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研究性学习用于妇产科学的教学效果分析
1
作者 魏伟 王芳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18期388-389,共2页
目的了解研究性学习模式用于妇产科教学的教学效果。方法将研究性学习教学方式应用于我校的《妇产科学》教学过程中,根据班级分为对照组59名与实验组58名,比较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的综合病案分析、理论考试与实践技能考核的成绩... 目的了解研究性学习模式用于妇产科教学的教学效果。方法将研究性学习教学方式应用于我校的《妇产科学》教学过程中,根据班级分为对照组59名与实验组58名,比较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的综合病案分析、理论考试与实践技能考核的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研究性学习模式的教学效果优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 妇产科学 教学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Hayman缝合术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及对卵巢恢复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2
作者 魏伟 庞恩翠 +1 位作者 张俊红 刘洁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8期25-29,共5页
目的:探讨改良Hayman缝合术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及对卵巢恢复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2年11月对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行8字法缝合联合卡前列... 目的:探讨改良Hayman缝合术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及对卵巢恢复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2年11月对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行8字法缝合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观察组43例实施改良Hayman缝合术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疗效、卵巢功能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月经复潮时间早于对照组,术中、术后2 h和术后24 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抗米勒管激素(AMH)、雌二醇(E2)均高于对照组,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改良Hayman缝合术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应用到剖宫产产后出血治疗中,可有效提高手术效率,降低术中及术后出血量,改善卵巢功能,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产后出血 改良Hayman缝合术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卵巢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SP7-MDM2-p53信号轴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魏伟 赵慧娟 刘湘翠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214-220,共7页
目的:探讨泛素特异性蛋白酶7(USP7)调节Mdm2 p53结合蛋白同源物(MDM2)-p53轴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Western blot检测人子宫内膜癌组织、癌旁组织、人子宫内膜上皮细胞hEEC及人子宫内膜癌细胞系Ishikawa、HE... 目的:探讨泛素特异性蛋白酶7(USP7)调节Mdm2 p53结合蛋白同源物(MDM2)-p53轴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Western blot检测人子宫内膜癌组织、癌旁组织、人子宫内膜上皮细胞hEEC及人子宫内膜癌细胞系Ishikawa、HEC-1-A、KLE中USP7蛋白表达。将Ishikawa细胞分为NC组、P22077(USP7抑制剂)组、pcDNA组、pcDNA-MDM2组、P22077+pcDNA组、P22077+pcDNA-MDM2组,CCK-8法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Ishikawa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Ishikawa细胞凋亡与细胞周期变化;Western blot检测Ishikawa细胞中USP7、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周期素依赖性激酶2(CDK2)、Bcl-2相关X蛋白(Bax)、MDM2、p53蛋白表达。以RG7388(MDM2抑制剂)或PFT-α(p53抑制剂)与20μmol/L P22077共处理Ishikawa细胞48 h以验证USP7-MDM2-p53信号轴上下游关系。结果:USP7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和细胞中高表达,且Ishikawa细胞中USP7蛋白表达量最高,因此,选择Ishikawa细胞为研究对象。与NC组比较,P22077组Ishikawa细胞OD 450值、克隆形成率、S期和G 2/M期细胞数、USP7、CyclinD1、CDK2、MDM2蛋白表达降低,细胞凋亡率、G_(0)/G_(1)期细胞数、p53、Bax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NC组、pcDNA组比较,pcDNA-MDM2组Ishikawa细胞OD 450值、克隆形成率、S期和G 2/M期细胞数、USP7、CyclinD1、CDK2、MDM2蛋白表达升高,细胞凋亡率、G_(0)/G_(1)期细胞数、p53、Bax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P22077组、P22077+pcDNA组比较,P22077+pcDNA-MDM2组Ishikawa细胞OD 450值、克隆形成率、S期和G 2/M期细胞数、USP7、CyclinD1、CDK2、MDM2蛋白表达升高,细胞凋亡率、G_(0)/G_(1)期细胞数、p53、Bax蛋白表达降低(P<0.05)。p53为USP7-MDM2通路下游分子。结论:抑制USP7表达可能通过下调MDM2来激活p53进而抑制Ishikawa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及周期停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7 Mdm2 p53结合蛋白同源物(MDM2)-p53轴 子宫内膜癌 增殖 凋亡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参数对子痫前期产妇产后出血的预测价值
