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人才培养大数据分析与实践——以苏州大学能源学院为例
1
作者 杨瑞枝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23期33-36,共4页
通过大数据分析和实践研究,对苏州大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该专业人才培养以OBE理念为基础,强调学生全面发展,平衡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课程体系涵盖专业核心课和基础课,注重跨学科学习。然而,存在实践... 通过大数据分析和实践研究,对苏州大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该专业人才培养以OBE理念为基础,强调学生全面发展,平衡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课程体系涵盖专业核心课和基础课,注重跨学科学习。然而,存在实践性课程覆盖面不足和专业课程不完全满足学生需求等局限性。因此,我们将进一步拓展实践性课程和专业课程,完善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与独立思考能力,形成高水平的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满足新能源行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多样化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 人才培养 OBE理念 大数据分析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思考——以苏州大学能源学院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王艳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 2020年第13期81-82,共2页
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教育改革的需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有助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笔者结合自身在苏州大学能源学院的教学经历,对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 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教育改革的需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有助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笔者结合自身在苏州大学能源学院的教学经历,对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方法、意义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以期对提升高校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生 导师制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 高等教育质量
原文传递
钠离子电池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的表界面修饰改性及其产气抑制效应
3
作者 朱晓天 黄方鼎 +1 位作者 朱文昌 赵建庆 《无机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4-266,共13页
基于原子层沉积技术(ALD)制备TiO_(2)和Al_(2)O_(3)纳米层并结合高温热处理优化工艺,研究了异质氧化物双层表面包覆和晶格内双阳离子梯度掺杂的2种表界面修饰法对NaNi_(1/3)Fe_(1/3)Mn_(1/3)O_(2)(NFM)正极材料电化学储钠性能和热稳定... 基于原子层沉积技术(ALD)制备TiO_(2)和Al_(2)O_(3)纳米层并结合高温热处理优化工艺,研究了异质氧化物双层表面包覆和晶格内双阳离子梯度掺杂的2种表界面修饰法对NaNi_(1/3)Fe_(1/3)Mn_(1/3)O_(2)(NFM)正极材料电化学储钠性能和热稳定性的提升作用,以及其产气抑制效应。结果表明,在2.0~4.0V(vsNa/Na+)工作电压和1C(120mA·g^(-1))电流密度下,当容量达到第2次循环容量的60%时,经表面包覆的NFM@TiO2(10)@Al2O3(10)和表层晶格掺杂的NFM#Ti(35)#Al(10)正极材料(括号中数字对应ALD沉积的次数)分别能够循环319和358次,显著优于未修饰NFM材料(250次),同时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得的热失控温度分别提升了6.1和9.7℃。原位差分电化学质谱(DEMS)测试表明,表面包覆显著抑制了H2等主要气体成分的形成,而晶格掺杂避免了电解液的二次分解,这可能是由于电解液质子化和高电压下氧化分解等有害副反应的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i_(1/3)Fe1/3Mn_(1/3)O_(2) 原子层沉积 TiO_(2)@Al_(2)O_(3)双层包覆 双阳离子共掺杂 原位产气机理 原位差分电化学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年中国电池行业运行情况
4
作者 王海波 张春强 +5 位作者 林虹 黄倩 宋文龙 蔡军全 马小利 曹国庆 《电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8,共8页
