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7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2kg以下小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
1
作者 裴少华 臧豹 +2 位作者 缪华新 任启程 王培生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6期519-520,共2页
目的:探讨12kg以下低体重小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外科治疗的手术时机、手术技术和围术期处理。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9年5月~2004年10月手术纠治32例体重在12kg以下危重先心病患儿临床资料。包括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法洛四... 目的:探讨12kg以下低体重小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外科治疗的手术时机、手术技术和围术期处理。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9年5月~2004年10月手术纠治32例体重在12kg以下危重先心病患儿临床资料。包括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法洛四联症、房间隔缺损伴肺动脉瓣狭窄、动脉导管未闭等。结果:手术死亡2例,病死率6.3%,其余均治愈出院。术后平均机械通气(18±8.6)h,平均重症监护(4.5±1.5)天。随访2个月~2年,生存患儿心功能显著改善,生长发育明显加快。结论:随着小儿心脏外科技术的发展和完善,低体重危重先心病患儿的外科治疗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缺损 先天性 儿童发育障碍 心脏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科危重病患者凝血障碍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1
2
作者 刘牧林 方先业 +1 位作者 鲍子雨 昌茂岭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1999年第3期143-144,共2页
目的:探讨外科危重病患者凝血功能障碍与病情严重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71例外科危重症患者分为轻型组、重型组、死亡组,发病0、4、8d分别检测抗凝血酶Ⅲ(ATⅢ)、组织型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组织型血浆纤溶... 目的:探讨外科危重病患者凝血功能障碍与病情严重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71例外科危重症患者分为轻型组、重型组、死亡组,发病0、4、8d分别检测抗凝血酶Ⅲ(ATⅢ)、组织型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组织型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结果:危重症患者凝血和纤溶系统被激活,并伴有纤溶受抑,死亡者与存活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并与疾病严重度和预后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动态监测止凝血指标有助病情的判断和预后的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病人 监护 外科急症 凝血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中心静脉TNA、TPN外科临床应用研究(附76例报告) 被引量:1
3
作者 鲍子雨 黄同义 +5 位作者 金全乐 王汉清 杨荣强 刘士会 李彩 潘成梅 《淮海医药》 1998年第2期3-5,共3页
目的:观察全混合营养液(TNA)、全胃肠外营养(TPN)对营养不良病人手术前后的疗效以及精氨酸、消炎痛对TPN的作用。方法:采用华瑞公司系列营养素以个体化方案,通过3升袋经中心静脉循环法输入,并采用精氨酸强化及消炎痛代谢调理。结果:... 目的:观察全混合营养液(TNA)、全胃肠外营养(TPN)对营养不良病人手术前后的疗效以及精氨酸、消炎痛对TPN的作用。方法:采用华瑞公司系列营养素以个体化方案,通过3升袋经中心静脉循环法输入,并采用精氨酸强化及消炎痛代谢调理。结果:除1例死于胰瘘外其余均痊愈,营养指标改善,代谢指标稳定,治疗目的达到。结论:经中心静脉TNA、TPN能改善负氮平衡、减少应激病人的分解、精氨酸强化有利于应激患者恢复。消炎痛是实用、有效的代谢调理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 TNA TPN 外科手术 营养不良 全混合营养液 全胃肠外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蒂大网膜移植在神经外科的应用
4
作者 孙建国 李金堂 +1 位作者 陶玉铭 刘家明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1993年第B10期26-26,共1页
大网膜应用于外科手术日益广泛,我院于1983年5月~1989年5月将带蒂大网膜移植应用在神经外科方面,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7例中,男12例,女5例;年龄最小6个月,最大72岁,平均34岁.(1)脑缺血性疾病7例,均有不... 大网膜应用于外科手术日益广泛,我院于1983年5月~1989年5月将带蒂大网膜移植应用在神经外科方面,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7例中,男12例,女5例;年龄最小6个月,最大72岁,平均34岁.(1)脑缺血性疾病7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偏瘫失语,脑动脉造影均有颅内动脉栓塞,术后偏瘫明显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蒂大网膜移植 神经外科 外科手术 脑缺血性疾病 偏瘫失语 脑动脉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头翁皂苷D通过多靶点和多途径抑制三阴性乳腺癌侵袭转移
