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杭州市萧山区流感与气象条件的关联性研究
1
作者 耿迪 赵红萍 +1 位作者 蔡璐璐 钟已承 《科技通报》 2024年第10期8-14,20,共8页
本文收集了2016—2021年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的流感就诊门诊数据和地面常规观测资料,采用广义相加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GAM)分析了流感与气象因子的关联关系,并利用多元逐步回归模型对流感进行预报。结果表明:(1)新冠... 本文收集了2016—2021年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的流感就诊门诊数据和地面常规观测资料,采用广义相加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GAM)分析了流感与气象因子的关联关系,并利用多元逐步回归模型对流感进行预报。结果表明:(1)新冠疫情出现前流感就诊人数逐年增加,疫情出现第一年(2020年)流感就诊人数明显减少,冬季发病人数最多,夏季最低;(2)青年流感就诊人数在所有年龄阶段中最多,就诊人数在婴幼儿阶段呈倒“U”型分布;(3)流感就诊人数与2月、8月的气温、平均气压、日平均风速呈显著负相关,与冬季相对湿度呈显著正相关;(4)当气温在7℃以下、相对湿度在55%~80%时,流感在当天和滞后2 d内发病可能性最高,在1000 hPa以下、2 m/s以下或7 m/s以上风速环境下流感发病具有一定的即时性;(5)构建流感门诊人数逐月预报方程,回代效果优于试预报效果。简言之,气温、平均气压、日平均风速、相对湿度是影响萧山区流感就诊人数的主要因素,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流感预报模型有一定的指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感冒 气象条件 广义相加模型 预测 萧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市萧山区气象灾害分区预警制作发布平台初探 被引量:2
2
作者 廖振杨 朱泽华 傅卫东 《浙江气象》 2019年第1期43-48,共6页
针对县级预警信息发布平台精细化程度不高、技术集约化程度低等问题,开发了杭州市萧山区气象灾害分区预警制作发布平台。该平台集成了各种探测资料和浙江省气象局0~36 h内模式预报产品,根据监测实况和模式外推智能自动形成分区预警提示... 针对县级预警信息发布平台精细化程度不高、技术集约化程度低等问题,开发了杭州市萧山区气象灾害分区预警制作发布平台。该平台集成了各种探测资料和浙江省气象局0~36 h内模式预报产品,根据监测实况和模式外推智能自动形成分区预警提示;将气象灾害预警精细到乡镇辖区;该系统与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建立自动连接,一次性制作分区预警产品,可在5 min内完成分区预警信号编辑制作和发布,高效地解决了预警发布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灾害 分区预警 业务系统 发布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科普社会化发展的实践与分析——以杭州市萧山区气象科普体验馆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蒋静怡 华正江 《浙江气象》 2023年第3期26-29,共4页
近年来科普模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创新科普理念与工作方式,打造新时代社会化大科普生态,是大势所趋。以杭州市萧山区气象科普体验馆为例,介绍了萧山区气象局聚焦气象科普高质量发展,以展馆为核心,一核多跨,联合教育、宣传、科协等10多... 近年来科普模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创新科普理念与工作方式,打造新时代社会化大科普生态,是大势所趋。以杭州市萧山区气象科普体验馆为例,介绍了萧山区气象局聚焦气象科普高质量发展,以展馆为核心,一核多跨,联合教育、宣传、科协等10多个部门通过“建机制、强基础、亮品牌”,推进气象科普创新发展,广泛融入部门、镇村、社区、医院、景区、校园等,着力构建多元社会气象科普平台,阐述了杭州市萧山区气象局围绕社会公众气象科普需求,联合部门协作发展、创新科普形式的实践与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科普 科普品牌 教育活动 社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萧山白对虾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茅成铮 刘若岚 +2 位作者 袁淑杰 张碧 蔡璐璐 《气候变化研究快报》 2022年第6期957-968,共12页
