:系统评价多粘菌素B致成人重症感染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危险因素。方法:检索国内外专业学术期刊在2000年1月至2024年2月公开收录的多粘菌素B致成人患者发生AKI的临床研究,提取有效数据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学评价。结果:共纳入15篇文献,2215例患者。经统计学检验显示,多粘菌素B致AKI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OR=1.02,95%CI:1.01~1.03)、入住ICU(OR=2.17,95%CI:1.49~3.15)、恶性肿瘤(OR=4.97,95%CI:1.69~14.67)、低蛋白血症(OR=4.69,95%CI:1.95~11.29)、万古霉素(OR=1.93,95%CI:1.52~2.44)、血管活性药物(OR=2.06,95%CI:1.59~2.67)、髓袢利尿剂(OR=1.30,95%CI:1.01~1.67)、多粘菌素B日剂量(OR=1.59,95%CI:1.27~2.00)。结论:老年人、入住ICU、恶性肿瘤、低蛋白血症、联用万古霉素、血管活性药物、髓袢利尿剂和日剂量(>150 mg)的患者容易发生急性肾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粘菌素B 急性肾损伤 肾毒性 重症感染患者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异丙托溴铵联合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4
9
作者 郭安 赵智东 +2 位作者 付会文 林怀印 孙涛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9年第7期963-966,共4页
目的探究异丙托溴铵联合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20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无创呼吸机通... 目的探究异丙托溴铵联合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20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观察组给予异丙托溴铵联合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动脉血气指标、肺功能指标及呼吸困难等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7.00%)明显高于对照组(8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水平为(75.49±6.05)mm Hg、pH值为7.33±0.0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98±5.98)mm Hg、7.28±0.06,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水平为(45.41±4.01)mm H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3.29±4.98)mm 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为(2.39±0.68)L、用力肺活量(FVC)为(57.88±3.59)%、FEV1/FVC为(55.43±3.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88±0.55)L、(49.04±3.01)%、(48.69±2.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丙托溴铵联合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明显,能改善患者肺功能,有利于动脉血气指标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衰竭 异丙托溴铵 无创呼吸机通气 肺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对血管源性眩晕患者血清氧化应激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7
10
作者 张国辉 杜雪峰 +2 位作者 陈晓丽 贺力男 米雪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第10期1423-1426,共4页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对血管源性眩晕患者血清氧化应激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血管源性眩晕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2例,两组均给予饮食、运动、健康教育等基础干预...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对血管源性眩晕患者血清氧化应激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血管源性眩晕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2例,两组均给予饮食、运动、健康教育等基础干预,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观察两组中医症候积分、眩晕情况、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积分、DARS、DHI积分、纤维蛋白原、全血黏度高切值、血浆黏度、全血黏度低切值、MDA、TNF-α、IL-6显著低于治疗前(P <0. 05),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总有效率90. 32%显著高于对照组75. 81%(P <0. 05);两组SOD显著高于治疗前(P <0. 05),且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联合前列地尔能够有效改善血管源性眩晕患者氧化应激和炎症因子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物 前列地尔 血管源性眩晕 氧化应激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脓毒症引发的重度ARDS的疗效探讨 被引量:8
11
作者 孙涛 郭安 +1 位作者 付会文 许运铎 《临床肺科杂志》 2016年第5期846-849,共4页
目的 探讨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治疗由脓毒症引发的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8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62例脓毒症引发的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32例患者接受连续性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为观察组... 目的 探讨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治疗由脓毒症引发的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8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62例脓毒症引发的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32例患者接受连续性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为观察组,30例患者接受常规内科治疗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12h、24h、48h)的肺功能指标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并对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院天数、存活率等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各指标不存在差异(P〉0.05)。治疗后12h、24h、48h时间点,观察组氧合指数、血管外肺水指数、PaCO_2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h、24h、48h时间点,两组心率、平均动脉压指标均有所改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维持机械通气的时间及ICU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1个月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容量血液滤过对改善脓毒症引发的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肺功能具有明显的效果,并能提供良好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容量血液滤过 脓毒症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衰竭疗效观察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16
12
作者 孙涛 刘茜 +2 位作者 尚丽英 韩兆灿 张敏 《河北中医》 2019年第2期214-219,共6页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参苓白术散加减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衰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探讨该治疗方案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8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各34例。2组均予对症治疗,对照...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参苓白术散加减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衰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探讨该治疗方案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8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各34例。2组均予对症治疗,对照组加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6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血肌酐、血尿素氮、尿β_2微球蛋白(β_2-MG)及24 h尿微量清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变化,面色■白、水肿、形寒肢冷、胸水、腹水、大便溏薄症状评分变化,血液流变学变化,血清核转录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统计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2组血肌酐、血尿素氮、β_2-MG及24 h尿微量清蛋白和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面色■白、水肿、形寒肢冷、胸水、腹水、大便溏薄评分,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及血浆黏度,血清NF-κB、TNF-α和IL-6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8.24%)高于对照组(64.71%,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35.29%)低于对照组(64.71%,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衰竭疗效确切,有"增效减毒"的优势,调节患者体内NF-κB、TNF-α和IL-6水平,减轻机体炎症状态,改善微循环,可能是其疗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肾功能衰竭 中医疗法 参苓白术散 中成药 肿瘤坏死因子Α 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对临床抗菌药物耐药机制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媛媛 杜立强 +3 位作者 亢宏山 王会青 刘淑红 崔朝勃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6年第1期88-90,共3页
