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荆门市彭场林场湿地松高产脂子代林的调查 被引量:1
1
作者 杨雄 刘乐平 《湖北林业科技》 2018年第5期21-26,共6页
以荆门市彭场林场12年生湿地松子代林为测定研究对象,随机挑选15个家系90棵湿地松,通过对其树高、胸径、冠幅等生长量以及产脂量进行均值比较和变异系数比较,分析其生长状况以及各家系之间的生长差异及产脂差异,为湖北省湿地松遗传改良... 以荆门市彭场林场12年生湿地松子代林为测定研究对象,随机挑选15个家系90棵湿地松,通过对其树高、胸径、冠幅等生长量以及产脂量进行均值比较和变异系数比较,分析其生长状况以及各家系之间的生长差异及产脂差异,为湖北省湿地松遗传改良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家系之间生长量差异不显著,产脂量差异不显著;树高,胸径、冠幅与均值差距较小,生长较均衡;胸径,冠幅家系变异系数较大;生长量和产脂量的家系遗传力在0.38~0.66,受较较低遗传控制,单株遗传力在0.26~0.39;15个家系胸径平均值在15~18.8 cm,树高在8.31~11.11 m,冠幅在2.3~3.5 m,死枝下高8.31~11.36 m,活枝下高在4.06~6.05 m,生长状况良好。产脂量在1.07~1.25 kg。荆门彭场林场已经筛选出来的两个高产家系产脂量为1.51 kg和1.68 kg,本试验15个家系与之比较均小,所以通过这些初步的分析可以得出这15个家系不能成为高产家系所选择的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松 生长量 产脂量 彭场林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荆门市彭场林场森林旅游转型发展探讨
2
作者 陈彪 刘乐平 李兴山 《湖北林业科技》 2016年第5期74-76,共3页
为适应国有林场改革的形势和要求,加快彭场林场的改革步伐,解决改革后面临的困境和问题,利用其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生态环境优势,对其进行森林旅游转型发展规划,为林场改革后的转型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森林旅游 国有林场改革 荆门市 彭场林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荆门彭场鹭鸟自然保护小区鸟类资源调查研究
3
作者 涂俊杰 江晴 +3 位作者 方丽丹 曹陈哲 丁宇航 王晨 《湖北林业科技》 2024年第4期54-60,共7页
为了解彭场鹭鸟自然保护小区鸟类资源情况,本研究于2022—2023年采用样线法和样点法对保护区内鸟类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彭场鹭鸟自然保护小区观察发现鸟类113种,类属15个目43个科;在群落组成上,雀形目占优势,共有63种占55.75%;... 为了解彭场鹭鸟自然保护小区鸟类资源情况,本研究于2022—2023年采用样线法和样点法对保护区内鸟类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彭场鹭鸟自然保护小区观察发现鸟类113种,类属15个目43个科;在群落组成上,雀形目占优势,共有63种占55.75%;区系分析表明,有古北种55种、东洋种40种和跨界种18种。在居留类型方面,有留鸟45种、冬候鸟33种、夏候鸟23种和旅鸟12种;从栖息生境来看,农田及居民点鸟类种类最多,有62种占54.87%,其次为水域及森林;有国家二级保护鸟类9种,湖北省重点保护鸟类33种,有被“B2W”名录列为接近受危的鸟类4种;针对调查分析的结果,为荆门彭场林场鸟类资源提供了基础数据,促进鸟类多样性保护工作地深入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鹭鸟自然保护小区 鸟类调查 荆门彭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彭场林场高产脂、高产材湿地松优树选择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杨代贵 许业洲 +2 位作者 胡兴宜 涂俊杰 黄法利 《湖北林业科技》 2005年第6期1-4,共4页
以荆门市彭场林场66.7hm230多年生湿地松母树林为研究对象,经过连续几年的观测和调查,采用普选法,以材积和产脂量双指标控制,选择出了14株高产脂、高产材优树,其材积比一般湿地松大20%,产脂量高200%,为湿地松优良品系改良与推广打下了... 以荆门市彭场林场66.7hm230多年生湿地松母树林为研究对象,经过连续几年的观测和调查,采用普选法,以材积和产脂量双指标控制,选择出了14株高产脂、高产材优树,其材积比一般湿地松大20%,产脂量高200%,为湿地松优良品系改良与推广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松 高产脂 高产材 优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荆门市林木种质资源现状调查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军 汪泽鸿 +2 位作者 吴锋 欧菊 陈彪 《绿色科技》 2021年第3期145-147,152,共4页
采取踏查、线路调查等方法对荆门市林木种质资源进行了调查,选定优良林分30个,选出优良单株35株,结果发现:荆门市的优良林分主要以用材林和公益林的状态保存,其他林分基本没有发挥种质资源作用,雪松、龙柏、丹桂、含笑等树种为该地区普... 采取踏查、线路调查等方法对荆门市林木种质资源进行了调查,选定优良林分30个,选出优良单株35株,结果发现:荆门市的优良林分主要以用材林和公益林的状态保存,其他林分基本没有发挥种质资源作用,雪松、龙柏、丹桂、含笑等树种为该地区普遍种植的特色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质资源 调查 荆门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荆门市松材线虫病的防治与对策 被引量:2
