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遗址考古全流程信息化管理与平台构建研究与应用
1
作者 朱威 张蒙 +2 位作者 吕志才 车亚风 张序 《城市勘测》 2025年第1期124-128,共5页
从遗址考古全流程信息化管理视角出发,探讨了相关的数据库模型构建、云记录、实景三维、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关键技术的应用,研究建立了以实景三维数字空间底座为基础、三维GIS平台构建为核心、全流程信息化管理为主线的“一基座、一平... 从遗址考古全流程信息化管理视角出发,探讨了相关的数据库模型构建、云记录、实景三维、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关键技术的应用,研究建立了以实景三维数字空间底座为基础、三维GIS平台构建为核心、全流程信息化管理为主线的“一基座、一平台、多阶段场景应用”的遗址考古信息化管理体系,将地理空间数据与考古管理有机融合,构建了遗址考古数字孪生场景和应用,初步实现了遗址考古全流程信息化管理。并以苏州塘北遗址考古为试点,打造了可供借鉴的应用案例,为其他类似考古研究工作数字化转型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址考古 全流程信息管理 实景三维 数字空间底座 三维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田野考古精细化实景三维提取与场景适配数据融合表达研究与实践——以苏州历史遗存考古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朱威 张蒙 +2 位作者 张志清 王斌 张序 《现代测绘》 2023年第1期39-44,共6页
以苏州市田野考古现状为出发点,依托考古对象的营造法式等建造技艺和结构特征,提出了集三维场景多源数据融合及信息化表达,应用于一体的数字考古建设体系。通过采用一种多源、异构、海量的考古数据采集体系,以全局优化点云配准为基础和... 以苏州市田野考古现状为出发点,依托考古对象的营造法式等建造技艺和结构特征,提出了集三维场景多源数据融合及信息化表达,应用于一体的数字考古建设体系。通过采用一种多源、异构、海量的考古数据采集体系,以全局优化点云配准为基础和控制点为约束条件,实现考古对象的多粒度成果精细融合和精细化三维表达,解决当前田野考古中空间数字采集和应用中数据碎片化、集成精度不适配等关键技术问题。通过工程实践,该技术体系能够很好的提升数字考古建设需求,同时,为苏州人类文明探源工程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田野考古 数据采集体系 精细化三维表达 实景三维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地域文明探源工程的实践初探
3
作者 李焱 张硕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5年第1期140-143,共4页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自2002年启动后,取得了丰硕的考古成果。苏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文物和文化遗产大市、长江中下游地区人类文明的重要起源地和吴文化的发祥地,有责任、有义务努力揭示苏州地域文明的丰富内涵、灿烂成就,突出苏州地域文...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自2002年启动后,取得了丰硕的考古成果。苏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文物和文化遗产大市、长江中下游地区人类文明的重要起源地和吴文化的发祥地,有责任、有义务努力揭示苏州地域文明的丰富内涵、灿烂成就,突出苏州地域文明在多元一体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历史贡献,实证和丰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演进格局。为此苏州市委、市政府积极贯彻落实上级部署要求,率先在地级市中开展地域文明探源工程,也希望能为地方文明探源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 地域文明 探源工程 实践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天山北路墓地发展阶段研究
4
作者 佟建一 马健 常喜恩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9-70,共12页
本文在整理天山北路墓地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墓葬地层关系、器物组合与新获碳十四测年数据,对墓地出土典型陶器进行类型学分析,进而对墓地的发展阶段进行了重新划分。研究结果表明天山北路墓地物质文化在近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一脉相承,并与... 本文在整理天山北路墓地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墓葬地层关系、器物组合与新获碳十四测年数据,对墓地出土典型陶器进行类型学分析,进而对墓地的发展阶段进行了重新划分。研究结果表明天山北路墓地物质文化在近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一脉相承,并与河西走廊西部人群保持密切联系,不断吸纳、融合了西城驿文化、四坝文化等文化因素,形成了哈密绿洲独特的青铜时代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天山北路墓地 青铜时代 发展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何山东周墓出土青铜盉及相关问题