4
作者 刘蘅哲 郭素芬 赵明霞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30期57-60,共4页
目的探究血栓弹力图(TEG)参数对子痫前期产妇产后出血的预测价值,为建立子痫前期产妇产后出血预测模型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指导制定科学优化的诊疗方案。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12月菏泽市牡丹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0例子痫前期产妇作为研究... 目的探究血栓弹力图(TEG)参数对子痫前期产妇产后出血的预测价值,为建立子痫前期产妇产后出血预测模型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指导制定科学优化的诊疗方案。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12月菏泽市牡丹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0例子痫前期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是否发生产后出血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均给予TEG检测。比较两组TEG参数差异,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方法分析其与子痫前期产妇产后出血的影响因子,与临床确诊结果进行比较,并通过受试者曲线(ROC)判断曲线下面积以预测价值。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凝固形成时间(K值)(β=1.303,OR=3.688,95%CI:1.637~8.261)、血栓最大振幅(MA值)(β=1.246,OR=3.484,95%CI:1.194~10.118)、凝血综合指数(CI值)(β=1.028,OR=2.794,95%CI:1.445~5.448)是子痫前期产后出血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以K值、MA值及CI值对预测子痫前期产后出血构建ROC曲线,其中K值预测子痫前期产后出血价值最高。结论TEG参数与子痫前期产妇产后出血的关系密切,临床上应用TEG参数可以更好评估预测子痫前期产妇产后出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 子痫前期 产后出血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罗米芬联合戊酸雌二醇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7
5
作者 魏伟 王芳 《中国当代医药》 2011年第20期51-52,共2页
目的:了解克罗米芬联合戊酸雌二醇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寻找该病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本科2009年1~12月收治178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97例和对照组81例,联合用药组97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采用... 目的:了解克罗米芬联合戊酸雌二醇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寻找该病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本科2009年1~12月收治178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97例和对照组81例,联合用药组97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采用克罗米芬联合戊酸雌二醇进行治疗,81例对照组单独采用克罗米芬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总有效率与妊娠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妊娠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克罗米芬联合戊酸雌二醇是有效的促排卵方法,用于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米芬 戊酸雌二醇 排卵障碍 不孕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柔比星、多柔比星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对比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王芳 魏伟 《中国当代医药》 2011年第19期71-72,共2页
目的:了解吡柔比星与多柔比星用于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科2007年7月~2010年6月收治并确诊的NHL患者85例,将其随机分为吡柔比星组48例接受以吡柔比星为主的化疗方案,多柔比星组37例接受以多柔比星为主的化疗... 目的:了解吡柔比星与多柔比星用于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科2007年7月~2010年6月收治并确诊的NHL患者85例,将其随机分为吡柔比星组48例接受以吡柔比星为主的化疗方案,多柔比星组37例接受以多柔比星为主的化疗方案,对比分析两组的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吡柔比星组化疗的有效率为83.3%,多柔比星组为6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柔比星组发生较多的心脏毒性反应,吡柔比星组则未发生心脏毒性反应,吡柔比星对胃肠道的不良反应较低。结论:与多柔比星为主的方案相比,以吡柔比星为主的化疗方案NHL的疗效更佳,不良反应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柔比星 多柔比星 非霍奇金淋巴瘤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血病化疗患者抑郁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王芳 魏伟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18期103-104,共2页