6
作者 吴锋 陆红明 +2 位作者 夏晓 李军 陈彬 《湖北林业科技》 2020年第4期58-59,86,共3页
荆门市马尾松、湿地松面积大,2016年境内确诊松材线虫病。自2016年以来,荆门市组织开展了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针对荆门市松材线虫病防治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对策。
关键词 松材线虫病 防治对策 荆门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下黄精生态种植关键技术 被引量:2
7
作者 汪建亚 杨春惠 +1 位作者 赵爱玲 涂俊杰 《湖北林业科技》 2024年第2期97-99,78,共4页
黄精是一种用途广泛的药食同源植物,深受消费者青睐。林下黄精生态种植是利用林下生境与黄精对生长环境需求相契合的原理,推动黄精种植回归山野林下,确保黄精产品安全和品质。本文基于多年试验研究成果,实践探索形成了一套林下黄精生态... 黄精是一种用途广泛的药食同源植物,深受消费者青睐。林下黄精生态种植是利用林下生境与黄精对生长环境需求相契合的原理,推动黄精种植回归山野林下,确保黄精产品安全和品质。本文基于多年试验研究成果,实践探索形成了一套林下黄精生态种植关键技术体系,包括适生条件、种苗繁育、林下种植、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技术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 多花黄精 林下经济 生态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主要针叶用材林林分质量评价
8
作者 袁慧 韩武孝 +2 位作者 涂俊杰 杜超群 许业洲 《湖北林业科技》 2024年第5期1-6,共6页
为评价湖北省主要针叶用材林林分质量,以2019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选取3项准则12个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林分质量评价体系.结果表明,影响林分的重要因素是林分生产力和林分稳定性,指标层中相对重要的影响因子是胸径指... 为评价湖北省主要针叶用材林林分质量,以2019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选取3项准则12个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林分质量评价体系.结果表明,影响林分的重要因素是林分生产力和林分稳定性,指标层中相对重要的影响因子是胸径指数、树高指数、蓄积指数、土壤类型、土壤厚度、龄组、郁闭度、适生区、植被总盖度和群落结构10项指标;小班林分质量得分为0.1344~0.7574,差等、中等和优等小班面积占比分别达5.21%、80.43%和14.36%.湖北省主要针叶用材林林分质量以中等为主,提升空间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叶用材林 质量评价 评价指标 湖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秭归核桃优株选择分析
9
作者 吴文丰 王怡 +4 位作者 周明玥 王安 别兆荣 刘乐平 陈春芳 《湖北林业科技》 2024年第4期23-28,共6页
为选取秭归本地最佳核桃优株,以秭归野外调查36个株系核桃初选优株为基础,采用单项外形理化性质比较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了果实品质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ZG08的单果重最大,达到21.62 g;ZG35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达到90.22 mg·g^(... 为选取秭归本地最佳核桃优株,以秭归野外调查36个株系核桃初选优株为基础,采用单项外形理化性质比较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了果实品质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ZG08的单果重最大,达到21.62 g;ZG35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达到90.22 mg·g^(-1);ZG10和ZG03出仁率高达58.47%和57.81%;ZG09和ZG12粗脂肪含量高达82.83%和80.17%;经由36个初选优株主成分分析评价得分排名前十的优株为:ZG33、ZG09、ZG04、ZG05、ZG36、ZG31、ZG08、ZG10、ZG35、ZG18。可以得出初步结论:核桃油加工为主的优株为ZG09,核桃种仁加工为主的优株为ZG10,食用干果优株为ZG08,综合用途优株为ZG33。研究结论为综合评判核桃坚果品质的优劣,为核桃定向育种和分类经营提供科学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品种选育 主成分分析 秭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肥对湿地松林分根系生物量的影响
10
作者 刘乐平 熊维 +1 位作者 范玟 张秀娟 《湖北林业科技》 2024年第3期20-23,共4页