讨论我国电池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2024年我国电池产销量、出口量与进口量情况,讨论废旧电池产生量与再生处理情况、电池产品碳足迹管理工作进展。2024年我国化学电源总产量约716.23亿只,其中:锂离子电池产量约1175 GW·h,同比增... 讨论我国电池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2024年我国电池产销量、出口量与进口量情况,讨论废旧电池产生量与再生处理情况、电池产品碳足迹管理工作进展。2024年我国化学电源总产量约716.23亿只,其中:锂离子电池产量约1175 GW·h,同比增加32.6%;碱性锌锰电池产量约205.8亿只;普通锌锰电池产量约178.77亿只;燃料电池配套电动汽车销量5088辆。2024年铅蓄电池产量约283 GW·h;太阳能电池产量684.95 GW,同比增长15.7%。半固态电解质锂电池、全固态锂电池、锂硫电池、钠离子电池形成批量产销。2024年电池出口总量约456.61亿只,电池进口总量约25.45亿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钠离子电池 铅蓄电池 锌锰电池 太阳能电池 燃料电池 电池回收 碳足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价有机骨架参与构建稳定的硅负极SEI膜的研究
5
作者 李响 王艳 +3 位作者 孙嘉阳 冯怀伟 朱国斌 郑洪河 《电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硅负极材料因其剧烈的体积变化、颗粒破碎及其表面不断发生的固体电解质相界面(SEI)膜的破裂和重整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产业应用。使用新型电活性共价有机骨架(COF)材料对纳米硅颗粒的表面进行修饰,发展了高性能的纳米硅负极材料,其中COF... 硅负极材料因其剧烈的体积变化、颗粒破碎及其表面不断发生的固体电解质相界面(SEI)膜的破裂和重整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产业应用。使用新型电活性共价有机骨架(COF)材料对纳米硅颗粒的表面进行修饰,发展了高性能的纳米硅负极材料,其中COF层不仅可以有效缓冲硅颗粒的体积膨胀,调节SEI的成分,还可以得到由LiF和LiN组成的坚固且机械稳定的SEI膜,保护了硅颗粒,显著提高了硅负极材料的循环稳定性,从而证实了电活性COF作用于纳米硅负极材料的独特优势,拓宽了硅材料界面修饰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硅负极 固体电解质相界面 共价有机骨架 表面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本科生导师制驱动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探索 被引量:1
6
作者 赵建庆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第9期95-96,共2页
高等教育全面服务于综合型人才的培养,不仅要求高校教学过程中注重大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而且更应该突出创新思维与实践技能的训练。当前,本科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均存在明显的弱势,导致新入职场的大学毕业生难以适应工作岗位。因此... 高等教育全面服务于综合型人才的培养,不仅要求高校教学过程中注重大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而且更应该突出创新思维与实践技能的训练。当前,本科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均存在明显的弱势,导致新入职场的大学毕业生难以适应工作岗位。因此,高校必须重视并加强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本科生导师制是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与实践能力强化的有效途径,将其应用于本科生教育中,能为大学生的创新实践活动提供正确的指导方法,从而实现全面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本科生 导师制 创新实践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级学院大型仪器管理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2
7
作者 王丹 《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 CAS 2019年第4期305-308,共4页
各国家重点实验室及高校的校级公共测试中心的大型仪器管理已经发展的较为成熟,但是二级学院的大型仪器设备管理还有待加强.就二级学院大型仪器的科学管理进行了探索与实践,旨在提高其利用率和共享性,充分发挥大型仪器的使用效益.
关键词 大型仪器 二级学院 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专业综合实验设计——从材料到电池 被引量:2
8
作者 张静宇 《化工管理》 2018年第34期78-79,共2页
人类生活生产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多,可再生新能源的储存与转化随之越来越重要,本文设计了锂电池相关综合实验:有机硫醚聚合物正极活性材料的合成及其充放电性能研究,完成该实验,学习到锂电池的组装、测试与数据分析方法,将使学生体会从... 人类生活生产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多,可再生新能源的储存与转化随之越来越重要,本文设计了锂电池相关综合实验:有机硫醚聚合物正极活性材料的合成及其充放电性能研究,完成该实验,学习到锂电池的组装、测试与数据分析方法,将使学生体会从原料到产品的科学研究经历,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 综合 锂电池 合成 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气在微燃烧器内的能源转化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文珺 陈威 《工业加热》 CAS 2019年第2期12-16,共5页
