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案例教学贯穿消化内科学习,提高医学生学习效果
1
作者 李大鹏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14期16-17,共2页
参照现代医学模式,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学习进度,在不同学习阶段给予不同层次的案例贯穿于消化内科学习的整个阶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掌握消化内科的基础知识的同时鼓励学生早期接触临床,为日后进入临床第一线打下扎实的根基。
关键词 案例教学 消化内科 自主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探头超声胃镜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2
作者 汪强武 王启之 +2 位作者 姚爱群 何淑燕 徐亚梅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4年第1期80-82,89,共4页
目的:探讨微探头超声胃镜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56例常规胃镜诊断为不同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患者行微探头超声胃镜探查,获得临床诊断,并对部分病例获取组织,通过病理检查确诊,分析相关结果。结果:在356例上消化道... 目的:探讨微探头超声胃镜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56例常规胃镜诊断为不同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患者行微探头超声胃镜探查,获得临床诊断,并对部分病例获取组织,通过病理检查确诊,分析相关结果。结果:在356例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中,微探头超声胃镜获得临床诊断328例,胃镜获得临床诊断87例,两种胃镜的临床诊断率分别为92.1%、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138例获得明确的病理诊断,微探头超声胃镜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诊断符合率为73.9%(102/138),明显高于胃镜的诊断符合率28.3%(39/138),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微型探头超声胃镜能准确区分消化道各层,对判断黏膜下肿瘤的起源、大小、性质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明显优于常规胃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探头超声胃镜 内窥镜检查 上消化道 隆起性病变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消化内镜教学模式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实践及体会 被引量:3
3
作者 朱玉 柯希权 +5 位作者 薛永举 邓敏 汪强武 李大鹏 王启之 汪建超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6期818-820,824,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消化内镜教学模式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消化内镜室接受规范化培训的66名住院医师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传统组与研究组。传统组采取传统教学模式,研究组采取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教... 目的:探讨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消化内镜教学模式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消化内镜室接受规范化培训的66名住院医师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传统组与研究组。传统组采取传统教学模式,研究组采取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教学模式,通过基础知识测试、临床病例测试和问卷测评三个方面,比较2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结果:基础知识测试方面,研究组的总成绩以及在操作知识、临床运用层次的得分均明显高于传统组(P<0.01),而在基本理论层次的得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病例测试成绩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测评显示,研究组在学习兴趣和动机、自主学习能力、临床思维建立、医学人文情怀培养、与老师的互动、团队精神培养6个方面满意度均显著高于传统组(P<0.05~P<0.01)。结论: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加强住院医师对消化内镜基础和临床知识的掌握,提高其对规范化培训教学过程的满意度,有利于提升规范化培训的效果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教育 认知负荷 消化内镜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8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汪强武 邾根玲 +2 位作者 王启之 燕善军 薛永举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284-286,共3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方法回顾近五年来87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87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41例(47.13%),肝源性溃疡18例(20.69%),门脉高压性胃病16例(1...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方法回顾近五年来87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87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41例(47.13%),肝源性溃疡18例(20.69%),门脉高压性胃病16例(18.39%);首次出血量在1000ml以下者多由后两者引起,首次出血量在1000ml以上者多为Child-Pugh C级患者,往往并发肝性脑病和肾功能衰竭。结论应对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急诊胃镜检查以明确出血原因,给予针对性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内镜检查 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媒体整合病例库在消化内镜技术多层次、阶梯式双向教学中的建立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邓晓晶 郑海伦 +1 位作者 王启之 燕善军 《淮海医药》 CAS 2021年第3期314-317,共4页