为了探讨土壤资源有效性对根系生物量与分配的影响,本研究以11 a生湿地松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林地施氮肥和磷肥处理,分析湿地松根系生物量变化。结果表明:施氮肥+磷肥会明显增加湿地松的土壤根系生物量,在距离树体30~100 cm时,土壤表层的... 为了探讨土壤资源有效性对根系生物量与分配的影响,本研究以11 a生湿地松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林地施氮肥和磷肥处理,分析湿地松根系生物量变化。结果表明:施氮肥+磷肥会明显增加湿地松的土壤根系生物量,在距离树体30~100 cm时,土壤表层的根系总生物量较CK增加23%~35%,土壤亚表层增加21%~48%,其中土壤表层根系总生物量低于土壤亚表层,这主要由于土壤资源有效性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与外界环境条件不同;随着施氮肥+磷肥使湿地松根系生物量的增加,根系不断生长,其根系总根长、总根投影面积和总根表面积也会增加。因此,施用氮肥+磷肥能增加湿地松根系生物量,发挥土壤资源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松 施肥 根系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子山林区林火综合防控体系构建
11
作者 杨成凯 袁传武 +4 位作者 刘朝学 杜胜高 刘多 周亚芹 涂俊杰 《湖北林业科技》 2024年第4期77-80,84,共5页
针对太子山林区森林资源现状以及森林防火现实需求,从林火预防、扑救、处置角度,提出了火险等级区划体系、空天地人一体化林火监控体系、林火预测预报体系、应急方案及灾后评价体系等建设内容,构建了太子山林区森林火灾综合防控系统,并... 针对太子山林区森林资源现状以及森林防火现实需求,从林火预防、扑救、处置角度,提出了火险等级区划体系、空天地人一体化林火监控体系、林火预测预报体系、应急方案及灾后评价体系等建设内容,构建了太子山林区森林火灾综合防控系统,并应用到太子山林区森林防火实践中。旨在通过全面性、系统性研究国有林区林火综合防控体系,提高国有林区林火综合防控能力,减少国有林区森林火灾的发生,同时,找出适合湖北省国有林区森林防火综合防控的最优体系,为湖北省乃至南方同类地区森林火灾综合防控起到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子山林区 林火综合防控 防控体系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地松无性系种子园结实性状初步分析
12
作者 涂俊杰 方丽丹 +3 位作者 范邦海 刘兆兵 丁宇航 吴振军 《湖北林业科技》 2024年第2期5-8,共4页
以荆门市彭场林场湿地松无性系种子园为研究对象,对无性系结实性状进行调查,分析不同无性系间结实性状的差异性,并筛选出高结实无性系,为湿地松种子园去劣留优疏伐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间球果长度、球果直径、单个鲜果重和单... 以荆门市彭场林场湿地松无性系种子园为研究对象,对无性系结实性状进行调查,分析不同无性系间结实性状的差异性,并筛选出高结实无性系,为湿地松种子园去劣留优疏伐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间球果长度、球果直径、单个鲜果重和单株球果总产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单株产种量存在显著差异,而单果出种量的差异不显著。利用单株产种量开展优良无性系的初步选择,选出排名前3位的高结实无性系,为现阶段优良无性系初步筛选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松 无性系 结实性状 种子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花扦插繁殖研究进展
13
作者 简大为 贾斌斌 +3 位作者 涂俊杰 陈彪 李金成 舒芬芬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6期233-236,共4页
阐述了梅花(Prunus mume Sieb.)扦插繁殖中梅花树种的遗传差异、插穗生长程度、扦插繁殖时间的差异、基质选择以及不同类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成活率的影响,讨论了种植后环境对扦插繁殖过程的影响,对扦插繁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旨... 阐述了梅花(Prunus mume Sieb.)扦插繁殖中梅花树种的遗传差异、插穗生长程度、扦插繁殖时间的差异、基质选择以及不同类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成活率的影响,讨论了种植后环境对扦插繁殖过程的影响,对扦插繁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旨在进一步促进梅花扦插繁殖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Prunus mume Sieb.) 扦插生根 繁殖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香樟育苗栽培技术要点
14