5
作者 宁振南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第22期22-25,共4页
20世纪80年代何山东周墓出土了苏州地区较为罕见的先秦青铜器群,其中的铜盉铭文价值突出。文章对此盉铭文的进一步分析,厘清途为盉的命名,细化墓葬年代,并进而推测墓葬可能的族属性质、历史背景,佐证春秋吴国多元融合的文化特性。
关键词 何山东周墓 途为盉 春秋吴国 多元文化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虎丘路M5墓主身份和年代再讨论
6
作者 程义(文/图) 《大众考古》 2024年第4期48-53,共6页
2016-2018年,苏州市考古研究2所对苏州虎丘路新村土墩墓葬(民间俗称“吴天墩”)进行考古发掘,发现3座孙吴高等级墓葬,出土石榻、凹字形石座、耳杯、盘口壶、金指环、金蟾、金钗、金首、陶楼、铜熏炉、瑞兽衔杯铜砚滴等200余件(组)文物,... 2016-2018年,苏州市考古研究2所对苏州虎丘路新村土墩墓葬(民间俗称“吴天墩”)进行考古发掘,发现3座孙吴高等级墓葬,出土石榻、凹字形石座、耳杯、盘口壶、金指环、金蟾、金钗、金首、陶楼、铜熏炉、瑞兽衔杯铜砚滴等200余件(组)文物,其中M5遭到严重“毁墓”,残存的器物较少,但出土了一批文字砖,有“吴侯”“建兴二年七月廿二日”等文字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发掘 盘口壶 耳杯 砚滴 熏炉 孙吴 考古研究 虎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漆器工艺在江南太湖流域的发展--以苏州漆工艺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刘芳芳 田汉民 《民族艺术研究》 2017年第5期177-185,共9页
漆器是我国一种古老而优秀的传统手工艺产品。考古资料表明,以苏州为中心的江南太湖地区是我国古代漆艺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苏州漆艺滥觞于新石器时代;历经汉唐、五代、两宋持续发展;明清时期,苏州已经成为贡御雕漆器的重要产地。雍正至... 漆器是我国一种古老而优秀的传统手工艺产品。考古资料表明,以苏州为中心的江南太湖地区是我国古代漆艺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苏州漆艺滥觞于新石器时代;历经汉唐、五代、两宋持续发展;明清时期,苏州已经成为贡御雕漆器的重要产地。雍正至乾隆朝,苏州织造承担了贡御漆器如雕漆、脱胎漆器及少量彩漆、仿洋漆器皿的制造与改做工作。苏州漆器制作常与金银工艺、琢玉工艺相结合,佳作纷呈。清末,国势衰颓,雕漆等重要工艺门类也逐渐凋零。太平军攻陷苏州后,苏州雕漆彻底停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 苏州 漆器 制作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虎丘路孙吴墓及墓主身份考证 被引量:3
8
作者 张铁军(文/图) 朱晋訸(文/图) 《大众考古》 2021年第12期26-33,共8页
新村土墩新村土墩位于苏州古城西偏北、虎丘南偏东虎丘路边。为配合基本建设,苏州市考古研究所于2016年7月一2018年4月对土墩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现代层、南朝文化层、孙吴文化层、汉代文化层以及新石器文化层,清理出墓葬9座,包括西汉... 新村土墩新村土墩位于苏州古城西偏北、虎丘南偏东虎丘路边。为配合基本建设,苏州市考古研究所于2016年7月一2018年4月对土墩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现代层、南朝文化层、孙吴文化层、汉代文化层以及新石器文化层,清理出墓葬9座,包括西汉土坑墓1座、孙吴砖室墓4座、六朝砖室墓1座、宋代砖室墓3座,出土文物219件(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砖室墓 考古发掘 孙吴 苏州古城 虎丘 西偏北 土坑墓 出土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英学:我国最早的女考古工作者 被引量:1
9
作者 何文竞 吴玲 《大众考古》 2017年第9期34-36,共3页
梁柏有女士的《思文永在——我的父亲考古学家梁思永》一书2016年由故宫出版社出版,书中收有一组拍摄于1931年春天的老照片。照片共三张,前两张拍摄于安阳袁家花园,主要包括殷墟第四次发掘的河南省政府特派员和发掘团成员,第三张是... 梁柏有女士的《思文永在——我的父亲考古学家梁思永》一书2016年由故宫出版社出版,书中收有一组拍摄于1931年春天的老照片。照片共三张,前两张拍摄于安阳袁家花园,主要包括殷墟第四次发掘的河南省政府特派员和发掘团成员,第三张是史语所工作人员及北平学术界部分人士在北海静心斋欢迎蔡元培先生由上海回到北平时的留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工作者 1931年 考古学家 工作人员 出版社 老照片 梁思永 省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朝从这里开始 苏州地区发现的大、中型六朝早期墓葬 被引量:1
10
作者 何文竞(文/图) 吴玲(文/图) 《大众考古》 2020年第11期41-45,共5页
东汉兴平二年(195年),孙策立足江东并开始实际控制江南地区,开启了中国历史上长达400余年的六朝时期。苏州地区作为孙氏集团早期的政治中心,地位十分重要,直至公元280年,孙吴政权被西晋所灭,苏州一直都是其最重要的几个核心城市之一。2... 东汉兴平二年(195年),孙策立足江东并开始实际控制江南地区,开启了中国历史上长达400余年的六朝时期。苏州地区作为孙氏集团早期的政治中心,地位十分重要,直至公元280年,孙吴政权被西晋所灭,苏州一直都是其最重要的几个核心城市之一。20世纪后半叶开始,苏州地区发现了大量六朝早期墓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墓葬 苏州地区 从这里开始 孙策 孙吴政权 六朝时期 江南地区 江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早期考古技工群像 被引量:1