5
作者 褚乔 王小娜 +5 位作者 续佳颖 彭荟林 赵裕琳 张静 陆国玉 王恺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0-161,共12页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和计算机模拟探讨白头翁皂苷D(PSD)抑制三阴性乳腺癌(TNBC)侵袭转移的作用机制,并进行实验验证。方法运用Super-PRED、Swiss Target Prediction、PharmMapper、STITCH和BATMAN-TCM数据库收集PSD潜在靶点,利用GeneCard...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和计算机模拟探讨白头翁皂苷D(PSD)抑制三阴性乳腺癌(TNBC)侵袭转移的作用机制,并进行实验验证。方法运用Super-PRED、Swiss Target Prediction、PharmMapper、STITCH和BATMAN-TCM数据库收集PSD潜在靶点,利用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获得TNBC侵袭转移靶点,将两者相交获得药物-疾病交集靶点,利用Cytoscape3.10.1软件绘制“PSD-靶点-疾病”互作网络。运用Cytoscape3.10.1中的Centiscape2.2插件设定阈值并获得核心靶点,使用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质互作(PPI)分析,通过David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KEGG通路和GO功能富集分析。最后将核心靶点依次与PSD进行分子对接。通过Transwell和Western blotting法对PSD的作用及机制进行验证。结果网络药理学结果显示,共筛选出PSD潜在靶点285个及药物与疾病核心靶点26个。GO分析获得175个条目,涉及生物大分子(蛋白质、DNA、RNA)的结合、酶活性、基因转录调控等方面。KEGG分析获得46个条目,涉及癌症途径、化学致癌-受体活化、癌症中的微小RNA、化学致癌-活性氧、癌症中PD-L1表达和PD-1检查点通路等。分子对接显示,PSD与MTOR、HDAC2、ABL1、CDK1、TLR4、TERT、PIK3R1、NFE2L2、PTPN1有较高的结合性。Transwell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PSD抑制TNBC细胞侵袭迁移且降低其MMP2、MMP9、N-cadherin及关键蛋白p-mTOR、ABL1、TERT、PTPN1、HDAC2、PIK3R1、CDK1、TLR4和细胞核内NFE2L2的表达(P<0.05),PSD可通过这些靶点阻碍TNBC侵袭转移。结论PSD通过多靶点和多途径抑制TNBC侵袭转移,为后续深入的机制研究提供前期基础,为TNBC药物研发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头翁皂苷D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三阴性乳腺癌 侵袭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冠状动脉外科的发展现状
6
作者 裴韶华 缪华新 《淮海医药》 CAS 2009年第3期F0003-F0004,共2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外科治疗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207例的外科治疗
7
作者 曹本福 李金堂 +1 位作者 孙建国 刘家明 《淮海医药》 2002年第4期301-302,共2页
目的 通过对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 ,总结手术死亡率 ,术后功能恢复情况 ,从而探讨手术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不同年龄组、不同部位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血肿清除术。结果 提出意识水平、手术时机、血肿部位与大小及术前高血... 目的 通过对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 ,总结手术死亡率 ,术后功能恢复情况 ,从而探讨手术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不同年龄组、不同部位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血肿清除术。结果 提出意识水平、手术时机、血肿部位与大小及术前高血压、年龄及合并心肺功能障碍、糖尿病等是影响手术效果的因素。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 ,术后综合治疗是提高治愈率 ,减少死亡率较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外科治疗 手术指征 预后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外科技术与患者安全
8
作者 王培生 《淮海医药》 CAS 2009年第3期235-236,共2页
关键词 微创外科 患者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破裂后早期神经介入栓塞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
9
作者 孙茂琦 田菲 周民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11期1137-1141,共5页