作者 付琴琴 刘金鑫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4年第12期229-232,共4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持续进步,林业资源管理行业逐渐进步与发展。为保障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同发展,相关技术应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基于此,简单分析香樟播种育苗技术的要点,并深入探究基于香樟的育苗栽培技术应用策... 随着科学技术的持续进步,林业资源管理行业逐渐进步与发展。为保障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同发展,相关技术应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基于此,简单分析香樟播种育苗技术的要点,并深入探究基于香樟的育苗栽培技术应用策略,具体涉及插穗截取、适时移植、插后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供业内人士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樟 育苗管理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地松猝倒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的观察 被引量:17
15
作者 陈京元 霍宪起 +4 位作者 蔡三山 徐红梅 涂俊杰 侯明生 嵇保中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8-131,共4页
根据病原菌致病性、生物学特性及形态学研究结果,鉴定湿地松猝倒病的病原菌为丝核菌属的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该菌的生长温度为10-35℃,以25-30℃最适宜;病菌生长的pH值范围是4~11,以pH7~8最适宜;以... 根据病原菌致病性、生物学特性及形态学研究结果,鉴定湿地松猝倒病的病原菌为丝核菌属的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该菌的生长温度为10-35℃,以25-30℃最适宜;病菌生长的pH值范围是4~11,以pH7~8最适宜;以蔗糖或麦芽糖为碳源,硝酸钾或硝酸钠为氮源的培养基,有利于菌丝生长;光照对菌丝生长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松 猝倒病 立枯丝核菌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苗猝倒病不同病原物的致病性差异及其生防细菌的筛选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京元 徐红梅 +4 位作者 蔡三山 霍宪起 杨代贵 侯明生 嵇保中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7,共3页
从3个湿地松苗圃土壤中分离出了66株松苗猝倒病的致病真菌,63个菌株为镰孢属真菌,2个为链格孢菌,1个为丝核菌属真菌。对66个真菌菌株进行松苗猝倒病的致病性测定表明:12个真菌菌株为无致病性或弱致病性真菌,17个镰孢属菌株为强致病性真... 从3个湿地松苗圃土壤中分离出了66株松苗猝倒病的致病真菌,63个菌株为镰孢属真菌,2个为链格孢菌,1个为丝核菌属真菌。对66个真菌菌株进行松苗猝倒病的致病性测定表明:12个真菌菌株为无致病性或弱致病性真菌,17个镰孢属菌株为强致病性真菌,其余37个为中等程度致病性真菌。从湿地松幼苗根系分离到了细菌菌株320株,平皿拮抗测定表明其中的10个菌株对松苗猝倒病病原真菌有强拮抗作用,对松苗猝倒病有较大的生防潜力。16SrDNA序列分析表明这10个生防菌株的分类地位分别是:7株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2株为枯草芽孢杆菌,1株为待定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苗 猝倒病 致病性 生防细菌 16S RDNA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地松高产脂家系产脂量与胸径结构差异及其相关关系 被引量:7
17
作者 许业洲 杜超群 +6 位作者 范邦海 袁慧 方丽丹 刘星 涂俊杰 雷清虎 李世升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13,共7页
以荆门市彭场林场18年生湿地松高产脂家系保存林为研究对象,按单株测定胸径、树高、冠幅、枝下高等生长因子和8―9月产脂量,分析了不同家系产脂量和胸径结构的变化,各生长因子与产脂量的相关性,以及胸径对产脂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家... 以荆门市彭场林场18年生湿地松高产脂家系保存林为研究对象,按单株测定胸径、树高、冠幅、枝下高等生长因子和8―9月产脂量,分析了不同家系产脂量和胸径结构的变化,各生长因子与产脂量的相关性,以及胸径对产脂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家系产脂量变异系数为36.8%~48.6%,家系遗传力0.81,单株遗传力0.431,占家系遗传力一半以上;不同家系平均胸径变化幅度及径级分布均存在明显差异,在14~24 cm的5个径级中不同家系的产脂量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差异;胸径、材积、树高和冠幅与单株产脂量协方差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但胸径与单株产脂量的回归系数和偏相关系数分别比其它生长因子大3倍和9倍以上;整体林分单株产脂量与其胸径的一元线性函数为y=0.224 3x-2.112 4(R2=0.544 2,P<0.01),各家系单株产脂量与胸径线性函数的总体趋势基本一致,但不同家系的产脂量随胸径增长的增幅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松 家系 生长量 产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地松针叶束水培无性系生长特性遗传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许业洲 杜超群 +2 位作者 许秀环 杨代贵 涂俊杰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5-30,共6页