11
作者 何文竞 吴玲 《大众考古》 2017年第1期54-56,共3页
考古技工,一般是指那些没有被纳入到各级各类文物考古单位和高校考古院系正式研究编制之中,但具备基本的考古调查、勘探、发掘、绘图、资料整理和文物修复等考古专业技能知识,并在一定的时间内以此为职业的考古从业人员。从早年的仰... 考古技工,一般是指那些没有被纳入到各级各类文物考古单位和高校考古院系正式研究编制之中,但具备基本的考古调查、勘探、发掘、绘图、资料整理和文物修复等考古专业技能知识,并在一定的时间内以此为职业的考古从业人员。从早年的仰韶、殷墟、周口店,到1949年后的琉璃阁、二里岗、定陵,直至现在全国很多大型考古工地都能见到技工的身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物考古 技工 中国早期 群像 1949年 考古调查 技能知识 文物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田野考古大师凯瑟琳·凯尼恩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玲(文/图) 何文竞(文/图) 《大众考古》 2019年第3期59-62,共4页
凯瑟琳·凯尼恩(Kathleen Mary Kenyon)1906年1月5日出生于英国伦敦,她是著名古典学家、古文书学家、圣经研究者,是担任过大英博物馆馆长的弗雷德里克·乔治·凯尼恩爵士(Sir Frederic George Kenyon,1863-1952)的长女,虽... 凯瑟琳·凯尼恩(Kathleen Mary Kenyon)1906年1月5日出生于英国伦敦,她是著名古典学家、古文书学家、圣经研究者,是担任过大英博物馆馆长的弗雷德里克·乔治·凯尼恩爵士(Sir Frederic George Kenyon,1863-1952)的长女,虽然凯瑟琳并不认为自己选择考古是受其父亲的影响,但凯瑟琳爵士的身份和地位给凯瑟琳后来的工作带来许多便利是毋庸置疑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野考古 凯瑟琳 大师 GEORGE 大英博物馆 古文书学 研究者 SI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古学的上限与下限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玲(文/图) 何文竞(文/图) 《大众考古》 2019年第9期28-31,共4页
考古学的上限考古学研究的上限主要取决于两方面因素:一是新的考古发现,新的化石证据出现,经常会将人类的历史向前大幅推进,也会将考古学研究的时间范围延伸到更早的时代。比如19世纪中叶发现的尼安德特人、19世纪末发现的爪哇人、20世... 考古学的上限考古学研究的上限主要取决于两方面因素:一是新的考古发现,新的化石证据出现,经常会将人类的历史向前大幅推进,也会将考古学研究的时间范围延伸到更早的时代。比如19世纪中叶发现的尼安德特人、19世纪末发现的爪哇人、20世纪初发现的北京人以及20世纪后半叶发现的多个南方古猿种等。相较于漫长的人类进化史,目前考古所发现的化石只是冰山一角,今后一定还会有更多的化石证据被发现,不断修正我们对人类进化史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学研究 考古所 尼安德特人 南方古猿 19世纪中叶 爪哇人 考古发现 上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膏与考古 被引量:1
14
作者 何文竞 吴玲 《大众考古》 2018年第6期28-31,共4页
生石膏(CaSO4·2H2O)是一种单斜晶系矿物,一般呈白色或无色,晶体多为透明或半透明状,常带玻璃、丝绢、珍珠光泽,是五大凝固材料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模具、化工、医药、食品加工等领域。
关键词 石膏 考古 食品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古人留下的标记
15
作者 何文竞(文/图) 《大众考古》 2021年第10期19-21,共3页
2013年笔者参加了为期三个月的安徽含山县韦岗凌家滩文化遗址的田野考古实习。田野工作结束后领队老师让我们用装满黄沙的塑料袋填充灰坑和柱洞,之后再将整个发掘区用散土回填。当时我们几个同学一边回填-边畅想:或许很多年以后还会有... 2013年笔者参加了为期三个月的安徽含山县韦岗凌家滩文化遗址的田野考古实习。田野工作结束后领队老师让我们用装满黄沙的塑料袋填充灰坑和柱洞,之后再将整个发掘区用散土回填。当时我们几个同学一边回填-边畅想:或许很多年以后还会有人在此发掘,当他们看见眼前的景象一定会好奇,在什么时候、是什么人、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将这里挖成这个样子?挖完后还给回填了起来!因此我们便觉得应该留下个字条,给历史一个交代,写明发掘的时间、参与的人员、出土的主要器物等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凌家滩文化 田野考古实习 田野工作 塑料袋 发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考古制图史概略
16
作者 何文竞(文/图) 牛煜龙(文/图) 《大众考古》 2022年第7期19-23,共5页