目的探究颅内动脉瘤(IA)破裂后早期神经介入栓塞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2020年1月~2023年1月行神经介入栓塞治疗的IA破裂病人100例,根据手术时机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于IA破裂后24~72小时手术;研究组51例,于IA破裂后24小时... 目的探究颅内动脉瘤(IA)破裂后早期神经介入栓塞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2020年1月~2023年1月行神经介入栓塞治疗的IA破裂病人100例,根据手术时机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于IA破裂后24~72小时手术;研究组51例,于IA破裂后24小时内手术。比较两组栓塞成功率、血清炎症-应激因子[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D-二聚体(D-D)、丙二醛(MDA)],脑血管痉挛(CVS)相关因子[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3],神经功能(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I评分),并发症(脑血管痉挛)及近期预后。结果研究组栓塞成功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79.5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第1、3、7天血清IL-6分别为(18.06±5.11)ng/L、(17.15±4.60)ng/L、(16.37±4.35)ng/L,对照组分别为(23.18±5.92)ng/L、(21.23±5.54)ng/L、(20.16±5.29)ng/L,TNF-α分别为(32.01±7.19)ng/ml、(30.67±6.85)ng/ml、(29.45±6.63)ng/ml,对照组分别为(39.01±8.20)ng/ml、(36.22±7.53)ng/ml、(35.01±7.12)ng/ml,D-D分别为(27.19±4.89)μg/ml、(26.20±4.71)μg/ml、(25.81±4.39)μg/ml,对照组分别为(32.06±5.94)μg/ml、(31.18±5.49)μg/ml、(30.26±5.61)μg/ml,MDA分别为(2.81±0.83)μmol/ml、(2.53±0.75)μmol/ml、(2.46±0.71)μmol/ml,对照组分别为(4.02±1.01)μmol/ml、(3.84±0.91)μmol/ml、(3.59±0.86)μmol/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3、7天,研究组血清HIF-1α分别为(95.16±8.21)pg/m、(93.25±7.94)pg/m、(92.54±7.80)pg/m,对照组分别为(102.31±8.56)pg/m、(100.27±8.19)pg/m、(99.65±7.92)pg/m,SICAM-1分别为(620.15±78.92)ng/ml、(616.37±75.28)ng/ml、(610.92±73.69)ng/ml,对照组分别为(683.19±80.24)ng/ml、(680.24±78.51)ng/ml、(675.31±75.92)ng/ml,Caspase-3分别为(645.13±88.61)mg/ml、(640.21±85.76)mg/ml、(633.79±82.65)mg/ml,对照组分别为(720.13±90.54)mg/ml、(717.03±88.65)mg/ml、(712.81±85.04)m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个月、3个月NIHSS评分分别为(5.20±1.37)分、(5.03±1.32)分,对照组分别为(6.31±1.50)分、(6.17±1.45)分;BI评分分别为(78.01±5.73)分、(79.12±5.81)分,对照组分别为(72.69±5.50)分、(73.24±5.7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84%,低于对照组的22.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预后良好率为82.35%,高于对照组的61.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A破裂后24小时内行神经介入栓塞的疗效显著,能更有效改善病人神经功能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破裂 神经介入栓塞 疗效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手术与经外环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精索鞘膜积液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旌晖 井颖 《中国性科学》 2024年第10期31-34,共4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与经外环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精索鞘膜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小儿精索鞘膜积液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措施分为研究组(采用腹腔镜手术)和对照组(采用经... 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与经外环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精索鞘膜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小儿精索鞘膜积液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措施分为研究组(采用腹腔镜手术)和对照组(采用经外环小切口手术为对照组),各50例。比较两组的围手术期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预后。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睾丸萎缩、切口感染、阴囊脓肿及脐疝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经外环小切口手术比较,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精索鞘膜积液的疗效更好,且复发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经外环小切口手术 小儿精索鞘膜积液 疗效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甲状腺手术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2