目的了解白血病化疗患者出现抑郁症状的发生率并寻找其原因,为临床心理干预治疗与提高白血病化疗成功率提供研究依据。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我科收治的94例白血病化疗患者进行抑郁症状评估,用同期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并... 目的了解白血病化疗患者出现抑郁症状的发生率并寻找其原因,为临床心理干预治疗与提高白血病化疗成功率提供研究依据。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我科收治的94例白血病化疗患者进行抑郁症状评估,用同期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并对结果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白血病组化疗前、白血病组化疗后与对照组SDS总分≥50者百分比、SDS总分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白血病组化疗后与白血病组化疗前SDS总分≥50者百分比、SDS总分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结论白血病化疗患者在化疗前和化疗后出现抑郁症状显著高于健康人群,而白血病化疗患者化疗后出现抑郁症状显著低于化疗前。临床中应采取化疗与心理干预治疗的综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化疗 抑郁 抑郁自评量表(S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索前列醇用于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魏伟 王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年第11期54-55,共2页
目的了解米索前列醇用于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米索前列醇组98例剖宫产产妇,采用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对照组94例,仅采用缩宫素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比较分析两组的术后出血情况。结果两组产妇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 目的了解米索前列醇用于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米索前列醇组98例剖宫产产妇,采用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对照组94例,仅采用缩宫素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比较分析两组的术后出血情况。结果两组产妇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术后2h、24h出血量与术后出血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采用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索前列醇 剖宫产 出血 缩宫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流产术后继发不孕症53例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魏伟 王芳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22期102-103,共2页
目的了解人工流产术后继发不孕症的影响因素,更好地指导临床。方法分析我科收治的53例人工流产术后继发不孕症患者,分析其发病原因,并探寻预防措施。结果本组患者人工流产次数为1次32例,占60.4%;2次17例,占32.1%;3次及以上4例,占7.55%... 目的了解人工流产术后继发不孕症的影响因素,更好地指导临床。方法分析我科收治的53例人工流产术后继发不孕症患者,分析其发病原因,并探寻预防措施。结果本组患者人工流产次数为1次32例,占60.4%;2次17例,占32.1%;3次及以上4例,占7.55%。输卵管炎症和阻塞性病变、内分泌因素、子宫内膜异位症、宫腔粘连与精神因素是继发不孕症的因素,而输卵管炎症和阻塞性病变是导致继发不孕症最主要的因素,共33例,占62.3%。结论预防人工流产术继发不孕症的发生,其有效方法是做好避孕工作,避免婚前性行为,注意个人卫生,及时复查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流产术 继发不孕症 分析 计划生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MDA、SOD及维生素E水平的测定在胎膜早破孕妇中的意义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炜振 《中外医疗》 2011年第21期60-60,共1页
目的分析胎膜早破孕妇血清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和维生素E3个指标对胎膜早破孕妇的意义。方法对25例胎膜早破孕妇和30例正常孕妇血清中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和维生素E进行测定。结果胎膜早破孕妇与正常孕妇相比,血清丙二醛水平升高(... 目的分析胎膜早破孕妇血清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和维生素E3个指标对胎膜早破孕妇的意义。方法对25例胎膜早破孕妇和30例正常孕妇血清中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和维生素E进行测定。结果胎膜早破孕妇与正常孕妇相比,血清丙二醛水平升高(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维生素E水平下降(P<0.05)。结论孕妇体内丙二醛含量升高而超氧化物歧化酶、维生素E水平降低是机体氧化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膜早破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维生素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应用新辅助化疗治疗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魏伟 《中外医疗》 2016年第13期101-102,共2页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治疗子宫内膜癌的效果。