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龙脑香科植物对丛枝菌根真菌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石兆勇 孟祥霞 +1 位作者 陈应龙 刘润进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41-344,共4页
在天然林地和温室盆栽条件下,比较研究了龙脑香科植物对丛枝菌根(Arbuscularmycorrhizas,AM)真菌孢子密度、相对多度、频度、属的组成、丰度和侵染状况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坡垒作盆栽寄主加富培养后,菌根侵染率、泡囊、丛枝和侵入... 在天然林地和温室盆栽条件下,比较研究了龙脑香科植物对丛枝菌根(Arbuscularmycorrhizas,AM)真菌孢子密度、相对多度、频度、属的组成、丰度和侵染状况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坡垒作盆栽寄主加富培养后,菌根侵染率、泡囊、丛枝和侵入点都低于原采样植物,以原坡垒土壤中栽植苗木的侵染率为最高,可达203%;而以望天树根围土壤栽植的苗木为最低,仅为106%;坡垒还不同程度地改变了原采样植物根围土壤中AM真菌孢子的密度、相对多度、频度、属的组成、丰度等.在4种土壤中,栽植坡垒苗木后,AM真菌的孢子密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采用与原采样相同种类的植物作为AM真菌加富培养的寄主更有利于促进AM真菌的生长发育、保持AM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真菌 频度 孢子密度 相对多度 龙脑香科植物 坡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罢生植物根转的丛枝菌根真菌Ⅱ. 被引量:12
2
作者 盖京苹 刘润进 《菌物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05-211,共7页
本文主要报道了野生植物根围Glomus属的17个种,聚球囊霉G.aggregatum Schench&Smith。苏格兰球囊霉G.caledonium(Nicol.&Gerd.)Trappe&Gerd,近明球囊霉G.... 本文主要报道了野生植物根围Glomus属的17个种,聚球囊霉G.aggregatum Schench&Smith。苏格兰球囊霉G.caledonium(Nicol.&Gerd.)Trappe&Gerd,近明球囊霉G.claroidueumSchenck&Smith,明球囊霉G.CLARUM nICOLSON&Schenck,缩球囊霉G.constrictum Trappe,透光球囊霉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野生植物 新记录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植物菌根菌的初步调查 被引量:8
3
作者 刘润进 刘光亮 +2 位作者 戴洪义 张玉娜 赵启山 《莱阳农学院学报》 1995年第2期125-128,共4页
测定了19种野生植物菌根菌的感染与根围土壤中孢子含量,对其AM(Arbuscularmycorrhiza)菌进行了初步的分类.结果表明,绝大部分的野生植物均能形成AM。根围土壤中均有AM菌的孢子,其主要属为Glomu... 测定了19种野生植物菌根菌的感染与根围土壤中孢子含量,对其AM(Arbuscularmycorrhiza)菌进行了初步的分类.结果表明,绝大部分的野生植物均能形成AM。根围土壤中均有AM菌的孢子,其主要属为Glomusgigaspora、Acaulospora、Scutellospora。在被研究的19种野生植物中,AretiumlavandulaefoliaDC、ZiziphusjujubaMill等植物AM感染率较高,而Amaranthusretroflexus不形成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植物 侵染率 菌根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养分和激素对AM真菌侵染和产孢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杨中宝 王淼焱 刘润进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77-282,共6页
在温室30%强度Hoagland营养液半水培条件下,对寄主植物玉米Zea mays接种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eorrhizae,AM)真菌Glomus mosseae后施加不同浓度的葡萄糖、蔗糖、脯氨酸(Pro)、吲哚-3-乙酸(IAA)、赤霉素(GA3)和6-苄基腺嘌呤(6-BA)。结... 在温室30%强度Hoagland营养液半水培条件下,对寄主植物玉米Zea mays接种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eorrhizae,AM)真菌Glomus mosseae后施加不同浓度的葡萄糖、蔗糖、脯氨酸(Pro)、吲哚-3-乙酸(IAA)、赤霉素(GA3)和6-苄基腺嘌呤(6-BA)。结果表明:除低浓度GA3处理外,其他处理尤其是高浓度处理抑制了玉米植株的生长。中浓度蔗糖、脯氨酸(Pro)和吲哚-3-乙酸(IAA)处理显著提高玉米菌根侵染率,其中以中浓度蔗糖的处理最高,达92.3%。葡萄糖、赤霉素(GA3)和6-苄基腺嘌呤(6-BA)处理则降低菌根侵染率。