大棚气温调控效果与地域、季节、天气类型、作物种类/养殖品类有关,现阶段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研究区域多为华中、华东、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季节多为冬夏季;作物多为蔬菜、水果、林木;资料为逐日或逐时棚内外气温数据。由于... 大棚气温调控效果与地域、季节、天气类型、作物种类/养殖品类有关,现阶段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研究区域多为华中、华东、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季节多为冬夏季;作物多为蔬菜、水果、林木;资料为逐日或逐时棚内外气温数据。由于技术进步和自动气象站增多,能够提供分钟级气象观测,为大棚气温调控效果精准研究提供了可能。大棚内高、低温灾害分布与地域、季节、天气类型、作物种类/养殖品类有关,现阶段大棚种植/养殖高、低温灾害研究区域主要在华北、东北、华东、华南、华中和西北地区;研究对象多为植物,水产类研究较少;资料为逐日或逐时气温数据。但目前大棚内气象要素预报由当地的区域站预报数据提供,从前人的研究可以发现,大棚内气象要素与当地区域站的预报数据存在很大差异,所以直接用区域站预报作为大棚内气象预报不能够准确为农户提供田间操作指导。外界环境对大棚内气象要素影响很大,所以找到外界和棚内气象要素的关系对于建立大棚内气象要素预报十分重要。本文利用2019年5月~2020年11月萧山地面常规气象观测站逐日日照时数资料、萧山区域站10 min空气温度和大棚内小气候观测站0.12 m处10 min水下温度,分析春、夏、秋季不同天气类型下不同模型对大棚白对虾高、低温灾害监测及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预测 大棚小气候 灾害监测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年1月杭州市连续雨雪过程中雨雪转换气象条件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陈光宇 陈勇明 +3 位作者 沈杭锋 廖振杨 勾亚彬 朱泽华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23年第2期67-75,共9页
利用2018年1月下旬杭州及周边地区各气象观测站的逐小时地面气象要素观测资料、ERA-Interim逐6 h再分析资料,以及同时期微波辐射计、风廓线雷达和双偏振雷达资料,采用等熵位涡分析、物理量诊断等方法,分析了杭州市一次长时间连续雨雪过... 利用2018年1月下旬杭州及周边地区各气象观测站的逐小时地面气象要素观测资料、ERA-Interim逐6 h再分析资料,以及同时期微波辐射计、风廓线雷达和双偏振雷达资料,采用等熵位涡分析、物理量诊断等方法,分析了杭州市一次长时间连续雨雪过程的天气成因,并讨论了雨雪转换前后的气象要素特征。天气背景分析表明,200 hPa脊后辐散区和强西风急流提供了强上升运动,500 hPa倒“Ω”阻塞形势和以295 K等熵面高位涡值代表的低层冷空气提供了持续冷源。分析雨雪转换前后的气象要素发现,当700 hPa温度在-1℃以下,850—925 hPa为东北风,冷层温度低于-4℃时,杭州以降雪为主,反之将出现雨雪转换。不同的暖层和冷层厚度是造成27日降水相态不同的原因。温度高于-1℃暖层和温度低于-3.5℃冷层的厚度,可作为雨雪相态的判断指标。微波辐射计和风廓线雷达探测资料分析结果表明,雪转雨时,温度的变化开始于700 hPa高度,并逐渐向下传导,700 hPa温度的变化时间较850—925 hPa的提前约4~6 h,待低层冷层强度明显减弱后由降雪转为降雨。双偏振雷达差分反射率(Z_(DR))、零阶滞后相关系数(CC)和相态识别产品(HCL)分析结果表明,25日、27日两次雪转雨过程中25日层结温度较27日的低,冷层强度也较27日的强,是25日未出现纯雨的原因。通过分析雷达产品可大致分辨层结气温分布特征,并判断降水相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雪转换 环流形势 等熵位涡 暖层 冷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借鉴时尚元素 打造活力气象——浅谈插画艺术在气象节目包装中的运用 被引量:1
6
作者 王轶 俞卡莉 周剑 《浙江气象》 2009年第2期22-25,47,共5页
从插画艺术的概念入手,浅谈目前气象节目的包装及如何将插画元素运用到气象节目的包装中。
关键词 插画艺术 气象节目 包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萧山大棚白对虾水温调控效果的研究
7
作者 茅成铮 刘若岚 +2 位作者 袁淑杰 张碧 蔡璐璐 《农业科学》 2022年第11期1172-1182,共11页
本项目任务来源于2021年杭州市萧山区科技计划项目《萧山白对虾主要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技术研究》。白对虾是一种广温广盐虾,虽然其对环境的适应力较强,但其生物特性复杂且敏感,对环境要求很高,气象因素的变化与环境的稳定性密切相关,气... 本项目任务来源于2021年杭州市萧山区科技计划项目《萧山白对虾主要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技术研究》。白对虾是一种广温广盐虾,虽然其对环境的适应力较强,但其生物特性复杂且敏感,对环境要求很高,气象因素的变化与环境的稳定性密切相关,气温是其中影响最大的因素。外界气温过高或过低,使白对虾摄食量下降,从而使产量急剧下降,对养殖户造成严重经济损失。露天养殖白对虾常发生高、低温灾害。而大棚具有调温能力,能为白对虾种植提供适宜小气候环境,降低遭受气温灾害的频率,提高产量,同时大棚养殖能有效延长养殖时间,增加经济效益。