11
作者 鲍子雨 邢宝平 +2 位作者 刘士会 李鸿宝 杨荣强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7年第6期797-797,共1页
传统甲状腺手术方法的改进鲍子雨*邢宝平刘士会李鸿宝杨荣强作者单位:安徽省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外科233000*校友传统的甲状腺手术某些步骤略嫌繁琐、损伤较大,我们于1994年7月起对传统的甲状腺手术方法进行了若干改进,... 传统甲状腺手术方法的改进鲍子雨*邢宝平刘士会李鸿宝杨荣强作者单位:安徽省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外科233000*校友传统的甲状腺手术某些步骤略嫌繁琐、损伤较大,我们于1994年7月起对传统的甲状腺手术方法进行了若干改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介绍如下。1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外科手术 术式 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H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3
12
作者 陈虎 刘士会 +1 位作者 邢宝平 吕良峰 《当代医学》 2013年第9期93-94,共2页
目的探讨PPH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重度混合痔Ⅲ度、Ⅳ度患者共4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使用PPH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外痔切除术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于术后限制排便24h,术后6h可摄入流食... 目的探讨PPH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重度混合痔Ⅲ度、Ⅳ度患者共4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使用PPH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外痔切除术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于术后限制排便24h,术后6h可摄入流食,使用抗生素3d预防感染。结果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制定的混合痔的疗效判断,观察组痊愈率为100%,对照组痊愈率为71.43%,在痊愈率方面相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随访发现观察组无复发状况,对照组5例患者出现复发状况。结论 PPH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显著,且在治疗结束后无复发状况,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 外痔切除术 混合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腹部创伤后短期死亡原因调查及危险因素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4
13
作者 刘士会 吕良峰 胡成文 《河北医学》 CAS 2020年第2期307-311,共5页
目的:分析严重腹部创伤后短期死亡的原因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严重腹部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结局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分析患者死亡原因,比较两组性别、年龄、受伤至入院时间、手术时间、损伤分类、入院时伤情评估... 目的:分析严重腹部创伤后短期死亡的原因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严重腹部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结局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分析患者死亡原因,比较两组性别、年龄、受伤至入院时间、手术时间、损伤分类、入院时伤情评估结果、相关指标检测结果、是否采取心肺脑复苏等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严重腹部创伤后短期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80例患者中15例死亡(18.75%)。死亡原因:中枢性呼吸循环功能衰竭6例(40.00%)、创伤性休克4例(26.67%);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3例(20.00%);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13.33%)。死亡患者中年龄>60岁、多发伤、ISS评分≥16分的占比显著高于存活患者(P<0.05),同时入院时死亡患者的体温显著低于存活患者、APCAHEⅡ评分、碱剩余、PT、显著高于存活患者(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APCAHEⅡ评分、多发伤、ISS评分为严重腹部创伤后短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严重腹部创伤患者的死亡原因以中枢性呼吸循环功能衰竭及创伤性休克为主,且与患者年龄、APCAHEⅡ评分、多发伤、ISS评分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腹部创伤 短期死亡 死亡原因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静脉置管临床应用202例体会 被引量:3
14
