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1.5T MRI对甲状腺结节性病变的诊断效能及影像学征象分析
1
作者
陈小飞
李玉勇
+2 位作者
易和
王传谟
王伟
《转化医学杂志》
2024年第6期830-834,共5页
目的评估1.5T MRI在甲状腺结节性病变诊断中的效能并分析其影像学特征。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怀远县中医院影像科收治的120例甲状腺结节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1.5T MRI检查,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良性甲...
目的评估1.5T MRI在甲状腺结节性病变诊断中的效能并分析其影像学特征。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怀远县中医院影像科收治的120例甲状腺结节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1.5T MRI检查,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良性甲状腺结节(BTN)组72例和甲状腺癌(TC)组48例,比较2组患者MRI图像特征、定量参数、动态增强时间-信号曲线(TIC)类型;并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进行诊断效能评估。结果TC组病灶大小、形状不规则、血管影增多、边界模糊、毛刺征和淋巴结肿大等比例均高于BT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TN组TIC图像以流出型(Ⅲ型)为主,TC组以平台型(Ⅱ型)为主,2组TI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定量参数分析显示,TC组ADC值、Ktrans和Kep均显著低于BTN组,而Ve显著高于BT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诊断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敏感度为93.8%,特异性为94.4%,约登指数为0.882,ROC曲线的AUC为0.941。结论1.5T MRI在甲状腺结节性病变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其影像学征象对于鉴别良恶性结节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
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癌
诊断效能
影像学征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介入栓塞联合外科切除治疗原发腹膜后肿瘤1例
2
作者
徐士伟
张耀纲
《淮海医药》
CAS
2023年第2期214-216,共3页
原发腹膜后肿瘤是原发于腹膜后间隙的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男女发病率相近。由于其解剖位置独特,早期诊断难以发现,尤其是腹膜后恶性肿瘤,确诊时多处于晚期,且体积较大,常伴随周围血管及脏器侵犯,外科手术切除难度大。介入血管栓塞技...
原发腹膜后肿瘤是原发于腹膜后间隙的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男女发病率相近。由于其解剖位置独特,早期诊断难以发现,尤其是腹膜后恶性肿瘤,确诊时多处于晚期,且体积较大,常伴随周围血管及脏器侵犯,外科手术切除难度大。介入血管栓塞技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及可重复等优势,在腹膜后肿瘤临床诊疗中应用越来越广泛。通过栓塞阻断肿瘤血供,可有效提高肿瘤切除率,降低外科术中大出血风险。现对1例行介入栓塞后成功切除瘤体的腹膜后肿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发现介入栓塞联合外科切除适用于治疗血供旺盛、难以行外科切除的腹膜后肿瘤。DSA可明确肿瘤的血供来源,为治疗提供依据,但如何选择栓塞靶区仍值得临床医生探索。结合相关文献对该病例诊疗过程进行讨论,以期为此类疾病临床诊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后肿瘤
栓塞
介入
手术切除
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1例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患者的MRI及病理特征分析
3
作者
王芷玥
吴白龙
+3 位作者
杨波
王雷
李家庭
冉梦玉
《医药前沿》
2024年第19期1-4,共4页
目的:分析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患者的磁共振成像(MRI)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某三甲医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FNH患者31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4例使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扫描,分别...
目的:分析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患者的磁共振成像(MRI)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某三甲医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FNH患者31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4例使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扫描,分别进行影像学及病理学对照分析。结果:形态学表现:31例FNH患者共61个病灶,呈分叶状或类圆形,长径0.4~9.4 cm,平均(2.8±2.2)cm。其中20个病灶长径>3.0 cm;24个病灶见中心瘢痕。长径>3.0 cm的病灶中,瘢痕检出率为80.0%(16/20),假包膜检出率为9.8%(6/61)。FNH信号特点:T1WI显示等稍低信号。T2WI及DWI显示等稍高信号,弥散无明显受限。动态增强扫描显示“快进慢出”强化方式(动脉期明显强化;门脉期及平衡期呈等稍高信号,瘢痕延迟强化)。病理特点:大体检查结果显示,病灶表现为灰黄色结节,质地中等,界限清楚,部分中心见星状瘢痕,3例可见包膜。镜检结果显示,瘢痕由纤维组织、厚壁畸形血管及炎性细胞构成,肝细胞形态正常,缺乏静脉系统。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甲胎蛋白(AFP)阴性,CD34血管阳性,CK19、CK7胆管阳性,肝细胞特异性抗原(Hepa)阳性,Ki-67部分阳性,谷氨酰胺合成酶(GS)地图状阳性。结论:FNH在MRI上以T1WI等稍低信号,T2WI及DWI等稍高信号为主;“快进慢出”强化方式是FNH的典型MRI特征,与其病理基础一致;Gd-EOB-DTPA增强扫描更能准确反应FNH的血供特点及病理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
局灶性结节性增生
磁共振成像
钆塞酸二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5T MRI对甲状腺结节性病变的诊断效能及影像学征象分析
1
作者