大棚的保温效果及调温能力能有效降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遭受高、低温灾害的风险,但灾害频率依然较大,严重影响大棚白对虾的产量和品质。现阶段,气象部门通常只发布大气环境气温,如何根据棚外环境因素确定并预测棚内气温是目前关注的重点。棚外养殖白对虾受气象因素影响较大,为提高白对虾产量,大棚养殖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大棚小气候是影响大棚白对虾产量的关键,受季节和天气类型的影响,大棚小气候差异较大,气温是小气候中对白对虾产量影响最显著的因子。因此,许多专家和学者对于大棚白对虾小气候研究及高、低温灾害监测及预警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并在国际上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温调控 季节类型 白对虾 大棚小气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萧山机场浓雾天气中跑道视程变化特征及预警指数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黄琪波 王琴 沈杭锋 《浙江气象》 2021年第4期1-7,共7页
利用2010—2020年杭州萧山机场逐分钟的自动观测资料,对影响杭州萧山机场飞行起降的52次浓雾过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大多数浓雾发生前,跑道视程具有前期振荡和爆发性增强的特征;浓雾爆发性增强前后,一般还具有局地平流特征,浓雾... 利用2010—2020年杭州萧山机场逐分钟的自动观测资料,对影响杭州萧山机场飞行起降的52次浓雾过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大多数浓雾发生前,跑道视程具有前期振荡和爆发性增强的特征;浓雾爆发性增强前后,一般还具有局地平流特征,浓雾爆发性越强,雾的局地平流特征越明显。据此,可以利用雾的前期振荡特征预警浓雾的发生。最后,定义了浓雾预警指数,利用该指数可提前有效预警大多数浓雾过程;预警指数对个别浓雾过程的预警效果不佳,针对此类浓雾雾生时的平流特征,可以利用平流风速及跑道上的多个观测点,来精确预测机场从开始受浓雾影响至被浓雾完全笼罩的时间,为航班起降决策提供准确的预警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雾 跑道视程 振荡 预警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基层气象台站地面测报工作的因素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13
9
作者 韩哲 《安徽农学通报》 2012年第18期158-159,共2页
通过对我国基层气象台站地面测报工作质量的制度、队伍建设、业务熟练程度等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做好我国基层气象台站地面测报工作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大力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增强业务技能培训;加强气象测报制度管理,落实业务... 通过对我国基层气象台站地面测报工作质量的制度、队伍建设、业务熟练程度等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做好我国基层气象台站地面测报工作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大力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增强业务技能培训;加强气象测报制度管理,落实业务质量考核;充分激发、调动观测员的工作创造性和积极性;大力弘扬团结互助的团队精神等,为我国我国基层气象台站地面测报工作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台站 气象测报业务 因素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自动气象站日常维护及若干故障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周剑 陈斌 《浙江气象》 2012年第1期36-37,共2页
区域自动气象站是精细化天气预报服务的重要基础,由于野外工作条件复杂恶劣,,区域自动气象站多见各种故障,其数据对天气预报分析造成一定困扰,也影响气象资料准确性和完整性。本文主要针对自动气象站的常见的仪器故障,从实践经验中介绍... 区域自动气象站是精细化天气预报服务的重要基础,由于野外工作条件复杂恶劣,,区域自动气象站多见各种故障,其数据对天气预报分析造成一定困扰,也影响气象资料准确性和完整性。本文主要针对自动气象站的常见的仪器故障,从实践经验中介绍仪器日常维护和故障排除中累积的一些经验。供日常工作中参考,以提高区域自动气象站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数据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站 常见故障 日常维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气象观测场防雷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施亮 《科技创新导报》 2014年第32期72-72,74,共2页