目的:探讨多媒体整合病例库在消化内镜技术多层次、阶梯式双向教学中的建立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以教学大纲为蓝本收集病例资料建立消化内镜多媒体病例库。纳入不同层次消化内科培训医师共360人,每层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总体每组... 目的:探讨多媒体整合病例库在消化内镜技术多层次、阶梯式双向教学中的建立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以教学大纲为蓝本收集病例资料建立消化内镜多媒体病例库。纳入不同层次消化内科培训医师共360人,每层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总体每组各180人。研究组采用病例库教学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法。培训结束后进行理论测试、实践测试及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完成培训后测试结果显示,研究组总体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问卷调查显示,研究组在兴趣启发、教学方式、掌握程度、师生互动方面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媒体整合病例库在消化内镜技术多层次、阶梯式双向临床教学中的建立和实施对本学科的发展水平将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媒体病例库 消化内镜 临床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联合前白蛋白测定在上消化道出血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顾万宝 汪强武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9期1162-1163,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联合前白蛋白(PA)测定在鉴别诊断肝硬化或消化性溃疡并发上消化道出中血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64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肝硬组化)、60例消化性溃疡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消化性溃疡... 目的:探讨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联合前白蛋白(PA)测定在鉴别诊断肝硬化或消化性溃疡并发上消化道出中血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64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肝硬组化)、60例消化性溃疡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消化性溃疡组)和60名健康成年人(对照组)血清RBP和PA的水平,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肝硬化组患者血清RBP和PA的水平低于对照组及消化性溃疡组(P<0.01);消化性溃疡组与对照组患者血清RBP和P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RBP和PA联合检测能及时反映肝脏损伤情况及肝脏的合成代谢功能,可作为鉴别肝硬化或消化性溃疡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出血 肝硬化 视黄醇结合蛋白 前白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血清细胞质胸苷激酶的检测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晓阳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12期1581-1583,共3页
目的:探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血清细胞质胸苷激酶(TK1)检查在临床应用上的意义。方法:利用免疫印迹增强化学发光法,检测144例消化系统肿瘤患者和6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清TK1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消化系统肿瘤患者TK1阳... 目的:探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血清细胞质胸苷激酶(TK1)检查在临床应用上的意义。方法:利用免疫印迹增强化学发光法,检测144例消化系统肿瘤患者和6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清TK1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消化系统肿瘤患者TK1阳性率为5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7%(P<0.01);腺癌阳性率72.7%,肝细胞癌阳性率68.6%,均较鳞癌的20.0%升高(P<0.05);胃癌、肝癌、胰腺癌及结肠癌TK1阳性率均较食管癌升高(P<0.05)。结论:TK1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中阳性率较高,尤其在胃、结肠和胰腺的腺癌和肝细胞癌患者中明显升高,提示TK1检测对消化系统腺癌有一定特异性。血清TK1高表达对于筛查和诊断胃肠道腺癌及肝细胞癌具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肿瘤 细胞质胸苷激酶 肿瘤标志物 增强化学发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在消化系统疾病治疗中的新进展
8
作者 李雅琳 王启之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354-357,共4页
姜黄素(CUR)是从植物姜黄中提取的一种天然多酚。近年来,姜黄素的抗肿瘤、抗炎症、抗氧化、促凋亡等药理作用已在消化系统疾病的研究中得到证实,特别是在信号通路转导水平中的作用,已经成为研究热点。文章就姜黄素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消... 姜黄素(CUR)是从植物姜黄中提取的一种天然多酚。近年来,姜黄素的抗肿瘤、抗炎症、抗氧化、促凋亡等药理作用已在消化系统疾病的研究中得到证实,特别是在信号通路转导水平中的作用,已经成为研究热点。文章就姜黄素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消化系统中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消化系统疾病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7在消化道疾病中的表达
9
作者 任志 王启之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100-101,共2页
关键词 消化系肿瘤 基质金属蛋白酶-7 转移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及全层剥离术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197例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柯希权 汪建超 +7 位作者 朱玉 郑海伦 李大鹏 马振增 邓敏 韦君 崔艳艳 刘茹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9期1169-1172,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及全层剥离术(endoscopic full-thickness resection,EFR)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消化科住院治疗的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病人197例,...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及全层剥离术(endoscopic full-thickness resection,EFR)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消化科住院治疗的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病人197例,均接受ESD或EFR手术,统计治疗切除率、手术时间、术中穿孔率、术后出血率及术后病理情况。结果:197例中154例起源于黏膜下层,行ESD治疗,均完整剥离病灶,ESD平均手术时间(病灶标记至完整剥离成功)为(24.0±3.6)min;所有ESD病人术后均无出血发生,术中均无穿孔,均经金属钛夹成功封闭创面。43例起源于固有肌层及与浆膜层紧密粘连,遂行EFR。42例一次完整剥离成功,均经胃镜下金属钛夹及尼龙绳荷包缝合成功封闭创面;1例因瘤体较大,病变粘连、剥离困难,改用外科手术。EFR平均手术时间为(52.0±9.7)min,术后均无出血发生,术中均主动穿孔。ESD或EFR术后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诊断为平滑肌瘤75例、异位胰腺43例,间质瘤39例、脂肪瘤26例,囊肿4例、神经内分泌肿瘤3例,神经鞘瘤3例、腺肌瘤2例,血管瘤1例、淋巴管1例。术后随访3~1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7个月,均未复发。结论:ESD及EFR技术可以安全完整切除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并提供完整可靠的病理诊断,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黏膜下肿瘤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内镜全层剥离术 平滑肌瘤 间质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NA实验技术及与消化道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利平 王启之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59-62,共4页
