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下构建校企共培三级平台的探索与实践——以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染整技术专业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张俊 《经济研究导刊》 2014年第9期65-66,共2页
工学交替作为较为理想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目前遇到的普遍瓶颈是学生管理和安全问题、学校与企业诉求的矛盾、工学交替的时间长短问题、所学专业与岗位不一致的问题、"工"与"学"的脱节、学生对工学交替认识不清... 工学交替作为较为理想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目前遇到的普遍瓶颈是学生管理和安全问题、学校与企业诉求的矛盾、工学交替的时间长短问题、所学专业与岗位不一致的问题、"工"与"学"的脱节、学生对工学交替认识不清等,而通过深度校企合作和校企联盟方式,构建"校内生产性的实训工场"、"校外紧密型实训基地"和"校企共建式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三级平台,实施工学结合、融教学做于一体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更加有利于造就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 “工学交替” 校企共培 三级平台 高技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目前苏州就业形势下提高高职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问题研究——以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
作者 何建秋 蒋建强 万昌烨 《广西轻工业》 2010年第1期123-124,共2页
毕业生就业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核心。针对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2008届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从工作态度、专业技术、工作效果、专业对口度、工作流动情况等方面展开了问卷调查,提出了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核心竞争力的具体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高职毕业生 核心竞争力 跟踪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染整技术专业“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下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俊 周家伟 周谨 《轻工科技》 2013年第11期176-177,189,共3页
基于"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我院在《染整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中,积极探索染整技术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以校企合作为途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建立和完善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染整专业课程体系,取得了较... 基于"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我院在《染整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中,积极探索染整技术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以校企合作为途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建立和完善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染整专业课程体系,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 校企合作 工学交替 培养模式 课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缂丝文化技艺保护与传承探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缪秋菊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6-79,共4页
缂丝作为苏州地区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目前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通过分析缂丝行业出现的后继专业人才缺乏、产品应用领域局限、流通市场缺失规范等现状,认为应该积极探索与开拓各种路径及形式,架构从体制管理到技... 缂丝作为苏州地区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目前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通过分析缂丝行业出现的后继专业人才缺乏、产品应用领域局限、流通市场缺失规范等现状,认为应该积极探索与开拓各种路径及形式,架构从体制管理到技术开发等方面的体系来有效地保护和传承缂丝文化技艺。提出将缂丝文化技艺纳入城市发展规划、设立专门管理机构与基金、搭建文化展示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的实体、传承技艺与创新技法、打造精品与树立品牌等具体实施建议,使缂丝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享誉海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缂丝 文化技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 丝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识别纬编提花织物组织 被引量:6
5
作者 官伟波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42-44,共3页
对纬编提花织物组织的自动识别提出了一种方法:首先对通过扫描仪得到的针织物彩色图像进行预处理,然后基于K-均值算法原理确定针织物的颜色,接着利用一维离散傅立叶变换方法测出针织物的组织大小;最后得到彩色意匠图。
关键词 纬编织物 提花组织 织物组织图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 K-均值算法 离散傅立叶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分离技术在印染行业清洁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8
6
作者 周谨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13,共5页
介绍了近年来膜分离技术在印染行业清洁生产中的应用现状。膜技术的应用包括印染废水的处理与回用、PVA浆料回收、PTA回收、洗毛废水中油脂回收、染料回收及脱盐等方面。并简要分析了应用中存在问题与发展方向。
关键词 膜分离技术 印染 清洁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高职院校开展职业指导工作的思路与对策 被引量:1
7
作者 蒋建强 万昌烨 何建秋 《经济研究导刊》 2010年第15期249-250,共2页