以国营荆门市彭场林场25年生湿地松针叶束水培无性系试验林为研究对象,通过生长量调查和树干解析,比较分析了不同无性系之间及与实生林木之间的生长规律和差异,并对无性系的树高、胸径和材积性状进行了遗传参数估算。结果表明:树高、胸... 以国营荆门市彭场林场25年生湿地松针叶束水培无性系试验林为研究对象,通过生长量调查和树干解析,比较分析了不同无性系之间及与实生林木之间的生长规律和差异,并对无性系的树高、胸径和材积性状进行了遗传参数估算。结果表明:树高、胸径和材积在湿地松无性系之间均差异极显著,无性系内差异不显著;无性系平均树高、胸径、材积分别比实生林木高9.1%、17.5%和50.8%,比速生丰产林标准值高34.0%、15.9%和74.7%;湿地松无性系主要经济性状中树高、胸径和材积的重复力分别为0.44、0.85和0.85,遗传增益分别为4.18%、14.66%和43.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松 针叶束 水培无性系 重复力 遗传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种松苗猝倒病的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观察 被引量:9
19
作者 霍宪起 陈京元 +2 位作者 雷清虎 江建国 侯明生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06-609,共4页
对来自湖北省不同地区的湿地松苗圃猝倒病病原进行了分离鉴定,并对病原菌的致病性、培养性状及相关生物学特性等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湿地松猝倒病的病原菌之一为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Fr.)Keissl.该菌的生长温度范围为5... 对来自湖北省不同地区的湿地松苗圃猝倒病病原进行了分离鉴定,并对病原菌的致病性、培养性状及相关生物学特性等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湿地松猝倒病的病原菌之一为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Fr.)Keissl.该菌的生长温度范围为5~40℃,最适温度为25~30℃;病菌生长的pH值范围是3~11,以pH6~9最适宜;以蔗糖或可溶性淀粉为碳源,硝酸钙或氯化氨为氮源有利于菌丝生长;光照对菌丝生长发育没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松 猝倒病 链格孢菌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丘陵山地泡桐人工林立地类型划分与质量评价 被引量:5
20
作者 庞宏东 李玲 +1 位作者 杨代贵 唐万鹏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40-47,共8页
【目的】泡桐人工林立地质量评价是揭示泡桐生长与立地因子间关系的重要方法,是在南方丘陵山地进行泡桐推广种植的前提,对其进行研究可为南方丘陵山地泡桐大径材林培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115块泡桐人工林标准样地调查数据,运用... 【目的】泡桐人工林立地质量评价是揭示泡桐生长与立地因子间关系的重要方法,是在南方丘陵山地进行泡桐推广种植的前提,对其进行研究可为南方丘陵山地泡桐大径材林培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115块泡桐人工林标准样地调查数据,运用数量化理论Ⅰ,分析各立地因子对泡桐人工林生长的影响,筛选出主导立地因子并划分立地类型。统计分析各标准地优势木平均胸径与年龄的关系,应用导向曲线方法推导编制了南方低山丘陵区泡桐人工林立地指数表,并以所编制的立地指数表对所划分的立地类型进行立地质量评价。【结果】1)影响泡桐人工林生长的立地因子中,重要性排序为:坡向>石砾含量>海拔>土壤质地>坡度>土壤容重>坡位,坡向和石砾含量是影响泡桐人工林立地质量的主导因子。2)以坡向和石砾含量2个主导立地因子对泡桐人工林立地类型进行划分,最终将南方丘陵山地泡桐人工林的立地类型划分为12个类型。3)对数曲线方程D=2.696 1+22.528 7lg A是合适的导向拟合曲线,经χ2检验和落点检验证明所编制的立地指数表合格。4)应用所编制的立地指数表对南方丘陵山地泡桐人工林进行立地质量评价,处于较高立地指数水平的样地占39.13%、处于中等立地指数水平的样地占38.26%、处于较差立地指数水平的样地占10.43%。【结论】南方丘陵山区泡桐人工林立地质量总体上处于中等以上水平;阴坡低石砾含量、半阴半阳坡低石砾含量和半阴半阳坡较低石砾含量这3个立地类型生产潜力最高,最适宜作为培育泡桐大径材林的立地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桐 立地分类 立地指数表 数量化理论 立地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