铜绿假单胞菌广泛分布于医院环境中,是引起多种院内感染的重要条件致病菌。随着广谱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其引起的感染越来越多,耐药问题越来越严重,已成为临床抗感染治疗的难题之一。本文就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做一综述。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耐药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T、IL-8、FGF21水平在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病情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付会文 赵智东 +1 位作者 郭安 林怀印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2年第2期237-240,共4页
目的探究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8(IL-8)、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在评估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病情及预后中的应用。方法选河北省衡水市第二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2018年10月至2021年3月收入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118例,根据肺... 目的探究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8(IL-8)、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在评估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病情及预后中的应用。方法选河北省衡水市第二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2018年10月至2021年3月收入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118例,根据肺炎curb-65评分标准分为低危(50例)、中危(40例)、高危组(28例);根据其治疗后临床情况分为预后不良、预后良好组,分别为35例、83例;比较治疗前不同病情患者PCT、IL-8、FGF21水平及治疗后不同预后患者PCT、IL-8、FGF21水平差异,分析PCT、IL-8、FGF21与病情及预后联系。结果PCT、IL-8及FGF21水平比较: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IL-8及FGF21水平与CAP患者病情呈正相关性(r=0.889、0.402、0.874,P<0.05);预后不良组PCT、IL-8及FGF21水平均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IL-8及FGF21单独预测预后不良灵敏度为85.7%、54.3%、85.7%,联合预测预后不良灵敏度为97.1%。结论PCT、IL-8、FGF21水平可用于CAP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PCT、IL-8、FGF21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性,病情越严重PCT、IL-8、FGF21水平越高,三者联合时预测预后不良更精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白细胞介素-8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 社区获得性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拔管后序贯经鼻高流量氧疗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林怀印 付会文 +2 位作者 赵智东 郭安 孙涛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9年第12期1646-1649,共4页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拔管后给予序贯经鼻高流量氧疗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11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COPD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在拔管后给予无创机械通...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拔管后给予序贯经鼻高流量氧疗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11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COPD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在拔管后给予无创机械通气,观察组患者在拔管后给予序贯经鼻高流量氧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的预测值(FEV1%预测值),以及FEV1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再插管率、误吸发生率、压疮发生率、谵妄发生率、28d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重症监护室停留时间长于观察组[(15.38±0.87)dvs.(13.37±0.4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110,P<0.05);观察组的治疗耐受度评分[(1.27±0.41)分]低于对照组[(2.73±0.4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925,P<0.05)。结论 COPD患者在拔管后给予经鼻高流量氧疗的序贯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与血气指数,提升患者的治疗耐受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经鼻高流量氧疗 无创机械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情护理模式在不孕不育患者激素水平检测中的应用及对依从性的影响研究
16
作者 李静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1年第12期90-91,94,共3页
探究总结共情护理模式在不孕不育患者激素水平检测中的应用及对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对本院2020年8月至2020年12月治疗的不孕不育患者100例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共情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 探究总结共情护理模式在不孕不育患者激素水平检测中的应用及对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对本院2020年8月至2020年12月治疗的不孕不育患者100例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共情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ISS分数显著低于护理前(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ISS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角色功能;总体健康评分均显著高于护理期那(P<0.05),护理后观察组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角色功能;总体健康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共情护理模式在不孕不育患者激素水平检测中具有良好的效果,有利于提升患者的依从性,为病情康复期间的生活质量改善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情护理模式 不孕不育 病耻感 依从性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早期预测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雯予 王金荣 +6 位作者 郭淑芬 郭伟 邵立业 高攀 马珍 崔朝勃 李佩佩 《国际呼吸杂志》 2021年第2期127-132,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衡水市二级以上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的医院感染患者入住ICU 24 h内的高危因素,建立ICU医院感染早期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查阅衡水市二级以上医院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ICU医院感染患者相关病原学数据和原始病历资料。... 目的回顾性分析衡水市二级以上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的医院感染患者入住ICU 24 h内的高危因素,建立ICU医院感染早期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查阅衡水市二级以上医院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ICU医院感染患者相关病原学数据和原始病历资料。