地面气象观测场由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极易遭受雷击。虽然已有相关防雷技术规范的出台,但由于规范的滞后及其他客观原因,观测场的防雷措施未能及时、有效地进行完善。观测场仪器设备遭雷击事故屡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气象观测业务的... 地面气象观测场由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极易遭受雷击。虽然已有相关防雷技术规范的出台,但由于规范的滞后及其他客观原因,观测场的防雷措施未能及时、有效地进行完善。观测场仪器设备遭雷击事故屡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气象观测业务的发展。该文对观测场防雷措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整改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观测场 防雷措施 解决方法 气象观测业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萧山站迁站观测资料对比评估 被引量:4
12
作者 马凤华 耿迪 +1 位作者 刘学军 钟已承 《浙江气象》 2018年第1期32-37,共6页
利用2016年(站址迁移对比期)萧山国家一般气象站新、旧址的气温、降水、相对湿度、风向、风速等气象要素逐日观测值,采用差值标准差、降水量累计相对差值、风向相符率、显著性检验等统计方法,对以上气象要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新... 利用2016年(站址迁移对比期)萧山国家一般气象站新、旧址的气温、降水、相对湿度、风向、风速等气象要素逐日观测值,采用差值标准差、降水量累计相对差值、风向相符率、显著性检验等统计方法,对以上气象要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新址的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的年平均值均低于旧址,差值分别为-0.4℃、-0.7℃、-0.2℃,新、旧址的最高气温差异最大;新、旧址的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在春、夏季节比较接近,而在秋、冬季节相差较大。2)新址相对湿度大于旧址,差值年平均为3%,新、旧址相对湿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其中9—12月新旧址的相对湿度差值较大。3)新址的年降水量比旧址偏多110.3 mm,雨日比旧址偏少22 d,年降水量累计相对差值为7%,4—6月和9—11月期间新旧址的降水量观测数据差异较大。4)新址平均风速、最大风速、极大风速均比旧址偏大,差值年平均分别为2.0 m/s、3.6 m/s、3.5 m/s,新、旧址在春、夏季的风速相差较小,秋、冬季相差大,新、旧址在大风日数和静风出现次数上一致性较差;全年风向相符率为42.5%,两站址风向一致性较差。5)平均气温、降水量和平均相对湿度月(年)平均值与旧址近20 a的观测数据差异不显著,平均风速差异显著。分析认为,测站环境、海拔的不同以及小气候的影响,是造成以上要素差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站迁站 观测数据 差异分析 对比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萧山花卉越夏生产与山地气候资源应用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谢国军 姚一梅 项先道 《浙江气象》 2005年第3期24-28,共5页
蝴蝶兰、仙客来、一品红、大花蕙兰等花卉品种在平原地区越夏时会因受到高温干旱的影响,而导致生长不良或出现休眠现象,极难培养,移入山区或半山区进行夏季保养是一较好途径。本文对萧山山地气候资源和花卉山区越夏生长性状进行试验评估... 蝴蝶兰、仙客来、一品红、大花蕙兰等花卉品种在平原地区越夏时会因受到高温干旱的影响,而导致生长不良或出现休眠现象,极难培养,移入山区或半山区进行夏季保养是一较好途径。本文对萧山山地气候资源和花卉山区越夏生长性状进行试验评估,提出了合理利用夏季高山温凉多光照的气候优势的建议,可以有效改变目前花卉远途输送、异地越夏的现状,提高花卉生产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气候资料 花卉 越夏 花卉品种 气候资源 越夏 山地 萧山 应用 夏季保养 半山区 高温干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气象科普绘本创作探索 被引量:1
14
作者 蒋静怡 包秀云 +1 位作者 王琴 黄程 《浙江气象》 2022年第4期14-17,共4页