陈小飞
李玉勇
易和
王传谟
王伟
机构
怀远县中
医院
影像
科
怀远县中
医院
肿瘤
科
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药研究院
出处
《转化医学杂志》
2024年第6期830-834,共5页
基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2022D01C168)。
文摘
目的评估1.5T MRI在甲状腺结节性病变诊断中的效能并分析其影像学特征。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怀远县中医院影像科收治的120例甲状腺结节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1.5T MRI检查,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良性甲状腺结节(BTN)组72例和甲状腺癌(TC)组48例,比较2组患者MRI图像特征、定量参数、动态增强时间-信号曲线(TIC)类型;并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进行诊断效能评估。结果TC组病灶大小、形状不规则、血管影增多、边界模糊、毛刺征和淋巴结肿大等比例均高于BT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TN组TIC图像以流出型(Ⅲ型)为主,TC组以平台型(Ⅱ型)为主,2组TI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定量参数分析显示,TC组ADC值、Ktrans和Kep均显著低于BTN组,而Ve显著高于BT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诊断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敏感度为93.8%,特异性为94.4%,约登指数为0.882,ROC曲线的AUC为0.941。结论1.5T MRI在甲状腺结节性病变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其影像学征象对于鉴别良恶性结节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MRI
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癌
诊断效能
影像学征象
Keywords
MRI
Thyroid nodules
Thyroid cancer
Diagnostic performance
Imaging features
分类号
R736.1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介入栓塞联合外科切除治疗原发腹膜后肿瘤1例
2
作者
徐士伟
张耀纲
机构
安徽省
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
出处
《淮海医药》
CAS
2023年第2期214-216,共3页
基金
蚌埠市级科技创新指导类项目编号(20210318)。
文摘
原发腹膜后肿瘤是原发于腹膜后间隙的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男女发病率相近。由于其解剖位置独特,早期诊断难以发现,尤其是腹膜后恶性肿瘤,确诊时多处于晚期,且体积较大,常伴随周围血管及脏器侵犯,外科手术切除难度大。介入血管栓塞技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及可重复等优势,在腹膜后肿瘤临床诊疗中应用越来越广泛。通过栓塞阻断肿瘤血供,可有效提高肿瘤切除率,降低外科术中大出血风险。现对1例行介入栓塞后成功切除瘤体的腹膜后肿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发现介入栓塞联合外科切除适用于治疗血供旺盛、难以行外科切除的腹膜后肿瘤。DSA可明确肿瘤的血供来源,为治疗提供依据,但如何选择栓塞靶区仍值得临床医生探索。结合相关文献对该病例诊疗过程进行讨论,以期为此类疾病临床诊疗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腹膜后肿瘤
栓塞
介入
手术切除
外科学
分类号
R735.4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31例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患者的MRI及病理特征分析
3
作者
王芷玥
吴白龙
杨波
王雷
李家庭
冉梦玉
机构
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
出处
《医药前沿》
2024年第19期1-4,共4页
文摘
目的:分析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患者的磁共振成像(MRI)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某三甲医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FNH患者31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4例使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扫描,分别进行影像学及病理学对照分析。结果:形态学表现:31例FNH患者共61个病灶,呈分叶状或类圆形,长径0.4~9.4 cm,平均(2.8±2.2)cm。其中20个病灶长径>3.0 cm;24个病灶见中心瘢痕。长径>3.0 cm的病灶中,瘢痕检出率为80.0%(16/20),假包膜检出率为9.8%(6/61)。FNH信号特点:T1WI显示等稍低信号。T2WI及DWI显示等稍高信号,弥散无明显受限。动态增强扫描显示“快进慢出”强化方式(动脉期明显强化;门脉期及平衡期呈等稍高信号,瘢痕延迟强化)。病理特点:大体检查结果显示,病灶表现为灰黄色结节,质地中等,界限清楚,部分中心见星状瘢痕,3例可见包膜。镜检结果显示,瘢痕由纤维组织、厚壁畸形血管及炎性细胞构成,肝细胞形态正常,缺乏静脉系统。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甲胎蛋白(AFP)阴性,CD34血管阳性,CK19、CK7胆管阳性,肝细胞特异性抗原(Hepa)阳性,Ki-67部分阳性,谷氨酰胺合成酶(GS)地图状阳性。结论:FNH在MRI上以T1WI等稍低信号,T2WI及DWI等稍高信号为主;“快进慢出”强化方式是FNH的典型MRI特征,与其病理基础一致;Gd-EOB-DTPA增强扫描更能准确反应FNH的血供特点及病理特征。
关键词
肝
局灶性结节性增生
磁共振成像
钆塞酸二钠
Keywords
Liver
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Gd-EOB-DTPA
分类号
R575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1.5T MRI对甲状腺结节性病变的诊断效能及影像学征象分析
陈小飞
李玉勇
易和
王传谟
王伟
《转化医学杂志》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介入栓塞联合外科切除治疗原发腹膜后肿瘤1例
徐士伟
张耀纲
《淮海医药》
CAS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31例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患者的MRI及病理特征分析
王芷玥
吴白龙
杨波
王雷
李家庭
冉梦玉
《医药前沿》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