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区标准化代谢病管理平台(MMC)对早期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管理效果研究
1
作者 赵宗权 何维 +4 位作者 田栙凡 张亚娟 张豪 王小红 吴贻红 《生命科学仪器》 2024年第6期115-117,共3页
目的探讨社区标准化代谢病管理平台(MMC)在早期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本中心就诊的132例早期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管理,研... 目的探讨社区标准化代谢病管理平台(MMC)在早期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本中心就诊的132例早期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管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MMC进行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控制情况、肾功能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6个月后,研究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肾小球滤过率(eGFR)显著高于对照组,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MMC可有效改善早期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和肾功能,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标准化代谢病管理平台 早期老年糖尿病肾病 血糖控制 肾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氧离子吸入联合心律储备法康复运动在COPD稳定期患者肺康复中的应用
2
作者 吴贻红 张豪 +4 位作者 孙俊 张亚娟 田栙凡 王小红 赵宗权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5年第5期477-482,共6页
目的观察负氧离子吸入联合心律储备法康复运动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康复中的应用。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收治的COPD稳定期患者112例,按照掷硬币法将其分为两组(正面为心律储备组... 目的观察负氧离子吸入联合心律储备法康复运动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康复中的应用。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收治的COPD稳定期患者112例,按照掷硬币法将其分为两组(正面为心律储备组,反面为综合组),每组各56例。两组均给予口服抗感染药、化痰药、支气管扩张剂和氧疗等治疗,心律储备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律储备法康复运动,综合组在心律储备组基础上联合负氧离子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1 d的血气指标[血氧饱和度(SaO_(2))、血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颗粒蛋白前体(PGRN)、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免疫功能(CD3^(+)、CD4^(+)、CD8^(+)、CD4^(+)/CD8^(+))、呼吸功能[最大运动时每分钟通气量(VEmax)、最大运动时潮气量(VTmax)、最大运动时呼吸频率(RFmax)、呼吸储备(BR)]、肺功能[最大分钟通气量(MVV)、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治疗后6个月内急性发作情况。结果治疗后1 d,两组SaO_(2)、PaO_(2)均较治疗前升高,PaCO_(2)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综合组的SaO_(2)、PaO_(2)分别为(85.77±6.03)%、(75.08±7.11)mmHg,均较心律储备组[(80.49±7.16)%、(63.36±6.96)mmHg]更高,PaCO_(2)为(48.45±6.00)mmHg,较心律储备组[(57.02±5.22)mmHg]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 d,两组PGRN均较治疗前降低,SIRT1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综合组的PGRN为(134.41±15.02)μg/L,较心律储备组[(160.05±16.23)μg/L]更低,SIRT1为(2.20±0.53)ng/mL,较心律储备组[(1.89±0.47)ng/mL]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 d,两组CD3^(+)、CD4^(+)、CD4^(+)/CD8^(+)均较治疗前升高,CD8^(+)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综合组的CD3^(+)、CD4^(+)、CD4^(+)/CD8^(+)分别为(77.81±4.66)%、(41.74±5.02)%、1.86±0.25,均较心律储备组[(70.50±4.89)%、(36.56±4.53)%、1.43±0.23]更高,CD8^(+)为(22.40±2.43)%,较心律储备组[(25.45±2.67)%]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 d,两组VEmax、VTmax均较治疗前升高,RFmax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综合组的VEmax、VTmax分别为(46.45±3.01)L/min、(1.68±0.25)L,均较心律储备组[(40.18±2.69)L/min、(1.51±0.23)L]更高,RFmax为(25.41±2.43)b/min,较心律储备组[(27.86±2.64)b/min]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治疗后1 d,BR与心律储备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 d,两组MVV、FEV1、FVC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综合组MVV、FEV1、FVC分别为(57.84±5.08)L/min、(2.35±0.29)L、(3.44±0.67)L,均较心律储备组[(53.23±4.96)L/min、(2.04±0.32)L、(2.93±0.64)L]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治疗后6个月内急性发作住院时间为(7.93±1.33)d,短于心律储备组[(8.85±1.4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急性发作患者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氧离子吸入联合心律储备法康复运动可改善血气指标和肺功能,提高免疫功能和呼吸功能,缩短急性发作住院时间,可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氧离子吸入 心律储备法 康复运动 慢性阻塞性肺病 稳定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荷深呼吸训练联合中等强度四肢联动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心、肺功能及运动耐力的影响
3
作者 赵宗权 张豪 +6 位作者 孙俊 张亚娟 田栙凡 王小红 吴贻红 汤振源 朱桂秋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14期48-51,共4页
目的探讨负荷深呼吸训练联合中等强度四肢联动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心、肺功能及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3年8月苏州市立医院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 目的探讨负荷深呼吸训练联合中等强度四肢联动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心、肺功能及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3年8月苏州市立医院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负荷深呼吸训练联合中等强度四肢联动训练干预。比较两组的肺功能、心功能、运动耐力、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肺功能、心功能、运动耐力、生活质量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均大于对照组,FEV1/FVC、心室射血分数、心脏指数、每搏输出量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6分钟步行距离为(308.51±31.24)m,长于对照组的(263.42±27.31)m,慢阻肺患者自我评估测试评分为(18.05±2.14)分,低于对照组的(21.38±2.35)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荷深呼吸训练联合中等强度四肢联动训练可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心、肺功能,增强运动耐力,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负荷深呼吸训练 四肢联动训练 心功能 肺功能 运动耐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