近年来气象科普传播形式不断丰富,初步实现了部门内外资源共享,形成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气象部门媒体与社会媒体相互融合的立体传播局面。但针对学龄前儿童的气象科普内容稍显欠缺,不能满足学龄前儿童的审美和需求。对于幼儿来说,阅读... 近年来气象科普传播形式不断丰富,初步实现了部门内外资源共享,形成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气象部门媒体与社会媒体相互融合的立体传播局面。但针对学龄前儿童的气象科普内容稍显欠缺,不能满足学龄前儿童的审美和需求。对于幼儿来说,阅读是家长普遍愿意接受的方式,也是最有效的传播途径,因此绘本类的书籍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来说,是比较有效的气象科普传播方式,明快的颜色、有趣的插图、生动的内容,能反复学习。作者以亲身参与编辑制作的原创绘本《观云识天》为例,从3个方面探讨了儿童气象科普绘本编制的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科普 绘本 儿童类 科普图书 气象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美白对虾养殖高影响天气的气象服务探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耿迪 蔡璐璐 马凤华 《浙江气象》 2021年第4期25-28,共4页
南美白对虾养殖是浙江省水产养殖的支柱产业,对气象因素的敏感性较高。归纳整理了南美白对虾在杭州市萧山区的养殖周期、适宜生长环境,以及放苗期、生长期、捕捞期等的适宜气象条件。通过分析天气条件变化对养殖产生的不利影响,明确了... 南美白对虾养殖是浙江省水产养殖的支柱产业,对气象因素的敏感性较高。归纳整理了南美白对虾在杭州市萧山区的养殖周期、适宜生长环境,以及放苗期、生长期、捕捞期等的适宜气象条件。通过分析天气条件变化对养殖产生的不利影响,明确了南美白对虾养殖的高影响天气类型。结合实地调研和养殖经验,确定了高影响天气的指标及灾害防御建议,指出了南美白对虾养殖的气象服务要点。研究旨在在高影响天气出现前,为虾农提供具有针对性、科学性、专业性的农事活动建议,科学地指导虾农采取相应防御措施,为南美白对虾养殖提供气象服务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美白对虾 高影响天气 气象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气象本地化开发应用的实践与思考
16
作者 耿迪 华正江 +3 位作者 马凤华 王小良 王琴 蔡璐璐 《浙江气象》 2023年第4期27-32,共6页
总结了萧山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现状,明确了数字化改革背景下气象灾害防御的新目标,介绍了萧山数智气象应用场景建设的设计思路及主要功能。萧山数智气象是面向区镇村3级防灾减灾管理需要的决策气象服务保障系统,集成了多种防灾减灾气象... 总结了萧山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现状,明确了数字化改革背景下气象灾害防御的新目标,介绍了萧山数智气象应用场景建设的设计思路及主要功能。萧山数智气象是面向区镇村3级防灾减灾管理需要的决策气象服务保障系统,集成了多种防灾减灾气象产品。目前萧山数智气象整合了数据展示、智能警报、亚运气象服务保障等功能,融合了多部门数据,移动端开发了常规版、梅汛期版、台汛期版、雨雪冰冻版4个专题,增加了协理员和信息员灾情上报、预警转发、活跃度统计的相关功能,将防灾减灾气象产品全面集成应用于数智气象应用场景。在“烟花”台风服务期间,萧山数智气象首次全面融入数字化抗台决策指挥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后续数智气象还要继续深挖行业数据集成后的含义,丰富服务产品形式,深化城市防灾减灾一张图气象服务,提升城市数字化治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气象 气象灾害防御 可视化指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湘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气象环境条件分析
17
作者 王琴 黄琪波 +2 位作者 蒋静怡 马凤华 蔡璐璐 《浙江气象》 2021年第2期12-17,共6页
利用萧山国家气象观测站30 a(1981—2010年)的气候观测资料,分析了浙江湘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生态气候特征和主要旅游气象灾害发生时段,利用湘湖落雁岛1 a(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负氧离子监测数据,分析了度假区负氧离子浓度特征。采用温湿... 利用萧山国家气象观测站30 a(1981—2010年)的气候观测资料,分析了浙江湘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生态气候特征和主要旅游气象灾害发生时段,利用湘湖落雁岛1 a(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负氧离子监测数据,分析了度假区负氧离子浓度特征。采用温湿指数、风效指数进行气候舒适度分析评价,采用度假气候指数(HCI)进行气候适宜性评价,采用负氧离子浓度等级,进行空气清新度评价。同时,利用湘湖越窑和湘湖落雁岛自动气象观测站2012—2019年的气象要素资料和同时段萧山国家气象观测站日照数据,对比分析评估了近10a度假区气候舒适度。