采用MATLAB程序建立了带有余热回收的微燃烧器的一维数值模型,计算了TPV(thermo-photovoltaic)系统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能量转化效率。探讨微燃烧器中氢气在空气和纯氧条件下的燃烧特性,研究了当量比、内管直径、进气速度和传热系数对... 采用MATLAB程序建立了带有余热回收的微燃烧器的一维数值模型,计算了TPV(thermo-photovoltaic)系统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能量转化效率。探讨微燃烧器中氢气在空气和纯氧条件下的燃烧特性,研究了当量比、内管直径、进气速度和传热系数对微燃烧器燃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当量比为1时,氢气在纯氧下的淬火直径(0.065 mm)比在空气中(0.1 mm)小;当当量比为1,内管直径为0.5 mm时,在TPV系统中,氢气在纯氧下的能量转化效率(6.3%)比在空气中(1.6%)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燃烧器 淬火直径 当量比 能量转化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材料缺陷对器件性能与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静 高姗 +1 位作者 段香梅 尹万健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33,共18页
基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材料独特的光电特性,特别是光电转换效率在初期短时间内的快速提升,使其成为当前光伏领域中最富吸引力的光吸收材料之一.然而,近年来转换效率的增长步入缓慢阶段,同时材料的长期稳定性也成为商业化应用的关键挑战,... 基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材料独特的光电特性,特别是光电转换效率在初期短时间内的快速提升,使其成为当前光伏领域中最富吸引力的光吸收材料之一.然而,近年来转换效率的增长步入缓慢阶段,同时材料的长期稳定性也成为商业化应用的关键挑战,这些问题背后的物理机制与材料缺陷密切相关.为进一步提高电池效率和结构稳定性,必须深刻理解和精准地掌握这些缺陷的特性.本文全面回顾了钙钛矿材料中各类缺陷对光伏性能和稳定性的影响,包括传统刚性模型缺陷、非常规性缺陷、复合型缺陷、离子迁移和缺陷对载流子寿命的影响,论述了缺陷与材料结构稳定性之间的紧密关联性,并对未来关于缺陷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缺陷 非辐射复合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排名批判热的冷思考——对大学排名六大问题的审思
11
作者 胡碧洋 《高教论坛》 2022年第7期105-108,共4页
大学排名批判热主要聚焦于导向不可取、学校不可比、标准不一致、数据不可靠、指标不匹配和方法不科学六个方面。其中,标准不一致是大学排名多元化的体现,不应受到批判;导向不可取和学校不可比可以通过使用方法的改进消除使用不当造成... 大学排名批判热主要聚焦于导向不可取、学校不可比、标准不一致、数据不可靠、指标不匹配和方法不科学六个方面。其中,标准不一致是大学排名多元化的体现,不应受到批判;导向不可取和学校不可比可以通过使用方法的改进消除使用不当造成的负面效应;数据不可靠、指标不匹配和方法不科学是大学排名的根本性问题,欧盟全球多维大学排名已在上述三方面做出重大改进突破。坚守自身大学发展理念,有策略地运用大学排名,并不断发现问题、提出建议、督促排名机构持续改进,是大学对大学排名的使用正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排名 批判 数据 指标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背景下苏州市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分析及建议
12
作者 叶庆 吴玺 蔡琦琳 《电力系统装备》 2023年第10期72-74,共3页
在国家“双碳”战略目标背景下,苏州市的能耗“双控”和碳减排压力巨大,必须大力开发光伏、风电等新能源。而新型储能是解决新能源的不稳定性、间歇性对电网稳定性冲击的关键环节。文章阐述了新型储能对苏州“双碳”目标达成的意义,分... 在国家“双碳”战略目标背景下,苏州市的能耗“双控”和碳减排压力巨大,必须大力开发光伏、风电等新能源。而新型储能是解决新能源的不稳定性、间歇性对电网稳定性冲击的关键环节。文章阐述了新型储能对苏州“双碳”目标达成的意义,分析了苏州新型储能产业链发展现状,为苏州新型储能政策和产业发展提出了建议,对于其他工业城市“双碳”发展路径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 新型储能 产业链 碳达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钠离子电池硬碳负极闭孔结构与平台容量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余雁 贺杰 +2 位作者 于改改 黄超群 胡舒洋 《电池工业》 2024年第6期352-357,共6页