作者 鲍子雨 葛春林 +4 位作者 储德华 汪莺娥 李彩 潘成梅 李敏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1997年第2期123-124,共2页
目的:通过202例中心静脉置管的临床应用,对各种导管、静脉途径及置管方法加以比较,指导临床选用。方法:导管采用硅胶管、套管针及商品导管,静脉选用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颈外静脉及股静脉,穿刺方法按“黎介寿”“蒋朱明”法... 目的:通过202例中心静脉置管的临床应用,对各种导管、静脉途径及置管方法加以比较,指导临床选用。方法:导管采用硅胶管、套管针及商品导管,静脉选用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颈外静脉及股静脉,穿刺方法按“黎介寿”“蒋朱明”法。结果:成功率颈内静脉100%,锁骨下静脉88%;并发症19例,主要为导管阻塞。21例经X线透视导管位置满意。结论:导管以商品聚氨酯导管为佳,静脉以锁骨下静脉首选;失败后可借助动脉搏动及超声检查指导操作或改用颈内静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导管 置管 穿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位结扎隐股静脉交接处联合腔内激光闭合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 被引量:18
15
作者 李文翔 陈虎 刘鹏 《安徽医学》 2020年第12期1437-1440,共4页
目的探讨高位结扎隐股静脉交接处联合腔内激光闭合术(EVLT)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100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按照双色球法分为对照组(高位结扎抽剥术治疗)与观察组(联合EVLT治... 目的探讨高位结扎隐股静脉交接处联合腔内激光闭合术(EVLT)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100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按照双色球法分为对照组(高位结扎抽剥术治疗)与观察组(联合EVLT治疗),每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术前术后6个月的静脉曲张程度及生活质量,随访12个月的术后并发症及大隐静脉完全闭塞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切口长度为(2.10±0.51)cm,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AVVSS评分、CIVIQ评分为(7.26±3.80)分、(71.98±14.27)分,均较术前和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前与术后6个月的AVVSS评分、CIVIQ评分差值为(11.65±3.50)分、(-21.53±3.81)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2个月大隐静脉完全闭塞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大隐静脉闭塞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63,P=0.022)。结论高位结扎隐股静脉交接处联合EVLT能明显改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临床静脉曲张症状,有效缩短大隐静脉完全闭塞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结扎隐股静脉交接处 腔内激光闭合术 大隐静脉曲张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后切口下颌角弧形截骨在面部轮廓整形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4
16
作者 田宇虹 马学美 +1 位作者 张才 陈金超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204-206,共3页
目的:观察耳后切口下颌角弧形截骨在面部轮廓整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4例双侧下颌角肥大者行双侧下颌角弧形截骨,1例同时行颧骨缩小,观察疗效。结果:术后患者面部轮廓曲线圆滑,面形得以改善,无并发症。结论:耳后切口下颌角弧形截骨... 目的:观察耳后切口下颌角弧形截骨在面部轮廓整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4例双侧下颌角肥大者行双侧下颌角弧形截骨,1例同时行颧骨缩小,观察疗效。结果:术后患者面部轮廓曲线圆滑,面形得以改善,无并发症。结论:耳后切口下颌角弧形截骨在面部轮廓整形中可以显著改善面下部正面和侧面外观,且切口隐蔽,操作简单,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手术 整形 面部轮廓整形 下颌角弧形截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留置胃肠减压管并早期进食在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马静 刘士会 李季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7期726-728,共3页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时不常规留置胃肠减压管并早期进食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随机选取2008年2月至2010年9月上消化道穿孔行修补术患者28例作为观察组,术后不留置胃管并早期进食;2003年5月到2008年1月上消化道穿孔行修补术患...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时不常规留置胃肠减压管并早期进食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随机选取2008年2月至2010年9月上消化道穿孔行修补术患者28例作为观察组,术后不留置胃管并早期进食;2003年5月到2008年1月上消化道穿孔行修补术患者31例作为对照组,常规留置胃管,并于肝门排气后拔管、进食。