由于考古学将人类的文化遗存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因此相较于其他人文学科而言,考古学往往更加注重对文化遗存的客观描述。在没有条件直接展示实物的时候,仅靠文字介绍显然不能满足研究者全面了解文化遗存信息的需求。此时,绘制文化遗存... 由于考古学将人类的文化遗存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因此相较于其他人文学科而言,考古学往往更加注重对文化遗存的客观描述。在没有条件直接展示实物的时候,仅靠文字介绍显然不能满足研究者全面了解文化遗存信息的需求。此时,绘制文化遗存的图像就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遗存 考古学 人文学科 客观描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典考古学的先驱 奇里亚科·德·皮兹科利
17
作者 何文竞 《大众考古》 2016年第10期33-36,共4页
一天,一位意大利教士看见皮兹科利正在绘制一座古代异教徒庙宇,便问他:“为什么你要浪费自己的时间画这个异教徒的破房子呢?”皮兹科利回答说:“我在试着唤醒已逝的历史!”在西方,根据不同的研究对象或者方法和理论架构,考古学可以... 一天,一位意大利教士看见皮兹科利正在绘制一座古代异教徒庙宇,便问他:“为什么你要浪费自己的时间画这个异教徒的破房子呢?”皮兹科利回答说:“我在试着唤醒已逝的历史!”在西方,根据不同的研究对象或者方法和理论架构,考古学可以分为天文考古学、遗传考古学、灾变考古学、认知考古学、宗教考古学、生态考古学、民族考古学、实验考古学、性别考古学、马克思主义考古学、现象考古学和历史考古学等诸多门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利 奇里 理论架构 查士丁尼 安科纳 科德 图拉真 摩里亚半岛 米蒂利尼 物质遗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古类型学诞生的几个问题
18
作者 何文竞(文/图) 吴玲(文/图) 《大众考古》 2019年第5期48-51,共4页
“Typology (类型学)”是近代考古学的核心概念和研究方法之一,指的是通过“对遗迹和遗物形态变化过程的研究,结合地层学对年代的判断,找出其先后演变的规律,确定遗存的文化性质,分析其所反映的生产和生活状况以及社会关系、精神活动等... “Typology (类型学)”是近代考古学的核心概念和研究方法之一,指的是通过“对遗迹和遗物形态变化过程的研究,结合地层学对年代的判断,找出其先后演变的规律,确定遗存的文化性质,分析其所反映的生产和生活状况以及社会关系、精神活动等”。可以说"三期论”的提出宣示了科学考古的诞生,而"类型学"的创立、应用与推广则是考古这门科学走向成熟的标志。因此,有前辈学者曾说过"如果把近代考古学比喻成一部车子的话,地层学与类型学则是这车子的两轮”,足见其重要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类型学 近代考古学 形态变化 文化性质 社会关系 生活状况 精神活动 地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园子沟遗址陶器分期研究
19
作者 车亚风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1年第3期19-23,35,共6页
园子沟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岱海镇园子沟村北的山坡台地上,遗址南临岱海,北依阴山支脉蛮汉山,自南向北可分为三个台地,是内蒙古中南部地区现存最大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图1)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于1986-1989年对该遗址进行了... 园子沟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岱海镇园子沟村北的山坡台地上,遗址南临岱海,北依阴山支脉蛮汉山,自南向北可分为三个台地,是内蒙古中南部地区现存最大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图1)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于1986-1989年对该遗址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清理和发掘,获得了重要的田野考古资料,并于2000年出版了正式的发掘报告川(以下简称《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野考古 新石器时代晚期 发掘报告 陶器分期 凉城县 内蒙古中南部地区 岱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鸟瞰过去 航空考古的奠基人克劳福德
20
作者 吴玲(文/图) 何文竞(文/图) 《大众考古》 2020年第10期35-38,共4页
奥斯伯特•盖伊•斯坦霍普•克劳福德(Osbert Guy Stanhope Crawford)是20世纪上半叶享誉世界的英国考古学家之一,他一生都致力于史前考古、航空考古以及苏丹考古等领域的研究,成绩斐然。特别是20世纪20—50年代,克劳福德在推进航空考古学... 奥斯伯特•盖伊•斯坦霍普•克劳福德(Osbert Guy Stanhope Crawford)是20世纪上半叶享誉世界的英国考古学家之一,他一生都致力于史前考古、航空考古以及苏丹考古等领域的研究,成绩斐然。特别是20世纪20—50年代,克劳福德在推进航空考古学发展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一生著作等身,光是专著就有20多部,他留下的大量航拍照片和其他类照片至今仍是考古学家和相关领域研究者的重要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考古 克劳福德 史前考古 参考资料 考古学发展 奠基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