随着当前社会发展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新型储能技术正迅速发展,并应用于电动汽车、便携式电源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钠离子电池作为一种新型能源存储技术,因其资源丰富被视为未来最具潜力的选择之一。在这一领域,硬碳作... 随着当前社会发展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新型储能技术正迅速发展,并应用于电动汽车、便携式电源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钠离子电池作为一种新型能源存储技术,因其资源丰富被视为未来最具潜力的选择之一。在这一领域,硬碳作为钠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具有较高的比容量以及较低的成本。根据硬碳充放电曲线的特性可知,低电位平台容量的提高更有利于实际应用,而闭孔结构与平台容量的表现密切相关。为此,本文对硬碳材料的多种储钠机制模型进行了总结,并深入讨论了闭孔结构的形成机制,包括前驱体预处理、结构调控和碳化温度。这些研究结果为未来设计具有高平台容量的硬碳材料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离子电池 硬碳 平台容量 闭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中国电池市场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赵丽维 王粤 +4 位作者 王海波 尹艳萍 闫慧 高可心 曹国庆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3,共5页
介绍2023年我国电池的产量及进出口量:电池总产量约609.66亿只,其中锂离子电池约960 GW·h,铅蓄电池约270 GW·h,碱性锌锰电池约147亿只,普通锌锰电池约166亿只,太阳能电池约541.16 GW,燃料电池为5 668堆;电池出口总量333.35亿... 介绍2023年我国电池的产量及进出口量:电池总产量约609.66亿只,其中锂离子电池约960 GW·h,铅蓄电池约270 GW·h,碱性锌锰电池约147亿只,普通锌锰电池约166亿只,太阳能电池约541.16 GW,燃料电池为5 668堆;电池出口总量333.35亿只,进口总量23.04亿只。讨论我国电池市场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池产量 电池材料 产能 锂离子电池 铅蓄电池 氢镍电池 锌锰电池 太阳能电池 燃料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循环利用与碳足迹管理建设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海波 潘军青 +5 位作者 蔡军全 宋文龙 赵丽维 王粤 王宏章 曹国庆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8-153,共6页
截至2023年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为2041万辆;符合行业规范条件审核的综合利用企业累计156家,共设立回收服务网点10468个,已覆盖全国31个省市。2023年锂离子电池产量超过940 GW·h,废旧锂离子电池循环利用量22.5万t,预计2024年... 截至2023年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为2041万辆;符合行业规范条件审核的综合利用企业累计156家,共设立回收服务网点10468个,已覆盖全国31个省市。2023年锂离子电池产量超过940 GW·h,废旧锂离子电池循环利用量22.5万t,预计2024年废旧锂离子电池循环利用量超过26万t。有关行业政策规范和标准,提出了电池生产与材料生产环节的能耗指标,初步构建废旧锂离子电池循环利用和碳足迹管理体系。有研究表明,电池生产碳排放为61~106 kg(CO_(2))/kW·h,其中:生产和组装环节碳排放为2~47 kg(CO_(2))/kW·h;上游环节(采矿、精炼等)为59 kg(CO_(2))/kW·h,占比超过一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梯次利用 循环利用 全生命周期管理 碳足迹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催化二氧化碳与含氮小分子共还原的缺陷与界面工程
16
作者 王志超 王梦凡 +4 位作者 宦云飞 钱涛 熊杰 杨成韬 晏成林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17,共17页
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和利用造成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因此,迫切需要开发可持续的能源存储和转换技术.其中,将二氧化碳(CO_(2))、氮气(N_(2))、硝酸盐(NO_(3)^(-))和亚硝酸盐(NO_(2)^(-)... 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和利用造成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因此,迫切需要开发可持续的能源存储和转换技术.其中,将二氧化碳(CO_(2))、氮气(N_(2))、硝酸盐(NO_(3)^(-))和亚硝酸盐(NO_(2)^(-))等广泛分布的小分子和环境污染物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化学品和燃料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工业合成方法通常需要高温高压等极为苛刻的条件并消耗大量的能量(如Haber-Bosch和Bosch-Meiser方法分别用于合成氨(NH3)和尿素),这加剧了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因此,在常温常压下,由可再生的电能驱动的电化学催化小分子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学品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能量储存和转化技术之一,它为缓解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和能源危机提供了契机.本文系统地总结了近年来在常温常压下电催化CO_(2)与含氮小分子(N_(2),NH_(3),NO_(2)^(-)和NO_(3)^(-))共还原合成高附加值的含氮肥料(如尿素)和化学品(如酰胺和胺等)的研究进展,尤其是缺陷化学和界面工程与催化活性/选择性之间的构效关系.首先,根据空间尺寸和来源介绍了缺陷的分类,阐述了界面和缺陷之间的内在联系,总结了掺杂、刻蚀、热处理等缺陷构建方法,以及电镜法和谱学法等缺陷表征手段.