职业指导工作是职业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越来越引起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的关注和重视。不断调整职业指导工作的思路与对策、提高高职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建立大学生创业机制,提高创业过程中的正确分析和判断能力,激发创... 职业指导工作是职业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越来越引起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的关注和重视。不断调整职业指导工作的思路与对策、提高高职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建立大学生创业机制,提高创业过程中的正确分析和判断能力,激发创业个体和创业团队的创新潜能,是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的根本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职业指导 思路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工学交替”为导向的高职染整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张俊 周家伟 +2 位作者 周谨 钱建栋 周燕 《轻工科技》 2012年第10期113-114,共2页
目前"工学交替"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领域大胆改革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主要模式和有效途径。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在《染整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中,积极探索染整技术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与行... 目前"工学交替"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领域大胆改革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主要模式和有效途径。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在《染整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中,积极探索染整技术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与行业企业紧密合作进行工学交替,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 校企合作 工学交替 培养模式 学生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高职院校染整技术专业课程标准的制定及其重要性 被引量:3
9
作者 姚平 周家伟 《广西轻工业》 2010年第12期172-173,共2页
职业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而人才培养的基石是人才培养方案,因此作为人才培养方案中关键组成部分的课程设置及相关课程标准的制定就显得尤为重要。讨论了课程标准的含义及传统教学模式与项目教学模式... 职业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而人才培养的基石是人才培养方案,因此作为人才培养方案中关键组成部分的课程设置及相关课程标准的制定就显得尤为重要。讨论了课程标准的含义及传统教学模式与项目教学模式的区别,结合染整技术专业的实际,论述了染整技术专业课程标准制定的必要性及其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标准 染整技术 高职教育 项目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染整技术专业“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下课程考核方法改革研究
10
作者 张俊 周家伟 +2 位作者 周谨 钱建栋 周燕 《经济研究导刊》 2012年第34期322-323,共2页
基于"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我院在《染整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中,积极探索染整技术专业课程的考核方法改革。以校企合作为途径,建立和完善以能力考核为核心的染整专业课程考核体系,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关键词 高职 校企合作 “工学交替” 课程考核 改革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染整技术专业课实施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探讨 被引量:1
11
作者 姚平 《轻工科技》 2013年第11期175-175,179,共2页
从双语教学的特点出发,结合工科专业课的教学特点,探讨了在高职高专院校染整技术专业的专业课中实施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关键词 染整技术 双语教学 专业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柞蚕丝素的结构性能及其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缪秋菊 左保齐 +1 位作者 刘雷艮 刘扬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1-53,共3页
详细介绍了柞蚕丝素的组成与结构、溶解性能、细胞黏附性能,柞蚕丝素膜的结构及化学处理等情况,分析得出柞蚕丝素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优良的细胞黏附性与肌体组织的亲和性和抗菌性,这些优异的性能决定了其在化妆品、食品添加剂、伤口... 详细介绍了柞蚕丝素的组成与结构、溶解性能、细胞黏附性能,柞蚕丝素膜的结构及化学处理等情况,分析得出柞蚕丝素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优良的细胞黏附性与肌体组织的亲和性和抗菌性,这些优异的性能决定了其在化妆品、食品添加剂、伤口覆盖膜和人造皮肤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丝素 柞蚕丝素膜 结构 性能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钠质量浓度对蚕丝脱胶效果及丝素纤维结构与降解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周燕 吴惠英 左保齐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6-20,共5页
研究了5、50、500 g/L三种不同质量浓度碳酸钠(Na2CO3)溶液对蚕丝脱胶效果,以及丝素纤维结构与降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2CO3质量浓度的增加,纤维表面刻蚀显著。降解过程中纤维的质量残留百分率随着Na2CO3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研究了5、50、500 g/L三种不同质量浓度碳酸钠(Na2CO3)溶液对蚕丝脱胶效果,以及丝素纤维结构与降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2CO3质量浓度的增加,纤维表面刻蚀显著。降解过程中纤维的质量残留百分率随着Na2CO3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纤维在蛋白酶溶液中的降解行为比磷酸缓冲溶液(PBS)溶液中明显,在酶溶液中纤维被降解液严重攻击,纤维表面出现明显丝素短纤,质量残留百分率比PBS溶液中的质量残留百分率明显。降解前后纤维的断裂应力随着Na2CO3质量浓度的增加明显降低,在酶溶液中0.5%脱胶蚕丝的断裂应力降低约50%。红外光谱图表明纤维在降解前后的特征吸收峰基本没有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胶 降解性 表面形貌 红外光谱 蚕丝 碳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染料姜黄染色牛奶丝针织物及抗菌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俊 韩茹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0-14,共5页