施加不同有机养分和植物生长物质并未提高AM真菌产孢数量,相反,却减少了孢子的形成。高浓度氨基乙酸(Gly)和低浓度6-BA处理的产孢量分别为50和48个/管,高于其他处理,但低于对照(78个/管);可溶性糖处理的产孢数量最少,平均仅18个/管。本试验条件下菌根侵染率与产孢数量不具有相关性,而产孢数与根外菌丝量具相关性。认为通过外界不同的化学调控,对植物生长、菌根侵染、根外菌丝量和孢子发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侵染 赤霉素(GA3) 吲哚-3-乙酸 6-苄基腺嘌呤 菌根侵染率 激素 外源 植物生长物质 GA3处理 寄主植物 丛枝菌根 mars 玉米植株 AM真菌 有机养分 6-BA 氨基乙酸 可溶性糖 试验条件 根外菌丝 化学调控 调节作用 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AM真菌多样性 被引量:8
5
作者 王淼焱 刁志凯 +1 位作者 梁美霞 刘润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2744-2749,共6页
农业生态系统复杂庞大,是由如麦田生态系统、水稻田生态系统、果园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保护地生态系统等组成的一个复合生态系统。重点介绍农业生态系统中丛枝菌根(AM)和AM真菌多样性,探讨农业生态系统中调控AM真菌多样性的途径以... 农业生态系统复杂庞大,是由如麦田生态系统、水稻田生态系统、果园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保护地生态系统等组成的一个复合生态系统。重点介绍农业生态系统中丛枝菌根(AM)和AM真菌多样性,探讨农业生态系统中调控AM真菌多样性的途径以及今后研究的动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系统 农业技术 AM真菌 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孢囊霉科真菌已知种及其分布特点 被引量:5
6
作者 王淼焱 刁志凯 刘润进 《菌物研究》 CAS 2004年第3期6-11,共6页
巨孢囊霉科 (Gigasporaceae)是丛枝菌根 (AM)真菌重要的科之一 ,该科有 2属 :巨孢囊霉属 (Gigaspora)和盾巨孢囊霉属 (Scutellospora) ,4 2种。该科真菌 6 0 %以上的种分布在沿海地区沙丘和海岛上 ,其他则分布在靠近海洋的内陆耕作农田... 巨孢囊霉科 (Gigasporaceae)是丛枝菌根 (AM)真菌重要的科之一 ,该科有 2属 :巨孢囊霉属 (Gigaspora)和盾巨孢囊霉属 (Scutellospora) ,4 2种。该科真菌 6 0 %以上的种分布在沿海地区沙丘和海岛上 ,其他则分布在靠近海洋的内陆耕作农田和草原中 ,为内陆少见种。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山东半岛、海南岛、广东、广西、福建、以及靠近沿海地区的江西省、云南省和呼和浩特市等。文章主要介绍该科、属、种的分类特征 ,旨在为该科真菌的分类工作提供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孢囊霉属 盾巨孢囊霉属 丛枝菌根真菌 巨孢囊霉科 分类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梨幼苗根系生长状况观察 被引量:6
7
作者 刘润进 袁玉清 +2 位作者 祝军 刘银全 李晓林 《莱阳农学院学报》 1998年第3期180-183,共4页
采用盆栽和育苗器两种方法培育杜梨实生幼苗,以观察根系形态、分布和生长状况。结果表明:杜梨主根垂直长度与砂梨大致相等,杜梨主根上的侧根上下分布较均匀,多数侧根单根着生,间隔0.2~0.5cm,侧根较短,最长侧根与主根比... 采用盆栽和育苗器两种方法培育杜梨实生幼苗,以观察根系形态、分布和生长状况。结果表明:杜梨主根垂直长度与砂梨大致相等,杜梨主根上的侧根上下分布较均匀,多数侧根单根着生,间隔0.2~0.5cm,侧根较短,最长侧根与主根比值小于50%。而砂梨侧根多集中分布在主根上部,多呈簇生长,其最长侧根与主根比值大于50%。接种AM菌后促进盆栽杜梨幼苗的生长,对育苗器内杜梨幼苗的作用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梨 砂梨 根系 生长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菌对盐碱土壤中三叶草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刘润进 蒋家慧 +2 位作者 韩殿一 刘鹏起 薛静 《莱阳农学院学报》 1995年第3期157-162,共6页
接种丛枝曲根(AM)菌(Glomusmosseae,Glomusversifome)能显著促进盐碱土壤中三叶草(Trifoliumrepens)的生长,提高出苗率,增加株高、鲜重及干重。将此三叶草翻压到该盐碱土中,充... 接种丛枝曲根(AM)菌(Glomusmosseae,Glomusversifome)能显著促进盐碱土壤中三叶草(Trifoliumrepens)的生长,提高出苗率,增加株高、鲜重及干重。将此三叶草翻压到该盐碱土中,充分腐熟后,可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及N的含量,并能降低土壤pH值,对盐碱土壤的改良具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草 生长 丛枝菌根菌 盐碱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