miRNA是一类新近发现的内源性非蛋白编码的单链小分子RNA,长度约为20~25nt,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目前已发现的miRNA中有许多与肿瘤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研究人员通过实验手段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这些miRNA与肿瘤的关系进行研究,... miRNA是一类新近发现的内源性非蛋白编码的单链小分子RNA,长度约为20~25nt,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目前已发现的miRNA中有许多与肿瘤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研究人员通过实验手段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这些miRNA与肿瘤的关系进行研究,以期找到治疗肿瘤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 肿瘤 miRNA抑制 miRNA过表达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为护理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焦虑和抑郁不良情绪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艳茹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年第31期13-14,17,共3页
目的观察行为护理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焦虑和抑郁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7年4月医院消化内科接诊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研究组进行行为护理。护理... 目的观察行为护理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焦虑和抑郁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7年4月医院消化内科接诊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研究组进行行为护理。护理前后通过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2组患者的情绪进行评定。2组临床症状通过护理前后的上腹胀、上腹疼痛、恶心、烧心、嗳气、纳差几个症状进行对比分析。观察2组护理效果。结果 2组患者SDS和SAS评分均有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临床症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5.00%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为护理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改善有显著效果,并且能改善临床有关的症状,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护理 功能性消化不良 焦虑 抑郁 不良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SD治疗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护理干预 被引量:5
13
作者 康怀兰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第8期22-24,共3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行ESD治疗的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患者50例,对照组25例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25例行ESD专项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行ESD治疗的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患者50例,对照组25例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25例行ESD专项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50例患者通过ESD术完整、彻底剥离病变,手术顺利,手术效果明显,均在术后5~7d出院。对照组4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出血,2例患者出现胃肠减压管脱落;研究组患者无术后大出血、胃肠减压管脱落情况。结论对行ESD术治疗的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患者行ESD专项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缩短围手术期,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术后患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 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泵在上消化道大出血治疗中给药方式及护理效果 被引量:3
14
作者 单芳靖 《合肥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185-187,共3页
目的探讨微量泵持续注入生长抑素及埃索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临床疗效和护理体会。方法将85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5例和对照组40例,干预组采用微量泵持续注入生长抑素及埃索美拉唑+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照组采用5%葡萄... 目的探讨微量泵持续注入生长抑素及埃索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临床疗效和护理体会。方法将85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5例和对照组40例,干预组采用微量泵持续注入生长抑素及埃索美拉唑+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照组采用5%葡萄糖500 m L+生长抑素3mg持续滴注,埃索美拉唑bid或q8h静脉滴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舒适度及治疗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止血成功率93.3%,高于对照组患者75.0%(P<0.05);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1.1%,低于对照组发生率30.0%(P<0.05)。结论微量泵持续泵入生长抑素及埃索美拉唑+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能有效控制出血,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少,有利于提高患者舒适度,增加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泵 优质护理模式 舒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整合医学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在消化内科疾病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效果评价 被引量:12