采用天然染料姜黄色素直接对牛奶丝针织物染色,讨论了姜黄色素质量浓度、染色pH值、染色温度和染色时间对染色织物的表观色深的影响,并测试了姜黄色素在牛奶丝上的各项染色牢度及抗菌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在pH3和80℃染色条件下,牛奶丝... 采用天然染料姜黄色素直接对牛奶丝针织物染色,讨论了姜黄色素质量浓度、染色pH值、染色温度和染色时间对染色织物的表观色深的影响,并测试了姜黄色素在牛奶丝上的各项染色牢度及抗菌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在pH3和80℃染色条件下,牛奶丝的得色量最大,延长保温时间对提高表观色深帮助不大。姜黄染色牛奶丝的耐摩擦牢度较好,耐洗牢度和日晒牢度中等。采用紫外吸收剂后处理,可以提高姜黄色素在牛奶丝上的耐光牢度约半级。经姜黄色素染色的牛奶丝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具有很好的抑菌效果,但抗菌性能耐水洗和耐日晒性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奶丝 姜黄 染色 天然染料 抗菌性能 色牢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纤维织物在米曲霉作用下的生物降解 被引量:5
15
作者 牛建涛 张小英 官伟波 《上海纺织科技》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3,19,共4页
采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分析纯棉、亚麻、粘胶织物在米曲霉作用下降解前后的外观形态和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米曲霉的生物降解作用下,粘胶织物的降解率高于棉和亚麻织物;随着霉菌降解时间的增加,织物中纤维、纱线... 采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分析纯棉、亚麻、粘胶织物在米曲霉作用下降解前后的外观形态和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米曲霉的生物降解作用下,粘胶织物的降解率高于棉和亚麻织物;随着霉菌降解时间的增加,织物中纤维、纱线发生断裂,织物出现破洞,发生破损;在降解过程中,棉、亚麻、粘胶纤维均在2θ=26.5°附近形成1个新的衍射峰,结晶度产生一定的波动,内部晶体结构发生了改变;红外光谱分析表明,降解后并经水洗的棉、亚麻、粘胶试样中没有新的物质生成,纤维的内部结构受到了一定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物 纤维素纤维 米曲霉 生物降解 外观结构 微观结构 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小二乘法在织物透气性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徐超武 缪秋菊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32-33,44,共3页
通过实验,探讨了织物覆盖系数、纱线线密度与织物透气性之间的关系,并且利用最小二乘法建立相关曲线方程,为织物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织物 覆盖系数 透气性 线密度 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丝素蛋白溶液对羊毛织物的改性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吴惠英 左保齐 刘尚楠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9-42,共4页
选用不同浓度的再生丝素蛋白溶液对羊毛织物进行改性处理,讨论处理后织物性能的变化情况。测试结果表明:经过丝素蛋白溶液改性后的羊毛织物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穿着舒适;织物的吸湿性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浓度过高反而会影响到织... 选用不同浓度的再生丝素蛋白溶液对羊毛织物进行改性处理,讨论处理后织物性能的变化情况。测试结果表明:经过丝素蛋白溶液改性后的羊毛织物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穿着舒适;织物的吸湿性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浓度过高反而会影响到织物的吸湿性;织物的折皱回复性也得到了改善,其变化情况与吸湿性的变化相似;经过处理后的羊毛织物具有良好的尺寸稳定性,在穿着过程中不易发生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丝素蛋白 氨基酸 吸湿性 折皱回复性 尺寸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氧化壳聚糖对等离子刻蚀的羊毛结构及染色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陶然 何雪梅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7-32,共6页
采用高碘酸钠作为氧化剂选择性氧化壳聚糖,以硅偶联剂KH550为交联剂处理氧等离子体刻蚀的羊毛织物,用红外光谱、热分析、SEM对改性羊毛进行结构表征,研究不同处理工艺对羊毛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氧等离子体刻蚀的羊毛表面引入了... 采用高碘酸钠作为氧化剂选择性氧化壳聚糖,以硅偶联剂KH550为交联剂处理氧等离子体刻蚀的羊毛织物,用红外光谱、热分析、SEM对改性羊毛进行结构表征,研究不同处理工艺对羊毛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氧等离子体刻蚀的羊毛表面引入了—OH、—COOH等亲水性基团,进一步与氧化壳聚糖、硅偶联剂之间形成交联,纤维表面反应性活性基团变多,羊毛的染色性能提高.改性羊毛表面K/S值随着氧化壳聚糖及硅偶联剂用量、处理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氧化壳聚糖用量为3 g/L,KH550用量5%,时间60min,温度50℃时,染料弱酸性红B、酸性大红G在改性羊毛织物上的表面色深值(K/S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羊毛 等离子体 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氧烷 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丝/涤纶复合变形丝的形态与性能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小英 王保中 +1 位作者 潘志娟 苏少林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6-19,共4页
利用一种自制的新型多组分复合变形丝加工设备,将缫制的生丝分别与低纤度涤纶FDY和涤纶POY丝复合得到真丝复合变形丝;分析了生丝根数对复合变形丝的形态结构和热收缩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生丝根数的增多,复合变形丝的卷曲数会减少... 利用一种自制的新型多组分复合变形丝加工设备,将缫制的生丝分别与低纤度涤纶FDY和涤纶POY丝复合得到真丝复合变形丝;分析了生丝根数对复合变形丝的形态结构和热收缩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生丝根数的增多,复合变形丝的卷曲数会减少,卷曲波长增大,真丝与涤纶POY复合变形丝的回弹性随着生丝数的增加而减弱,而以FDY为芯丝时的回弹性会增强;在相同生丝数下,真丝/涤纶POY的复合变形丝的变形程度比真丝/涤纶FDY复合变形丝的要大,但回弹性差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丝 复合变形 外观形态 回弹性 热收缩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丝电子检验中糙疵分布探讨 被引量:2
20
作者 牛建涛 胡绮 +2 位作者 许建梅 胡巍 白伦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6-28,共3页
糙疵是生丝质量评价中的重要指标,为了合理制定生丝电子检验分级标准,需要了解糙疵发生次数的分布。为此,通过试验调查其在电子检验中的频数分布,通过分布拟合检验证实了大、中、小三类糙疵的个数均服从负二项分布。
关键词 生丝 电子检验 糙疵 负二项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