比较2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及恶心、呕吐、腹胀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的肠鸣音恢复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均显著提前,恶心显著减少(P<0.01),呕吐和腹胀发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上消化道穿孔行修补术中不留置胃肠减压管并早期恢复进食是安全可行的,有利于患者的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穿孔 修补术 胃肠减压管 快速康复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甲状腺手术的再改进 被引量:3
18
作者 邢宝平 鲍子雨 陈世远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6期489-490,共2页
目的 :总结甲状腺手术术式改进的经验。方法 :肿瘤局限在一侧腺叶 95例 ,行单侧腺叶切除术。肿瘤在两侧腺叶17例 ,5例行全甲状腺切除术 ,12例行一侧甲状腺叶切除加对侧甲状腺叶次全切除术。结果 :112例甲状腺肿瘤患者术后3~ 5天拆线 ,... 目的 :总结甲状腺手术术式改进的经验。方法 :肿瘤局限在一侧腺叶 95例 ,行单侧腺叶切除术。肿瘤在两侧腺叶17例 ,5例行全甲状腺切除术 ,12例行一侧甲状腺叶切除加对侧甲状腺叶次全切除术。结果 :112例甲状腺肿瘤患者术后3~ 5天拆线 ,均一期愈合。结论 :改进后术式治疗甲状腺肿瘤效果确切 ,并发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切除术 甲状腺肿瘤 术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6排Revolution CT多参数能谱成像在胆囊阴性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19
作者 祁冬 马静 +4 位作者 姜研 费翔 王进广 田欧 姚传顺 《中国医疗设备》 2021年第10期165-168,176,共5页
目的探讨256排Revolution CT多参数能谱成像在胆囊阴性结石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30例本院经能谱扫描诊断为疑似胆囊阴性结石患者的影像学资料,且所有患者均行胆囊切除术,以手术结果为参考标准。采用能谱软件进行多参数分析... 目的探讨256排Revolution CT多参数能谱成像在胆囊阴性结石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30例本院经能谱扫描诊断为疑似胆囊阴性结石患者的影像学资料,且所有患者均行胆囊切除术,以手术结果为参考标准。采用能谱软件进行多参数分析,观察阴性结石、腹腔脂肪及胆汁的能谱曲线分布特征并计算其曲线斜率,测量并记录不同能级(40~140keV)单能量图像阴性结石及邻近胆汁CT值,并比较其差异。采用物质分离技术(脂/水图、碘/水图)观察阴性结石显示效果,测量阴性结石、皮下脂肪及邻近胆汁有效原子序数并比较其差异。以胆囊手术结果为参考标准,计算能谱扫描诊断胆囊阴性结石的敏感性、特异性及诊断符合率,并采用Kappa检验评价其诊断结果的一致性。结果阴性结石与皮下脂肪能谱曲线均呈反弓缓慢上升型,二者曲线斜率相近(P>0.05),胆汁能谱曲线呈水平直线型或轻微下降型,其曲线斜率与阴性结石差异较大(P<0.05);低keV单能量图像(40~60 keV)及高keV单能量图像(90~140 keV)阴性结石及邻近胆汁CT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性结石及其邻近胆汁有效原子序数分别为6.17±1.09、8.76±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物质密度图脂/水图、碘/水图均可显示出阴性结石,在脂/水图呈高密度影,碘/水图呈低密度影,以脂/水图显示效果最好。能谱扫描诊断胆囊阴性结石的敏感性、特异性及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3.10%、100%、90.00%,其诊断结果与胆囊手术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0.817)。结论256排Revolution CT多参数能谱分析为临床诊断胆囊阴性结石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能够显著提高对阴性结石的检出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临床制定下一步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体层成像 多参数能谱成像 阴性结石 单能量 能谱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12例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明治 吕良峰 刘士会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6期709-710,共2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因素及诊治和预防的合理性.方法:患肢给予冷敷并抬高15°~30°,冷敷72 h后予以热敷同时予抗凝治疗.结果:12例中8例两周内下肢肿胀完全消退,2个月后复查彩色多谱勒血流显像检查,10例显示...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因素及诊治和预防的合理性.方法:患肢给予冷敷并抬高15°~30°,冷敷72 h后予以热敷同时予抗凝治疗.结果:12例中8例两周内下肢肿胀完全消退,2个月后复查彩色多谱勒血流显像检查,10例显示静脉通畅,2例广泛侧支循环建立.结论:彩色多谱勒血流显像检查是诊断深静脉血栓的可靠方法.围手术期要采取预防措施,溶栓及辅以小剂量抗凝剂治疗效果好,不易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直肠肿瘤 深静脉血栓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