结果表明,度假区全年都适宜旅游活动,全年有2个度假旅游黄金期,分别为4—5月和9—11月,为度假旅游的“很适宜期”或“特别适宜期”。度假区人居环境气候舒适时段为5—6月和9—10月,长达4个月,近10a人居环境舒适时段增加了1个月,长达5个月,适宜旅游时期负氧离子平均浓度为1100个/cm^(3),浓度较高,空气较清新。度假区大风、积雪和暴雨主要旅游气象灾害的影响时段不同,全年各月都可能出现旅游气象灾害。最后根据度假区的气象环境条件分析情况,对做好度假区旅游气象服务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气象 气候舒适度 气候适宜性 空气清新 旅游气象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东半岛苹果不同生育阶段水分供需关系
18
作者 伯玥 丁锡强 +2 位作者 耿迪 姜茹茵 马端良 《内蒙古气象》 2024年第4期41-50,61,共11页
基于1978—2018年胶东半岛地区的逐日气象观测资料,研究了胶东半岛红富士苹果树在不同关键生育期的需水量、有效降水量、缺水量及水分盈亏指数变化,并探讨了其在不同关键生育期可能适合的灌溉量和灌溉制度。结果表明:苹果在关键生育期... 基于1978—2018年胶东半岛地区的逐日气象观测资料,研究了胶东半岛红富士苹果树在不同关键生育期的需水量、有效降水量、缺水量及水分盈亏指数变化,并探讨了其在不同关键生育期可能适合的灌溉量和灌溉制度。结果表明:苹果在关键生育期年平均需水总量约为718 mm,有效降水量为503 mm;果实膨大期需水量最大,为280 mm,有效降水量也最多,为241 mm;需水量在除果实膨大期呈减小趋势以外,其他各生育期均呈上升趋势;有效降水量除花芽分化期和果实膨大期呈下降趋势之外,在其他各生育期都呈上升趋势。胶东半岛苹果在各关键生育期均呈现水分亏缺状态,平均亏缺量在6~53 mm,需要依赖灌溉维持果树正常生长,并且在半岛西北部有更高的灌溉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需水量 苹果种植 灌溉制度 胶东半岛 水分盈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年6月17~18日浙江省萧山区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19
作者 金希 陈光宇 +1 位作者 廖振杨 王琴 《北京农业(下旬刊)》 2013年第A11期209-210,共2页
利用NECP、T639再分析资料,并结合环流形势对浙江省2012年6月17日-6月18日连续性大到暴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大暴雨过程是由东北冷涡低槽引导弱冷空气和副高外围西南暖湿气流交汇而形成的。低空西南急流与低涡为大暴雨提供了有利的... 利用NECP、T639再分析资料,并结合环流形势对浙江省2012年6月17日-6月18日连续性大到暴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大暴雨过程是由东北冷涡低槽引导弱冷空气和副高外围西南暖湿气流交汇而形成的。低空西南急流与低涡为大暴雨提供了有利的水汽输送条件,暴雨落区出现在低空急流前方和低涡右前方。暴雨来源于低层与中层共同的水汽辐合,2层水汽辐合对暴雨的产生有"势均力敌"的贡献。暴雨出现在湿度相对较大值区内。低层辐合、高层幅散的环流结构引发了大范围强烈的上升运动。暴雨产生在强的上升运动中心区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低空急流 低涡 水汽输送 上升运动
原文传递
南亚夏季风对珠穆朗玛峰北坡地面风场的影响 被引量:19
20
作者 周立波 邹捍 +2 位作者 马舒坡 李鹏 吴瑞欢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73-1186,共14页
喜马拉雅山区毗邻南亚季风区,其陡峭的地形和复杂的地表状态在强烈太阳辐射条件下形成了特殊的局地环流系统。为了正确理解该环流系统与南亚天气气候过程的可能关联,本文利用HEST2006珠穆朗玛峰绒布河谷强化实验期间获得的2006年5~6... 喜马拉雅山区毗邻南亚季风区,其陡峭的地形和复杂的地表状态在强烈太阳辐射条件下形成了特殊的局地环流系统。为了正确理解该环流系统与南亚天气气候过程的可能关联,本文利用HEST2006珠穆朗玛峰绒布河谷强化实验期间获得的2006年5~6月的地面观测资料和实时的大气环流资料,对该地区地面风场与南亚夏季风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南亚夏季风间歇期,喜马拉雅山区以晴空天气为主,太阳辐射强烈,绒布河谷地区地面盛行沿河谷方向的偏南下行气流;南亚夏季风强盛期,喜马拉雅山区多为云雨天气,太阳辐射减弱,地面风场强度明显减弱。结果表明,喜马拉雅山地区山谷内部的地面环流系统几乎不受其高层大气环流的影响,而与太阳辐射通量及南亚夏季风指数关系密切。因此,我们认为南亚夏季风对喜马拉雅山区地面环流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改变该地区的大气热力和辐射状况完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马拉雅山 珠穆朗玛峰 南亚夏季风 局地环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