方法整群选取2012年4月—2015年4月期间在该院接诊的10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了解患者的CA125水平,对患者治疗后随访,...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治疗子宫内膜癌的效果。方法整群选取2012年4月—2015年4月期间在该院接诊的10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了解患者的CA125水平,对患者治疗后随访,了解患者5年无瘤生存、5年生存情况。结果在接受不同治疗情况下,两组子宫内膜癌患者5年无瘤生存率、5年生存率对比,观察组5年无瘤生存率为88.67%,5年生存率为94.34%,对照组5年无瘤生存率为49.05%,5年生存率为95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治疗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效果较好,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新辅助化疗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流产后继发不孕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炜振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6期119-120,共2页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后继发不孕的原因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论人工流产术后不孕的主要原因是输卵管阻塞、盆腔粘连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因素。加强婚前性知识及避孕为主的宣传教育,严格掌握人工流产适应证及禁忌证,强...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后继发不孕的原因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论人工流产术后不孕的主要原因是输卵管阻塞、盆腔粘连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因素。加强婚前性知识及避孕为主的宣传教育,严格掌握人工流产适应证及禁忌证,强化无菌操作观念,扩张宫颈按号顺序进行,正确使用负压以避免过度搔刮宫腔,术后做好避孕指导及卫生宣教,可减少术后不孕症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流产 继发不孕 诊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前健康教育对产妇分娩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颖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第7期47-47,共1页
目的探讨产前健康教育对产妇分娩的影响,从而获得合理有效的产前教育方式。方法在试验医院产科按挂诊的单、双号随机将产妇200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的产妇进行产前教育,对照组的产妇除给予适当的减痛治疗外不进行任何宣传教育,... 目的探讨产前健康教育对产妇分娩的影响,从而获得合理有效的产前教育方式。方法在试验医院产科按挂诊的单、双号随机将产妇200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的产妇进行产前教育,对照组的产妇除给予适当的减痛治疗外不进行任何宣传教育,比较2组产妇的分娩结果和分娩效果。结果试验组产妇的自然生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加强产前教育能够有效提高产妇的自然生产率,降低生产过程的风险,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产妇 产前健康教育 分娩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排卵治疗后子宫内膜降钙素mRNA表达水平的分析
14
作者 魏伟 王芳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432-433,共2页
目的了解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经过促排卵治疗妊娠率较低的原因,探讨其有关子宫内膜的分子学改变。方法采用逆转录-联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66例(研究组)促排卵后子宫内膜中的降钙素mRNA表达水平,研究组分别进行... 目的了解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经过促排卵治疗妊娠率较低的原因,探讨其有关子宫内膜的分子学改变。方法采用逆转录-联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66例(研究组)促排卵后子宫内膜中的降钙素mRNA表达水平,研究组分别进行不同的促排卵治疗方案(研究组A、研究组B),另选择因输卵管与男性不育因素的女性不孕患为对照组,比较降钙素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对照组、研究组A、研究组B的子宫内膜降钙素mRNA的半定量分析结果:(0.89±0.08)、(0.79±0.08)、(0.82±0.07)。研究组A、研究组B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A、研究组B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促排卵治疗可使着床期子宫内膜降钙素mRNA的表达水平下降,从而导致低临床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 促排卵 子宫内膜 多囊卵巢综合征 逆转录-联合酶链反应(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肌瘤宫腔镜电切术后并发TURP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及其风险预测模型构建与验证 被引量:9
15
作者 赵慧娟 魏伟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28期87-90,共4页