15
作者 马振增 寿广丽 +7 位作者 顾林 朱玉 燕善军 王启之 邓敏 汪建超 赵睿 王猛 《中华全科医学》 2022年第6期1045-1048,共4页
目的消化科疾病错综复杂,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及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本研究评估以整合医学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在消化内科疾病教学中的教学效能。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实习的140名... 目的消化科疾病错综复杂,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及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本研究评估以整合医学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在消化内科疾病教学中的教学效能。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实习的140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区组法分为对照组(传统教学模式)和实验组(以整合医学为导向的教学模式),2组教学内容相同,每组70人。比较2组消化系疾病的理论考核和病案分析成绩及迷你临床演练评估(Mini-CEX)考试成绩、教学效果及教学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消化系疾病理论考核、病案分析成绩分别为(45.16±4.37)分及(42.71±5.05)分,显著高于对照组[(43.57±3.81)分、(40.44±4.32)分,均P<0.05];实验组Mini-CEX考核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疾病诊断、医患沟通技巧、人文关怀、组织效能及整体表现方面的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实验组非常满意29人,满意35人,对照组非常满意20人,满意29人,实验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以整合医学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显著提高实验组学生的病史采集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加深了理论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将理论知识结合临床实践、发挥学习能动性(P<0.01)。结论在消化系疾病教学中,以整合医学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显著,提高了学生理论考核和病案分析成绩,有利于培养学生病史采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医学 教学模式 消化内科
原文传递
COX6B2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并影响患者的远期预后:基于抑制p53信号调控胃癌细胞的增殖及细胞周期
16
作者 沈梦迪 赵娜 +1 位作者 邓晓晶 邓敏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9-297,共9页
目的分析COX6B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对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基于公共数据库、患者病历资料分析COX6B2在胃癌和癌旁组织中表达量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富集分析COX6B2在胃癌中可能发挥的作用;应用慢病毒转染技术干预COX6B... 目的分析COX6B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对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基于公共数据库、患者病历资料分析COX6B2在胃癌和癌旁组织中表达量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富集分析COX6B2在胃癌中可能发挥的作用;应用慢病毒转染技术干预COX6B2的表达;通过CCK-8、流式细胞术及免疫印迹实验验证其生物学功能。结果TCGA数据库、免疫组化、免疫印迹和荧光定量PCR检测显示,COX6B2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P<0.05);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和K-M曲线显示,COX6B2高表达组生存期短(P<0.05);统计分析发现COX6B2在胃癌组织高表达与临床病理分期、CEA及CA19-9密切相关(P<0.05),COX6B2高表达、CEA≥5μg/L及CA19-9≥37 kU/L均是影响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且COX6B2表达量对患者远期预后有一定预判价值(P<0.05);GO及KEGG富集结果显示,COX6B2主要参与细胞周期的调控等;CCK-8和流式检测显示,上调COX6B2促进细胞增殖,通过增加G1/S期细胞比例调控细胞周期(P<0.05)。免疫印迹结果显示,COX6B2抑制胃癌细胞中p53和p21的表达(P<0.05)。结论COX6B2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且影响患者远期预后,其可能通过调控细胞周期而影响胃癌恶性增殖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COX6B2 细胞周期 细胞增殖 远期预后 P5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虑与抑郁心理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神经内分泌免疫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7
17
作者 赵昌东 赵红艳 +4 位作者 柯希权 张小节 张辉 王淑芳 李雪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34-239,共6页
背景溃疡性结肠炎(UC)是消化内科常见病,目前,该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近年来,多项研究显示,精神心理因素可能也参与了UC的发病,但精神心理因素到底通过何种机制参与UC的发病,是值得探讨的问题。目的探讨焦虑、抑郁心理对UC患... 背景溃疡性结肠炎(UC)是消化内科常见病,目前,该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近年来,多项研究显示,精神心理因素可能也参与了UC的发病,但精神心理因素到底通过何种机制参与UC的发病,是值得探讨的问题。目的探讨焦虑、抑郁心理对UC患者神经内分泌免疫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8年11月在蚌埠医学院附属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和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就诊的门诊及住院UC患者198例为病例组,根据病情分期将其分为缓解期(A组)57例和活动期(B组)141例。B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活动期(B1亚组)83例和中-重度活动期(B2亚组)58例。121例轻-中度活动期患者中合并焦虑和/或抑郁者6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1例和干预组31例,对照组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干预组予“心理干预+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另选取同期在两院体检健康者32例作为健康体检组。于纳入研究和治疗4周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测定研究对象焦虑、抑郁情况,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5羟色胺(5-HT)、白介素(IL)-6、IL-8、IL-2水平。