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MCP-1、ICAM-1在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损害中作用及厄贝沙坦对二者的影响。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饮食合并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的方法建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糖尿病肾病DN组、厄贝沙坦DI组,检测各组大...目的:探讨MCP-1、ICAM-1在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损害中作用及厄贝沙坦对二者的影响。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饮食合并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的方法建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糖尿病肾病DN组、厄贝沙坦DI组,检测各组大鼠24 h尿量、24 h尿白蛋白定量(24 h UTP)、血糖(BG)、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肾重指数(KI);行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病理学形态,免疫组化观察MCP-1、ICAM-1蛋白的表达,RT-PCR观察MCP-1 mRNA、ICAM-1mRNA的表达。结果:与NC组比较,DN组大鼠肾脏病理改变加重,24 h尿量、24 h UTP、KI、BG、Scr、BUN、肾脏组织中MCP-1mRNA和ICAM-1mRNA及蛋白水平均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DN组比较,DI组大鼠BG、BUN、Scr有所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肾脏病理改变减轻,其余指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CP-1、ICAM-1在糖尿病肾病肾脏损害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厄贝沙坦能够减轻糖尿病肾病肾组织MCP-1、ICAM-1的表达,缓解了肾脏病理损伤。展开更多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减重在肥胖相关性肾病(ORG)中的疗效,并比较联合治疗在肥胖相关性肾小球肥大(OB-GM)和肥胖相关性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OB-FSGS)两种病理类型中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1月1日至2...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减重在肥胖相关性肾病(ORG)中的疗效,并比较联合治疗在肥胖相关性肾小球肥大(OB-GM)和肥胖相关性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OB-FSGS)两种病理类型中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1月1日至2020年2月1日经肾活检确诊为ORG的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类型分为OB-GM组(12例)和OB-FSGS组(1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规律治疗,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一般资料;治疗前以及随访结束后两组患者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血压、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 h UP)、血清清蛋白(Alb)、血肌酐(Scr)、尿酸(UA)、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空腹血糖(FBS)、三酯甘油(TG)、胆固醇(TC)的变化及差异。结果与OB-GM组相比,治疗前OB-FSGS组患者的体质量、Scr、24 h UP、TC较高,eGFR、Alb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OB-FSGS组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及高尿酸血症的概率高于OB-GM,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B-FSGS组发生肾病综合征的概率为18.2%,而OB-GM组无肾病综合征发生。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2.0±5.4)个月。两组患者治疗后体质量、BMI、24 h UP、血脂、Scr、UA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GFR虽较治疗前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B-FSGS组Alb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B-FSGS治疗前及随访结束后24 h UP、血浆Alb、UA、TC差值高于OB-G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减重联合厄贝沙坦等药物治疗对于ORG疗效显著。该治疗方案对于降低OB-FSGS患者蛋白尿、UA和TC,提升血浆Alb疗效较OB-GM更佳。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MCP-1、ICAM-1在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损害中作用及厄贝沙坦对二者的影响。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饮食合并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的方法建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糖尿病肾病DN组、厄贝沙坦DI组,检测各组大鼠24 h尿量、24 h尿白蛋白定量(24 h UTP)、血糖(BG)、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肾重指数(KI);行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病理学形态,免疫组化观察MCP-1、ICAM-1蛋白的表达,RT-PCR观察MCP-1 mRNA、ICAM-1mRNA的表达。结果:与NC组比较,DN组大鼠肾脏病理改变加重,24 h尿量、24 h UTP、KI、BG、Scr、BUN、肾脏组织中MCP-1mRNA和ICAM-1mRNA及蛋白水平均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DN组比较,DI组大鼠BG、BUN、Scr有所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肾脏病理改变减轻,其余指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CP-1、ICAM-1在糖尿病肾病肾脏损害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厄贝沙坦能够减轻糖尿病肾病肾组织MCP-1、ICAM-1的表达,缓解了肾脏病理损伤。
文摘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减重在肥胖相关性肾病(ORG)中的疗效,并比较联合治疗在肥胖相关性肾小球肥大(OB-GM)和肥胖相关性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OB-FSGS)两种病理类型中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1月1日至2020年2月1日经肾活检确诊为ORG的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类型分为OB-GM组(12例)和OB-FSGS组(1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规律治疗,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一般资料;治疗前以及随访结束后两组患者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血压、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 h UP)、血清清蛋白(Alb)、血肌酐(Scr)、尿酸(UA)、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空腹血糖(FBS)、三酯甘油(TG)、胆固醇(TC)的变化及差异。结果与OB-GM组相比,治疗前OB-FSGS组患者的体质量、Scr、24 h UP、TC较高,eGFR、Alb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OB-FSGS组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及高尿酸血症的概率高于OB-GM,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B-FSGS组发生肾病综合征的概率为18.2%,而OB-GM组无肾病综合征发生。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2.0±5.4)个月。两组患者治疗后体质量、BMI、24 h UP、血脂、Scr、UA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GFR虽较治疗前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B-FSGS组Alb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B-FSGS治疗前及随访结束后24 h UP、血浆Alb、UA、TC差值高于OB-G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减重联合厄贝沙坦等药物治疗对于ORG疗效显著。该治疗方案对于降低OB-FSGS患者蛋白尿、UA和TC,提升血浆Alb疗效较OB-GM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