其次,系统地介绍了通过构建空位(尤其是氧空位)、异原子掺杂、设计单原子催化剂及双原子催化剂等缺陷设计策略来提升电催化碳-氮(C-N)偶联反应合成含氮有机物性能的最新研究进展,阐明了不同缺陷结构对催化剂电子结构和反应物/中间体吸附特征的调控作用.此外,归纳了构建金属/金属界面、金属/碳界面和金属间化合物(合金)等界面工程策略对电催化性能的调控.通过总结经典案例,重点强调了影响目标产物催化性能和选择性的关键因素和描述符.最后,针对目前电催化C-N偶联反应中存在的反应过程复杂、催化机理不明确、副反应严重、目标产物催化活性和选择性较低等挑战,对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展望:(1)采用机器学习、分子模拟计算、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等预测并筛选高效的缺陷和界面工程的电催化剂,并对可能的活性位点和反应路径进行预测;(2)优化催化剂制备过程,实现催化剂中不同缺陷和界面的可控合成;(3)发展先进的原位表征技术监测电催化剂表面上的动态变化和识别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体,结合理论计算对电催化C-N耦合反应的催化机理和反应路径进行深入地理解.综上所述,本文系统地总结了通过缺陷和界面工程调控催化剂结构并提高电催化C-N偶联反应合成含氮有机物的策略,并对该领域目前存在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为促进电化学C-N偶联反应的工业化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氮偶联反应 缺陷工程 界面工程 合成尿素 二氧化碳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年上半年中国电池行业运行情况
17
作者 王海波 林虹 +5 位作者 宋文龙 蔡军全 张春强 马小利 尹艳萍 曹国庆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5-449,共5页
分析2024年上半年我国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铅蓄电池、氢镍电池、锌锰电池、燃料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等电池产品产销量、进出口量情况,讨论我国电池市场发展趋势。2024年1-6月,我国电池总产量约323.55亿只,其中锂离子电池产量约133.15... 分析2024年上半年我国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铅蓄电池、氢镍电池、锌锰电池、燃料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等电池产品产销量、进出口量情况,讨论我国电池市场发展趋势。2024年1-6月,我国电池总产量约323.55亿只,其中锂离子电池产量约133.15亿只,铅蓄电池产量约13 500万kVAh,碱性锌锰电池产量近90亿只,普通锌锰电池产量约81.51亿只,燃料电池产量2 773堆,太阳能电池产量286.3 GW。2024年1-6月,电池出口总量约171.79亿只,进口总量约11.41亿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池产量 锂离子电池 钠离子电池 铅蓄电池 氢镍电池 锌锰电池 燃料电池 太阳能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役晶硅光伏组件解离与资源化研究进展
18
作者 王敏 胡中发 +6 位作者 白冰 陈佩 王贵山 张乾生 薛渊 张一 王学斌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188-4202,共15页
近年来,全球光伏产业蓬勃发展,光伏装机量快速攀升。光伏发电碳排放较传统化石能源发电仅为10%。然而,太阳能光伏板的使用寿命仅为20~25 a,随着首批光伏组件达到其寿命极限,世界各地将陆续迎来光伏组件的“退役潮”。实现退役光伏组件... 近年来,全球光伏产业蓬勃发展,光伏装机量快速攀升。光伏发电碳排放较传统化石能源发电仅为10%。然而,太阳能光伏板的使用寿命仅为20~25 a,随着首批光伏组件达到其寿命极限,世界各地将陆续迎来光伏组件的“退役潮”。实现退役光伏组件无害化绿色处置并回收利用光伏组件中的二次能源是光伏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目前主流的晶硅光伏组件主要由光伏玻璃、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胶膜、晶硅电池片和含氟背板组成。完整的光伏玻璃和晶硅电池片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因此如何选择性去除EVA胶膜和含氟背板是退役光伏组件回收再利用的重要步骤。基于此,首先简要介绍了晶硅光伏组件各部分的结构和用途,并根据各部分的物理化学特性,从光伏组件回收完整性的角度详细分析了包括热法处置、物理分离和化学解离在内的各类工艺的优缺点。已有研究表明,退役晶硅光伏组件回收难点集中在以下3个方面:高效低污染、低能耗地去除EVA胶膜、背板中含氟物质的无害化处置以及晶硅电池片上热解残碳的脱除。针对上述难点,展望了未来退役光伏组件回收技术的发展趋势,并对我国退役光伏组件回收技术研究与设计提出了合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役光伏组件 EVA去除 含氟背板 晶硅电池 资源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钠离子电池用普鲁士蓝类似物正极的界面及体相结构优化研究
19
作者 李振峰 朱鹏 《物理化学进展》 2024年第4期670-684,共15页