结果健康体检组、A组、B1亚组HAMA、HAMD评分及5-HT、IL-6、IL-8水平均分别低于病例组、B组、B2亚组,IL-2水平均分别高于病例组、B组、B2亚组(P<0.01)。Pe 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病例组HAMA评分、HAMD评分均与5-HT、IL-6、IL-8呈正相关,与IL-2呈负相关(P<0.001)。治疗4周后,干预组HAMA、HAMD评分及5-HT、IL-6、IL-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IL-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干预组治疗后HAMA、HAMD评分及5-HT、IL-6、IL-8水平均低于治疗前,IL-2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焦虑、抑郁心理与UC发病密切相关,其可能通过影响神经内分泌免疫相关指标而参与UC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炎 溃疡性 焦虑 抑郁 神经内分泌细胞 细胞因子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粪便中Cal、MMP-9、MPO水平检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朱玉 赵孝文 +3 位作者 丁浩 刘晓昌 梅俏 许建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47-849,854,共4页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粪便中钙卫蛋白(Cal)、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UC患者和正常对照者各50例,测定UC患者和正常对照者粪便中Cal、MMP-9、MPO水平。结果 UC活动期患者粪便中Ca...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粪便中钙卫蛋白(Cal)、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UC患者和正常对照者各50例,测定UC患者和正常对照者粪便中Cal、MMP-9、MPO水平。结果 UC活动期患者粪便中Cal、MMP-9、MPO水平显著高于缓解期患者和正常对照者,UC患者活动期轻中重度各组粪便中Cal、MMP-9、MPO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UC患者粪便中Cal、MMP-9、MPO水平与DAI评分显著相关(P<0.05)。结论粪便中Cal、MMP-9、MPO水平可作为UC患者疾病活动性评估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卫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酶 9 髓过氧化物酶 粪便 溃疡性结肠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氨酰胺联合益生菌对肝硬化肠黏膜屏障和肝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19
作者 顾林 燕善军 +3 位作者 王启之 李大鹏 汪建超 汪强武 《胃肠病学》 2014年第4期213-216,共4页
背景:肝硬化患者易并发自发性腹膜炎、肝性脑病、感染性休克等并发症,与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肠道菌群紊乱密切相关.目的:探讨谷氨酰胺(Gln)联合益生菌对肝硬化患者肠黏膜屏障和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4~12月安徽省蚌埠医... 背景:肝硬化患者易并发自发性腹膜炎、肝性脑病、感染性休克等并发症,与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肠道菌群紊乱密切相关.目的:探讨谷氨酰胺(Gln)联合益生菌对肝硬化患者肠黏膜屏障和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4~12月安徽省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80例,随机分为Gln组、益生菌组、联合组、对照组,各组给予相同的常规保肝、利尿治疗,Gln组、益生菌组、联合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相应药物.Gln组:复方Gln肠溶胶囊400 mg tid,疗程14 d;益生菌组: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1 500 mg tid,疗程14 d;联合组:复方Gln肠溶胶囊400 mg tid+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1 500 mg tid,疗程14 d.试验第1、14 d采用Child-Pugh分级标准评估肝功能;以活性比色法定量检测血清二胺氧化酶(DAO)水平;以显色基质鲎试剂检测血清内毒素水平;以改良的酶学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清D-乳酸水平;以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AST、ALT水平.结果:治疗14 d后,Gln组、益生菌组、联合组的血清DAO、内毒素、D-乳酸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Gln组、益生菌组、联合组的血清内毒素、D-乳酸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且联合组又明显低于Gln组和益生菌组(P<0.05).治疗14 d后,联合组的Child-Pugh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联合组的Child-Pugh评分、血清AST、ALT水平均较其余三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Gln与益生菌联合应用可有效改善肝硬化患者的肠黏膜屏障功能和肝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胺 有益菌种 肝硬化 肠黏膜 肝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外周血中MMP-2、MMP-9与肠黏膜通透性关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薛永举 梅俏 +4 位作者 丁浩 胡静 刘晓昌 许建明 胡乃中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95-498,共4页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水平与肠黏膜通透性的临床关联,为UC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指标。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38例UC患者(UC组)和30例正常对照者(正常对照组)外周血中MMP-2、MMP-9水平;...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水平与肠黏膜通透性的临床关联,为UC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指标。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38例UC患者(UC组)和30例正常对照者(正常对照组)外周血中MMP-2、MMP-9水平;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示差法检测UC组和正常对照组口服乳果糖(L)和甘露醇(M)测试液后尿液中L、M含量,计算L/M比值。结果 UC组外周血中MMP-2、MMP-9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UC组外周血中MMP-2、MMP-9水平与UC疾病严重程度及病变范围呈一定相关性;UC组患者尿中L/M比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UC患者外周血中MMP-2、MMP-9水平与肠黏膜通透性改变有良好的相关性。结论活动期UC患者肠黏膜通透性增高,可能与外周血中MMP-2、MMP-9水平增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基质金属蛋白酶-9 肠黏膜通 透性 溃疡性结肠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