目的分析子宫肌瘤宫腔镜电切术后并发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综合征的危险因素,据此构建并验证并发TURP综合征风险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选择行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120例,根据术后是否并发TURP综合征分为并发TURP综合征... 目的分析子宫肌瘤宫腔镜电切术后并发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综合征的危险因素,据此构建并验证并发TURP综合征风险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选择行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120例,根据术后是否并发TURP综合征分为并发TURP综合征者与未并发TURP综合征者,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子宫肌瘤宫腔镜电切术后并发TURP综合征的危险因素,据此构建并发TURP综合征风险的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该模型的预测效能,绘制校准曲线并采用Bootstrap法检验该模型的校准度。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时间、膨宫压力、膨宫液吸收量、输卵管直径、血糖、中心静脉压均为子宫肌瘤宫腔镜电切术后并发TURP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以上述危险因素作为预测指标,构建子宫肌瘤宫腔镜电切术后并发TURP综合征风险的列线图预测模型。ROC曲线分析显示,该模型预测子宫肌瘤宫腔镜电切术后并发TURP综合征的曲线下面积为0.855(95%CI:0.779~0.912),其预测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5.00%、86.00%。运用Bootstrap法对该模型进行验证,其一致性指数为0.835,校正曲线与标准曲线贴合度较好,模型校准度良好。结论手术时间、膨宫压力、膨宫液吸收量、输卵管直径、血糖、中心静脉压均为子宫肌瘤宫腔镜电切术后并发TURP综合征的危险因素,据此构建了并发TURP综合征风险的列线图预测模型,经验证其预测效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综合征 宫腔镜电切术 列线图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染miRNA27a抑制物对卵巢癌耐药细胞系顺铂敏感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高慧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5年第3期201-205,F0003,共6页
目的研究下调miRNA27a对卵巢癌细胞系skov3/DDP顺铂耐药性的影响。方法培养卵巢癌细胞系skov3,使用顺铂诱导,建立卵巢癌顺铂耐药细胞系skov3/DD,MTT法检测细胞耐药系数,Real-time RT-PCR检测miRNA27a在skov3/DDP及skov3中的表达情况,将m... 目的研究下调miRNA27a对卵巢癌细胞系skov3/DDP顺铂耐药性的影响。方法培养卵巢癌细胞系skov3,使用顺铂诱导,建立卵巢癌顺铂耐药细胞系skov3/DD,MTT法检测细胞耐药系数,Real-time RT-PCR检测miRNA27a在skov3/DDP及skov3中的表达情况,将miRNA27a抑制物转入skov3/DDP,Real-time RT-PCR检测MDR1基因的转录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P-gp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skov3相比,skov3/DDP耐药系数为5.08;miRNA27a在skov3/DDP中的表达明显上升;转染miRNA27a抑制物之后,与阴性对照相比,skov3/DDP中的MDR1的转录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但与SKOV3相比,SKOV3/DDP中p-gp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约为SKOV3的1.5倍(P<0.05),而转染了miRNA27a抑制物之后,SKOV3/DDP中P-gp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与SKOV3相比,表达量减少了32.7%(P<0.05)。结论 miRNA27a在skov3/DDP中高表达,导致了skov3/DDP对顺铂产生了明显的耐药性,其机制主要是通过在P-gp的翻译水平诱导其耐药性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性卵巢癌细胞系 顺铂 miRNA27ainhibitor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0例围产儿死亡原因分析
17
作者 孙桂云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北京)》 CAS 2000年第1期55-56,共2页
关键词 医疗质量 围产儿 死亡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肝素治疗妊娠期肌瘤红色变性的疗效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炜振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19-421,共3页
目的:观察小剂量肝素治疗妊娠期肌瘤红色变性的疗效。方法:选择21例有临床症状的妊娠期肌瘤红色变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1例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12例和对照组9例,均行静脉滴注硫酸镁和抗生素等保守治疗... 目的:观察小剂量肝素治疗妊娠期肌瘤红色变性的疗效。方法:选择21例有临床症状的妊娠期肌瘤红色变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1例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12例和对照组9例,均行静脉滴注硫酸镁和抗生素等保守治疗,其中研究组加用小剂量肝素静脉滴注,观察并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均未发生因肌瘤红色变性所诱发的早产、流产,亦无单纯行急诊肌瘤切除术者。研究组腹痛减轻、腹痛缓解、宫缩消失和体温正常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期间凝血功能检查无明显异常。结论:联合应用小剂量肝素治疗妊娠期肌瘤红色变性的效果优于单用硫酸镁和抗生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 子宫肌瘤 红色变性 肝素
原文传递
新辅助化疗治疗宫颈癌56例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炜振 魏伟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0年第24期5976-5976,共1页
关键词 宫颈肿瘤/药物疗法 化学疗法 辅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