记录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包括患者性别、年龄、转入原因,入住ICU 24 h内血生化、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和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应用血管活性药物、血液净化情况。分析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建立早期预测量表,并利用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医院感染患者的数据对预测模型进行验证。结果共2453例患者资料纳入分析,445例患者ICU住院期间发生医院感染,医院感染发生率18%,其中肺炎(包括医院获得性肺炎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135例(30%),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245例(55%),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65例(1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72岁(OR=2.15,95%CI:1.23~3.47,P=0.03)、新发脑卒中(OR=1.59,95%CI:1.22~3.31,P<0.01)、入住ICU 24 h内APACHEⅡ评分≥18(OR=3.64,95%CI:2.79~5.32,P=0.02)和SOFA评分≥8(OR=3.17,95%CI:1.93~5.66,P<0.01)是医院感染的独立预测因素。根据上述危险因素建立量表,医院感染早期预测评分范围为0~7分,最佳截断值为4分;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早期预测评分范围为0~7分,最佳截断值为4分;肺炎早期预测评分范围为0~7分,最佳截断值为5分;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早期预测评分范围为0~7分,最佳截断值为6分。利用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医院感染患者的数据对预测模型进行验证显示该量表预测效果良好。结论年龄≥72岁、新发脑卒中、入住ICU 24 h内APACHEⅡ评分≥18分和SOFA评分≥8分能够早期预测ICU医院感染风险,早期发现高危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交叉感染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高分辨率CT评分联合血清IL-34、ESR对活动性肺结核抗结核治疗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21
18
作者 侯学静 刘树荣 +3 位作者 孙培培 白景林 李美云 王金荣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34期53-56,共4页
目的探讨治疗前高分辨率CT(HRCT)评分、血清白细胞介素34(IL-34)、血沉(ESR)对活动性肺结核(ATB)抗结核治疗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ATB患者93例,抗结核治疗6个月后分为预后不良组25例和预后良好组68例。比较两组基线资料以及治疗... 目的探讨治疗前高分辨率CT(HRCT)评分、血清白细胞介素34(IL-34)、血沉(ESR)对活动性肺结核(ATB)抗结核治疗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ATB患者93例,抗结核治疗6个月后分为预后不良组25例和预后良好组68例。比较两组基线资料以及治疗前HRCT评分、血清IL-34、ESR,分析ATB患者抗结核治疗的预后影响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HRCT评分、血清IL-34、ESR对ATB抗结核治疗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结果两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吸烟史、居住地、文化水平、治疗前胸片改变比较差均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前预后不良组HRCT评分及血清IL-34、ESR高于预后良好组(P均<0.05),治疗前HRCT评分、IL-34、ESR是影响ATB抗结核治疗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P均<0.05)。取治疗前HRCT评分<44分、血清IL-34<2368.68 g/mL、ESR<38.67 mm/h,三者单独预测ATB抗结核治疗预后良好的灵敏度分别为80.00%、92.00%、84.00%,特异度分别为82.35%、75.00%、77.94%。取以上相同截断值,三者联合预测ATB抗结核治疗预后良好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4.00%、89.71%,三者联合预测ATB抗结核治疗患者预后良好的灵敏度、特异度与单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HRCT评分、IL-34、ESR联合有望成为评估ATB抗结核治疗患者预后的有效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性肺结核 抗结核治疗 高分辨率CT评分 白细胞介素34 血沉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创机械通气与经鼻高流量氧气湿化序贯疗法治疗老年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 被引量:26
19
作者 丁方 刘文静 +2 位作者 王会青 王维维 杨彩霞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5544-5547,共4页
目的探讨有创机械通气与经鼻高流量氧气湿化序贯疗法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80例老年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接受气管插管和机... 目的探讨有创机械通气与经鼻高流量氧气湿化序贯疗法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80例老年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接受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治疗,在达到拔管指征后两组拔除气管插管,对照组采用无创机械通气序贯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经鼻高流量氧气湿化序贯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心率、呼吸频率、血气分析指标、呼吸监护室(RICU)入住时间、再插管率、误吸发生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鼻面部压力性溃疡发生率及病死率情况。结果两组行序贯治疗12 h、24 h、48 h后氧分压(PaO_(2))及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FEV1/FVC(%)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RICU入住时间、再插管率、误吸发生率、VAP发生率及病死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鼻面部压力性溃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创机械通气与经鼻高流量氧气湿化序贯疗法可有效改善老年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及肺功能,与无创机械通气序贯疗法疗效相当,但不会造成鼻面部压力性溃疡,是老年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理想序贯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创机械通气 经鼻高流量氧气湿化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可刹米注射液联合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严重呼吸衰竭效果观察 被引量:15
20
作者 鲍倩 王金荣 +3 位作者 杜雅楠 赵世理 张萌 张敏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72-76,共5页
目的观察尼可刹米注射液联合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严重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1月我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严重呼吸衰竭79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在常规治疗... 目的观察尼可刹米注射液联合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严重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1月我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严重呼吸衰竭79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予尼可刹米注射液联合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均治疗1周。比较2组临床效果,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氧含量(CaO_(2))],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27(IL-27)、铁调素(hepcidin)、胱抑素C(CysC)水平、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评分,治疗后6个月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再插管率与病死率。结果治疗1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周后2组PaCO_(2)、IL-27、hepcidin、CysC水平及APACHEⅡ、mMRC评分降低,PaO_(2)、CaO_(2)水平提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再插管率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尼可刹米注射液联合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能明显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效果,降低血清IL-27、hepcidin、CysC水平,减轻病情与呼吸困难症状,改善血气分析指标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呼吸功能不全 尼可刹米 序贯机械通气 二氧化碳分压 白细胞介素-27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