普鲁士蓝(PB)和普鲁士蓝类似物(PBAs)凭借着可调的三维开放结构,以及易于制备、成本低等优势,被视为极具发展潜力的钠离子电池(SIBs)的正极材料之一。PBAs的结构具有多样性,不同结构呈现出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并表现出长期稳定性和高倍... 普鲁士蓝(PB)和普鲁士蓝类似物(PBAs)凭借着可调的三维开放结构,以及易于制备、成本低等优势,被视为极具发展潜力的钠离子电池(SIBs)的正极材料之一。PBAs的结构具有多样性,不同结构呈现出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并表现出长期稳定性和高倍率性能。然而PB和PBAs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例如Fe(CN)6空位、结晶水、有毒副产物、不可逆的相变以及Mn3+的姜–泰勒(Jahn-Teller)效应等。其中界面不稳定性和晶体结构坍塌是导致PB和PBAs容量快速衰减的关键因素。为了改善上述问题,常见的优化策略主要包括界面优化和晶体优化,界面优化主要有材料涂层技术和增强电极–电解液界面等;晶体优化策略主要有使用络合剂,通入惰性气体和添加还原剂,加入氯化钠,过渡金属掺杂等。因此,寻找合适的策略提高普鲁士蓝基钠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对于促进规模储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Prussian blue (PB) and Prussian blue analogs (PBAs) are regarded as one of the cathode materials for sodium-ion batteries (SIBs) with great potential due to their tunable three-dimensional open structures, as well as their ease of preparation and low cost. The structures of PBAs are diversified, and the different structures present uniqu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exhibit long-term stability and high multiplicity performance. However, PB and PBAs still face some problems in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process, such as Fe (CN)6 vacancy, crystal water, toxic byproducts, irreversible phase transitions and the Jahn-Teller effect of Mn3+. Among them, interfacial instability and crystal structure collapse are the key factors leading to the rapid capacity decay of PBs and PBA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above problems, common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mainly include interface optimization and crystal optimization. Interface optimization mainly includes material coating technology and enhanced electrode-electrolyte interface, etc. Crystal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mainly include the use of complexing agent, inert gas and reducing agent, sodium chloride, transition metal doping, etc. Therefore, it is imperative to devise appropriate strategies for enhancing the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PBAs-based SIBs in order to facilitate the advancement of large-scale energy stor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离子电池 普鲁士蓝类似物 晶体优化 界面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铅蓄电池的循环利用与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进展
20
作者 方振华 王海波 +5 位作者 宋文龙 蔡军全 潘军青 王粤 王宏章 曹国庆 《电池工业》 2024年第6期358-364,共7页
本文讨论了铅蓄电池循环利用与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进展。截至2023年年底,我国机动车保有量约为4.35亿辆,电动自行车保有量约为3.5亿辆,铅蓄电池需求量持续小幅增加。2023年我国铅蓄电池产量约270 GW·h,金属铅用量约为544万t。废铅... 本文讨论了铅蓄电池循环利用与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进展。截至2023年年底,我国机动车保有量约为4.35亿辆,电动自行车保有量约为3.5亿辆,铅蓄电池需求量持续小幅增加。2023年我国铅蓄电池产量约270 GW·h,金属铅用量约为544万t。废铅蓄电池拆解处理量约为468万t,再生铅产量约为290万t。根据铅蓄电池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要求,亟待建立和规范废旧铅蓄电池循环利用和碳足迹管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蓄电池 废铅蓄电池 循环利用 再生铅 全生命周期管理 碳足迹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